蒙古族的風俗習慣,蒙古族蒙古族的風俗習慣

2022-06-13 19:06:39 字數 5396 閱讀 7487

1樓:匿名使用者

蒙古人豪爽好客 習慣酒 吃肉

習慣喝奶茶

跟漢族一樣過春節 但名字叫做查幹sari不過中秋節

2樓:

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人 的傳統節日盛會。

「那達慕」是蒙古語,表示「娛樂」、「遊戲」的意思。在那達慕大會上要舉行騎馬、射箭、蒙古式摔跤等多種體育比賽,表演歌舞、說唱等節目,舉辦各種展覽,進行物資交流。

蒙古族人生活的草原十分廣闊,那裡牲畜的數量要比人的數量多得多。

從每個家庭所擁有的家畜數量可以看出家庭的經濟狀況和規模,五大家畜馬、駱駝、牛、綿羊、山羊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有這非常密切的關係。

蒙古族人是在馬背上長大的,對馬有著特殊的感情,被人們譽為「馬背上的民族」。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騎馬賓士、放牧羊群,這是蒙古族人生活中常見的景象。

那達慕大會起源於一年一度的祭敖包。蒙古族人通過祭敖包,祈求吉祥多福、人畜興旺,同時也舉行一些體育娛樂活動。後來,祭敖包演變成為歡慶豐收和畜牧業興旺的節日盛會,即那達慕大會。

不過,今天的蒙古族人在具有特別重大意義的日子裡,也會舉辦那達慕大會,意識慶祝。

蒙古族的風俗習慣

3樓:百度文庫精選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檢視完整內

原發布者:mrlin8828

蒙古族風俗習慣1.多彩的服飾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蒙古族的服飾似乎很簡單,無非就是一件袍子,一雙靴子而已。其實,蒙古族的服飾是非常複雜而豐富多彩的。

不僅各地形制有別,而且有年齡、婚否及盛裝與常服之別。蒙古族服飾主要包括首飾、袍子、腰帶、靴子四個部分,如下:首飾大致可分為頭飾、項飾、胸飾、腰飾、手飾等五大類。

頭飾主要有頭巾、帽子、頭帶、頭圈、辮鉗、辮套、頭釵、頭簪、耳環、耳墜等,是蒙古族首飾中最絢麗的部分。如"顧古冠"是元代蒙古族已婚女子流行的高冠,高約1尺,頂部為四邊形,上面包裹著五顏六色的綢緞,綴有各種寶石、琥珀、串珠、玉片及孔雀羽毛、野雞尾毛等裝飾物,製作精美,絢麗多姿。  婦女們平時一般多罩頭巾。

頭巾大約丈餘長,顏色多種多樣。質料有布、麻、綢、絹等。姑娘們喜歡將頭巾纏在頭上,然後在右側挽一個小結,把頭巾的穗頭垂下來。

已婚婦女們則用頭巾包住頭頂後,纏一圈,不留穗頭。在莊重的場合還要戴上繡有丹鳳朝陽、二龍戲珠等花紋圖案的帽子。帽頂上有紅色穗子和閃光明亮的帽頂寶石。

傳說這種習俗始於成吉思汗時期。當初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落之後,下令每個人都要罩頭巾,以表示頭顱上飄有旌旗之角,希冀民族強大之精神常在。從結婚、告別姑娘生活的那天起,婦女們便要開始佩戴雍容華貴的盛裝首飾了。

蒙古族的盛裝頭飾,以鄂爾多斯地區的最為典型。這種頭飾漢譯為"頭帶",主要由"連垂"和"髮套"兩部分組成。不僅製作工藝精湛,而且

4樓:和平芋

蒙古族的飲食主要是肉食和奶食,傳統的蒙古族居住房是蒙古包,而在婚嫁方面,蒙古族娶親一般是在結婚喜日的前一天,他們會穿上傳統的蒙古族服飾,按照蒙古族的傳統習俗進行婚嫁。

蒙古族的飲食

蒙古族的飲食大致分三大類:肉食、奶食、糧食。蒙古族一般一日三餐,兩稀一干,早晨中午一般喝奶茶泡炒米、奶食、手扒肉,晚上氽羊肉下面條、吃包子。

其中,蒙古族的肉食主要是牛肉和羊肉。牛肉和羊肉是蒙古族最普通,也是他們最喜愛的食品,尤其是羊肉。蒙古族對於羊肉的吃法多種多樣,比如「手扒肉」和「全羊」,「全羊」也叫「羊背子」。

蒙古族的奶食品主要有六種:白油、黃油、奶皮子、奶豆腐、乳酪、奶果子。奶食在蒙語裡面有「查幹伊德」的意思,寓意純潔吉祥。

而蒙古族由奶食製成的飲料主要有三種:奶茶、酸奶和奶酒。奶茶又叫蒙古茶,是蒙古民族最喜好的飲料,他們一日三餐都要喝奶茶。

酸奶即發酵後的馬奶「其格」以及發酵後的牛、羊奶「塔日嘎」,酸奶不僅能散熱止渴,而且富有營養,也是是蒙古民族人民在各種聚會、盛宴中的珍貴飲料。奶酒又叫蒙古酒,把發酵的奶放入鍋中慢火熬煮、蒸餾後就釀成了透明醇香的奶酒。蒙古酒綿厚醇香,無色透明,少飲延年健體、活血補氣,男女老幼皆可飲用。

2.蒙古族的居住

傳統的蒙古族牧民住房是蒙古包,「包」滿語是「家」、「屋」的意思。蒙古包是一種天幕式的住所,呈圓形尖頂,通常用羊毛氈子一層或二層覆蓋,所以在古時候,蒙古包又被稱作「穹廬」、「氈包」。蒙古包分兩種。

一種是牧區夏季用的,為移轉式的,一種是冬營地為半固定式的。蒙古語稱移轉包為「烏爾郭格爾」。

蒙古包在大雪中阻力小,不會積雪,在下雨時包頂不會存水。蒙古包的門方長而小且連地面,寒氣不易侵入。蒙古包的百葉哈納是用數根相等的細木棍和牛皮繩連結而成,在使用時拉開,便成圓形的蒙古包牆,在搬遷時可以摺疊,又能當勒勒車的車板。

蒙古包的頂端有個口,就是天窗,這個天窗可以通煙通氣,又可以採光。

3.蒙古族的婚嫁

蒙古族的婚俗之一,娶親一般是在結婚喜日的前一天。新郎會在歡樂的氣氛中,穿上豔麗的蒙古長袍,腰扎綵帶,頭戴圓頂紅纓帽,腳蹬高筒皮靴,佩帶弓箭。伴郎、祝頌人等人,也會穿上節日盛裝。

他們一同騎上馬,攜帶彩車和禮品,前往女家娶親。

娶親者至女家,先繞蒙古包一週,並向女家敬獻一隻「碰門羊」和其他的禮物。然後,新郎和伴郎手捧哈達、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長親逐一敬酒,行跪拜禮。禮畢,娶親者方可入席就餐。

晚上,又擺設羊五叉宴席,並舉行求名問庚的傳統儀式。次日清晨,娶親者起程時,新娘由叔父或姑夫抱上彩車。新郎要騎馬繞新娘乘坐的彩車三圈。

然後,娶親者和送親者一同起程離去。

蒙古族蒙古族的風俗習慣

5樓:輝詠陰香露

獻哈達,敬神,敬酒,敬茶

追問:老師,那藏族的風俗習慣又有什麼呢?

追答:藏族在迎接客人時除用手蘸酒彈三下外,還要在五穀鬥裡抓一點青稞,向空中拋撒三次。

追答:獻哈達也是藏族的習俗

追問:^_^

追答:沒事

蒙古族人民有哪些風俗習慣?

6樓:一條酸菜魚

1、背弓挎箭,蒙古族的婚俗之一,解放前蒙古人娶親時,新郎要佩帶弓箭,跨駿馬啟程。到女家後,摘下弓箭,放在蒙古包的西南方。次日走時再挎上。

2、刁帽子,也稱搶帽子。通常是送親者想方設法把娶親者的帽子搶過來,挑在馬鞭上,或者扔到地上,迫使新郎下馬去揀,以影響其行速。娶親者彼此掩護,而不讓送親者搶去帽子。

一路上,你追我趕,互相嬉戲。

3、獻哈達,常在迎送、饋贈、敬神、拜年以及喜慶時使用,以表示敬意祝賀。這種禮節由來已久。據《馬柯·波羅遊記》中所寫,蒙古族「過年過節時都互相用金銀玉石做的禮品同白色綢布一起捧獻」。

4、遞鼻菸壺,遞鼻菸壺是蒙古民族古老的習俗,在蒙古包裡作客,殷勤好客的主人,常常要拿出一個精緻象個瓷瓶樣的小壺,敬給客人嗅。

5、血祭,就是把自己餵養的牛、馬、羊宰殺了,供奉在敖包之前。這種祭法由來已久,現在各另地方還有。

蒙古族的風俗習慣簡單一點的介紹

7樓:匿名使用者

蒙古族群眾崇尚禮儀,講究禮貌,熱情好客,待人誠懇。

當有來客拜訪時,微躬身施禮,互相問好,再引入蒙古包。來客一般由女主人接待,倒茶、上奶食,炒米,炸果子,遞煙。遇到餐時間,主人要熱情勸留客人,客人越隨便自在,主人就高興滿意;

獻哈達是蒙古族迎送、饋贈、交際、獎賞,定親時使用的重要禮品之一,表示敬意和祝賀;

換鼻菸壺鼻菸壺是蒙古族傳統社交禮品。遇有重大喜慶節日,同輩相見,雙方用右手遞煙壺,小輩單膝下跪雙手接壺,長輩品煙、小輩不品煙,只把壺略向上舉一下;

敬酒是蒙古族群眾招待賓客禮節的主要一環。酒具一般為銀碗或銀盅。敬酒時,男主人必須頭戴帽子,衣著整齊,斟好酒後,雙手托起哈達捧銀碗、唱敬酒歌,以輩數或年齡大小依次敬酒。

蒙古族人口為581萬人(2023年人口普查)。主要分佈在內蒙古自治區、東北三省、新疆、河北、青海,其餘散佈於河南、四川、貴州、北京和雲南等地。鄂溫克族(兩萬七千人)和土族(二十四萬人)也有時被認為是蒙古人的分支。

蒙古族自稱"蒙古"。"蒙古"這一名稱較早記載於《舊唐書》和《契丹國志》,其意為"永恆之火"。別稱:

"馬背民族"。蒙古族發祥於額爾古納河流域,史稱"蒙兀室韋"、"蒙古"等。

8樓:於碧波的路條

蒙古族風俗習慣1/

5蒙古族風俗習慣

1.多彩的服飾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蒙古族的服飾似乎很簡單,無非就是一件袍子,一雙靴子而已。

其實,蒙古族的服飾是非常複雜而豐富多彩的。

不僅各地形制

有別,而且有年齡、婚否及盛裝與常服之別。

蒙古族服飾主要包括首飾、袍子、腰帶、靴子四個部分,如下:

頭飾是蒙古族首飾中最絢麗的部分。如"

顧古冠"

是元代蒙古族已婚女子流

行的高冠,高約1

尺,頂部為四邊形,

上面包裹著五顏六色的綢緞,

綴有各種

寶石、琥珀、串珠、玉片及孔雀羽毛、野雞尾毛等裝飾物,製作精美,絢麗多姿。蒙古袍

春秋穿夾袍,夏季穿單袍,冬季穿皮袍、棉袍。其式樣和顏色因地因人而略有差異。

一般蒙古袍的特點是寬大袖長、

高領、右衽,

多數地區下端不開衩。

袍子的邊沿、

袖口、領口多以綢緞花邊"雲卷

"圖案或虎、

豹、水獺、

貂鼠等皮毛裝飾。

既美觀大方,

又具有良好的實用功能。

冬天防寒護膝,

夏天防蚊蟲叮咬、

遮暴晒。

行可當衣,

臥可作被。

鄂爾多斯等地的蒙古人還喜

歡在袍外套穿長短不一的坎肩。

腰帶扎腰帶既能防風抗寒,騎馬持韁時又能保持腰肋骨的穩定垂直,而且還是一種漂亮的裝飾。

男子扎腰帶時,

多把袍子向上提,

束得很短,

騎乘方便,

又顯得精悍瀟灑。

腰帶上還要掛上

"三不離身

"的蒙古刀、

火鐮和煙荷包。

女子則相反,

扎腰帶時要將袍子向下拉展,

以顯示出嬌美的身段。

鄂爾多斯等

地區扎腰帶還有一定的講究和規矩,

未婚女子扎腰帶,

並在身後留出穗頭,

一旦出嫁,便是

"布斯貴渾

"(蒙古語,意為

"不扎腰帶的人")

,代替腰帶的是緊

身的坎肩,以此來區分未婚姑娘和已婚婦女。

蒙古靴子

蒙古人愛穿靴子,

蒙古靴分分佈靴、

皮靴和氈靴三種,

根據季節

選用。布靴多用厚布或帆布製成,穿起來柔軟、輕便。皮靴多用牛皮製成,結實耐用,防水抗寒效能好。其式樣大體分靴尖上卷、半卷和平底不卷的三種,分別適宜在沙漠、

乾旱草原和溼潤草原上行走。

氈靴用羊毛模壓而成。

蒙古靴做工精細考究,

靴幫、靴靿上多繡制或剪貼有精美的花紋圖案。

靴是蒙古族人

民在長期的勞動生產和日常生活中創造出來的,非常適應自然環境。

騎馬時能

護踝壯膽,勾踏馬鐙;行路時能防沙防害,減少阻力,又能防寒防蛇。

蒙古族 風俗 蒙古族風俗習慣

蒙古族的風俗習慣 蒙古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分佈地域廣闊,每個地方的習俗多彩多姿。但是,作為一個民族,基本特徵其實還是相同的,我們知道蒙古族人民熱情好客。蒙古族的風俗習慣 禮儀風俗 蒙古民族對來客,不論是熟人漏鏈還是陌生人,一見面總是熱情問候 他賽音百努。安好 隨後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請客人進...

蒙古族有哪些風俗,蒙古族人民有哪些風俗習慣?

現在蒙古族基本都很漢化了。我是蒙古族 要說小時候經常去參加敖包祭,我們那兒還經常開那達慕。我是內蒙東南部的,比較靠近瀋陽,去過西蒙鄉村,那裡更具蒙古特色。不吃回鍋肉,煮熟的肉不二次回鍋,涼了也那麼吃,說是 不然會殃及牛羊。那裡人比較少所以一有個客人就十分熱情,最尊貴的客人用最肥的肉來招待。比如,羊尾...

蒙古族的建築,蒙古族的建築。

文化大致由三個層面組成 1 物質文化層 物質文化層是可觸知的具有物質實體的建築文建築文化構成 化事物。蒙古族建築文化是一種先進文化,先進文化就要有先進生產力與之相適應,要生產適合人類追求的物質產品。物質文化其核心是人類與自然作物質交換的特殊方式,是整個文化的基礎。它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是體現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