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人的房子叫什麼,藏族人放牧時住的房子叫什麼

2021-03-19 14:52:29 字數 3858 閱讀 4100

1樓:匿名使用者

牧區多為藏式帳篷(方便遊牧) 土木結構為農區房屋 碉樓式石木架構房子也是非常多的 布達拉宮是藏式石材碉堡式和木材宮殿結合的代表 藏式帳篷有布帳篷和羊毛帳篷等多種 羊毛帳篷多為四方形頂部中空 另外 藏族的夯拓厚牆城堡的本事也是獨具一格的 。寺院建築主要也和布宮差不多 還有藏式建築一大特色:各式金頂。

扎西得勒

2樓:金雞機

藏族人的房子不叫蒙古包,蒙古包是蒙古族的。實際上藏族的房屋已經趨於現代化,和現在的樓房沒有什麼區別了,只有在青海玉樹、果洛等偏僻落後的牧區才會看見傳統的藏族民居。藏族民居的特點是:

多用石頭砌成,整體看是一個長方體的形狀,周圍插著經幡,顏色多是灰色和暗紅色搭配。建築界稱其為「塔樓」

3樓:匿名使用者

藏族民居的特點是:多用石頭砌成,整體看是一個長方體的形狀,周圍插著經幡,顏色多是灰色和暗紅色搭配。建築界稱其為「塔樓」

4樓:匿名使用者

你不是問廢話嗎!藏族人的房子當然叫帳篷了 i服了you 回答完畢給分閃人

藏族人放牧時住的房子叫什麼 15

5樓:色系咖啡屋

藏族牧民在草原上放牧時住的房子叫帳篷或者氈房。

高原之舟指的是犛牛。

藏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主要是分佈在**自治區和青海、甘肅、四川、雲南等省區。中國境內有人口約640萬餘人(2023年)。另外,尼泊爾、巴基斯坦、印度、不丹等國境內也有藏族分佈。

藏族的歷史是中國歷史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7世紀初期吐蕃建政之後,吐蕃與唐朝的接觸日益頻繁。10世紀到16世紀,是古代藏族文化興盛時期。

2023年,**和平解放 。

藏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藏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分衛藏、康方、安多三種方言。現行藏文是7世紀初根據古梵文和西域文字制定的拼音文 。

藏族信仰佛教。公元七世紀佛教從印度傳入**,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 。藏族人民創造了優秀的民族文化,在文學、**、舞蹈、繪畫、雕塑、建築藝術等方面,都有豐富的文化遺產。

藏族雕刻技藝高超。此外藏戲獨具特色,藏醫藥學是中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藏傳佛教寺院建築藝術,在**古代建築藝術中,最富有民族和時代特色,多依山而建、規模巨集大,氣勢渾厚,工藝精緻,金碧輝煌,蔚為壯觀。從佛教寺院形成之初,到藏傳佛教寺院建築藝術主體風格的形成,其間大體經歷了寺廟、寺院、宮殿與寺院建築融合的三個發展階段 。

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為石木結構,外形端莊穩固,風格古樸粗獷;外牆向上收縮,依山而建者,內坡仍為垂直。碉房一般分兩層,以柱計算房間數。

底層為牧畜圈和貯藏室,層高較低;二層為居住層,大間作堂屋、臥室、廚房、小間為儲藏室或樓梯間。若有第三層,則多作經堂和晒臺之用。因外觀很像碉堡,故稱為碉房。

禮儀藏族非常講究禮儀,日常生活中見到長者、平輩都有不同的鞠躬致禮方式。見到長者或尊敬的人,要脫帽,彎腰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於地面。見到平輩,頭稍稍低下即可,帽子可以拿在胸前,這時的鞠躬只表示一種禮貌。

在有些地區,合掌與鞠躬同時並用。合掌要過頭,表示尊敬。這種致禮方式多用於見到長者或尊敬的人 。

獻哈達是藏族待客規格最高的一種禮儀,表示對客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敬意。哈達是藏語,即紗巾或綢巾。以白色為主,亦有淺藍色或淡黃色的,一般長約1.

5米至2米,寬約20釐米。最好的是藍、黃、白、綠、紅五彩哈達。五彩哈達用於最高最隆重的儀式如佛事等。

藏族人朝覲佛像、佛塔、活佛及拜謁長者,都要磕頭。磕長頭,一般是在有宗教活動的寺廟中進行。兩手合掌高舉過頭,自頂、自額、至胸拱揖三次,然後匍伏在地,伸直雙手劃地為號,如此反覆進行。

磕短頭,也在寺廟中進行。合掌連拱三次,然後拱腰到佛像腳下,用頭輕輕一頂,表示誠心懺悔。拜謁長者,要磕短頭,表示尊敬祝福 。

藏語中「旁」是「汙濁」,而「色」意即「清除」,旁色是指清除晦氣的一種活動。在小孩出生的第三天或第四天,親朋好友便要帶上青稞酒、酥油茶和給小孩的衣服、帽子等,登門祝賀。客人一到,首先向母親和嬰兒獻哈達,然後給母親敬酒,倒茶,最後端詳嬰孩,誇獎孩子的福運和五官,再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一點糌耙,放在嬰兒的額頭,祝福孩子吉利向上。

6樓:匿名使用者

藏族牧民的氈房是犛牛毛編織的,所以藏語裡叫"扎那" 意為黑色的帳房.遊牧生活流動性比較大,草場分冬夏兩區,一年之內遷兩次,遷居叫"日博、日索兒」意為遷居(帳篷和牛羊、人口)。現在很多牧民定居蓋房不用忙著遷居生活。

7樓:言之午

氈房藏民牧區的房屋大都以氈房為主,這主要是和他們的遊牧生活有的聯絡的。牛毛的氈房,用毛褐子縫製,厚實、綿密,有的在帳頂開一個小天窗。搭建和拆遷氈房都是十分簡易的可逆過程。

只要將帳脊兩邊的活釦解開,拔掉帳杆,解開帳繩,再將帳布疊好,一座房子就建成了。

藏族人住的房子是什麼

8樓:伐木累

藏族人住的房子是碉房。就是這個!

9樓:匿名使用者

樓上真是寡陋 藏人怎麼會住蒙古包 牧區多為藏式帳篷(方便遊牧) 土木結構為農區房屋 碉樓式石木架構房子也是非常多的 布達拉宮是藏式石材碉堡式和木材宮殿結合的代表 藏式帳篷有布帳篷和羊毛帳篷等多種 羊毛帳篷多為四方形頂部中空 另外 藏族的夯拓厚牆城堡的本事也是獨具一格的 。寺院建築主要也和布宮差不多 還有藏式建築一大特色:各式金頂。

扎西得勒

10樓:萌娃萌妹

牛氈帳篷,具體可以準問我!有**有真相!好評啊親!

藏族住的是什麼房子?

11樓:匿名使用者

現在基本都住和大家一樣的高層或者鋼筋水泥房了

只有在比較遙遠的草原上才有蒙古包的存在

12樓:dead丶復仇

藏族住的房子叫平頂房。

13樓:愛藏拉拉

藏族人原本一直住在 黑氆氌裡,不是什麼蒙古包。。實用犛牛的毛編制的。。夏天熱的時候可以放上去。。

有點像現在的太陽傘。。冬天可以加固加厚。。遊牧民族因為一直不定居。。

所以遷徙的時候又會讓犛牛拖運。。。但現在再藏區什麼樣的房子都有。。。

14樓:匿名使用者

**人民的房子叫什麼

15樓:匿名使用者

老房子」-老百姓都這樣稱呼祖祖輩輩居住的古老民居。它們確實老了,與現代化的距離越來越遠,連它們的主人的後代也不想要了,拆了或賣了蓋洋樓,既氣派又實用。這是可以理解的。

隨著經濟的發展,這種建設性破壞也將越演越烈,老房子像涉臨滅絕的珍稀動物一樣越來越少(少數名人故居可倖免),隨之而去的是珍貴的文化遺產和建築美術,以及寶貴的旅遊資源。等到我們醒悟時,恐怕已經晚了,老房子那種特有的時代氛圍和文化氣息都將一去不復返,即使造了許多新古董也無濟於事。我們出版這套圖集的目的一是為了喚起人們對古民居價值的重新認識,手下留情,多保留一些精彩的老房子;另外,退一萬步講,即便全拆完了,好歹也讓老房子留一些遺像給後人或外星人吧!

16樓:匿名使用者

很簡單嘛 藏民門喊的棚子

藏族文化**:藏族住的房子叫什麼

17樓:活寶口蘑

有個bai誤區,人都說藏族

du遊牧人住的房子叫敖包,zhi實際上敖包是蒙dao古族的。藏族的版房屋已經趨於現代化,權

和現在的樓房沒有什麼區別了,只有在青海玉樹、果洛等偏僻落後的牧區才會看見傳統的藏族民居。藏族民居的特點是:多用石頭砌成,整體看是一個長方...

藏族人最喜歡吃什麼,藏族人民吃什麼

藏族人的飲食習慣 以青稞等製作的糌粑,喝酥油茶 青稞酒是農牧民的主要食品。糌粑是由青稞或豌豆炒熟後磨製而成的炒麵,把糌粑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用手捏成小團就可以吃了。酥油茶是把磚茶的茶葉倒入1米長的木質長筒內,加上鹽巴和酥油,用長軸上下衝擊,使其各種成分均勻融合而成。藏族同胞寧可三月無肉,不可一天無...

藏族人服飾和飲食的特點,藏族人服飾和飲食的特點是什麼?

飲食特點 以青稞等製作的糌粑,喝酥油茶 青稞酒是農牧民的主要食品。糌粑是由青稞或豌豆炒熟後磨製而成的炒麵,把糌粑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用手捏成小團就可以吃了。酥油茶是把磚茶的茶葉倒入1米長的木質長筒內,加上鹽巴和酥油,用長軸上下衝擊,使其各種成分均勻融合而成。藏族同胞寧可三月無肉,不可一天無酥油茶。...

藏族人迎接客人要獻上什麼藏族人迎接客人時通常要獻上什麼?

先獻哈達,再獻酒 獻哈達是藏族待客規格最高的一種禮儀,表示對客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敬意。哈達是藏語,即紗巾或綢巾。它以白色為主,亦有淺藍色或淡黃色的,一般長約1.5米至2米,寬約20釐米。最好的是藍 黃 白 綠 紅五彩哈達。五彩哈達用於最高最隆重的儀式如佛事等。藏族在迎接客人時除用手蘸酒彈三下外,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