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學習歷史,為什麼要學習歷史

2021-06-29 23:10:10 字數 6579 閱讀 3836

1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課向來被人們所輕視,人們有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頭禪。可是學生對於歷史課感覺都是記憶背誦的,有的甚至都感覺不需要歷史老師,自己看書就行了。

在我看來歷史課是最重要的,雖然歷史課程不像數理化那樣可以短期拉開學生的成績差距,但是學了歷史,才明白自己的腳下的土地發生過什麼?給了現在生活在這片土地的我們什麼警醒?自己的祖先為了繁衍生息與什麼戰鬥過,怎樣奮鬥了一生?

可以說學好歷史才能真正建立對這個剛開始懵懂的世界的初步認識。才能明白自己為什麼存在這裡?自己能在一生中應該扮演什麼樣的歷史角色?

秦始皇橫滅六國,統一當時的所有已知文明,自稱為最偉大的皇帝,因為知道華夏曆經夏商周的歷史,感覺自己超過歷史的三皇五帝,於是將皇、帝二字合二為一,稱皇帝,為第一位皇帝,又稱始皇帝。秦國人正是因為知道華夏大地曾經發生的一切,才敢有如此氣魄,取名始皇帝!今天的人們才知道兩千年前的中國就已經被秦始皇統一,才會對我們的民族有強烈的認同感!

三國時代,魏、蜀、吳都想一統天下,繼續大漢王朝的輝煌,當時的漢人為何都有如此共同認識?正是因為知道歷史,我們都是炎黃子孫,這片土地的人們都是身上流著同樣的血,自小學習同樣的漢字,有著相同的衣冠,魏國滅蜀,不是異族征服屠戮,魏國的人們也知道蜀國人也是漢人的一支,而是接受統治管理!

宋朝的文化、科技可謂是中國歷史的登峰造極時代,一個如此富裕的王朝,一個第一次把火藥用於作戰的王朝,一個第一次大規模用於印刷術傳播知識的王朝,一個第一次使用紙幣的王朝,卻被蠻夷打得俯首稱臣,苟延殘喘直至滅亡的王朝。因為知道歷史,我們才知道歷史的警醒,國家的富必須以強大為前提!

歷史不僅告訴我們的祖先在這片土地上發生的一切,知道我們為什麼存在於這樣一個時代?還告訴我們沿著發展的軌跡,今天的我們應該往**前進?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能重複祖先所犯的錯誤

為什麼要學習歷史

2樓:初級提問者

呂世浩:北京大學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博士、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曾追隨清朝皇室後裔、一代大儒愛新覺羅·毓鋆,在傳統私塾中學習四書五經近二十年,打下了深厚的國學基礎。後師從宿白、徐蘋芳、阮芝生等歷史學大家,現任教於臺灣大學歷史學系,致力於《史記》、中國傳統經典、上古秦漢史、歷史考古學等領域的研究。

二十多年前,當高校招生錄取放榜之後,許多長輩朋友都會問我:

「你考上**?」「學什麼專業?」

當我回答「臺灣大學」後,所有人的反應幾乎如出一轍地驚喜:「哇!」

當我接著回答「歷史」後,所有人的反應幾乎如出一轍地失望:「哦。」

從他們的反應,可以清楚地看出社會大眾對於學歷史前景的看法。

從那一天起,也常聽到許多朋友終於忍不住問我:「學歷史到底有什麼用?」

是啊,在這個時代,學歷史到底有什麼用呢?

希望正在讀這本書的你,能夠認真問自己這個問題,不要猶疑也不要回避:

學歷史對你而言,究竟是有用還是無用?

如果無用,為什麼我們從小就要學歷史?

如果有用,請明確地說出來,用處是什麼?

這些問題,讓我足足思考了二十多年。這本書就是身為歷史人的我,針對許多非文史專業的朋友所呈現的答案。

不是歷史沒有用,是我們學習歷史的方式出了問題。

近代以前,無論在中國或是西方,大多數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都覺得學歷史很有用,甚至視為培養各種領袖人才的必要教育。

可是到了現代,忽然之間,有許多人都覺得學歷史沒有用,即使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也說不出學歷史的實際用處何在。

為什麼對於學歷史有沒有用,過去和現在的認知會有這麼大的差距呢?

難道是古人實在太笨,誤把沒有用的東西當成是有用?還是現代人的智慧忽然有了數十上百倍的增長,比古人要有智慧得太多?事實上,歷史學還是歷史學,只是我們學習歷史的方式出了問題。

現代的學校教育,基本上是一種時代的產物,是為了因應工業革命以後,填補各種專業人力的需求而設計出的教育。換句話說,現代教育是一種專門用來培養工匠的教育,至於人文教育的本質──人怎樣才能活得像個人,基本上不是關心的重點。

在這種工匠教育的影響下,歷史教育也受到了極大的改變。短期、大量的灌輸式記憶成了現代歷史教育的面容,從小學到中學,甚至大學,我們人人都接受了十分漫長的歷史教育,花費了無數時間背誦年代、人名、地名、事件,但卻往往不明白,除了應付考試外,這到底是為了什麼?

長此以往,年輕人普遍對歷史學失去興趣,更不知學習歷史的作用何在。最糟糕的是,我們的教育生產了大量的專業工匠,但卻很難培養出巨集觀的領袖人才。其弊害之深,遠超想象。

古人如何學歷史?

事實上,古人不是這麼學歷史的。

宋代著名的史學家呂祖謙,就說過如何讀歷史的方法:

人二三十年讀聖人書,一旦遇事,便與里巷人無異,只緣讀書不作有用看故也。何取?觀史如身在其中,見事之利害,時而禍患,必掩卷自思,使我遇此等事,當作何處之。

如此觀史,學問亦可以進,智識亦可以高,方為有益。

「里巷人」就是現在網路上所說的「鄉民」,如果讀了幾十年的書,碰到事情除了跟鄉民們一樣湊熱鬧,發表一點個人的感想外,卻對於如何解決事情,一點方法也沒有,那讀書有什麼用?如果讀了這麼多歷史,自己卻在應付現實事情時,半點幫助都沒有,那學歷史有什麼用呢?各位對此難道沒有疑惑嗎?

怎麼讀歷史才能有用呢?

當你讀一本歷史書,讀到書中的古人面臨重要的抉擇關頭時,請你這時立刻把書合上。

好好想一想,如果你身處對方的位置時,你會如何決定?做什麼樣的決定?把一切都想清楚後,再把書開啟,看看這個人物是怎麼做的,他最後做了什麼樣的決定?

他的決定帶來的是成功還是失敗?原因何在?然後比較自己與古人,在選擇和方法上有何異同之處?

這種學習歷史的方法,重視的不是「記憶」,而是「思辨」。

像呂祖謙這樣學歷史,每個人都可以透過一件又一件史事的鍛鍊,一位又一位人物的分析,來一步步鍛鍊自己的思辨。最後不僅歷史知識會有所增長,連處世智慧也會不斷提高。

事實上不只呂祖謙這麼讀歷史,清代的名臣左宗棠也是這樣讀歷史的,他說:

讀書時,須細看古人處一事,接一物,是如何思量?如何氣象?及自己處事接物時,又細心將古人比擬。

設若古人當此,其措置之法,當是如何?我自己任性為之,又當如何?然後自己過錯始見,古人道理始出。

斷不可以古人之書,與自己處事接物為兩事。

左宗棠比呂祖謙更進一步,他不但要讀史者「設身處地」地思索古人為何這麼選擇,還要我們當自己面臨現實中的抉擇時,去設想如果是你學的那位古人處在這個環境下,他會如何做出決定。

歷史學所以在古代如此被重視,絕對不僅僅是為了「陶冶人文情懷」「豐富人文素養」而已。古人重視歷史,是因為歷史有很強烈的實用性──它教導人們如何從前人發生的無數案例中分析事情,瞭解成功和失敗的道理。這也就是太史公所說的,讀史是為了「原始察終,見盛觀衰」(太史公自序)、「考之行事,稽其成敗興壞之理」(報任少卿書)。

如果你讀完了一本書後,書還是書,你還是你,沒有任何改變,你就等於沒讀過這本書。讀書最重要的,就是要拿書中的道理和自己的生命歷程不斷相互印證,不斷地去思索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運用前人的智慧,最後將書上的道理與自己的生命融合為一體,讓古人的智慧為己所用。

這樣讀書、這樣學歷史,才是真正有用的方法,歷史學也才能成為一門真正有用的學問。

什麼是「思辨」?

真正的歷史教育應該重視「思辨」,但什麼是「思辨」呢?

在這裡,我舉個大家熟知的例子來說明。相信各位在中學課本里都讀過《木蘭詩》這篇詩歌,詩歌的一開頭是這樣說的: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請問各位,「唧唧」是什麼聲音?

按過去在課堂上老師講解,絕大多數的人都會立刻回答我:「唧唧是織布機的聲音。」為什麼呢?因為課本的標準答案是這樣寫的。

如果你也是這麼想的,那麼你可能在「思辨」上還需要更努力一點。因為真正的答案,作者其實已經寫在接下來的兩句裡:

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作者清楚地說出,這時只聽見嘆息的聲音,因此「唧唧」是嘆息聲。

不願面對這樣的答案嗎?歷史學講求「孤證不立」,我們可以舉出更多的例證來證明這一點。

「唧唧」一詞,也出現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前句是「已嘆息」,後句是「重唧唧」,可見白居易也以「唧唧」為嘆息聲。試想,如果「唧唧」是織布機的聲音,難道白居易是先聽了琵琶樂聲後嘆了口氣,然後聽了女子講話後就開始當場織布嗎?

當然,或許各位不服氣,《琵琶行》是唐朝的詩,《木蘭詩》是南北朝的作品,兩者可以這樣互證嗎?

說得有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唧唧」在南北朝的時候,到底是什麼意思。

1.南朝梁施榮泰《王昭君》詩:「唧唧撫心嘆。」

2.北魏楊炫之《洛陽伽藍記》:「高樹出雲,鹹皆唧唧。」

3.北魏《元舉墓誌銘》:「履朝獨步,倫華非匹。一見唧唧,宋朝更生。」

這些都是唐前文字,所有的「唧唧」都是指嘆息之意,可以證明當時人確以「唧唧」為嘆息聲。

事實上,將「唧唧」當作織布機的聲音,這樣的解釋除了中學課本外,在古籍中似乎找不到任何例證(如果你能找到,歡迎提供)。因此不管你認為「唧唧」聽起來多麼像織布機的聲音,這都是一種沒有根據的說法,是不能成立的。

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誤會,是因為古時的語音和今日有很大的差別。而在古代,織布機也不是發出「唧唧」聲,而是「札札」聲。《古詩十九首》有「札札弄機杼」,白居易《繚綾──念女工之勞也》有「絲細繰多女手疼,札札千聲不盈尺」,都足以為證。

希望各位千萬不要誤會,以上的討論並不是在考驗大家的語文水平,而是想點出一個可怕的事實:

明明問題的答案就在下面兩句,明明作者已經說得這麼清楚,為什麼我們過去卻毫不質疑課本的答案,完全放棄了自己的思辨能力?

無論你讀了再多的書,記得再多的標準答案,得到了再好的成績,如果這一切要拿你寶貴的思辨能力去交換,都是不值得的。因為,思辨是一切智慧的開始。

讀書,是為了做知識的主人,不是為了做知識的奴僕。

學習歷史的三個功用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學習歷史到底有什麼用處呢?我個人認為學習歷史一共有三個功用,而第一個功用是「啟發智慧」。

我先說個故事給各位聽。在古代有一對兄弟,都是小孩子,兄弟倆非常聰明。有一次他們的私塾老師有事進城,要中午才回來。

私塾老師怕他不在的時候,兄弟倆會偷跑出去玩,於是規定功課,要兩人背書,回來後考試。

要背什麼書呢?老師手邊有的書,兄弟倆都已背過;手邊沒有的書,自然也沒辦法叫他們背。於是老師靈機一動,黃曆上不是有「初一宜某某、忌某某」「初二宜某某、忌某某」……嗎?

就叫他們背黃曆吧!

果然,知徒莫若師。老師前腳一走,這對兄弟後腳就跑出去玩了。很快地,中午就到了,哥哥看老師快回來了,連忙回私塾開始翻黃曆。他才剛看完一遍,老師就回來了,這時弟弟才姍姍來遲。

老師開始考他們兄弟功課了,先問哥哥,哥哥就開始背「初一宜某某、忌某某」「初二宜某某、忌某某」……真是滾瓜爛熟,一字不差。原來哥哥過目不忘,居然只是看一遍就記下內容了!

哥哥背了快一半,老師很滿意,就換成考弟弟。各位這時會想:「弟弟完全沒看書,這下他糟了吧?

」錯了,弟弟一樣從頭背「初一宜某某、忌某某」「初二宜某某、忌某某」……一樣滾瓜爛熟,一字不差!

可是弟弟背到中間,突然停了下來。老師很奇怪,問他為何不背了,弟弟說:「剛剛哥哥就只背到這裡。」原來這弟弟比哥哥還厲害,他只在旁邊聽一遍就記下來了!

這對兄弟如此聰明,各位知道他們兩個是誰嗎?

答案是:我也不知道。

大家不要笑,講這個故事的目的,是要問各位:「聰明有用嗎?」

聰、明、有、用、嗎?

這對兄弟的天資,絕對勝過我們十倍。但他們在歷史上,卻沒有留下姓名。各位就可以知道,聰明如果不能提煉成智慧,是半點用也沒有的。

那麼聰明要如何提煉成智慧呢?

最好的方法,是接近有智慧的人。但能不能遇見有智慧的人,他願不願和你交友,能認識到多深,這都是不能掌握的事。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讀有智慧的書。因為有智慧的書就在那裡,它不會跑。

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用古人的智慧,來啟發我們的智慧。

打個比方,歷史就是磨刀石,它最大的功用就是磨利我們腦子中名叫智慧的那把刀。磨刀石不能幫助我們披荊斬棘,只有刀才可以。光是記憶歷史是沒有用的,只有從歷史中學到智慧才是有用的。

如果以為光是記住古代的歷史,就能解決今日的問題,那就好像拿著磨刀石去切東西,自然問題百出。這不是磨刀石沒有用,是我們的用法錯了。

為什麼讀歷史沒有用,因為你本來就不是以「有用」的方法來讀歷史。

書有古今,智慧沒有古今。如果想讓自己的智慧更加充實而銳利,那麼學習歷史是最簡單的快捷方式。

歷史是總結了在過去的幾千年中,上自帝王將相,下到販夫走卒,各種各樣的人與事。如果不能從歷史中磨鍊智慧,我們所讀的古人古事都早已逝去腐朽,他們連骨頭都爛成灰了,光是背誦他們的事蹟又有何用?他們的智慧,才是我們應該活用的寶貴資產。

歷史學的第二個功用是「審時度勢」。這個世界上,需要各式各樣的人才。而歷史學正是為了培養眼光不侷限於當代,而能洞徹事物發展脈絡與前因後果的人才,這也就是古人會把歷史學當成是領袖必備教育的原因。

歷史的第三個功用,也是最後一個功用,就是「感動人心」。

荀子說:「百王之無變,足以為道貫。」經過無數個時代卻始終沒有改變的東西,才能作為縱貫古今的「道」而存在。什麼是這樣的東西呢?那就是人性,就是良知。

要改變世界,只能從改變人心開始。要成就大事業,也一定要了解人性、掌握人性。只有人心變了,世界才能改變。

歷史是追求真實之道的學問,只有從真實出發才能提煉出真實的道理,也唯有「真」才能打動人心,才能真正改變世界。

當年我還是學生的時候,第一次閱讀《史記·秦始皇本紀》,讀到最後的「後五年,天下定於漢」,不禁潸然淚下。因為歷史終究沒有放棄我們,人類最後還是走向了光明。

在那一刻,《史記》越過了兩千多年的時空深深感動了我,而我從此深信歷史學必能感動人心。

如同前面所說,生在這樣一個充滿機會的鉅變時代,只要我們肯抱持「歷史終究會走向光明」的信念,就一定能開創一個比過去更加美好的新時代。

與同生於第三次鉅變時代的各位共勉之。

為什麼我們要學習為什麼我們要學習?

問這個問題說明你是上進要強的好孩子,所以我必須認真為你解答,人學習是為了掌握知識,充實自己,使自己充滿自信,增長智慧,然後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我實話告訴你們吧!一個人只要學習,他就一定回有所作為,為社會的進步 人類的發展儘自己的一分力。另外,人學習也是自身生存的需要,現在科學 技術的發展極其迅猛...

我為什麼要學數學,為什麼我們要學習數學

有這樣一個傳說,一次,數學家歐基裡德教一個學生學習某個定理。結束後這個年輕人問歐基裡德,他學了能得到什麼好處。歐基裡德叫過一個奴隸,對他說 給他3個奧波爾,他說他學了東西要得到好處。在數學還非常哲學化的古希臘,世界的本原 萬物之道,而要得到什麼 好處 受到鄙視是可以理解的。這就像另一個故事 在巴黎的...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遲學為讀後感,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 遲學為 讀後感

終於有一天我有勇氣說,作為一個孩子是幸福的,孩子雖然要讀書,雖受督促,雖然有應付不完的練習,但畢竟沒有天塌下來非要你去頂的壓力,畢竟得到的關心與愛護遠遠多於要你承擔的義務,畢竟生活中還有一個你可以揹著書包去投奔的地方 年輕總有一天會成為記憶中的形容詞,當我們翻起記憶,抽出青春那張紙,如果記載的一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