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的主要內容

2021-03-07 04:18:58 字數 5786 閱讀 3225

1樓:匿名使用者

譯文有道德修養的人,依靠內心安靜來修養身心,以儉樸節約財物來培養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靜寡慾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幹來自勤奮學習。

如果不學習就無法增長自己的才幹,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縱慾放蕩、消極怠慢就不能勉勵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險草率、急燥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時光而飛馳,意志隨歲月逐漸消逝。

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窮困的破舍裡,到時悔恨又怎麼來得及?

2樓:匿名使用者

《誡子書》是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諸葛亮54歲臨終前寫給8歲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成為後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諸葛亮對其一生的總結。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的父親,對兒子的殷殷教誨與無限期望盡在言中。

通過這些智慧理性、簡練謹嚴的文字,將普天下為人父者的愛子之情表達得如此深切。後人有留存有多篇《誡子書》

原文夫(fú)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fú)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譯文1.君子的操守,(應該)恬靜以修善自身,儉樸以淳養品德。不看輕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不寧靜就不能**遠矚。

學習必須靜心,才識需要學習,不學習無從拓廣才識,不立志不能學習成功。沉迷滯遲就不能勵精求進,偏狹躁進就不能冶煉性情。年年歲歲時日飛馳,意志也隨光陰一日日逝去,於是漸漸枯零凋落,大多不能融入社會,可悲地守著貧寒的居舍,那時(後悔)哪來得及!

  2.品德高尚、德才兼備的人,是依靠內心安靜精力集中來修養身心的,是依靠儉樸的作風來培養品德的。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寧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

學習必須專心致志,增長才幹必須刻苦學習。不努力學習就不能增長才智,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過度享樂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奮發向上,輕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華隨著光陰流逝,意志隨著歲月消磨,最後就像枯枝敗葉那樣(成了無所作為的人)對社會沒有任何用處,(到那時)守在破房子裡,悲傷嘆息,又怎麼來得及呢?(窮廬,亦可解為空虛的心靈。)   3.

有道德修養的人,他們是這樣進行修煉的:(夫君子之行)   他們以靜心反思警醒來使自己盡善盡美。(靜以修身)   以儉樸節約來培養自己的高尚品德。

(儉以養德)   除了清心寡慾、淡泊名利,沒有其他辦法能夠使自己的志向明確清晰、堅定不移。(非淡泊無以明志)   除了平和清靜,安定安寧,沒有其他辦法能夠使自己為實現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非寧靜無以致遠)   要想學得真知,必須生活安定,使身心在寧靜中專心研究**。

(夫學須靜也)   人們的才能必須從不斷的學習之中積累。(才須學也)   除了下苦功學習,沒有其它辦法能夠使自己的才幹得到增長、廣博與發揚。(非學無以廣才)   除了意志堅定不移,沒有其它辦法能夠使自己的學業有所進、有所成。

(非志無以成學)   貪圖享樂、怠惰散慢就不能夠勉勵心志使精神振作發奮向上。(淫慢則不能勵精)   輕險冒進、妄為急躁就不能夠陶冶生性使品德節操高尚。(險躁則不能冶性)   如果年華虛度,任隨歲月而流逝,意志一天天任隨時間而消磨,(年與時馳,意與日去)   就會像衰老的樹葉般一片片凋落成灰,變成無用之人,(遂成枯落)   這樣的人對社會沒有一點用處,大多不能夠融入於社會,(多不接世)   只能夠悲傷地困守在自己窮家破舍之中,空虛嘆息,(悲守窮廬)   等到將來那時知道要悔過、改過,卻怎麼也來不及了。

(將復何及)

3樓:及珹彤白亦

原文;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譯文:德才兼備人的品行,是依靠內心安靜精力集中來修養身心的,是依靠儉樸的作風來培養品德的。不看輕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寧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

學習必須專心致志,增長才幹必須刻苦學習。不努力學習就不能增長才智,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追求過度享樂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奮精神,輕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華隨著光陰流逝,意志隨著歲月消磨,最後就像枯枝敗葉那樣,(成了無所作為的人)對社會沒有任何用處,(到那時,)守在破房子裡,悲傷嘆息,又怎麼來得及呢?

我也是複製別人的。。。。。。。你要謝就謝

archonhenry吧

諸葛亮《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這個「靜」是什麼意思?

4樓:紫川孤星

原文;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譯文:德才兼備人的品行,是依靠內心安靜精力集中來修養身心的,是依靠儉樸的作風來培養品德的。不看輕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寧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

學習必須專心致志,增長才幹必須刻苦學習。不努力學習就不能增長才智,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追求過度享樂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奮精神,輕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華隨著光陰流逝,意志隨著歲月消磨,最後就像枯枝敗葉那樣,(成了無所作為的人)對社會沒有任何用處,(到那時,)守在破房子裡,悲傷嘆息,又怎麼來得及呢?

我也是複製別人的。。。。。。。你要謝就謝 archonhenry 吧

5樓:匿名使用者

清淨。解釋:

德才兼備人的品行,是依靠內心安靜精力集中來修養身心的,是依靠儉樸的作風來培養品德的。不看輕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寧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學習必須專心致志,增長才幹必須刻苦學習。

不努力學習就不能增長才智,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追求過度享樂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奮精神,輕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著光陰流逝,意志隨著歲月消磨,最後就像枯枝敗葉那樣,(成了無所作為的人)對社會沒有任何用處,(到那時,)守在破房子裡,悲傷嘆息,又怎麼來得及呢?

(靜)就是指清淨。才能修身

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

6樓:中國李樂凱

靜,其實,就是要省察自己內心——吾日三省吾身!

人生須動靜結合,該興奮活潑時興奮活潑,該沉默靜思時沉默靜思。所謂文武之道,一張一弛。不可以太浮躁,沒有一個定性。

在學習和修身上面,更是注重靜,這樣才可以明辨自己一天來的言行得失,才能學會檢討自己,才會認識自己,才有能力去做適合自己特點的事,最終取得成功。

如果太浮躁,則只能跟在別人後面,疲於奔命了,也只能享一時的得意,連自己真正需要什麼樣的生活和工作都不明白,最終勞而無功。

所以,在學習上,要檢查,要溫習舊課。

所以,在修身上,要內省,要自我檢討。

7樓:楊門白話

赤壁之戰 三足鼎立 作奸犯科 欲擒故縱 如魚得水 思賢如渴 七擒七縱 ...關於諸葛亮的成語 赤壁之戰 三足鼎立 作奸犯科 欲擒故縱 鞠躬盡瘁 如...

8樓:匿名使用者

「靜」是相對於動而言的,只有環境安靜,內心寧靜才能達到成功

誡子書中「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什麼意思?快快!!!

9樓:匿名使用者

詞 目】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編輯本段【讀 音】

jìng yǐ xiū shēn,jiǎn yǐ yǎng dé編輯本段【釋 義】

恬靜以修善自身,儉樸以淳養品德。

編輯本段【出 處】

諸葛亮《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誡子書】

原文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譯文德才兼備人的品行,是依靠內心安靜精力集中來修養身心的,是依靠儉樸的作風來培養品德的。不看輕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寧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學習必須專心致志,增長才幹必須刻苦學習。

不努力學習就不能增長才智,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追求過度享樂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奮精神,輕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著光陰流逝,意志隨著歲月消磨,最後就像枯枝敗葉那樣,(成了無所作為的人)對社會沒有任何用處,(到那時,)守在自家的狹小天地裡,悲傷嘆息,還有什麼用呢

註釋淫慢:過度的享樂與怠惰

接世:接觸社會

10樓:匿名使用者

恬靜以修善自身,儉樸以淳養品德。

11樓:匿名使用者

異除雜念和干擾,寧靜專一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12樓:簡簡冰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意思是作為君子應當以不受外界影響來修養自身,用節儉來培養自己的品德。對名利如果不採取淡薄的態度就無從使志向清白,不排除外界干擾就不能有所前進達到遠大的目標。

拓展資料

出自三國時期諸葛亮的《誡子書》。

全文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譯文有道德修養的人,他們以靜思反省來使自己盡善盡美,以儉樸節約財物來培養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慾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長期刻苦努力而實現遠大理想。要知真知必須使身心在寧靜中研究**,人們的才能是從不斷學習中積累起來的,不學習就難以增長才幹,不立志就難以學有所成。

縱慾放蕩,消極怠慢就不能勉勵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險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使節操高尚。年華隨著時間流失,意志隨著時間消磨,最終就會像枯枝敗葉般一天天衰老下去。這樣的人不會有益於社會而為社會所用,只有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的窮家破舍裡,到那時再反悔也來不及了。

鑑賞這篇《誡子書》,不但講明修身養性的途徑和方法,也指明瞭立志與學習的關係;不但講明瞭寧靜淡泊的重要,也指明瞭放縱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則方面對其子嚴格要求,循循善誘,甚至在一些具體事情上也體現出對子女的細微關懷。

在這篇《誡子書》中,有寧靜的力量:「靜以修身」,「非寧靜無以致遠」;有節儉的力量:「儉以養德」;有超脫的力量:

「非澹泊無以明志」;有好學的力量:「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有勵志的力量:「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有速度的力量:

「淫慢則不能勵精」;有性格的力量:「險躁則不能治性」;有惜時的力量:「年與時馳,意與歲去」;有想象的力量: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有簡約的力量。

這篇文章短短几十字,傳遞出的訊息,比起長篇大論,誡子效果好得多。

作者介紹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於建興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

劉禪追諡其為忠武侯,故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諸葛亮《誡子書》,諸葛亮《誡子書》的原文

原文夫君子之行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 澹 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理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本文選自 諸葛亮集 題目是後人加的 譯文1.品德高尚 德才兼備的人,是依靠內心安靜精...

誡子書諸葛亮練習答案,諸葛亮誡子書習題

1用寧靜來提高自身修養 用節儉來培養自己的品德 不拋開功名利祿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不做到安靜就不能 遠矚 3告誡自己的兒子珍惜現在的時光努力學習,學有所成 4,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1 要安靜努力提高自己的修養。2 以節儉努力培養自己的品德。3 不恬淡寡欲就不能顯現出自己的志向。4 ...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意思

意思是君子的行為操守,從寧靜來提高自身的修養,以節儉來培養自己的品德。不恬靜寡慾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出自兩漢諸葛亮的 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譯文 有道德修養的人,依靠內心安靜來修養身心,以儉樸節約財物來培養自己高尚的品德。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