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康波財經
pmi指數是枝激孝指猛稿鉛悄什麼。
pmi指數的意義通俗理解
2樓:義哥說金融
一、pmi指數的意義通俗理解是怎樣的?
pmi指數反映了製造業與服務業的這一整個年夜行業的增加或者是衰減。
pmi指數以50%為榮枯分水線,一般來講,當pmi計較與上月的資料進行比力時,指數高於50%則製造業經濟在擴張,略高於50%則經濟在遲緩增加,若是低於50%則講明製造業經濟在降低,並且挨近40%時則暗示經濟會泛起蕭條的情感。
二、pmi指數
pmi指數的英文全稱為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中文意思是採購經理指數。
是通過對採購經理的月度調查彙總出來的指數,能夠反映經濟的變化趨勢。
pmi是一套月度釋出的、綜合性的經濟監測指標體系,這項指標系統可以分為兩種:
1、製造業pmi:能暗示出在製造業行業裡公司不少**勾當。
的指標,比方新定單、產量、僱員、供給商配送、庫存、代價、積存定單、新出口定單、入口;
2、服務業pmi:包含在服務業行業裡公司的**勾當的指數。
三、pmi指數的計算方法
在資料處理上,採用國際通行做法,即單個指數採用擴散指數方法,綜合指數採用加權綜合指數方法。
1、行陸單個指數。
單個指數的計算涉及生產量、產品訂貨、出口燃陪訂貨、現有訂貨、產成品庫存、採購量、進口、購進**、主要原材料庫存、生產經營。
人員、**商配送時間等11個問題,而原材料訂貨提前的天數單獨處理,開放性問題不參加計算。
1)彙總方法:分為加權和不加權兩種方法。
2)指數計算:採用擴散指數法,即正向的百分數。
加上不變的百分數的一半。
3)對於「原材料訂貨提檔段頃前的天數」,先分別按照加權方法和不加權方法計算選擇「隨用隨買」、「30天」、「60天」、「90天」、「6個月」、「1年」企業所佔的百分比,最後計算提前採購天數。
2、綜合指數。
pmi是乙個綜合指數,由5個擴散指數加權而成,即產品訂貨(簡稱訂單)、生產量(簡稱生產)、生產經營人員(簡稱僱員)、**商配送時間(簡稱配送)、主要原材料庫存(簡稱存貨)。這5個指數是依據其對經濟的先行影響程度而定,各指數的權重分別是:訂單30%,生產25%,僱員20%,配送15%,存貨10%。
pmi指數說明了什麼
3樓:財經布穀
說明了採購經理指數,是通過對採購經理的月度調查彙總出來的指數,能夠反映經濟的變化趨勢。
它是一套月度釋出、綜合性的經濟監測指標體系,分為製造業pmi、服務業pmi,也有一些國家建立了建築業pmi。其中,pmi指數50%為榮枯分水線。
擴充套件資料。從國際上看,pmi是一套月度釋出的綜合性的經濟先行指標體系,pmi涵蓋著生產與流通、製造業與非製造業等領域,分為製造業pmi、服務業pmi,也有一些國家建立首轎櫻了建築業pmi。製造業pmi最早起源於美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該體系現包含新訂單、產量、僱員、**商配送、庫存、**、積壓訂單、新出口訂單、進口等商業活動指標。
以上各項指標指數基於對樣本企業採購帆大經理的月度問卷調查所得資料合成得出,再對生產、新訂單、僱員、**商配送與庫存五項類指標加權計算得到製造業pmi綜合指數。
服務業pmi指標體系則包括:商業活動、投入品**指數、費用水平、僱員、未來商業活動預期等指數,但因其建立時間不長,尚未形成綜合指數。pmi每項指標均反映了商業活動的現實情況,綜合指數則反映製造業或服務業的整體增長或衰退。
調查採用非定量的問卷形式,被調查者對每個問題只需做出定性的判斷,在(比上月)上公升、不變或下降三種答案中選擇一種。進行綜合彙總就是統計各類答案的百分比,通過各指標的動態變化來反映經濟活動者叢所處的週期狀態。製造業及非製造業pmi商業報告分別於每月第乙個和第三個工作日釋出,時間上大大超前於**其他部門的統計報告,所選的指標又具有先導性,所以pmi已成為監測經濟執行的及時、可靠的先行指標,得到**、商界與廣大經濟學家、**專家的普遍認同。
製造業PMI是什麼意思?製造業PMI指數是什麼
pmi中文名是專案管理協會,是世界領先的非盈利會員協會的專案管理專業機構 1969年成立,在全球185個國家有70多萬會員和證書持有人。此外,pmi還是多個英文短語的縮寫,較為著名的是採購經理指數pmi。pmi指數的英文全稱為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中文意思是採購經理指數...
什麼是上證指數,上證指數是什麼概念?
指數的意思就是,就是由 交易所或金融服務機構編制的 表明 行市變動的一種供參考的數字。指數是各 票市場漲跌的重要指標,通過觀察指數,我們可以對當前整 票市場的漲跌有直觀的認識。指數的編排原理還是比較錯綜複雜的,那學姐就不在這裡細講了,點選下方連結,教你快速看懂指數 新手小白必備的 基礎知識大全 二 ...
狀元的具體概念是什麼
狀元就是類似今天高普考的榜首。目前在史籍中留有名號的狀元約有七百多人左右,他們都是在苦讀之後,才一舉天下知,成為當時科考上的佼佼者。因歷朝歷代多以文藝及哲理為取才的標準,雖然這些狀元中不乏政治家 史學家,但仍以文學家為多。其中較為人知的有,唐代的賀知章 王維 柳公權,宋代的張孝祥 文天祥 呂蒙,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