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德行第一1的主題思想

2021-05-30 17:56:59 字數 3625 閱讀 9045

1樓:雲遮世說

德行指美好的道德品行。本篇所談的是那個社會士族階層認為值得學習的、可以作為準則和規範的言語行動。涉及面很廣,從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反映出當時的道德觀念,內容豐富。

忠和孝,即效忠君主和尊順、侍奉父母,自古就是立身行事的基本準則,本書必然加以重視。所以,寧死不投降,為舊主殉節得到頌揚。孝行是鞏固家庭的基礎,這裡有好幾則文字從多方面宣揚了孝行,甚至說它的感染力無窮,不但能感動冥頑不靈者,還能驚天地而位鬼神,於冥冥之中善有善報,讓孝子得到「純孝」之報。

書中還點明孝順和其他美德是相輔相成的,例如第38 則說範宣小時候懂得孝敬,長大後「潔行廉約」,操守可嘉。孝順又和敬老尊賢密不可分。敬老也是古人讚賞的美德,第33 則記下謝安小時借老的故事;至於尊賢,在好幾則裡都曾涉及。

篇中還強調自身修養的重要性。不能自命不凡,要處處謙虛謹慎;應該心平氣和,喜怒不形於色;不怕犯錯誤,知過必改才是有德;生活要儉樸,不能暴珍天物,連掉落的飯粒也要撿起來吃;為官要清廉,不能汲汲於名利.保持情操高潔,追求高尚的事業,以發揚名教為己任。

在對入關係上,提倡慎於待人接物,與人為善,不輕易褒貶人物;要重人輕物,仗義疏財,以至重義輕生;還有知恩必報,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等等。這多是值得肯定的。其寧一些主張跟封建王朝的黑暗統治分不開。

例如第15 則記阮籍「未嘗臧否人物」。第16 則記嵇康是「未嘗見其喜溫之色」。這都透露出當時司馬氏統治的陰森恐怖。

每個時代所特有的道德觀念,決定人們的言行,支配著人們對人、對物,對事的取捨。例如人們認為隱士是清高的,並不把歸隱看成逃避現實的表現,所以隱士也成了高潔的名士而受到尊敬。又如強調做人要曠達,氣量恢巨集,相容幷包,「如萬頃之敗」,雖深不可測,也同樣受人尊敬。

此外,一些不符合禮制的做法也在反對之列,反對這類做法,也正是維護道德的表現。例如第35 則反對不符禮制、沒有節制的祭祀;第39 則認為離婚是一種過錯;第23 則反對放蕩不羈等。

也有一些條目所涉內容跟德行沒有多少聯絡。例如記載各用不同方法治家而殊途同歸;贖出刑徒用為官吏等等。

道德品行是適應社會和統治階級的要求而產生的,必將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有所改變。五四運動就已經提出反對舊道德提倡新道德的口號,今天更容易明白,不能以古人的褒貶為褒貶。當然,在反對某些陳腐道德的同時,也必須承認歷史上某些正確的道德觀念及優良的道德傳統,還是值得繼承和發揚的。

2樓:匿名使用者

本片列舉了世說新語中所表彰的忠義、孝行,以及是人自身的高階品質與內在修養,反映了當時是人的言語行為人身上儒家思想影響的情況

《世說新語》德行第一的第一篇給了我們什麼感悟?

3樓:君子陶陶

感悟:

篇中,主人公陳仲舉新官上任到郡裡沒有直接就前往當地府邸,而是先去拜訪當地有名的士儒徐孺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尊敬賢人的言論和行為是讀書人的準則,即使身處高位,在賢人面前也能放低自己的身位,向優秀的人看齊和學習。

《世說新語》德行第一的第一篇:

【原文】陳仲舉言為士則,行為世範。登車攬轡,有澄清天下之志。為豫章太守,至,便問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

主簿白:「群情慾府君先入廨。」陳曰:

「武王式商容之閭,席不暇暖⑤。吾之禮賢,有何不可!」

【譯文】陳仲舉的言論和行為是讀書人的準則,是世人的模範。他初次做官,就有志重新整理國家政治。出任豫章太守時,一到郡,就打聽徐孺子的住處,想先去拜訪他。

主簿稟報說:「大家的意思是希望府君先進官署視事。」

陳仲舉說:「周武王剛戰勝殷,就表彰商容,當時連休息也顧不上。我尊敬賢人,不先進官署,又有什麼不可以呢!」

4樓:這臺冰箱有點冷

陳仲舉(陳蕃)的言行成為當時讀書人的楷模,為官剛上任,就有澄清天下的志向。擔任豫章太守時,一到南昌就問徐孺子住**,要去探望他。主薄說:

「大家夥兒的意思,是請太守您先到官府去。」陳仲舉說:「 從前,周武王乘車經過賢人商容家門口,俯首而立。

敬賢禮士,席不暇暖,我要去拜訪一下賢人,有什麼不應該呢?」

世說新語-德行第1篇解釋

5樓:匿名使用者

陳仲舉(陳蕃)的言行成為當時讀書人的楷模,為官剛上任,就有澄清天下的

志向。擔任豫章太守時,一到南昌就問徐孺子住**,要去探望他。主薄說:

" 大家夥兒的意思,是請太守您先到官府去。" 陳仲舉說:" 從前,周武王乘車經過賢人商容家門口,俯首而立。

敬賢禮士,席不暇暖,我要去拜訪一下賢人,有什麼不 應該呢?"

東漢末年有一個大名士,叫陳蕃,字仲舉。陳蕃的才名到底有多大呢?當時有一批清流士大夫,專門抨擊朝政黑暗。

這些士大夫裡面也分等級,其中最高的是「三君」,其次是「八俊」,以下依次是「八顧」、「八及」、「八廚」。陳蕃就是「三君」之一,可以說是清流士大夫的領袖。陳蕃德高望重,影響也就大了,所以「言為士則,行為士範」,一言一行都是當時士人的楷模。

陳蕃剛出來做官的時候,志向很高,「有澄清天下之志」,就是想把天下事都治理好。他在擔任豫章太守的時候,大概相當於今天江西南昌市市長,一到任,就去拜訪當地名士徐孺子。徐孺子真名叫徐穉,字孺子,是南昌本地人,才名很高。

讀過王勃《滕王閣序》的人一定對他不陌生,「徐孺下陳蕃之榻」,說的就是他。陳蕃剛到任就去拜訪徐穉,底下人不願意了。陳蕃的主簿,相當於祕書長,就對他說:

「大家希望太守您先進官署。」府君在漢代是專門用來稱呼太守的,這與後來稱自己的祖先為府君不同。陳蕃回答說:

「當年周武王剛打下天下,就去商朝賢人商容舊居致敬。今天我也不先進官署,而先去禮敬賢人,這又有什麼不可以的了!」陳蕃的這一舉動在今天似乎很少了,但在古代卻是一個外地來的**收穫民心的重要行為。

我們在史書裡面經常可以看到,古代不少擔任地方官的**,在到任之初都會去拜訪當地名士。

世說新語德行第一道理

6樓:雲遮世說

那麼多篇,各有各的道理。

應該問題具體化,要不得一本書來回答。

世說新語德行第一的主要人物和形象

7樓:雲遮世說

德行第一共四十七篇,主要人物有幾十個,形象分析這裡寫不下。

德行第一之四十七、二吳之哭

(原文)吳道助、附子兄弟居在丹陽郡後,遭母童夫人艱,朝夕哭臨。及思至,賓客吊省,號踴哀絕,路人為之落淚。韓康伯時為丹陽尹,母殷在郡,每聞二吳之哭,輒為悽惻,語康伯曰:

「汝若為選官,當好料理此人。」康伯亦甚相知。韓後果為吏部尚書。

大吳不免哀制,小吳遂大貴達。

(譯)吳坦之、吳隱之兄弟住在丹陽郡公署的後面時,他們的母親童夫人去世了。兄弟二人朝夕到母親的靈前跪拜,一念及母親,或者賓客弔唁時,二人便捶胸頓足,號啕大哭,悲痛欲絕,路人都為之落淚。韓伯當時是丹陽尹,他母親也住在郡署裡面,每次聽到吳家兄弟二人的哭聲,就心裡感傷,對韓伯說:

「你以後如果作了選拔人才的官,一定要好好照顧這兩個人。」韓伯也很欣賞二人。後來韓伯果然作了吏部尚書,此時大哥吳坦之已因悲傷過度身亡,小弟吳隱之因此而富貴顯達了。

世說新語德行第一中每一則都告訴了人們哪些道理

8樓:匿名使用者

這一篇篇名就是《德行》,所收錄47則故事,大都是表現儒家傳統道德規範,即仁信禮智、忠孝節義,其中以至孝的故事為多。也有表現某些追求個性解放、違背儒家禮教行為的內容,反映了魏晉時期士人對名教產生懷疑,轉而崇尚老莊哲學的社會思潮。具體每則,內容太多,你自己看看。

求世說新語的故事,求 世說新語 的一個故事

世說新語 定性 第39則雲 王子敬病篤,道家上章,應首過,問子敬 由來有何異同得失?子敬雲 不覺有餘事,惟憶與郗家離婚。原來,王獻之的前妻是郗曇的女兒道茂。高平郗家在東晉也是名門望族。王獻之的外祖父郗鑑及舅父愔,都曾擔任或追贈司空 太傅一類的朝廷三公之職。其岳父 同時也是舅父 曇,字重熙,累遷丹陽尹...

世說新語兩則的一詞多義世說新語兩則的詞類活用古今異義一詞多義

您說的一詞多義是指什麼?古文裡面的詞基本上都是多義的啊?劉義慶 403 約444 彭城 今江蘇徐州 人,南朝宋文學家。宋宗室,襲封臨川王贈任荊州刺史等官職,在政8年,政績頗佳。後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貶官王義康而觸怒文帝,責調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 都督加開府儀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元嘉21年...

《世說新語》兩則發揮想象,補充謝安笑後所說的一句話

真是個聰明的孩子 想象力真豐富 想的真美 世說新語 兩則 發揮想象 補充謝安笑後所說的一句話 妙哉 就是基訓六大題的第3小題 原題是 你能否發揮想象,補充謝安笑後所說的一句話嗎?詠雪那一課的 別的不 跟我一樣在寫基訓74頁,我寫的是 絕妙無比,可稱妙語,其遠乎!世說新語 兩則 原文和翻譯 世說新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