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雖然大學畢業了 但初中學的一點沒忘記 同意樓上回答的 我也是這個答案1、關係:曾是洋務運動的主要發起者和推動者,由他支援修建了最早的軍事工業。
2、觀點:洋務運動早期主張自強,後期主張求富。
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3、行為:主持修建了安慶內軍械所等一批民用和軍事工業。 派譴留學生外出深造。
2樓:網友
同一樓上的說法 只是 由於身份的限制可自身的利益他卻不是完全支援洋務運動的。
3樓:小小史學家
1、關係:曾是洋務運動的主要發起者和推動者,由他支援修建了最早的軍事工業。
2、觀點:洋務運動早期主張自強,後期主張求富。
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3、行為:主持修建了安慶內軍械所等一批民用和軍事工業。 派譴留學生外出深造。
結合洋務運動談談曾國藩
4樓:網友
單就洋務運動來說,曾國藩是積極的倡導者,甚至被譽為洋務運動的領袖,同時也是熱情的實踐者。
年攻克安慶後,曾國藩開辦了安慶內軍械所,這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家軍工廠。
年6月,時任江蘇巡撫的李鴻章在上海虹口購買了美商的一座鐵廠,改名為「江南製造總局」。其實,1863年曾國藩便有此意,他全力支援李鴻章,在共同苦心經營之下,江南製造總局規模空前,成為了當時國內最大的兵工廠。
3、難得的是,曾國藩具有世界眼光。他見洋人造機器是根據數字推算而來,一切照著圖紙的標準。要精通此道,唯有靠翻譯。
因此,1867年,他設立「翻譯館」,聘請洋人主持譯務。這個翻譯館堪稱中國由**創辦的歷史最久、出書最多、影響最大的翻譯中心。在中國近代化的程序中,譯著可是居功至偉的。
它不僅為啟迪和培養中國近代科技人才以及許多科學奠定了基礎,尤其對近代思想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事實上,正是這樣的影響日積月累,積小成大,積少成多,逐漸孕育出思想界的啟蒙與文學界的改良與革命。這是後話了。
4、從一方面來看,曾國藩所倡導的作為近代化運動的洋務運動,要「師夷長技以制夷」,要「自強、求富」,都有著不可低估的進步意義。他開創了中國近代史上的許多個第一:他開辦了中國第一家近代軍工廠、製造出中國第一艘輪船、興辦起中國第一家大型多功能近代工業基地、建立中國第乙個翻譯館、派出中國第一批留學生,如此而享有「洋務運動之父」的美譽,也是實至名歸,並被載入史冊。
5、但另一方面,曾國藩所謂的「自強之道」,不過是為已露末世相的清**借洋務運動尋找政治出路。在那樣乙個特殊的大的歷史背景下,洋務運動不可能成為救國良方,更不可能使國富民強。最後,中日甲午戰爭以北洋海軍的全軍覆沒,宣告了洋務運動失敗的大結局。
不論曾國藩,還是李鴻章,都無法挽回大清覆滅的命運。
對曾國藩等洋務運動等人的評價.
5樓:匿名使用者
算得上軍事家吧,他對部下都有嚴格的要求。可以說有了他才使大清長達那樣久。蔣介石,在黃浦軍校任校長時也引用過曾國潘的用兵方法…
結合所學知識,列舉洋務運動中曾國潘的治國舉措
6樓:狂人橫刀向天笑
安慶內軍械所。
1861年,曾國藩在安慶創設的製造近代**的軍事工業,也是洋務派創辦的仿製西式**的第乙個軍事工業。主要製造子彈、火藥、炸炮等。「內」,表示這個軍械所屬於安慶軍內的設定。
1864年,清軍攻陷南京後,該廠由安慶遷到南京,改名為金陵機械製造局。
出生於含帶湖南湘鄉的曾國藩,是洋務運動的先導者。自青年時代起,他就「毅然有效法前賢、澄清天下之志」。在給諸弟的信中,他表示,「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與之量,有內聖外王之業,而後不泰於父母所生,不愧為天地之完人」,其經世濟民的志向由此談笑蘆可見。
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曾國藩一方面講求修身、節慾,追求內在道德的完善;另一方面孜孜不倦地講求經世之學。在經世之學的鑽研中,曾國藩最為重視的經世學者一是王夫之,一是魏源。曾國藩對王夫之非常崇敬,他多番研讀王夫之的《讀通鑑論》和《宋公升棚論》,從王夫之關於治國行政、制夷平亂、練兵用將、樹人立法、興學育人、錢糧鹽鐵等有關軍國大計、經世大略的巨集論中充分汲取營養。
正是在曾氏兄弟的全力支援和親自參預下,《船山遺書》得以大規模刊刻,傳遍海內。
對於魏源的經世著作,曾國藩亦十分關注,在其家書和日記中,留下了他讀魏源著作的記載。同治七年(1868年),曾國藩專摺奏請以魏源入祀江南名宦祠,可見他對魏源的由衷尊重。王夫之、魏源都是湖湘文化中經世學風的代表性人物,曾國藩正是在繼承他們的思想基礎上,走向波瀾壯闊的洋務大潮。
曾國藩對經世派前賢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追慕,左宗棠卻有幸與道咸間湖南著名的經世人物發生多方面的親緣聯絡。道光十年(1830年)他結識了賀長齡,賀長齡稱他為國士,並悉發所藏官私圖史,供其閱讀。次年,他求學城南書院,主講城南書院的賀熙齡以「義理經世之學」相指導,並將小女兒嫁左宗棠長子。
左宗棠還有幸與非湖南籍的林則徐相見,兩人在湘水舟中談論竟夕,達曙乃別。林則徐壯志未酬的抱負對左宗棠後來經營西北產生了重要影響。
望,謝謝)
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洋務運動的失敗原因
洋務運動是人們開始探索救亡圖存的道路的開端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人們開始學習西方,師夷長技以制夷,但是這場運動是有弊端的 他只是單純地學習了西方的器物,而沒有進行徹底的思想上政治上的改革只進行了大規模的機械生產改造 沒有在根本上改變當時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會的狀況謝謝採納 洋務運動 的各項內容及措施都...
洋務運動歷史小故事,洋務運動歷史小故事300字
1876年來7月3日,由英 美合謀,由英國源在華的 人 怡和洋行 揹著清 詭稱修建從吳淞到上海的一條 尋常馬路 擅自在中國的土地上修建的中國第一條營業性鐵路上海吳淞鐵路建成通車了。隨後,清 出銀28.5萬兩,分3次交款贖回這條鐵路並予以拆除。中國有鐵路始於清朝末期。然而清 腐敗 保守 唯祖宗之規是從...
如何評價洋務運動?洋務運動對我們今天的改革開放有何啟示
洋務派提倡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希望利用先進的技術維護封建統治,改革不觸動封建制度。後來的甲午中日戰爭證明,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但是,它引進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一些近代科學生產技術,培養了一批科技人員和技術工人,在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