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子謂子夏曰 「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註釋翻譯和賞析

2021-07-13 03:14:09 字數 6017 閱讀 9047

1樓:匿名使用者

《論語· 雍也第六》

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譯文:論語 第六部分 雍也

孔子對子夏說:你要做高尚的儒者,不要做以儒為職業的小人物。

2樓:使命踐行者焦竣

孔子之學,自從顏回先去後,並無繼者,後借孔子之名而惑世者,不過如子夏般的小人儒而已。

楊伯峻:孔子對子夏道:「你要去做君子式的儒者,不要去做那小人式的儒者。」

錢穆:先生對子夏道:「你該為一君子儒,莫為一小人儒。」

李澤厚:孔子對子夏說:「你要做士大夫的儒者,不要做老百姓的巫師。」

詳解:「女」,即「汝」,你。本章字面意思十分簡單,問題的關鍵在於什麼叫「君子儒」、「小人儒」。

後世把孔子掛了一個儒家的標籤,但在《論語》中,只有這一章提到「儒」。「儒」,本義指「術士」,在周代專指為貴族子弟的教師等。孔子的學生幾乎就沒有什麼貴族子弟,至少在《論語》中,也沒有記載有人把孔子稱為「儒」,更沒有記載孔子以「儒」為榮,甚至把自己稱為「儒「的語錄也一條都沒有。

所謂「儒家」的出現,都拜子夏之流所賜。「儒家」之於孔子,只是約定俗成、將錯就錯。

這裡的「儒」,與後世的儒者、儒生、讀書人之類都無關,孔子年代根本就沒這樣的說法與意指。《周禮》裡有「四曰儒,以道得民」。但此文被漢代劉歆整理,是否歷史真實,至少康有為是堅決反對的。

胡適把「儒」當成起源於商代類似**教牧師般的某類人,也不過是一個被西方模式所**者的囈語。至於《禮記》中有《儒行》,但《禮記》只是戰國及後儒生所撰,反而是一個曲解改造孔子思想的鐵證,不足觀。拋開這一切關於「儒」的爭論,就《論語》本身來看,孔子並沒把「儒」當成一個可以代表自己的標籤,這一點是十分明確的,這從「儒」在《論語》中的僅見就足以證明。

這裡,還是採取《說文》「儒,柔也,術士之稱。從人,需聲」的標準解釋,無論是貴族子弟的教師還是後來的儒者、儒生,都可以看成某種意義上的「術士」。孔子走的是剛陽一路,雖然是剛中有柔,但與「術士之柔」遠非一類。

本id在這裡提出一個前無古人的論斷:老子實際上是古代之「儒」的集大成者,而孔子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非老子之流可夢見矣。老子之「道」實「儒」,道家實際更應該稱為「儒家」,而孔子之學,自從顏回先去後,並無繼者,後借孔子之名而惑世者,不過如子夏般的小人儒而已。

在孔子看來,當時包括老子在內的一切所謂「儒「,都不過在小人範圍內,沒有智慧而自小之,都是「小人儒」。但當時的「儒」、各種的術士在社會上有廣泛的影響,孔子對應著造了一個新詞「君子儒」,以彰顯自己主張的不同。何謂君子儒?

橫天橫地而不離當下,不離當下而橫天橫地,轉「人不知」之世界為「人不慍」之世界,擔當天下而無所擔當,無所擔當而擔當天下,「聞見學行」「聖人之道」而成就之。孔子已經看出子夏之流不堪承擔,所以有本章的直接警示,也算為後世留一話頭。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

楊伯峻:子夏說:「各種工人居住於其製造場所完成他們的工作,君子則用學習獲得那個道。」

錢穆:子夏說:「百工長日居住肆中以成其器物,君子終身在學之中以求致此道。」

李澤厚:子夏說:「各行各業的工匠在製作場地完成他們的工作,君子應該努力學習以完成他的事業。」

詳解:錢解基本把握了本章的語法結構,其餘兩人連基本的語法都沒搞清楚。「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其實就是「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居學以致其道」的省略,這是一個典型的對稱比喻句式。

最可笑的是,李澤厚在「記」中大發知識分子與勞動人民的議論,連那下鄉勞動改造知識分子都扯在一起,這種知識分子,確實「徒然耗費糧食「。

本章的意思很簡單,直譯大致就是:就像各種工匠在手工業作坊裡為完成他們的製作,君子在學中為完成他們的事業。這裡,子夏把孔子鮮活的「學」變成了手工作坊一般有著具體目的、程式、規範的子夏之「學」,這就如同希臘哲學柏拉圖之後將赫拉克利特的「邏格斯」變成「邏輯」,從此,一切都被結構著、程式著、基礎著,而這一切都對應著一切意識形態的把戲。

後世的所謂儒學,在這種意識形態化中沉淪,子夏之流,其禍大矣。

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女是什麼意思

3樓:紹傲

譯文:孔子對子夏說:你要做高尚的儒者,不要做以儒為職業的小人物。《論語·雍也》

4樓:

《論語· 雍也第六》 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譯文: 論語 第六部分 雍也 孔子對子夏說:你要做高尚的儒者,不要做以儒為職業的小人物。

5樓:使命踐行者焦竣

孔子之學,自從顏回先去後,並無繼者,後借孔子之名而惑世者,不過如子夏般的小人儒而已。

楊伯峻:孔子對子夏道:「你要去做君子式的儒者,不要去做那小人式的儒者。」

錢穆:先生對子夏道:「你該為一君子儒,莫為一小人儒。」

李澤厚:孔子對子夏說:「你要做士大夫的儒者,不要做老百姓的巫師。」

詳解:「女」,即「汝」,你。本章字面意思十分簡單,問題的關鍵在於什麼叫「君子儒」、「小人儒」。

後世把孔子掛了一個儒家的標籤,但在《論語》中,只有這一章提到「儒」。「儒」,本義指「術士」,在周代專指為貴族子弟的教師等。孔子的學生幾乎就沒有什麼貴族子弟,至少在《論語》中,也沒有記載有人把孔子稱為「儒」,更沒有記載孔子以「儒」為榮,甚至把自己稱為「儒「的語錄也一條都沒有。

所謂「儒家」的出現,都拜子夏之流所賜。「儒家」之於孔子,只是約定俗成、將錯就錯。

這裡的「儒」,與後世的儒者、儒生、讀書人之類都無關,孔子年代根本就沒這樣的說法與意指。《周禮》裡有「四曰儒,以道得民」。但此文被漢代劉歆整理,是否歷史真實,至少康有為是堅決反對的。

胡適把「儒」當成起源於商代類似**教牧師般的某類人,也不過是一個被西方模式所**者的囈語。至於《禮記》中有《儒行》,但《禮記》只是戰國及後儒生所撰,反而是一個曲解改造孔子思想的鐵證,不足觀。拋開這一切關於「儒」的爭論,就《論語》本身來看,孔子並沒把「儒」當成一個可以代表自己的標籤,這一點是十分明確的,這從「儒」在《論語》中的僅見就足以證明。

這裡,還是採取《說文》「儒,柔也,術士之稱。從人,需聲」的標準解釋,無論是貴族子弟的教師還是後來的儒者、儒生,都可以看成某種意義上的「術士」。孔子走的是剛陽一路,雖然是剛中有柔,但與「術士之柔」遠非一類。

本id在這裡提出一個前無古人的論斷:老子實際上是古代之「儒」的集大成者,而孔子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非老子之流可夢見矣。老子之「道」實「儒」,道家實際更應該稱為「儒家」,而孔子之學,自從顏回先去後,並無繼者,後借孔子之名而惑世者,不過如子夏般的小人儒而已。

在孔子看來,當時包括老子在內的一切所謂「儒「,都不過在小人範圍內,沒有智慧而自小之,都是「小人儒」。但當時的「儒」、各種的術士在社會上有廣泛的影響,孔子對應著造了一個新詞「君子儒」,以彰顯自己主張的不同。何謂君子儒?

橫天橫地而不離當下,不離當下而橫天橫地,轉「人不知」之世界為「人不慍」之世界,擔當天下而無所擔當,無所擔當而擔當天下,「聞見學行」「聖人之道」而成就之。孔子已經看出子夏之流不堪承擔,所以有本章的直接警示,也算為後世留一話頭。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

楊伯峻:子夏說:「各種工人居住於其製造場所完成他們的工作,君子則用學習獲得那個道。」

錢穆:子夏說:「百工長日居住肆中以成其器物,君子終身在學之中以求致此道。」

李澤厚:子夏說:「各行各業的工匠在製作場地完成他們的工作,君子應該努力學習以完成他的事業。」

詳解:錢解基本把握了本章的語法結構,其餘兩人連基本的語法都沒搞清楚。「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其實就是「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居學以致其道」的省略,這是一個典型的對稱比喻句式。

最可笑的是,李澤厚在「記」中大發知識分子與勞動人民的議論,連那下鄉勞動改造知識分子都扯在一起,這種知識分子,確實「徒然耗費糧食「。

本章的意思很簡單,直譯大致就是:就像各種工匠在手工業作坊裡為完成他們的製作,君子在學中為完成他們的事業。這裡,子夏把孔子鮮活的「學」變成了手工作坊一般有著具體目的、程式、規範的子夏之「學」,這就如同希臘哲學柏拉圖之後將赫拉克利特的「邏格斯」變成「邏輯」,從此,一切都被結構著、程式著、基礎著,而這一切都對應著一切意識形態的把戲。

後世的所謂儒學,在這種意識形態化中沉淪,子夏之流,其禍大矣。

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女是什麼意思

6樓:心靈小炎

女:通汝,意思是你。

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論語·雍也》

孔子對子夏說:「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

孔子說:「由,我教給你怎樣做的話,你明白了嗎?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啊!」

7樓:玻璃心崔

孔子對子夏說:「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8樓:使命踐行者焦竣

孔子之學,自從顏回先去後,並無繼者,後借孔子之名而惑世者,不過如子夏般的小人儒而已。

楊伯峻:孔子對子夏道:「你要去做君子式的儒者,不要去做那小人式的儒者。」

錢穆:先生對子夏道:「你該為一君子儒,莫為一小人儒。」

李澤厚:孔子對子夏說:「你要做士大夫的儒者,不要做老百姓的巫師。」

詳解:「女」,即「汝」,你。本章字面意思十分簡單,問題的關鍵在於什麼叫「君子儒」、「小人儒」。

後世把孔子掛了一個儒家的標籤,但在《論語》中,只有這一章提到「儒」。「儒」,本義指「術士」,在周代專指為貴族子弟的教師等。孔子的學生幾乎就沒有什麼貴族子弟,至少在《論語》中,也沒有記載有人把孔子稱為「儒」,更沒有記載孔子以「儒」為榮,甚至把自己稱為「儒「的語錄也一條都沒有。

所謂「儒家」的出現,都拜子夏之流所賜。「儒家」之於孔子,只是約定俗成、將錯就錯。

這裡的「儒」,與後世的儒者、儒生、讀書人之類都無關,孔子年代根本就沒這樣的說法與意指。《周禮》裡有「四曰儒,以道得民」。但此文被漢代劉歆整理,是否歷史真實,至少康有為是堅決反對的。

胡適把「儒」當成起源於商代類似**教牧師般的某類人,也不過是一個被西方模式所**者的囈語。至於《禮記》中有《儒行》,但《禮記》只是戰國及後儒生所撰,反而是一個曲解改造孔子思想的鐵證,不足觀。拋開這一切關於「儒」的爭論,就《論語》本身來看,孔子並沒把「儒」當成一個可以代表自己的標籤,這一點是十分明確的,這從「儒」在《論語》中的僅見就足以證明。

這裡,還是採取《說文》「儒,柔也,術士之稱。從人,需聲」的標準解釋,無論是貴族子弟的教師還是後來的儒者、儒生,都可以看成某種意義上的「術士」。孔子走的是剛陽一路,雖然是剛中有柔,但與「術士之柔」遠非一類。

本id在這裡提出一個前無古人的論斷:老子實際上是古代之「儒」的集大成者,而孔子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非老子之流可夢見矣。老子之「道」實「儒」,道家實際更應該稱為「儒家」,而孔子之學,自從顏回先去後,並無繼者,後借孔子之名而惑世者,不過如子夏般的小人儒而已。

在孔子看來,當時包括老子在內的一切所謂「儒「,都不過在小人範圍內,沒有智慧而自小之,都是「小人儒」。但當時的「儒」、各種的術士在社會上有廣泛的影響,孔子對應著造了一個新詞「君子儒」,以彰顯自己主張的不同。何謂君子儒?

橫天橫地而不離當下,不離當下而橫天橫地,轉「人不知」之世界為「人不慍」之世界,擔當天下而無所擔當,無所擔當而擔當天下,「聞見學行」「聖人之道」而成就之。孔子已經看出子夏之流不堪承擔,所以有本章的直接警示,也算為後世留一話頭。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

楊伯峻:子夏說:「各種工人居住於其製造場所完成他們的工作,君子則用學習獲得那個道。」

錢穆:子夏說:「百工長日居住肆中以成其器物,君子終身在學之中以求致此道。」

李澤厚:子夏說:「各行各業的工匠在製作場地完成他們的工作,君子應該努力學習以完成他的事業。」

詳解:錢解基本把握了本章的語法結構,其餘兩人連基本的語法都沒搞清楚。「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其實就是「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居學以致其道」的省略,這是一個典型的對稱比喻句式。

最可笑的是,李澤厚在「記」中大發知識分子與勞動人民的議論,連那下鄉勞動改造知識分子都扯在一起,這種知識分子,確實「徒然耗費糧食「。

本章的意思很簡單,直譯大致就是:就像各種工匠在手工業作坊裡為完成他們的製作,君子在學中為完成他們的事業。這裡,子夏把孔子鮮活的「學」變成了手工作坊一般有著具體目的、程式、規範的子夏之「學」,這就如同希臘哲學柏拉圖之後將赫拉克利特的「邏格斯」變成「邏輯」,從此,一切都被結構著、程式著、基礎著,而這一切都對應著一切意識形態的把戲。

後世的所謂儒學,在這種意識形態化中沉淪,子夏之流,其禍大矣。

貞觀五年,太宗謂侍臣曰的翻譯,貞觀五年,太宗謂侍臣曰 的翻譯

貞觀六年,太宗謂侍臣曰 看古之帝王,有興有衰,猶朝之有暮,皆為敝其耳目,不知時政得失,忠正者不言,邪諂者日進,既不見過,所以至於滅亡。朕既在九重,不 能盡見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無事,四海安寧,便不存意。可 愛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則人推而為主,無道則人棄而不用,誠可畏也。...

求子夏問曰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 繪事後素的解釋

意思是 子夏問孔子 笑得真好看啊,美麗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來打扮啊。這幾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 這是說先有白底然後畫畫。子夏又問 那麼,是不是說禮也是後起的事呢?孔子說 商,你真是能啟發我的人,可以同你討論 詩經 了。該句出自 論語 八佾 子夏從孔子所講的 繪事後素 中,領悟到仁先禮後的道理,受...

《貞觀政要 論納諫第五》翻譯。太宗謂玄素曰 「卿以我不如煬帝,何如桀 紂?」對曰 「若此殿卒興,所

唐太宗對玄素說,你認為我不如煬帝,那比桀紂怎麼樣?回答說 如果 去這裡看吧 貞觀政要 貪鄙原文及翻譯 貞觀政要.貪鄙 吳兢 原文 貞觀初,太宗謂侍臣曰 人有明珠,莫不貴重。若以彈雀,豈非可惜?況人之性命甚於明珠,見金錢財帛不懼刑網,徑即受納,乃是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彈雀,何況性命之重,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