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本逐末出自哪個古代書籍?就六下語文課本上的那個。
1樓:極目社會
「捨本逐末」出自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上農》。
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上農》中的原句為:民捨本而事末則不令,不令則不可以守,不可以戰。(農民捨棄耕種的農活而去從事商業,之後沒有命令就不會守衛,不能夠開戰)
捨本逐末」意思是說拋棄根本,追求枝節,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細微末節。
2樓:知否
1、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上農》:「民捨本而事末則不令,不令則不可以守,不可以戰。民捨本而事末則其產約,其產約則輕遷徙,輕遷徙則國家有患,皆有遠志,無有居心。」
2、《漢書·食貨志下》:「鑄錢採銅,一歲十萬人不耕……棄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於錢。」
3、《孟子·離婁上》:「道在邇而求諸遠。」《後漢書·臧宮傳》:「捨近謀遠者,勞而無功;舍遠謀近者,逸而有終。」
4.文言文《趙威後問齊使》:「故有捨本而問末者耶?」
捨本逐末」這條成語,意思是說拋棄根本,追求枝節,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細微末節。中國古代以耕讀為國家之本,工商為末,所以「捨本逐末」就是放棄耕讀,從事工商的意思。所以比喻為捨本逐末。
3樓:檀真茹
vv持續改進嘰嘰咕咕發發發。
閱讀快車六下語文第五單元答案
4樓:楓只愛麗麗
一、1、榮譽、玫瑰、領域、侵蝕、乏力。
2、正確字、音為:
1)頭銜、慘重、司空見慣。
2)卓(zhuó)有成效 煙熏火燎(liǎo) 嫦娥奔(bèn)月。
二、1、無獨有偶、目瞪口呆(列舉略)
2、集思廣益、各抒己見、實事求是(答案不唯一)3、捨本逐末、出人意料(選詞寫句略)
三、按原文填空,其它合理即可。
捨本逐末的意思 成語故事捨本逐末出自**
5樓:龍之騰必潛乃翔
捨本逐末。
shě běn zhú mò
釋義] 拋棄根本的;而在小事上下功夫。
語出] 《呂氏春秋·上農》:「民捨本而事末則不令;不令則不可以守;不可以戰。民捨本而事末則其產約;其產約則輕遷徙;輕遷徙則國家有患;皆有遠志;無有居心。」
正音] 舍;不能讀作「shè」。
辨形] 末;不能寫作「未」。
近義] 捨近求遠 貪小失大。
反義] 追本求源。
用法] 用作貶義。比喻辦事處理問題抓次要的;不抓主要的。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
結構] 聯合式。
捨本逐末的成語故事中,本 指什麼,末 指什麼
6樓:aq西南風
本,原指草木的莖或根,轉指事物的根本、根源;
末,與「本」相對,事物的梢、盡頭,無關緊要的部分。
捨本逐末——捨棄事物的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細枝末節,形容輕重倒置。
7樓:自招魂
本指民生,末指帝王生活。
捨本逐末的成語故事中,本 指什麼,末 指什麼
8樓:劫齒龍
【漢語文字】捨本逐末。
詞語解釋】舍:捨棄。
本:原義為樹根,借指事物的根本。
逐:追求。末:原義為樹梢,借指事物的末節。
拋棄事物根本、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部分。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的問題,而專顧細枝末節。現多用於指輕重主次顛倒,不會明辨輕重緩急。
成語性質】貶義詞。
成語用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
近義詞】捨近求遠、貪小失大、本末倒置、捨本求末、南轅北轍【反義詞】追本求源、追根尋源。
另外寫法】棄本逐末、捨近謀遠。
造句】寫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內容,那是捨本逐末。
捨本逐末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
9樓:小海愛科學
【詞語】: 捨本逐末。
解釋】: 舍:捨棄;逐:追求。拋棄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六下語文第3單元口語交際我想當一名飛機師怎樣寫
先寫我想當一名飛機師,接著寫為什麼想當飛機師,最後寫結尾。語文六下口語交際三的提綱怎麼列?提綱如下 一 自己的理想是什麼。二 為什麼會有這個理想 從何而來 三 要實現自己的理想需要哪些知識和能力。四 你現在為實現理想所做的努力和將來的打算你可以去看一些範文,知道里有很多。祝你學習進步。蘇教版六下語文...
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作文,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作文。400字左右
一把鑰匙配一把鎖 這是我對學習方 法的理解。高中的課程比較多,不同的科目有不同的特點,學習方法決不可能千篇一律。最好是能跟隨著老師的思路找出這門學科的規律,獲得入門的途徑,再不斷地充實完善,形成不同學科不同的學習方式。正如我前面所說的,我們必須在學的過程中不斷地進行歸納改進,摸索出一條最適合自己的方...
小學六年級上第五單元檢測語文
六.修改病bai句 1.今晚月圓如du鏡,繁星滿天,多美zhi 的夜景啊!2.他提的dao意見就算不完全正確版,我們也要虛心聽取權。3.我知道長江 黃河這兩條河流的一些知識。七.根據課文內容完成下面問題 有一天夜裡,法布林提著燈籠,蹲在田野裡,觀察蜈蚣怎樣產卵。看著看著,他忽然覺得周圍越來越亮。一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