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 首都博物館 的標誌?

2025-07-06 06:25:20 字數 1288 閱讀 4364

1樓:以心

不談使用環境,九疊篆的形象用作logo確實不錯,這是基於其圖案化效果的,至於識別的問題,這個logo基本只用叢襲緩於首博之內,所以問題不大吧,個人業餘玩篆刻所以疊篆在這個環境下秒識別。但是關於疊篆適用於首博,個人表示不敢苟同。九疊篆的形式是莊嚴大氣的,這一形象傾向意味著這一設九計是更為官方化,嚴謹化的,就說首博為什麼叫首都博物館而不叫北京博物館一樣,其傾向是更有權力/權威指向的,不說別的,首博內的北京歷史各時期展覽基本都是各個都城時期的內容。

這一傾向是符合首博的定位的。但是,九疊篆在歷史上的主要應用時期是宋朝官印,而宋朝時的北京大名府可以算是北京歷史上最沒地位的時期之一了,對於一般百姓來說除了看水滸傳有提及以外幾乎不會有什麼印象,連首博內都鮮有這一時期的文物和介紹。對於首博這麼求權力傾向的,且是和歷史息息相關的乙個單位怎麼能選上乙個這麼不精確表述的設計呢?

再者在宋朝長方形的官印,僅用於邊防將領使用,稱為關防。首都博物館的logo是個邊防滲模將領的形象這算怎麼回事?至於下面的字型問題,大家都禪弊已經吐過槽了,不再贅言。

綜上,這是個失敗的logo設計。標誌很中國氣息,但就是個非書法研究者都看不懂的印章,你說它是篆刻博物館的歷史博物館的logo我覺得都有點像。創意差。

配的文字字形還和圖不搭。<>

2樓:阿舞子

由於標誌主體本身的「文字」沒有可讀性可言,標誌兩邊也沒有留更多紅色,造成原研哉所說的affordance, 即看到就想判鎮茄拿起筆走走看的迷宮,是設計師的敗筆。漢字東歪西倒,高低起伏,比例參差,結構惡劣,字間距大有問題,字型設計不是拿來玩的。all-caps的字間距是要鬆開,這裡竟然收窄,旅埋是違反了英文的閱讀原則,不好讀。

capital與museum之間的空間過大,縮小時特別出問題。還是首次見到標誌掘察上加上逗號,沒有甚麼是不可能。這標誌假以時日要重新再設計過。

3樓:影子

1,此logo無法識別但方便延展(回形紋可無限變化,畫出任何形象);

談吵話說回來,logo本身既然無法識別,延展也就毫無疑義。)2,標誌字型需要重新設計;

3,如果把字型做為logo的主要元素,那標誌字型可不要中文,僅留英文;

4,圖形和英文字型要重新做一下typography以標誌形象和視覺識別領域來說,如果所有的作品都是識別性與應用效果俱佳,而唯獨此作不具識別性,那麼此命題滑侍大可以成立。這個原理類似構成學裡的「特異「或成語」鶴立雞群「。但事實是現下不具備識別性的標誌和視覺形象太多,大沒必要再多這麼乙個了。

再者,這個也不美。究其原因平面設計是在1mm範圍內見差別的工作,而此作差了不止1mm。拋開識別性的問題,它也早信豎就過底線了,需要大改。

描寫博物館的句子,描寫博物館的句子有哪些?

1 我喜歡參觀博物館。每到一個城市,必不可少的就是去參觀當地的博物館,那些神奇的歷史故事和精美的文物和藝術品讓我著迷。2 大步流星去往沙漠自然博物館,在這裡,有沙漠裡的動物 植物標本還有實物大小的動物模型,還有些沙漠礦藏之類的介紹。3.清晨的博物館,涼爽舒適,清新安靜,綠意盎然,生機勃勃。伴隨著鳥兒...

國家博物館的觀後感,參觀國家博物館有感

首都博物館新館坐落於西長安街延長線白雲路的西側,外觀雄偉,氣勢磅礴。進入之後,按照導覽圖一一參觀,不知不覺沉醉於祖國首都的一草一木,一鼎一印之中。通過參觀首都博物館,我對首都的認識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 一為博。首都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僅限於一個模糊的概念。這次系統詳細的參觀了古代玉器藝術精品展...

呼市博物館參觀後的作文,呼市博物館參觀後的作文200字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來到了博物館。首先我看到了博物館的大門是方方的,再回 往前走,我看到了很多 答很多的寶貝。有瓷器的 有象牙雕刻的 還有玉做的,真是太美了!其中我最喜歡象牙雕的小船,因為它雕刻的非常細膩精美。然後我看到了皇帝的龍袍,它的花紋是用金線繡的龍,底下還有金線繡的河水,真是太美了!最後,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