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為什麼有很多都說劉備是小人劉備的天下哭出來的

2021-05-04 04:32:01 字數 1764 閱讀 8666

1樓:

劉備就是小人,看他投靠過多少人? 公孫瓚、陶謙、呂布、曹操、袁紹、劉表。 呂布轅門射戟幫劉備,死的時候劉備竟然一句好話都沒有幫著說;曹操收留過劉備,應該說是對他有恩,劉備強大後卻一心想滅了曹操;陶謙的徐州、劉表的荊州都讓劉備給弄到手了,不要說是別人讓給他的,那是演義

2樓:

那是大智慧,你想他一個帝王肯對臣子擁抱痛苦,主要是收買人心。打的柔情牌。

3樓:匿名使用者

劉備的天下是哭來的,孫權的天下是傳來的,曹操的天下是打下來的。

4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羅貫中大哥想把諸葛帥哥捧成神,但諸葛帥哥的成神之路中,必須有一個特大號的綠葉來襯托,而最適合的人選就莫過於他的敵人和他的上司,敵人裡面,司馬大哥和郭嘉大俠就是典型的悲劇,而劉總和瑜都督兩位自然也躺槍,司馬大哥原本非常無敵,但遇到諸葛就成了萌神,郭嘉大俠更是天縱之才,結果直接被寫死,周瑜大都督更是悲劇,直接被氣死.....備哥這個特大綠葉不能早死,只能寫成呆傻無限娘~...

5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演義的故事,實際上是三種不同的創業歷程:白手起家--劉備;官二代創業--曹操;**守成--孫權。從這個點看,劉備確實很有才能。

三國演義尊劉貶曹,把劉備給美化了,真實的劉備並不是三國所描述的。我的理解:

1、《三國志》記載,劉備不甚好讀書,喜犬馬美衣服,從這一點來看,他所跟隨的老師盧植有可能不太喜歡他,別忘了劉備的同學公孫瓚可是一方諸侯。這也是為什麼劉關張路遇盧植被陷害押解回京的時候,沒有拜託押送的解差照顧盧植的原因(詳見三國演義),同時也是劉備破黃巾有功等待封賞的時候,寧肯去求一個陌生的**,也不去找官復原職的盧植的原因。

2、據《三國志》記載,劉備數殤其妻,證明他有很多老婆,在三國演義中,記載了他多次拋棄妻子自己逃跑的事蹟,比如呂布佔徐州、曹操收關羽、長阪坡等,其中糜夫人還是典型的政治婚姻,可見劉備的無情。

3、劉備跟隨過很多老大,比如公孫瓚、陶謙、曹操、呂布、袁紹、劉表,投公孫瓚,連個招呼都沒打就走了,還偷偷拐帶人家的趙雲;投陶謙,佔了人家的徐州;投曹操,參與衣帶詔反曹;投呂布,勸曹操殺掉呂布;投袁紹,半路藉口聯合劉表,也跑了,還拐帶了簡雍;投劉表,參與劉表的兒子爭位,並在赤壁之戰後佔了荊襄九郡的5郡,劉琦怎麼死的也不清不楚;還有後來的取益州……不一而足,很說明人品。

4、《三國志》記載,劉關張恩若兄弟,演義中乾脆義結金蘭,關係這麼好,關羽發動荊州之戰,前後一年多時間,曹操派了5路援兵,還聯合孫權跟關羽打,劉備在益州沒有一兵一卒支援。孟達、劉封近在咫尺,卻沒有命他們觀察戰況,必要時予以援助,直到關羽兵敗被殺,才以此為藉口兵發東吳,妄圖一統南方。再說張飛,劉備得漢中,所有人都認為漢中太守必為張飛,但劉備最終選擇了從士卒中成長起來的將領魏延。

是不是擔心張飛也像關羽一樣沒法控制?

5、時人評價,劉備,世之梟雄。有觀點認為,梟鳥忘恩負義,長大後會吃掉自己的父母,梟雄用來比喻狡詐不可信任的人物。雖然是一種說法,但結合以上內容,未必沒有道理。

雖然三國演義尊劉貶曹,但拋開以上取自《三國志》的記載,單單演義的記載,就足以說明劉備的為人了,所以很多人會認為劉備是小人。

為什麼很多人說劉備是奸雄小人????

6樓:ceo雄風

一個賣草鞋的居然能雄霸一方,為了兄弟情誼又能捨棄自己辛辛苦苦打下來的一切,臨終前的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成為千古名言,對諸葛亮說,子有才,輔之,若子不才,公可自取,充分證明了其大智慧大膽略,不是掘漢武帝墓的曹操和偏安一隅的孫權能比擬的。

劉備是君子還是小人?

為什麼人們都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為什麼人們都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月亮最圓滿明亮的時刻是在 望 時。什麼是 望 每逢農曆初一,月亮執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月亮被照亮的半球揹著地球,我們看不到月亮,叫做 新月 也叫 朔 到了農曆十 五 十六,月亮上亮的一面全部向著地球,於是我們看到了圓圓的月亮,稱為 滿月 也叫 望 根據農曆曆法規定,朔所在這一天為每月初一日。但同是初...

為什麼人們都說「笨的像豬」豬有那麼笨嗎

其實豬是種很聰明的動物,只是長期以來大家都這麼說,造成錯誤的思想.我同學就養了只小豬,可愛又聰明,呵呵 再補充一下,就算是ls說的那種豬,也還是很聰明的.不知道不要亂說.我覺得豬不笨!這是人類的歧視而已!人類就是這樣 看不起人啊!我媽媽經常罵我 豬不如 啊 555555555555555555 我哭...

為什麼人們都說玉碎了是在為主人擋災

關於玉擋災的故事,自古有之。清朝時,陳性著有一部 玉紀 是一部記敘我國古玉的專書。書中記載,他在遊歷晴川閣時,從三層樓不慎墜落,幸好佩戴了太公璜,得以大難不死。清朝時,還有一部名為 古玉辨 的古書,作者劉大同是清代著名的玉器收藏家。在書中,他專門有一小節 古玉防險之見聞 其中也記錄了許多類似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