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是鄭國渠年代早還是靈渠年代早

2021-03-03 20:52:10 字數 5160 閱讀 8876

1樓:《殷萌

鄭國渠修建於公元前246年,而靈渠修建於公元前214年,所以鄭國渠比靈渠修建的要早。

2樓:先行無畏

鄭國渠是水利工程,用來灌溉的

邗溝比靈渠早,靈渠應該不是最早的人工運河。

3樓:八卦青蛙

鄭國渠是 秦國 的時候修的,具體時間我找找

靈渠是 秦朝 的時候修的,秦始皇為了征服南越而修的一條運河,為了運送物資

鄭國渠是水利工程,不是運河~~~~就像都江堰~~

4樓:豔冶隨朝露

鄭國渠早

bai鄭國渠 公元前du 246 年(秦王zhi政元年)秦王採納韓國dao人鄭國回的建議,並由鄭國主持興修答的大型灌溉渠,它西引涇水東注洛水,長達 300 餘里。

靈渠 建成於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它與都江堰、鄭國渠並稱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

靈渠是哪個年代修建的?

5樓:遙夜泛清瑟

靈渠 又稱湘桂運河,也稱興安運河,秦鑿渠。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 境內。

建成於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二一四年)。它與都江堰、鄭國渠並稱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它不僅是我國、而且也是世界最古老的運河之一。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為了完成統一中國大業,接著向嶺南地區發動了戰爭。「使尉屠睢將樓船之士南攻百越」。用了五十萬攻無不克的精銳部隊,兵分五路,向百越之地推進。

其中向現在江西餘干縣前進的一路軍隊,勢如破竹,一舉攻佔了東甌、閩越(今福建)地區,並設定了閩中郡。而向廣西進攻的一路秦軍,則遇到了部族首領的頑強抵抗,迫使秦軍「三年不解甲弛弩」(《淮南子•人間訓》),戰爭打得很不順利。究其原因,這與秦軍不適應山地作戰,不服南方水土,病員 較多,有一定關係。

但更重要的一點是和嶺南地區山路崎嶇,運輸線太長,糧食接濟不上有關。因此,解決軍糧的運輸問題,成了當時決定這場戰爭勝敗的關鍵。戰爭的暫時挫折,並沒有動搖秦始皇統一嶺南的堅強意志。

他通過將領們對興安地形的瞭解,果斷地作出了「使監祿鑿渠運糧」(《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的決定。

在史祿的主持下,經過秦軍與被徵發的勞動人民的艱苦勞動,幾經寒暑,靈渠開鑿成功。至此,從湘江用船運來的糧餉,可以通過靈渠,進入灕江,源源不斷地運至前線,保證前方的需要。至秦始皇三十三年,秦軍終於全部攻下了嶺南,設定了桂林、南海、象郡,並派兵戍守。

至此,秦始皇完成了統一全國的偉大事業,而靈渠則為完成這一偉大事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靈渠從開挖成功,至現在已有二千一百餘年的歷史。在清代以前的漫長歲月中,它對於中原與嶺南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對維護中國的統一,鞏固祖國的邊防,也有不可磨滅的功績。至於它在古代水利史上的成就,時至今日,仍放出燦爛的光彩,為後人所欽敬和自豪。

現在讓我們從靈渠的開渠技術方面,來看看我們的祖先在水利建築上取得的輝煌成就吧! 故而興安諺雲:「興安高萬丈,水往兩頭流,」非常形象地概括了興安地形和水系特點。

湘江和灕江,在興安境內東西相距二十五公里。如果要開鑿一條運河,把它們連線起來,在當時的條件下,任務是夠艱鉅的。好在灕江有條支流,名叫靈河,靈河有條小溪,叫始安水。

始安水發源於興安縣城附近的富貴嶺。始安水與湘江的直線距離只有二點五公里,其中只是隔著一列寬三百餘公尺,高三十餘公尺的土嶺。這列土嶺,就是有名的越城嶠(或稱始安嶠,又名臨源嶺),它實際上是湘漓二水的分水嶺。

因此,只要把這座嶺挖穿,就可以把海拔較高的湘水引入始安水,而達灕江。而聰明的設計師,正好就是這麼幹的。他們在湘江上攔河築壩,提高水位,開鑿一條五公里長的渠道,挖斷越城嶠上的太史廟山,將湘水引入始安水。

然後將始安水疏導改造,以便船隻能通過它進入靈河,以達灕江,將湘漓兩江溝通了起來。(見圖一) 靈渠從建成到現在已有二千餘年。在這漫長的歲月中,它也有一個由粗創到逐步完善的過程。

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秦代的靈渠,有哪些具體建築,無史實可考,但據唐朝的史料記載,靈渠除了渠道以外,即有大、小天平(鏵堤)、鏵嘴、秦堤、洩水天平、陡門等項建築,這與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靈渠已基本相同。這些建築成龍配套,緊密相連,使靈渠成為一個非常靈巧的水利工程。

6樓:凱歌聲聲

公元前210年,秦朝秦始皇時代為攻打南方越族時運輸糧草的方便所修。

7樓:八十一寶

秦朝,為統一百越解決糧草運輸而修

靈渠、白渠、都江堰、鄭國渠、漕渠分別是哪個時候修的?

8樓:逆轉時光

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年),沿秦嶺北麓開鑿人工運河漕渠,與渭河平行,使潼關到長安的水路運輸的時間大量縮短。 漕渠漢代的起點是從昆明池(今昆明路附近)經昆明渠流經西安北郊河止西、溝上村,穿過灞河,經新築鎮、新豐鎮、渭南、華縣到華陰市北進入渭河,全長300裡。到公元904年的唐朝末年廢棄,從河渠沿線的村落佈局看,到宋、元時還有水,明代徹底乾涸。

靈渠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有著「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的美譽。靈渠古稱秦鑿渠、零渠、陡河、興安運河,於公元前214年鑿成通航,距今已2023年,仍然發揮著功用。

白渠,中國陝西關中地區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白渠開鑿於西漢武帝太始二年(前95年),由於是趙中大夫白公的建議,故而得名白渠,也常與原有的鄭國渠合稱鄭白渠。

鄭國渠是最早在關中建設大型水利工程的,戰國末年秦國穿鑿,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元年)由韓國水工鄭國主持興建,約十年後完工。位於今天的涇陽縣西北25公里的涇河北岸。它西引涇水東注洛水,長達 300 餘里(灌溉面積號稱4萬頃)。

都江堰(dujiang yàn),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國古代建設並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遊勝地。通常認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於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巨集大水利工程,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9樓:諪耳

靈渠、是秦國時期的 都江堰是春秋時期的現在在成都 鄭國渠也是春秋時期的應該在黃河流域陝西那裡吧!!!

我國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是什麼

10樓:光弘電子商務

答:我國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是期思陂,我國最早見於記載的灌溉工程。公元前七世紀末楚莊王時孫叔敖所主持興建。

據《淮南子・人間訓》"孫叔敖決期思之水而灌雩婁之野。"知故址當在今河南**及其附近一帶。杜佑《通典》認為期思陂就是今安徽壽縣南的古芍陂。

期思陂位於固始縣史河東岸、泉河西岸的一個狹長地帶。史河在古代稱為"決水"。它是淮河南岸流程最長、支流最多、流域面積最大的一條支流,全長263公里,流域面積6880平方公里,是我國古代淮河流域著名的支流之一。

11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最早的灌溉工程開始於春秋趙國時期,具有一定規模的應該是都江堰。

我國是世界上從事農業、興修水利最早的國家,早在2023年前的大禹時代就有「盡力乎溝洫」、「陂障九澤、豐殖九藪」等農田水利的內容,在夏商時期就有在井田中佈置溝渠,進行灌溉排水的設施,西周時在黃河中游的關中地區已經有較多的小型灌溉工程,如《詩經,小雅?白華》中就記載有「泥池北流,浸彼稻田」。意思是引渭河支流泥水灌溉稻田。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由奴隸社會進入封建社會的變革時期,由於生產力的提高,大量土地得到開墾,灌溉排水相應地有了較大發展。著名的如魏國西門豹在鄴郡(現河北省臨漳)修引漳十二渠灌溉農田和改良鹽鹼地,楚國在今安徽壽縣興建蓄水灌溉工程芍陂,秦國蜀郡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為「沃野千里,水旱從人」的「天府之國」。

12樓:偶看你不會

我國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是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 ,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都江堰。

都江堰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兩千多年來一直髮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至今灌區已達30餘縣市、面積近千萬畝。

都江堰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巨集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

坎兒井,早在《史記》中便有記載,時稱「井渠」。坎兒井創始於西漢漢武帝時期,比都江堰要晚。

13樓:小白楊

最早的灌溉工程不是坎兒井。坎兒井是漢代的。楚國孫叔敖任令尹(丞相)前,曾在今**境內建立我國最早見於書籍記載的大型灌溉工程。

據《淮南子·人間訓》載,兩千多年前,楚國孫叔敖任令尹(丞相)前,曾在今**境內「決期思之水,而灌雩婁之野。」即利用大別山上來水,在泉河、石槽河上游修建蓄水陂塘,形成長藤結瓜式的期思陂,既防下游水澇,又供上游灌溉,是我國最早見於書籍記載的大型灌溉工程。比魏國的西門豹渠早200多年,比秦國的都江堰和鄭國渠早300多年。

如果以上的工程記載不詳細,但是李冰父子的都江堰比坎兒井要早很多年。

14樓:我愛斯隆

不是坎兒井,而是都江堰。

都江堰在戰國時期就已興建,坎兒井直到漢代才開始出現。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於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 ,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兩千多年來一直髮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

擴充套件資料:

都江堰的重大意義

1、都江堰的建立,開創了中國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紀元。

都江堰的建立,以不破壞自然資源,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為前提,變害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協合統一,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僅存的一項偉大的「生態工程」。

與之興建時間大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侖的灌溉系統,以及中國陝西的鄭國渠和廣西的靈渠,都因滄海變遷和時間的推移,或湮沒、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獨樹一幟,由興建源遠流長,至今還滋潤著天府之國的萬頃良田。

2、都江堰是一個科學、完整、極富發展潛力的龐大的水利工程體系

李冰主持建立的都江堰,正確處理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洩洪道、寶瓶口引水口等主體工程的關係,使其相互依賴,功能互補,巧妙配合,渾然一體,形成佈局合理的系統工程,聯合發揮分流分沙、洩洪排沙、引水疏沙的重要作用,使其枯水不缺,洪水不淹。

3、都江堰的三大部分,科學地解決了江水自動分流、自動排沙、控制進水流量等問題,消除了水患。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科學奧妙之處,集中反映在以上三大工程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大系統,形成無壩限量引水並且在岷江不同水量情況下的分洪除沙、引水灌溉的能力,使成都平原「水旱從人、不知饑饉」,適應了當時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解放後,又增加了蓄水、暗渠供水功能,使都江堰工程的科技經濟內涵得到了充分的拓展,適應了現代經濟發展的需要。

歷史上司馬昭是好人還是壞人,歷史上的司馬昭是個什麼樣的人

在我們常常形容司馬昭之心的時候 表示他是壞人。是對壞人的一種比喻。並不是說司馬昭是否好人或壞人。而是比喻針對的物件是壞人。好人。請採納我的問題 在歷史上司馬召是壞人 歷史上的司馬昭是個什麼樣的人 1 司馬昭儘管在歷史上揹負了權臣的名聲,但是在客觀實際中,司馬昭的所作所為還是在歷史上起了進步的作用,他...

歷史上的「羋八子」跟義渠君的感情經歷是怎樣的

一 贏稷 秦昭襄王 即位時,義渠戎王前來祝賀,宣太后與義渠戎王倆人一見鍾情,開始了這場異族戀情,也正是這樣特殊的關係,義渠部落與秦國近四十年相安無事。義渠戎王與宣太后在一起近三十年,生下了2個孩子,公元前272年,為了國家利益,秦昭襄王將義渠戎王誘殺於甘泉宮,並殺掉了宣太后與義渠戎王的兩個孩子。至此...

雍正更愛年妃還是熹妃注意是歷史上的

雍正更愛年妃。1 從位 分上講 雍正即位前,年妃是正經的側福晉,身份僅次於烏拉納喇氏,而熹妃當時只是個格格,根本連個上玉牒的正式身份都沒有,如果真喜歡她,不可能連個正式名分都不給。雍正即位後,年妃初封貴妃,臨終 在母家已經完全失勢的情況下 晉皇貴妃,成為雍正唯一的一位皇貴妃 而熹妃初封為妃,作為四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