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梁惠王上 的節選 寡人之於國也 的譯文 5

2025-06-26 08:15:13 字數 955 閱讀 1147

孟子 梁惠王上 的節選<寡人之於國也>的譯文

1樓:聖靈霜子

梁惠王說:「我治理梁國,真是費盡心力了。河內地方遭了饑荒,我便把那裡的百姓遷移到河東,同時把河東的糧食運到河內。

河東遭了饑荒,也這樣辦。我曾經考察過鄰國的政事,沒有誰能像我這樣盡心的。可是,鄰國的百姓並不因此減少,我的百姓並不因此加多,這是什麼緣故呢?

孟子說:「大王喜歡戰爭,那就請讓我用戰爭打個比喻吧。戰鼓鼕鼕敲響,槍尖刀鋒剛一接觸,有些士兵就拋下盔甲,拖著兵器向後逃跑。

有的瞎豎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腳,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腳。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恥笑跑了磨空大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嗎?」惠王說:

不可以。只不過他們沒有跑到一百步罷了,但這也是逃跑呀。」孟子說:

大王如果懂得這個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鄰國多了。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農業生產的季節,糧食便會吃不完;如果細密的魚網不到深的池沼裡去捕魚,魚鱉就會吃不光;如果按季節拿著斧頭入山砍伐樹木,木材就會用不盡。糧食和魚鱉吃不完,木材用不盡,那麼百姓便對生養死葬沒有什麼遺憾。

百姓對生養死葬都沒有遺憾,就是王道的開端了。分給百姓五畝大的宅園,種植桑樹,那麼,五十歲以上的人都可以穿絲綢了。雞狗和豬等家畜,百姓能夠適時飼養,那麼,七十歲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

每家人有百畝的耕地,官府不去妨礙他們的生產季節,那麼,幾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捱餓了。認真地辦好學校,反覆地用孝順父母、尊敬兄長的大道理教導老百姓,那麼,鬚髮花白的老人也就不會自己揹負或頂著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歲以上的人有絲綢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餓不著、凍不著,這樣還不能實行王道,是從來不曾有過虧磨的事。

現在的梁國呢,富貴人家的豬狗吃掉了百姓的糧食,卻不約束制止;道路上有餓死的人,卻不開啟糧倉賑救。老百姓死了,竟然說:『這不是我的罪過,而是由於年成不好。

這種說法和拿著刀子殺死了人,卻說『這不是我殺的而是兵器殺的』,又有什麼不同呢?大王如果不歸罪到年成,那麼天下的老百姓就會投奔到梁國來了。」

寡人之於國也孟子》

1 第一個問題。王道 是孟子仁政思想的主要內容。具體內容是 順應農時,使民生有內保障,並進而對他們實容行倫理道德教育。也可用文中的話回答。第二個問題。孟子認為梁惠王沒有解決人民生老病死的基本生活條件,不能使百姓 養生喪死無憾 雖然有 移民移粟 的小恩小惠,實質上與鄰國統治者的治國不盡心沒有區別,只是...

文言文《寡人之於國也》的翻譯,寡人之於國也 翻譯

3作品原文編輯 梁惠王曰 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凶,寡人之於國也配圖 寡人之於國也 翻譯 寡人之於國也 譯文bai 梁惠王說 du我對國家zhi的治理,很盡dao心竭力的吧!黃河以專南發生災荒,就屬 把那裡的災民移往黃河以東,把河東的糧食運到河南。當河東發生災荒的時候,我也是這樣做的。看看鄰...

孟子見梁惠王的譯文,孟子見梁惠王的翻譯

孟子拜見梁惠王。梁惠王說 老先生,你不遠千里而來,一定是有什麼對我的國家有利的高見吧?孟子回答說 大王!何必說利呢?只要說仁義就行了。大王說 怎樣使我的國家有利?大夫說,怎樣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說,怎樣使我自己有利?結果是上上下下互相爭奪利益,國家就危險了啊!在一個擁有一萬輛兵車的國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