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個詞是從什麼時候出現的,「中國」這個詞是從什麼時候出現的從那個

2021-03-21 13:48:24 字數 5087 閱讀 4394

1樓:樑清風

中國這個詞是從什麼時候出現的?答:

一、中國一詞就我所知最早出現在《史記》中。

中國古代,「國」字的含義是「城」或「邦」。「中國」就是「**之城」或「**之邦」。周代文獻中,「中國」一詞有五種不同含義:

一指京師,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統治著的王國;三指中原地區;四指國內、內地;五指漢族居住的地區和建立的國家。

二、從漢代開始,人們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稱為「中國」。南北朝時期,南朝自稱為「中國」,把北朝稱為「魏虜」;北朝也自稱為「中國」,把南朝叫做「島夷」。遼與北宋,金與南宋,都自稱「中國」,都不承認對方為中國。

三、嚴格地說,古代「中國」是一個形容詞,而不是一個專有名詞。當然,歷史上的「中國」不等於今天「中國」的範圍。中國古代各個王朝都沒有把「中國」作為正式國名。

直到辛亥革命以後,才把「中國」作為「中華**」的簡稱。全國解放以後,也把「中國」作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

2樓:匿名使用者

中土(中原地區。古以冀州為中土,漢以來以河南為中土;中國)中國zhōngguó

[china] 古代華夏族建國於黃河流域一帶,以為居天下之中,故稱中國。後成為我國的專稱。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面積9600000平方公里,人口12億(1994),首都北京

中國應當對人類有較大的貢獻

中國zhōngguó

(1)[central plains]∶指中原地區與中國抗衡。――《資治通鑑》

3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中。

我國古代,「國」字的含義是「城」或「邦」。「中國」就是「**之城」或「**之邦」。周代文獻中,「中國」一詞有五種不同含義:

一指京師,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統治著的王國;三指中原地區;四指國內、內地;五指漢族居住的地區和建立的國家。

自漢代開始,人們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稱為「中國」。南北朝時期,南朝自稱為「中國」,把北朝稱為「魏虜」;北朝也自稱為「中國」,把南朝叫做「島夷」。遼與北宋,金與南宋,都自稱「中國」,都不承認對方為中國。

嚴格地說,古代「中國」是一個形容詞,而不是一個專有名詞。當然,歷史上的「中國」不等於今天「中國」的範圍。我國古代各個王朝都沒有把「中國」作為正式國名。

直到辛亥革命以後,才把「中國」作為「中華**」的簡稱。全國解放以後,也把「中國」作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

4樓:華若谷勞倩

歷史上「中國」的範圍,除了王朝之外,還應包括各民族建立的政權和部落。19世紀以來,「中國」則指我國的全部領土,與古代的不同。

「中國」一詞的由來,可以追溯到很早很早以前一個王朝──商朝。由於商朝的國都位於它的東、南、西、北各方諸侯之中,所以人們稱這塊土地為「中國」,即居住於中間的王國,它同時又是政治、經濟中心。

在古代,「中國」沒有作為正式的國名出現,因為那時的王朝或政權,只有國號,而沒有國名。他們所說的「中國」,是指地域、文化上的概念。

真正以「中國」做為正式國名簡稱,是從一場近代十分有名的革命──辛亥革命以後,建立的中華**開始的。從這時起,「中國」才成為具有國家意義的正式名稱。今天,「中國」已是中華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組成的國家了,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5樓:牽愛景鈄秋

自漢代開始,人們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稱為「中國」。南北朝時期,南朝自稱為「中國」,把北朝稱為「魏虜」;北朝也自稱為「中國」,把南朝叫做「島夷」。遼與北宋,金與南宋,都自稱「中國」,都不承認對方為中國。

嚴格地說,古代「中國」是一個形容詞,而不是一個專有名詞。當然,歷史上的「中國」不等於今天「中國」的範圍。我國古代各個王朝都沒有把「中國」作為正式國名。

直到辛亥革命以後,才把「中國」作為「中華**」的簡稱。全國解放以後,也把「中國」作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

「中國」這個詞是從什麼時候出現的從那個

6樓:雲南萬通汽車學校

2023年元旦,中華**成立,國際上通稱中國正式叫中國

「中華」這個詞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7樓:暴走少女

中國一詞最早見於西周初年的青銅器「何尊」銘文中的「餘其宅茲中國,自之闢民」,同時又以「華夏」、「中華」、「中夏」、「中原」、「諸夏」、「諸華」、「神州」、「九州」、「海內」等的代稱出現。

「華」,是指華麗、興旺;也有說上古華、夏同音,本一字。《左傳》曰:「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華是指漢服,夏指行周禮的大國,故中國有禮儀之邦、衣冠上國之美譽。

而漢語中的「中國」一詞,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區,後演變為黃河流域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中國以外則稱為四夷,所謂「天子有道,守在四夷」。

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國,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漢代始建蠻夷邱,並使漢字文化圈正式成型,南北朝建四夷館,明代四夷館,內分八館。

擴充套件資料:

歷史淵源:

臺灣歷史學家姚榮齡先生認為「中華」緣於永濟,「中」指太行山脈的中條山,「華」指秦嶺山脈的華山的論斷。正由於鸛雀樓立晉望秦,西為華,東為夏,正好坐落在華夏曆史座標的中點上。

顧實在《華夏考源》一文中,認為「胥、疋、雅、夏古字相通,華夏即華胥也。華胥特為華夏,遂為吾種族之名」。

章太炎在《中華**解》中說: 「大略說我國古代以『夏』為族名,以『華』為國名。又說『夏』從夏水得名,「華』從華山得名。」

徐旭生在《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認為,中國古代部族的分野,大致可分為華夏、東夷、苗蠻三大集團。

華夏集團地處古代中國的西北,主要由炎帝和黃帝所代表的部落組成 。他在該書中還論證了秦嶺在古代通稱華山而漢水古名曾稱夏水 。

「古史辨」派認為,「華」與「夏」古字相同,「華」即是「夏」,「夏」即是「華」。故華夏之「夏」,一為中國人說,夏字象舞蹈者; 二為大禹治水說,夏字象農夫治畦。

三為圖騰族徽說,夏字象蟬或爬蟲; 四為夏水說,族名取自水名,而夏水位於雍樑之際,古夏水自然發源於秦嶺腹地;五為夏國說,先有夏國,後有夏族、夏人之稱。這些認識都已接近「華夏」所指的本原。

典籍將黃帝、炎帝作為中國文明之肇始。現有的考古發現資料與研究表明,2023年至2023年前,中華大地上的文明燦若星斗。

8樓:小白丶

「中華」是中國的特殊代名詞。,又以「華夏」、「中夏」、「諸夏」、「諸華」、「神州」等的華夷之辨代稱出現。「夏」,在商、周以前有夏;「華」,是指華麗、興旺;也有說上古華、夏同音,本一字。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華是指漢服,夏指行周禮的大國,而「華夏」的意思就是「身穿華裳的禮儀之邦」。

9樓:潭州教育

政治學上的國家(state)一詞,最早來自於義大利思想家馬基雅維裡所用的statos一詞,該詞來自於拉丁文status。漢語中的「國家」一詞,「國」的涵義類似於歐洲觀念中的「國家」,而「國」與「家」在最初是有區分的。如《周易》:

「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秦漢以後以一國而統天下,由於儒家文化強調「家國同構」,家又指家庭、家族,從而形成了「家」「國」並提的條件,「國家」指一國的整體,如西漢劉向《說苑》:「苟有可以安國家,利人民者」,《明史》:

「國家正賴公耳」。但是中國古籍中出現的「國家」並非近代民族國家的觀念,而只有「天下」的觀念。在西學東漸時,才用「國家」一詞附會西方的state

「中國」一詞最早出現是在(周代)《詩經》中,如《大雅·民勞》「惠此中國」。但《詩經》中的此類「中國」實為「國中」,還不是真正指國家。稱國家的「中國」一詞,在戰國諸子書中已屢見不鮮了。

如《孟子·滕文公上》雲:「陳良產地,悅周公仲尼之道,北學於中國」,又「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莊子·田子方》:「中國之君子,明乎禮義而陋幹知人心」……這些都說明:

上古所謂「中國」,即指後世「中原」。但地域不及後世中原廣,而相當於今山西、山東、河南、河北一帶。 "中國"一詞的頻繁使用,主要在周以後。

《禮記·王制》有云:"中國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中國、蠻、夷、戎、狄,皆有安。"十分明顯,此時的"中國"一詞,是與蠻、夷、戎、狄對舉而使用的。

如果說《禮記》的成書時間較靠後,則《左傳·莊公三十一年》有"凡諸侯有四夷之功,則獻於王,王以警於夷。中國則否"的說法,足見春秋前期,"中國"一詞就已經與蠻、夷、戎、狄對舉。那麼"中國"指誰呢 《公羊傳·禧公四年》稱:

"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桓公救中國而攘夷狄,卒荊,以此為王者之事也。"齊桓公救援邢,衛等國,被稱作"救中國",足見此時的"中國",已經擴大到被認為是"諸夏"的國家。

到這裡,就不能不言及《公羊》學派的"春秋三世說"。《公羊傳·成公十五年》有:"《春秋》內其國而外諸夏,內諸夏而外夷狄。

王者欲一乎天下,易為以外內之詞言之 言自近者始也。"東漢經學大師何休進一步發揮公羊學派的說法,將《春秋》所記242年的歷史,理想化地分為三個階段,即:"所傳聞之世","所聞之世"和"所見之世"。

"所傳聞之世見治起於衰亂之中……故內其國而外諸夏","所聞之世見治昇平,內諸夏而外夷狄","至所見之世著治太平,夷狄進至於爵,天下遠近小大若一"。雖然那242年曆史發展事實並非如此理想化,但我們必須承認此種理念對民族關係發展規律做出了某些正確認識和預見。夏、商時期,應該是華夏民族的形成時期;而集華夏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大成的"周禮"的形成,是華夏民族最終形成的標誌。

觀夏、商、周、春秋,各邦國不斷分化,有的進入華夏集團,有的進入蠻、夷、戎、狄集團,像祀國這樣的國家,一度搖擺於夷夏之間,最後終於擺進了華夏集團,成了"諸夏"的一分子。 關於「中國」一詞的含義,大致有兩種解釋 1.中國二字有京都、京師之意。最早這麼用中國一詞的便是《詩經·大雅·民勞》中的「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

……民亦勞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師,經綏四國」。據說這幾句詩是規勸暴君周厲王的,讓他先從愛護京都的人民開始,然後推而廣之,安定天下。漢代研究《詩經》的學者毛萇,特意為「惠此中國,以綏四方」作注:

「中國,京師也。」《孟子》中記載了一段齊王對大臣說的話:「我欲中國而授孟子室。

」照現在的意思,不過是想在京城中給孟夫子蓋間房子而已。漢末學者劉熙也說:「帝王所都為中,故日中國。

」 2.中國一詞指古時華夏民族聚居的區域。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大河南北,古稱中土、中原,或稱中夏、中華。當然也被稱為中國。

這些稱呼,實際是指黃河流域一帶。如《史記·楚世家》載:「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

」,當時的楚地在長江中下游地區,這裡所講的中國實際上就是對黃河流域的幾個國家的統稱。

「中國」這個詞是什麼時候出現的?中華民族為什麼有些稱之為「華夏民族」那麼「華夏」這個詞又是怎麼來的

中國 這一名稱始於周朝。但最初 中國 並不是指國家,而是指國都。是個代名詞,並不是一個正式的國名。我國歷史上 夏 是最早建立的全國政權。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發展,人們都習慣稱自己為華夏子孫。由於我國歷史上的文明發祥於黃河一帶的地區,在如今看來是我們國家的 位置,所以,所有在那兒建立的政權都稱自己為 ...

中國這個詞是什麼時候開始用上的呢

據考證,是從西周的時候就叫中國的。中是居天下之中的意思 最早出現在西周。國寶重bai器何尊1963年出土於寶雞,du其造型雄奇,銅zhi尊內膽底部發現有一篇一dao百二十二字的銘文,而其中 宅茲中國 指天下之中 是 中國 最早的文字記載。根據於省吾先生在 釋中國 一文的論證,目前所見到的最早的證據,...

加油這個詞最早是從哪出現的

話說歷史上第一次抄汽車拉力賽,比賽進行得如火如荼,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觀眾熱情高漲,對即將產生的冠軍拭目以待。跑在最前面的是義大利法拉力車隊的5號車。當5號車離冠軍只有一步之遙的時候,突然熄火,觀眾的心頓時提到了嗓子眼上,無數人都在為這位車手著急,這時,被譽為 賽車之父 的義大利人恩佐 法拉利先生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