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修行,為什麼要辦理皈依證

2021-03-05 09:21:37 字數 1134 閱讀 3542

1樓:8萬4千法門

那麼學佛從**學起? 章嘉大師告訴我「戒律很重要」。戒律是什麼?

我們在「淨業三福」看到了,就是我們前面所讀的。這個是佛陀對**最根本的教誡,必須要遵守,這個三條是最高修學指導原則。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佛對**要求的基本條件。

沒有這個條件,不能做佛的學生;做佛的學生,必須具備這個條件。很嚴格!我們今天說「皈依三寶」,找個法師,做個儀式,是真的嗎?

沒有這四句條件,佛不承認你,那皈依證是假的、不是真的;你具足這個條件,佛承認你,你有資格做他的學生,那麼可以行拜師禮。第二條就是入門。入門的時候,「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接受學佛最高的指導原則,就是「三皈」。我們開經的時候唸的「皈依佛,二足尊」,「皈」是回頭,「依」是依靠,佛是覺悟的人,我們過去迷惑顛倒,從迷惑回頭,依靠覺。真正的依靠,依靠「自性覺」,「自性覺」就是佛。

釋迦牟尼佛覺悟了,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我們可以依靠他。依靠他怎麼樣?我們自己要做到「自性覺」,這才叫真正皈依。

所以佛法裡面講「信」,不是講「信他」,「信他」,你一輩子是依賴別人,那別人走,你怎麼辦?佛教我們要依靠自己,不能依靠別人。

佛自性覺了,我們現在怎樣?我們現在自性迷,所以佛是我們的榜樣。我們依照這個榜樣,學什麼?

學自性覺,跟他一樣,是這麼個意思。所謂「**領進門,修行靠個人」,你自己不認真的幹,沒用!從三皈開始,三皈是概念、是智慧。

你跟誰學?那麼現在佛陀不在了,「自性覺」在**?在經典。

經典很多,要看自己的程度、看自己的歡喜,你喜歡哪一部,這部經典程度我們能夠接受,對我來說不太深、也不淺,選定了,就是一部,不能搞多。這一部經幫助你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就是一門。中國古人講的「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一生不要改變,就這一門;「讀書千遍,其意自見」。

一門是你的心集中了,不散亂。心能夠集中不散亂,這就是禪定;定久了,自然開智慧;智慧開了,經裡面什麼意思完全明瞭,為什麼?經是從佛自性裡頭流出來的,我現在見到自性了,我對於經典上所說的,理解的程度跟佛完全相同,不會有一點差錯。

這個方法傳了一千多年,現在人不要了,不懂這個方法,不能接受這個方法。現在人有個概念,就是要廣學多聞。廣學多聞不能解決問題!

2樓:匿名使用者

不修行如何離苦?

皈依三寶,即是修行的依靠。

為什麼宋朝,元朝不修長城

由於宋 遼交界處就在華北大平原上,無險可守,所以宋王朝不再修築土石長城,轉而自保定以北至海河口一線連線水網,修建了一條其深度既無法行船又無法徒涉的 水長城 並在沿線建築了一批城堡來預警 守衛。元朝的發祥地本來就在廢棄的古長城以北,所以他們無需重建長城將版圖一切兩半。一 宋朝時期燕雲十六州已經不屬於宋...

為什麼修行佛法會很累,怎樣修行佛法

昨天在居士林悟全法師來告訴我,他生慚愧心。他說我們廿四小時念佛,年輕人不如居士林許多的老太婆,年輕人唸到半夜疲倦了,全身都不對勁,支援不下去了。可是老太婆還繼續在那裡繞佛,還在那裡念,唸到天亮她也沒有疲倦,天亮之後她還去掃地,還去打掃環境。看到之後,他的心裡很難過,我們不如她。你為什麼不如她?你有妄...

商業銀行為什麼要開展中間業務

中間業務是各家銀行的利潤 之一。銀行收益主要來自兩部分 一部分是利差收益,即存貸利差 另一部分就是中間業務收入。隨著利率市場化程序的逐步推薦,利差收益越來越少,只能大力發展中間業務,來保證銀行的整體利潤。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主要有 資金託管 賬戶管理 現金管理業務 銷售 國債銷售 外匯兌換 買賣 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