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佛法生活化家庭化如何用佛法來處理家庭生活中的出現的各種矛盾

2021-03-07 00:22:50 字數 6299 閱讀 4126

1樓:手機使用者

許多學佛修行的居士們,在思維上犯著一個毛病,那就是以為學佛是出世間法,生活是世間法;學佛是個人的修持,家庭是全家的生活,這些全是兩回事。事實上,學佛與家庭、與生活,原是一體兩面不可分割的事。因此,我們來談談。

年餘前我在《菩提樹》雜誌上看到過一幅漫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漫畫中畫著一位老居士,手持念珠,坐在**上,唸佛打坐。一個小孩由門外伸頭進來,喊道:

「爺爺,外面有人找你。」老居士怒容滿面,叱責孫子道:「你沒有看到我在打坐?

」 「打坐」坐到這個程度,不坐也罷。打坐,是修行的方式之一。其實所謂「修行」,無非是修正我人「行為」上的缺失,我人身、口、意三方面常有的缺失,在身行者為殺生、偷盜、邪淫;在語行者為虛誑語、粗惡語、離間語、雜穢語;在意(心)行者為貪婪、嗔恚、愚痴,三者之中,以意(心)為本,身行、語行,只不過是執行意(心)行的命令而已。

所修行重在修心,如果不能改掉嗔恚習氣,如何能口不出惡語呢?如果不能修心,坐爛十個**又有何用呢? 修行,簡單的說,就是修正我人行為上的缺失,而修正行為缺失原本就在日常生活之中修正,離開生活,何來的修行?

所以六祖慧能大師有偈曰: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離世覓菩提,恰似覓兔角。 佛法原來就是在我人生活中,離開生活,離開世間,何處去覓佛法呢?

學佛是自做學起,不管社會如何變遷,而做人的基本原則——如誠信、寬恕、公正、慈悲等信條是不能變更的;如果一個人懈怠放逸、無慚無愧,做人的條件尚且不夠,如何有學佛的資格?所以印光大師說:「欲學佛祖,須先取法聖賢。

倘躬行有玷,倫常乖舛,尚為名教罪人,何能為佛**?」 佛是佛陀的略稱,指的就是釋迦牟尼佛,佛陀是人格圓滿的聖哲,學佛就是學佛陀圓滿的人格,我們必須自日常生活中改正缺失,修正行為,才能趨向學佛之路。 在家居士學佛,不是一個的事,是全家人的事——個人的生活不能與家庭生活隔離,所以佛法不但要生活化,更進一步要家庭化。

佛法家庭化,仍然是自日常生活中做起。中國人重視倫常,倫常是人倫的常道。印光大師在與丁福保居士的信中說:

「學佛一事,原須克盡人道,方可趨向,良以佛教賅世出世間一切諸法,故於父言慈,於子言孝,各令盡其人道之分,然後修出世之法。」 他信中又說: 「唸佛之人必須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又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僕忠,恪盡己份。

」 或者有人說:印光大師是讀儒家書出身,他是自儒家倫常立場而說的,佛經上未必這麼說。其實不然,佛經中也是這麼說的。

《無量壽經》有云:「父子、兄弟、夫婦、親屬,當相敬愛,無相憎嫉;有無相通,無得貪惜;言色常和,莫相違戾。」 我們是生活在一個「相對」的世界中,長短高低、大小方圓是相對,而夫婦父子、兄弟朋友也是相對,既是相對,就有互相對待的人際關係,而我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只知要求別人,不知反省自己」。

父親要求兒子孝順,如果父親不慈愛,孩子會孝順嗎?丈夫要求妻子溫順,如果丈夫性格粗暴,妻子單方面溫順得起來嗎?胡適博士寫過這麼一句:

「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你要別人怎麼對你,你先怎麼對待別人,如果只要求而不付出,那就是「我執」與「我見」在作祟,家庭中的一切糾紛、爭執,「我執」與「我見」是根本的原因。 上面一段話,簡單地說,無非是孔子所說的: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而已,有趣的是,佛經上也有意義相似的話,《四不壞淨成就經》中說:「若有欲殺我者,我所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云何殺彼?作是覺已,受不殺生戒。

不樂殺生,如上所說,我若不喜盜於我,他亦不喜,我云何盜他?是故持不盜戒。不樂於盜,如上說。

我既不喜人侵我妻,他亦不喜,我今云何侵人妻婦?是故受持不邪淫戒,如上說。我尚不喜為人所欺,他亦如是,云何欺他?

是故受持不妄語戒,如上說。」 如果套用上面格式,也可以說:「我若不喜他人驕慢於我,他亦不喜,我云何驕慢於他?

我若不喜他人於我惡言相向,他亦不喜,我云何惡言於他……」推之於一切細節皆然。尤其是應用在家庭生活方面,最為適用。 佛教家庭化,要由「自我」放棄執著與我見,要由「自我」主動付出與奉獻,去影響、感化你的父母、妻子、兒女,以至於兄弟姊妹,你不必先存有所收穫之心,但天長日久,潛移默化,你的家庭氣氛會有所改變,不再經常地爭執與冷戰,漸漸地,氣氛溫和了、融洽了。

當然,這只是初步。進一步,你可能把佛教雜誌、淺顯的佛經,或者故事式的、漫畫式的佛書介紹給家人看,最終的目的是使家人都成為正信的佛教徒。 一個佛化家庭,如果能全家吃素,當然最為理想;如果做不到,最低限度做到廚房不殺生。

不殺生,不是指殺牛殺豬、殺雞殺鴨(在現代社會中,也根本沒有人在廚房中殺這些東西,一切到超市中買現成的),而主要是不要在廚房中烹炸魚蝦,活蹦亂跳的小魚小蝦投入油鍋中,於心何忍?我們與其殘害數十百生命煎一盤魚蝦,不如吃一盤豬羊肉,殘害的生命少一點。當然,這是一種不徹底的慈悲,但在目前這種殺業慘重的社會上,不徹底總比完全不慈悲略好一點。

佛化家庭是家庭中每一分子都要恪盡其分,尤其是做父母的,更要盡到父母的責任。目前社會上青少年犯罪率增加,由鬥毆、吸毒,到飆車搶劫,使人有「人間何世」之感!

2樓:匿名使用者

多做善事,多勸導家人及朋友從善,並且讓自己修身養性

如何使佛法生活化,家庭化

3樓:黑子

佛法其實就是生活中、家庭中產生的。「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林」如果我們生活中充滿著和諧和善意,從身到心都無比的清和淨,家庭中一團和氣,互敬互愛,也就是佛法的宗旨和目的了。當今生活和家庭中往往被名、利、食、色、祿佔據著,生活和家庭中往往出現矛盾,所以要得一清淨反而有點難。

所以佛法沒有想象中的複雜,只要心中是利他主義,普世度人佛法便無邊。

如何用佛法來處理家庭生活中的出現的各種矛盾

4樓:匿名使用者

常念生死bai,人生短暫,受老病du死等zhi諸苦摧殘,別的不說,

dao100年後,地球上現

回在的人類全部死亡答,這是現實,故應對自己的父母、妻子等眷屬乃至一切有情起慈悲心,因為相處的時間非常短暫,而且人生非常無常,既然相遇,就應該好好待他們,令他們現世安樂,如果有機緣,令他們對因果報應有逐漸的一些瞭解,比如殺盜淫之報應,這些現世報應已經非常多了,乃至引導他們於佛門種善根,種下解脫的種子,乃至契入大乘,修學佛法。

如何讓佛法改變我們的生活

5樓:匿名使用者

佛法改變的是我們對自己的認識和生活中為人處世的態度!生活和我們共業所感的世界從來不曾改變!南無阿彌陀佛!

怎樣做到佛法生活化

6樓:8萬4千法門

1 我們在這個社會上,要想到自己的工作崗位,要盡我們的本分;在自己本位上,處處要替別人著想。

2 譬如我們做生意,自己經商,一定處處竭盡心思為顧客著想。我們賣的東西一定是貨真價實,不會讓他人吃虧上當。

3 我們東西買進來賣出去要用心,要對得起人,要對得起社會,對社會要有貢獻。能利益大眾,這就是菩薩,這個商人就是菩薩商人。

4 我們做工,這些產品也一定要真實,決定不能偷工減料,這是菩薩工人。

5 乃至於家庭主婦,也要竭盡心思,對於家裡老少都要照顧得到,使他們身心能得到安穩,這是菩薩主婦。

6 我們待人接物、一切工作,事情做得圓圓滿滿,心裡面清清淨淨,這是菩薩事業。

7 佛法,不是叫你什麼事都不做;我們樣樣都做,樣樣清淨,樣樣不執著。

8 學佛,由心裡面去求,也就是說修清淨心。

9 我們一切工作,無論是你家庭,或者是你事業上,你要問,於你學佛有沒有妨礙?你問這個話就外行。

10 你應當問,於你自己的清淨心有沒有妨礙?假如於清淨心沒有妨礙,那就對了,就沒錯了,不要再去問人了。

11 於自己清淨心有妨礙,我們就不做;於自己清淨心沒有妨礙,你就放心去做。

12 今天這個時代,生活緊張,壓力沉重,工作繁忙,我們用什麼方法、什麼態度來學佛?《華嚴經》上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給我們做了一個好榜樣。

13 待人接物「外不著相,內不動心」,你這一句佛號就念好了,你這個佛號念得就得力了。

14 外著相,內動心,你這個佛號念得再好,一天念上十萬聲,古人講的「風吹不入,雨打不透」,你也不能往生。為什麼?你佛號念得多,沒效果,不得力。

15 唸佛求什麼?求一心不亂。你是二心、三心,見色聞聲,心都亂了,這怎麼行?念得再多也不行。

16 一句佛號二六時中不間斷,這是真正的精進唸佛。說二六時中不間斷,我們聽了這句話,就不要死在這話裡頭;死在這話裡頭,那就錯了。

17 你聽了這句話,好!從現在起一天到晚就念阿彌陀佛,什麼事也不要做了。有沒有這樣的人?

有,那是福報特別大的人。他不需要工作,有人供養他,這像一般閉關念佛,那是有大福報的人。

18 你現在天天要工作,天天要為生活奔波,好,你也拼命在念佛,一天到晚都在念佛,又想著還要工作,結果是佛沒念好,工作也沒做好,世出世法樣樣都不是,這就錯了!

19 古來這些淨土宗祖師在佛前發願,信願持名,除了睡覺吃飯之外,這個功夫不間斷。在家同修有許許多多工作,當你工作的時候,要把唸佛放下,專心辦事。

20 「一心不亂」,不能錯解了。「一心不亂」就是處事待人接物、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是一心,就是專心。

21 我在念佛上得到一心不亂,要把它運用在社會上,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這才管用。

22 你一面開車,一面「一心不亂」唸佛,好了,出車禍了;如果這樣唸佛的話,唸佛這個法門會被整個(世界)批評,會被整個(世界)揚棄,為什麼?不合人情。

23 大家都學佛了,整個(世界)癱瘓了,這還得了嗎?你學佛了,你家裡人也不要吃飯了,你的太太、兒女天天捱餓,他們一定到外面傳:千萬不能學佛,學佛不得了,都變成神經病!

所以一定要懂得這道理。

24 做什麼事情都專心去做,那就叫「一心不亂」。

25 吃飯就一心不亂地吃飯,穿衣就一心不亂地穿衣,接待客人就一心不亂地接待,世出世間法樣樣圓滿,唸佛對於整個社會才有貢獻,大家才覺得佛法這是真正需要的。不能搞錯了,這句話聽錯可不得了。

26 在日常生活當中,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專心。我們工作的時候,專心工作,把佛號放下;工作做完了,專心念佛,把工作放下。這樣,你佛也念好了,工作也做好!

27 諸位一定要明瞭,你能把佛號放下,辦事的時候心地清淨、一塵不染,這辦事還是念佛。

28 「我一心不亂地在辦事,沒念佛!」你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念佛!所以,二六時中真的沒有間斷,大家要明白這個道理,不能搞錯了。

29 一面工作,一面在念佛,兩頭都不好,事情沒做好,佛也沒念好。自己還以為自己很精進,「我這一天的佛號沒有斷」,其實你兩面都沒有得到。

30 用勞力而不用思考的,這個工作可以唸佛;凡是用思考的,須要用精神專注的,決定不能唸佛。

31 再跟諸位說,唸佛要「念念相繼,無有間斷」,念念是什麼?是覺念、正念、清淨念。

32 「阿彌陀佛」這句話,翻成中國意思是無量覺。「阿」是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我樣樣都覺而不迷,就是阿彌陀佛。

33 我不念這句佛號也是念佛,我覺而不迷,樣樣都覺而不迷。處事待人接物,統統不迷、不邪、不染,一句佛號也不念,這個人叫真唸佛。

34 咱們念這句阿彌陀佛,提醒自己覺正淨,提醒自己!

35 唸佛貴老實,不夾雜、不間斷。這不間斷,要很自然地叫它不間斷,不是勉強的。勉強,你就做不到。

36 工作的時候,我們把整個精神貫注在工作上,我的工作做好;工作放下來之後,佛號就提起來,這樣叫不間斷。

37 否則的話,你這佛沒念好,工作也沒做好,兩方面都塌掉。所以,你會用心的話,是樣樣都圓滿、樣樣都做好,諸位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

38 在我們工作的時候,需要用思考的,我們就把佛號放下,認真去做事情,事情做完了,我們要恢復唸佛。

39 唸佛最重要是心裡有佛,口裡不念沒有關係,心裡念。口裡念累了,口就可以休息,心裡頭不能間斷。

40 再跟諸位說,我們讀經也是念佛,我們讀《阿彌陀經》、《彌陀經疏鈔》、《彌陀經要解》,這還是念佛,因為經上講的統統是西方極樂世界。你念淨土三經,或者念淨土五經、念《往生論》,那個統統叫唸佛。

41 你可不能念別的經,你說我念《華嚴經》、念《法華經》、念《金剛經》,那不是念佛,那是夾雜了。那個經上沒有講阿彌陀佛,沒講西方極樂世界,這一點諸位要搞清楚。

42 我們口唸,念累了,我們換換,我們來看經。看經還是念佛,可以調節我們的生理,使我們做到不疲不厭。這方法隨著我們自己適時適中地去運用,唸佛才會唸到法喜充滿。

43 現代人生活相當忙碌,唸佛法門非常適合現代人的生活,這個法門不但適合各種根性,也不妨礙我們的生活與工作,修起來方便,也比較容易成就。

44 修唸佛法門,只要一句彌陀唸到底,不要斷煩惱就能成功,你們想想,八萬四千法門,還有哪個法門比這個更方便,比這個更容易?

45 這個法門要用起來,真的二六時中可以不間斷。為什麼?坐在這裡可以念,站著也可以念,走著也可以念,躺在床上睡著也可以念。

二六時中這一句佛號不間斷,行住坐臥都不妨礙,你一面工作,還可以一面唸佛,它不礙你工作。

46 如果是用頭腦、用思惟的工作,你的工作一放下來,佛號就提起來了,功夫還是不間斷。

47 真正到功夫成熟了,縱然用頭腦想別的事情,佛號還是不間斷。真正功夫純熟,事事無礙,那是高等的了,不是我們現在能做到的。

48 我們現在只好在工作上需要思考時,先把佛號放在旁邊;事情一做完,我們要馬上提起佛號。這個方法,誰都能做得到,不管什麼人都行!

如何實施化學課堂教學生活化,最好的化學學習網

在化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教學設計與教學實施中應注意以下原則與策略。1 教學內容選擇的策略。首先,應當選擇緊密聯絡化學學科的發展前景,涉及化學學科發展前沿動態的內容。如化學與生物學相結合的的生命科學,化學與材料學相結合的材料科學,化學與環境學相結合的環境科學等。教師進行化學教學時,應當在遵循課程標準的原...

如何將佛法與生活工作相結合,怎樣使佛法和生活,工作相結合

工作和生活中,都規規矩矩按要求做,不偷尖耍滑,這就是戒 工作和生活中回,做每一答 件事都要專心,這就是在修定 工作和生活中,做每一件事,都要用心把它做到完美,這就是慧。工作和生活中 想佛所想 說佛所說 做佛所做,就是在巨集揚佛法。佛者覺也,自己的 bai靈覺 du之性。此性出生一切法,善惡 zhi對...

如何將佛法很好的融入生活當中去,如何把佛法智慧融入到現實生活中的呢

把佛法抄融入生活中 就是行門襲,行門離不開解門,你必須先理解經義,才能指導你的行為,就是古大徳所說的解行相應。有解無行,等於空談 有行無解,等於盲進。如何解經?答 凡夫是沒有能力解經的,往往錯解如來真實義 但是,並不是就沒有辦法了。沒有遇善知識前,可以讀經。古人有成就的,從一部經下手,一部經讀幾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