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在國外合資時遇到過什麼困難和問題

2022-03-15 05:08:27 字數 5668 閱讀 2835

1樓:ofweek人才網

摘要:當前,經濟全球化浪潮滾滾而來,我國企業的跨國經營已取得一定進展,但還存在目的不明確,政策引導、協調不力,企業研發水平低,缺乏技術優勢等問題。因此,我國企業開展跨國經營應調整對策,要有明確的跨國經營目標,避免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揚長避短,循序漸進,打造核心產品,同時加強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

人類進入新世紀,經濟全球化的浪潮滾滾而來,使越來越多的國家融入到世界經濟體系之中。如果說20世紀80、90年代我們通過「請進來」,實現了國民經濟的初次騰飛,從而拉近了我國與西方發達國家的距離,那麼,現在則應該在此基礎上通過「走出去」來實現全球資源共享的目的,以分享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因為跨國經營會給我國企業帶來國內經營無法給予的好處。

跨國經營乃國內經營的延伸,屬企業經營範疇,是指市場經營主體為拓展生存及發展空間而跨出其母國地域界線,在海外從事經營業務的一種市場行為方式,是企業國際化的高階形式。換言之,跨國經營是指企業以國際市場為舞臺,從全球戰略出發,自覺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經濟活動,在海外設立諸如分公司、子公司等各類分支機構,廣泛利用國際資源從事境外投資、生產及銷售等一系列企業經營活動,其目的是通過對全球資源的合理配置來獲取跨國經營效益,即在全球範圍內尋求儘可能大的市場佔有率與高額利潤,以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

一、我國企業跨國經營的現狀

截止到2023年6月底,我國境外投資設立的非金融類經營機構為6758家,協議投資總額132億美元,中方投資額近100億美元;累計簽訂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1053億美元,完成營業額752億美元;累計簽訂對外勞務合作合同額281億美元,完成營業額220億美元,外派勞務累計超過260萬人次。油氣、礦產、林業、漁業等境外資源合作專案運作良好,經濟效益逐步顯現。我國企業在境外設立研發中心、開展農業合作等方面也已起步並取得一定進展。

這些由國有、集體或民營企業在海外投資建立的獨資、控股或參股企業,儘管其發展勢頭十分迅猛,但目前的總體情況並不盡如人意。調查顯示,目前海外的中資企業1/3發展較好,並獲得盈利;1/3處於維持階段;另外1/3則陷入虧損或處於停業狀態。這種狀況固然與我國企業走向海外時間不長,缺乏應對國際市場競爭經驗等外部因素有關,還與**的引導作用不夠,企業自身策略運用不當有關,應該引起各方面的注意並加以解決。

二、我國企業跨國經營存在的問題

1.「走出去」的目的不明確

「走出去」戰略,是**倡導、鼓勵的一種企業行為,但是「走出去」的主體是企業,企業自身的情況才是決定「該不該走」、「該怎樣走」等問題的關鍵。在我國「走出去」的6000多家企業中,不乏有影響的企業,但是「走出去」的成功案例並不多,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對於眾多企業而言,當「走出去」上升為國家戰略後,既是一種無法迴避的外在壓力,也使部分企業在對自身競爭優勢缺乏必要了解的前提下,認為「走出去」一定海闊天空,風光無限,因而許多企業在「走出去」時缺乏明確具體的發展目標和規劃,缺乏長期的戰略思考和科學的管理體系,在投資專案、環境分析、地點選擇、合作伙伴選擇、經營策略的制定與執行等方面,往往缺乏論證,經營方式單一,不能從企業實際情況出發揚長避短。在對海外環境缺乏考察的前提下,盲目投資,缺乏適應當地市場需求的實際人才,經營管理不能完全市場化,仍然處於半**狀態,這些企業要取得成功必然很難。

正如有關專家指出的,「走出去」不能單憑熱情,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立足的法寶還是核心競爭力。外經貿部前副部長張祥曾經指出,「走出去」的企業要有自己的核心產品和核心技術,才會在國際競爭中有立足之地。鑑於我國企業目前的實力,許多專家建議,企業在「走出去」時還應三思而行,僅憑一腔熱血是支撐不了多久的,企業必須根據自身的情況來決定「該不該走出去」。

2.政策引導、協調不力

到目前為止,我國尚無海外投資的整體戰略和行業規劃,也沒有明確的產業政策和行業導向等。由於對境外投資缺乏統一的引導和協調,各部門、各地區以及企業之間各自為政,對外投資隨意性大,造成海外重複投資,惡性競爭,影響我國境外投資的整體效益。

中國摩托車在越南的發展歷程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在2023年中國摩托車進入越南市場之前,越南人基本上是以自行車為主要交通工具,到目前為止,自行車基本上全變為摩托車了,據2023年年底的統計,越南人每 7人擁有一輛摩托車,而在首都河內,每3人就擁有一輛。越南的中國摩托車企業也由 2023年10月的4家增加到2023年的70多家,在2023年時,日本本田有著80%的市場佔有率,不到兩年的時間中國企業就取代日本搶佔了越南市場的80%,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摩托車企業跨國經營的戰略是成功的,相反,現在的局面演變成國內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熱賣在2023年中旬以後戲劇化地轉為傾銷。

**從開始進入時的800美元以上一路下調:一輛100cc摩托車從2023年初的600美元**到年底的270美元。在短短半年中,中國摩托車在越南的數量猛增,其中 4月份和10月份的**各有一次較大調整,每次約下降70美元,到2023年年底,270美元已接近成本價,高利潤期維持了不到一年的時間。

現在,儘管佔領了大部分市場份額,利潤率卻越來越低,對於**戰的惡果,已無力迴天,正是中國摩托車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導致了今天的窘局。同樣是在越南市場,日本企業卻可以坐在談判桌前,商量一致對外的**策略,因而一直到現在為止,日本摩托車在越南市場上的利潤一直維持在穩定的水平。究其原因,在於我國「走出去」的企業步驟上的無序性,再加上**缺乏整體規劃,造成國內企業的惡性競爭。

我國許多企業在跨國經營中一般都經歷過這樣的階段:一擁而至——短暫紅火——**戰——陷入困境。

**戰是我國企業競爭的主要手段,不論是同國外企業還是同國內企業,似乎**是唯一可以取勝的手段。現在許多國家對我國企業反傾銷調查的增多也說明了我國企業競爭手段的單一,本來跨國經營的一個很好的作用就是規避反傾銷,結果由於我國企業自己經營策略不當,只要有一個企業去開闢某個市場,其他企業總是一下子蜂擁而上,把國內的惡性競爭延續到了國外,不僅損害了我國企業的形象,而且再一次喪失了市場,如果常此下去,我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將很難立足。

3.保護智慧財產權的意識不強

我國摩托車企業痛失越南市場的原因除了國內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之外,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出臺了一個《92號檔案》。越南**在我國企業惡性競爭之際,不失時機地頒佈了《越南摩托車國產化及自動化率管理辦法》,也就是說,越南**開始出面扶持本國企業了,這對於我國企業來講,無疑是雪上加霜,因為,我國企業在進入越南市場後,為了爭奪市場,紛紛和越南人合作,將技術甚至圖紙無償提供給越南人,結果沒有幾年越南人就掌握了摩托車的生產技術,很快就可以實現摩托車生產的國產化,越南**當然要扶持其國內企業了。

反觀我國和日本摩托車企業合作多年,日本企業不要說核心技術,就是簡單的零件也要我國企業拿錢去買,不注意對技術的保護是我國摩托車企業在越南敗落的另一個原因,而其他行業、企業同樣存在著類似的問題。

4.企業研發水平低,缺乏技術優勢

儘管我國企業工業品的產量很大,**較低,不少產品具有一定的**優勢,能夠佔領不少的市場份額,但從國際上看,我國許多工業產品的**效能比都居於劣勢,這與我國企業的研發水平低有著直接的關係。因此,目前我國對外投資的企業,多數為**加工型,產品也大多進入低端市場。「走出去」的企業必須有自己的核心產品和核心技術,才能在國際競爭中有立足之地。

三、我國企業跨國經營的對策

1.企業要有明確的經營目標

跨國經營的主體是企業而不是**,因此,國內企業在大舉開拓國際市場時,首先應該考慮的是,自己為何要走向世界?為什麼要開拓國際市場?是為了增加現有產品的銷售,還是為了貼近發達國家的消費者,以便在產品開發上領導世界新潮流?

是為了在國外科技前沿設立橋頭堡,吸引拔尖人才,還是為了在全球範圍內優化生產佈局,以取得系統綜合優勢?是為了優化供貨商結構,降低採購成本,還是為了打進競爭者的後院,控制競爭者的本國市場?很顯然,不同的戰略目標會要求不同的跨國經營策略。

2.**引導企業協調發展,避免我國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

一旦確定了國際化的目的,接下來就應該考慮從哪個地區、哪個國家的市場開始著手。企業開展跨國經營,實際上是企業的價值鏈在地理上的拓展,價值鏈的地理佈局決定著企業內部的價值活動,哪些應當安排在國內,哪些應當安排在國外,它直接影響到企業跨國經營的業績。

目前我國企業的對外投資主要集中在亞洲、前蘇聯、東歐、拉美、非洲等欠發達國家和地區。這些地區資源比較豐富,加工製造業相對落後,勞動力成本低,投資空間大,他們對外來的資金、技術和管理大都持歡迎的態度,有些國家的**甚至還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來吸引外資。而我國企業不論在技術、管理經驗還是融資能力等方面,與當地競爭對手相比,都擁有一定比較優勢,而且運營成本相對較低,因此我國企業應把這些國家作為投資的重點。

但是任何市場都具有兩面性,此類市場不利的一面是其規模一般都非常有限,市場秩序混亂,甚至政局還時常出現動盪。此外,當地產業體系與我國同構,我國企業的集中湧入,使得我國企業之間惡性競爭或當地**揮舞保護主義大棒的事例容易發生。

與新興市場相比,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的市場透明度較高,法律體系完善,基礎設施良好,而且與我國市場的互補性強。但是成熟的市場存在成長緩慢、競爭激烈等問題,而且勞動力成本也比國內高。這就更加要求我國企業要知己知彼,全盤考慮。

以英國為例,那裡科技發達,研發力量雄厚,但勞動力成本很高。如果到英國去投資辦廠,進行加工裝配,很可能得不償失。相反,如果在英國開展技術合作,吸收當地優秀人才,消化當地的先進技術,最後把研發成果拿回國內生產,我國企業應會大有作為。

因此,**要加大巨集觀引導力度,整體規劃,鼓勵企業從實際情況出發,正確選擇要進入的市場,然後再針對不同的東道國市場制定與之相適應的經營戰略,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單一戰略模式在跨國經營中是不存在的。

3.揚長避短,循序漸進

市場進人方式的選擇對跨國經營戰略的成敗有重大的影響,由於跨國經營的複雜性,處於從本土走向世界初級階段的企業往往很難對當地市場作出比較透徹的分析。企業可以先選擇比較瞭解的國外市場,用比較靈活的進入方式,以學習的態度,作試探性的摸索,並積極向有經驗的企業、**機關和研究機構請教,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建立與跨國經營相適應的組織、制度和隊伍,然後逐漸形成策略,優化國際業務。美國的很多公司打人我國市場都走過一個「先銷售,再合資,然後收購合資方,最終辦成獨資企業」的過程。

我國絕大多數的跨國經營企業都規模較小,能力較弱,經驗不足,在全球性的商業環境和由大型跨國公司主導的環球經濟中,無論是技術還是管理方面均不佔優勢,因此,可以考慮以這種循序漸進的方式進入國際市場。

同時,要避免與大的跨國公司直接競爭,而專注於未被大跨國公司注意或目前尚未或無法涉足的領域,充分依託母公司的優勢,集中力量做好單一業務,力爭「小而精」,在短期內迅速增強自己的實力,然後,再根據實際情況考慮發展其他同類業務。只有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和建立核心優勢後,才能夠充分發揮它的潛力並根據實際情況考慮多元化經營的戰略。

4.研究開發本土化,打造核心產品

企業要「走出去」,實施跨國經營,需要將產品品牌打出去,不僅要創出國際品牌,還要使品牌在跨國經營中「本土化」。例如ibm公司從2023年進入我國市場後,在產品品牌本土化方面不遺餘力,在ibm鋪天蓋地的廣告中看不到「美國」的字樣,產品也針對我國消費者的愛好進行了變革。根據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跨國經營的企業不能把國內的產品原封不動地搬到國外,而是要針對不同國家的消費者重新設計產品,而且在正式生產以前應該先通過出口試探市場,增加產品品牌的成功率。

所以,許多跨國公司紛紛在投資國設立研發機構,僅從2023年至今,各大跨國公司在北京建立的研究院和研發中心就有 20多個,且有愈演愈烈之勢,這樣做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利用我國優秀的人才,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研究我國社會,開發適合我國市場的產品,以更好地適應本土化的要求。

跨國經營的企業如果不能針對當地消費者的口味提供具有特質的產品,要成功佔領當地市場是非常困難的。因此,我國企業在跨國經營時可以借鑑國外的成功經驗,將研發中心設在所投資的國家和地區,把對新產品的研究和開發放在頭等重要的地位,培養我國企業的品牌,培養當地消費者對我國企業核心產品的認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開闢新業務和擴大市場份額。

5.加強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

加入世貿組織後,隨著市場的進一步開放,會有很多的商機,但是企業必須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沒有科技含量的產品很難長久佔領市場,同時企業要注意保護自己的技術,否則單純依靠低技術含量、沒有品牌的產品降價熱銷,很容易造成企業間的惡性競爭,影響我國企業的整體聲譽。

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問題和對策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問題和對策

你的老師所給你的限制其實已經幫助了你把範圍大大的縮小了,避免你亂搶打鳥,浪費時間又分散注意力。具體來說,你可以談談這幾方面 現狀中國企業為什麼要對外投資?對外投資對於中國企業是什麼意義?有什麼好處?中國現階段經濟增長名列前茅,投資到國內不是回報更好嗎?對外投資是否能取得外國技術?能否開啟外國市場?能...

中國企業如何走出去中國企業如何才能更好地走出去

對於已經在市場經濟的大浪中搏擊了有些年份的中國企業來說,走出去是其發展壯大道路上必須邁出的重要一步,特別是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步伐的越來越快,這一步越來越顯得必要和重要。尤其是對於那些在國內根本就不具備政策優勢的那些民營企業來說,這或許是其曲線救國的一條好路子,甚至很可能還是一條捷徑。這本 中國企業實...

「走出去的中國企業有那些,走出國門的中國企業有哪些

現在中國很多上規模上市的企業並非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民族企業,敝人瞭解一些我國的民族品牌,在海外有一定的市場,當然這其中沒說壟斷企業。希望能做個參考 海爾 青島 電器 萬向 浙江 車輛配件 宇通 河南 客車 美的 廣東 電器 奇瑞 安徽 汽車 海螺 安徽 建材 華為 深圳 通訊 中興 深圳 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