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喚醒
採桑姑娘是乙個古代詞牌名,具體的詞牌名為《採桑子》。
採桑詞牌名
2樓:旗斯斯
採桑子,詞牌名,又名醜奴兒令、醜奴兒、羅敷媚歌、羅敷媚等。
拓展知識:
唐代教坊曲有《楊下采桑》,調名本此。漢代樂府詩《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
羅敷喜蠶桑,採桑城南隅。」此曲應是樂府舊曲《採桑》而入燕樂者。晚唐和凝詞為創調之作。
南唐李煜詞名「醜奴兒令」。馮延巳詞名「羅敷媚歌」。賀鑄詞名「醜奴兒」。
陳師道詞名「羅敷媚」。馮延巳詞十三首,皆抒寫春愁與離情。
宋人用此調者甚眾,晏殊此詞為宋詞名篇。歐陽修晚年用此調作詠潁州西湖詞十首,描寫西湖風景。他又贈老友用此調: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風清。憂患凋零。老去光陰速可驚。
鬢華雖改心無改,試把金觥。舊曲重聽。猶是當年醉裡聲。
這使此調風格趨於剛健。辛棄疾八首調名為《醜奴兒》,前後段各兩個四字句俱為疊句,如:「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此調由四個七字句和四個四字句組成,前後段相同,每段四字句處於七字句之間,使詞氣和緩;用韻甚密,而又使音節瀏亮。
此調宜於抒情與寫景,既可表現婉約風格,又可表現曠達與剛健的風格。
正體,雙調,四十四字。前後段各四句,三平韻。以和凝《採桑子·蝤蠐領上訶梨子》為代表。
此調以此詞為正體,若李詞、朱詞之添字,皆變體也。按馮延巳詞前段第一句「馬嘶人語春風岸」,「馬」字仄聲,「人」字平聲。第二句「芳草綿綿」,「芳」字平聲。
第三句「夢過金扉」,「夢」字仄聲。結句「花謝窗前夜合枝」,<
花」字平聲。又「落盡燈花雞未啼」,「雞」字平聲。後段第一句「起來撿點經遊地」,「起」字、「撿」字俱仄聲。
第二句「處處新愁」,上「處」字仄聲。第三句「不語含情」,「不」字仄聲。結句「水調何人吹笛聲」,「水」字仄聲,「吹」字平聲。
譜內可平可仄據此。若兩結句第三四字,例用平平,則不可移易也。
變體一,雙調,四十八字。前後段各四句,兩平韻,一疊韻。以李清照《添字採桑子·窗前誰種芭蕉樹》為代表。此詞前後段第三句即疊上句,兩結句較和凝詞各添二字,或名「添字採桑子」。
3樓:網友
採桑子,詞牌名,又名「醜奴兒令」、「醜奴兒」、「羅敷媚歌」、「羅敷媚」等。
採桑子因何得名,詞牌名為何叫?
4樓:網友
採桑子,又名《醜奴兒》,《羅敷媚》,《羅敷豔歌》等。格律為雙調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韻。另有添字格,兩結句各添二字,兩平韻,一疊韻。
詞調《採桑子》就是從唐代教坊曲中的歌舞大麴《採桑》中擷取一段而成獨立的乙個詞牌。子是曲子的簡稱。《尊前集》注「羽調」,《張子野詞》入「雙調」。
南唐李煜詞名《醜奴兒令》,馮延巳詞名《羅敷媚歌》,賀鑄詞名《醜奴兒》,陳師道詞名《羅敷媚》。宋詞中又創慢詞《採桑子慢》等,九十字。唐代無此詞牌,始於晏殊。
詞牌《採桑子》
5樓:網友
採桑子 (詞牌名)
採桑子,詞牌名,又名「醜奴兒令」「醜奴兒」「羅敷媚歌」「羅敷媚」等。以和凝《採桑子·蝤蠐領上訶梨子》為正體,雙調四十四字,前後段各四句三平韻。另有四十八字前後段各四句兩平韻一疊韻;五十四字前段五句四平韻,後段五句三平韻的變體,代表作有歐陽修《採桑子·群芳過後西湖好》等。
《採桑子》詞牌名的由來
6樓:柏闌葷依雲
採桑子。原唐教坊大麴中有《採桑》,後擷取一「遍」單行,取為詞。又名《醜奴兒令》、《羅敷媚》等,四十四字。
宋詞中枯喊拿又創慢詞,《採桑子慢》等,九沒搭十字。唐代無此詞牌,始於晏殊。滲公升。
關於詞牌名的意義,詞牌名起什麼作用
一般地說應當如此,但也不全是的.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詞的格式和律詩的格式不同 律詩只有四種格式,而詞則總共有一千多個格式 這些格式稱為詞譜 人們不好把它們稱為第一式 第二式等等,所以給它們起了一些名字。這些名字就是詞牌。有時候,幾個格式合用一個詞牌,因為它們是同一個格式若干變體 有時候,同一個...
詞牌名是什麼意思宋詞的詞牌名到底是什麼意思?
所謂詞牌名,就是指唐宋時代經常用以填詞的大致固定的一部分樂曲的原名。詞牌數目,大約有八百七十多個 包括少數金 元詞調 詞的內容多數已與詞牌的意義無關。在最初詞牌名起固定格式的作用,事實上,從北宋開始,詞人在詞牌之外,往往另加題名或序言以說明詞意。詞是一種配合 的詩歌,是唐宋時代的樂府詩。適應文化生活...
宋詞為什麼有詞牌名
詞牌名是人們為了便於記憶和使用。詞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 節奏。這些旋律 節奏的總和就是詞調。詞總共有一千多個格式 這些格式稱為詞譜 所以給它們起了一些名字,這些名字就是詞牌名。詞與調之間,或按詞制調,或依調填詞,曲調即稱為詞牌,其通常根據詞的內容而定。宋後,詞經過不斷的發展產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