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現在宇宙年齡的估算大概在140億年左右,也就是說離我們最遠的物質大概在140億光年的距離。
2樓:步步聞
現在有觀測的200億光年。
3樓:魏偉
那只是推算的,沒人知道,因為有黑洞,
地球在宇宙的邊緣?科學家:「它所處的位置你想象不到!」
4樓:黑科技
宇宙是乙個巨大無比的物質世界,其中包含著無數的天體和極其廣闊的空間。
戰國時期晉國人屍佼(約西元前390-西元前330年)曾定義「上下四方日宇,古往今來日宙」。漢代張恆(西元78-139年)則以「宇之表無極,宙之端無窮」來形容宇宙在空間上無邊無際,在時間上無始無終。
在浩瀚的宇宙中存在著無數的天體。根據它們各自的特點可以分為恆星、行星、衛星、流星、彗星、星雲等類。
恆星質量大且能發光,憑藉我們肉眼可以看到的天體,99%以上都是恆星。
行星比如我們人類所居住的地球,自身是不會發光的,質量也比恆源和星小很多,並且它們要繞著恆星運動,晝夜不停地旋轉。
眾所周知,地球位於太陽系。太陽系包括8個行星,67個衛星和至少50萬個小行星,還有少數彗星,8個行星中,距離太陽最近的是水星,其次是金星,再次才是地球,距離太陽最遠的是海王星。
在結構相對簡單的太陽系統,我們可以做哪很直觀地看到,地球在太陽系中的相對位置,但是在星系林立的銀河系中,如果想要看出我們的地球在銀河系統的位置,那就要稍稍費些功夫啦。
銀河系直徑約有10萬光年,數以千億顆恆星,而太陽只是其中之一。太陽位於距銀河系中心(銀心)約27000光年、距邊緣23000光年的地方,相當於在銀河系半徑的中間位置。
如果你認為銀河系浩瀚無邊,真的太大了,那就大錯特錯啦,因為它在宇宙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宇宙中有數以千億個像銀河系甚至比銀河系大得多的超大星系,在宇宙面前,說銀河系如同一粒塵埃也不為過,更別說太陽系和地球了。
據科學家觀測計算,在我們銀河系周圍還有大約50個星系,如比較大的仙女系等,它們共同組成乙個超大的星系群,名字叫作本星系群。
本星系群與其他大約100個星系群或星系團又共同組成室女座超星系團。如果在往上數的話,室女座超星系團和其他約10萬個星系團共同組成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
目前,宇宙已知的最大結構是大尺度纖維狀網路狀,就像一張巨大的網,而這些纖維組成了宇宙中空洞的邊界。
宇宙的空洞中雹胡盯,幾乎空無一物。「纖維」則是由超星系團所組成。而像拉尼亞凱亞這樣的超大星系團就是宇宙纖維中的乙個節點,我們的銀河系就在這個節點之中,當然,地球和太陽也在。
宇宙的邊界距離我們生存的地球有多遠?
5樓:甚其老子出人家
在地球上,每時每刻都有來自宇宙的光抵達地球。通過天文望遠鏡接收到來自宇宙的光,就能看到宇宙中的天體。不過,我們並不能看到無限遠的宇宙,我們所能看到的宇宙只是整個宇宙的一小部分,這是為什麼呢?
關於這個問題,首先就要說到光速問題。人類對於光速的研究已經有很長的歷史,光速到底有多快長久以來一直困擾著人類。
直到天文學家通過木星衛星的星蝕現象,首次證明光速並非無限快,其速度估計為23萬公里/秒。隨後經過一系列精度更高實驗的測量,光速的測量變得越來越精確。最終,光速被人們定義為299792458公尺/秒,即每秒將近30萬公里。
另一方面,哈勃當年通過星系退行的規律發現宇宙空間正在膨脹。如果把時間倒退回去,宇宙會比現在更小。如果倒退到時間的盡頭,宇宙將會縮小成沒有空間的奇點,這被認為是宇宙的起源。
根據標準宇宙模型以及精度最高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資料,宇宙的起源時間估計為距今138億年前。我們的宇宙並沒有存在無限漫長的時間,宇宙形成於138億年前的無窮小奇點。
基於上述兩個事實,我們只能看到有限大小的宇宙。那麼,我們所能看到的宇宙有多大呢?
在過去的138億年裡,光最遠傳播了138億光年。但理論上,可觀測宇宙的半徑估計為465億光年,遠超138億光年。也就是說,空間的膨脹速度超過了光速。
但愛因斯坦又說,光速是不能超越的,這是否有矛盾?
事實上,愛因斯坦所說的光速極限是指物體的運動速度或者資訊的傳播速度不能超光速。但空間結構本身既不是物體,也不是資訊,更不是能量,其膨脹速度可以超過光速。
由於空間快速膨脹,這會讓宇宙中相距足夠遠的星系以超光速互相退行。根據哈勃常數估算,這個臨界距離約為140億光年。
對於140億光年之內的星系,它們遠離銀河系的速度小於光速,它們發出的光最終能夠抵達銀河系,傳播到地球上被我們觀測到。但對於140億光年之外的星系,它們遠離銀河系的速度大於光速。因此,那些遙遠星系發出的光不會朝著我們運動,而是越來越遠離我們,這意味著它們永遠也無法被我們觀測到。
既然如此,為什麼可觀測宇宙的半徑又會達到465億光年?
宇宙誕生之後的最初階段經歷過遠超光速的暴脹過程,這導致宇宙中只有一部分光源的光最終能夠抵達地球。經過138億年的時間之後,最初那些可見光源隨著宇宙膨脹,最遠退行到465億光年之外,這就是可觀測宇宙的邊界。
6樓:技術小輝
無限遠。因為宇宙是無限的,沒有邊界,所以宇宙的邊界距離我們生存的地球有無限遠。
7樓:熙怡
宇宙的邊界距離我們生存的地球是非常遙遠的,因為科學研究表明,宇宙現在還在無限的膨脹當中,而且宇宙並不能測得它到底有多大,以我們目前的科技來說。
8樓:一起吃香菜叭
宇宙的邊界距離我們生存的地球很遠很遠,這個距離是目前以我們的科學技術水平是難以探測的,相信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可以知道宇宙究竟有多大,它的邊界離我們的地球有多遠!
9樓:石焱焱
目前沒有人知道宇宙的邊界距離我們生存的地球有多遠,因為宇宙是在不斷膨脹,以我們現在的科技手段沒有辦法測量。
為何地球處於宇宙邊緣,科學家有怎樣的答案呢?
10樓:小顏愛遊戲
一提起宇宙,我們腦海裡就會浮現很多美好的景象,對於宇宙,我們從小就對它所處的世界,非常感興趣,對於地球上的一些奇妙景象再也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了。我們把眼光放到更大更遠的宇宙中,通過科學家研究的一些科技,我們看到了宇宙中擠滿的各種星球,看到了我們那個美麗的地球,看到的越多,我們的疑問也就越多。
在科學技術水平還十分落後的從前,人類連地球都沒有走出去過,甚至天真地以為所處的地球就是最大的世界了,頭腦中根本就沒有「宇宙」的意識。後來,天文望遠鏡被人類發明出來了,人類通過它觀望到了地球之外更加廣闊的空間--太陽系,而地球只是太陽系當中的一顆行星,在裡面顯得十分渺小。
在宇宙中,很多科學家和天文學家發現,我們的地球在整個太陽系中,所處的位置確實非常偏僻,據科學家說,地球處於宇宙的邊緣,我們大家應該會比較好奇,這是為什麼呢?
據科學家隨著不斷的觀察和測試,科學家認為太陽系和銀河系都是在室女系星系之中,這個室女系是處於宇宙的末端,我們的地球在室女系裡面就更加偏僻了,據科學家推論,我們的地球可能出於宇宙的邊遠地帶。
科學家認為整個宇宙中,並不是我們的地球處於高階文明,實際上有很多星系有著高階或低階文明,大家知道一般越是靠近宇宙中心的地帶,越是繁榮,這基本上是宇宙的定律,但是我們的科學家還沒有發現有文明和繁榮的一些跡象。有人認為我們人類還沒有達到星級文明的水平,也希望科學家能夠發現比地球更高階的生物出現。
對於我們人類所居住的地球,被科學家推論為處在宇宙邊緣地帶,大家對此有什麼想說的。在我們看來真想象不到,還有比人類更高階的生物或文明出現,我們也為此非常期待。
11樓:鎖玥
因為科學家目前沒有辦法看到宇宙的盡頭在**,而地球又是非常孤獨的一顆星球,才有了這樣的說法。
12樓:真小熊兄弟
地球並不是處於宇宙的邊緣。據科學家解釋,地球是處在銀河系內的太陽系的八大行星內,宇宙的知識非常的廣,希望我們的科學水平會越來越好。
13樓:偶獨傻笑
當我們提到宇宙時,我們腦海中將出現許多美麗的場景。對於宇宙,我們從小就對它所處的世界非常感興趣,我們再也無法滿足對地球上某些奇妙場景的需求。我們將目光投向更大更遠的宇宙。
地球以外是否存在著生命?宇宙是否有邊緣?
14樓:譚納國奧
一、地球以外應該是存在著其他生命,搏譽因為宇宙。
這麼大,不可能只有地球上存在生。
命的,一定還有其它星球上是存。
在生命的,只是目前我們。
還沒有發現而已。其他生物還有另一層意思,科學家相信宇基戚段宙中可能存在著非碳有機生命體,因為宇仔頃宙中大量存在矽元素,而且矽與碳在化學週期表中的位置接近,宇宙中很有可能存在著矽生命體。
二、宇宙應該是沒有邊緣的,宇宙不是乙個平面,更不是乙個單一維度的空間,我們不可能「測量」宇宙的大小。因為宇宙是指所有的空間、物質、能量及時間的總和。
宇宙中的物質有可能質量為負嗎,宇宙中的物質有可能質量為負嗎?
額.以前我都沒想過這個問題哎.不過仔細想的話覺得真的應該有!我的理由 我們這個宇宙中是具有反物質的 質量和對應粒子相同,電荷相反 所以推斷出應該有質量為負的物質。根據質能公式e m c2 e是能量,m為質量,c是光速,那個2是平方.質量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轉換的,這點毋庸置疑 而能量是有正有負的,如果把...
整個宇宙(所有的物質,人 星球 等等一切)的一切是按哪種規則執行的?因果關係?隨機執行
整個宇宙是因果關係,區域性細節是隨機執行。中間沒有明顯界限,總體來說,越龐大的物質量集合在時間上就越趨向於一個確定的結果。而越微小的系統則越趨向於隨機概率。就像量子力學裡的測不準,電子雲的運動軌跡是概率雲這些。是因果關係,也是能量轉換關係。按照時空規則,我們的世界中沒有不按時間和空間規則執行的東西,...
在浩瀚無邊的無邊的宇宙,有美麗的地球,它是人類的家園。陸地是大家的,森林是大家的,草原是大家的
這是因為,到目前為止人類在宇宙中還未發現有另外一顆與地球完全一樣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呢。因此可以說地球是目前人類唯一能夠生存的家園。這只不過是我們這些高階智慧生命者的自稱而已 你的疑問 在浩瀚無邊的宇宙,有個美麗的地球。它是人類的家園,它是太陽和月亮的朋友。所有的日子,你是寫作文還是要歌詞呢?就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