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斥期間與訴訟時效的區別有哪些?

2025-06-18 17:10:13 字數 2137 閱讀 2595

1樓:惠企百科

除斥期間和訴訟時效的區別:

1、適用物件不同。訴訟時效僅適用於請求權;除斥期間主要適用於形成權,也可適用於請求權。

2、構成要件不同。訴訟時效須兩個要件,即法定期間經過和權利繼續不行使之事實狀態;除斥期間只需乙個要件,即法定期間經過。

4、期間起算點不同。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即權利人能行使權利之日起開始計算;而除斥期間自權利成立之時起算。

5、期間是否可變不同。訴訟時效期間是可變期間,可以中止、中斷、延長裂山;而除斥期間為不變期間,不能中止、中斷、延長。

6、法院是否可依職權主動適用不同。訴訟時效之經過必須經享有時效利益之人為主張之後法院才可適用之;除斥期間之是否經過,法院應依職權主動調查而適用之。

7、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碧消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

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肆慧中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民法典》生效時間為2021年1月1日)

2樓:黃靖華

1、適用物件不同;

2、構成要件不同;

3、法律效力不同;

4、期間起算點不同;

5、期間是否可變不同;

6、法院是否可依職權主動適用不同。

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的,義務人可以提出不履行義空液禪務的抗辯。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後,義務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抗辯;義務人已經自願履行的,不得請求返還。

中埋叢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鬥塵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除斥期間和訴訟時效的區別是什麼

3樓:杜天瓊

1)適用物件不同。訴訟時效適用於請求權,除斥期伏早局間適用於形成權;

2)法律效力不同。訴訟時效的法律效力表現為勝訴權之喪失,權利本身並不消滅,除斥期間的法律效力表現為形成權的消滅;

3)價值取向不同。設定訴訟時效的價值在於促使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加速財產的流轉,消滅原有法律關係,設定除斥期缺讓間的價值在於消除當事人關係中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維護交易安全,維護原有法律關係;

4)期間和計算不同。訴訟時效一般長於除斥期間,而且訴訟時效可能中止、中斷甚至延長,而除斥期間固定不變;

5)適用的主動性不同。法官不能逕行適用訴訟時效,只在義務人主張時效利益時,法官才能適用,但是法官可以依職權主動適用除斥期間。

訴訟時效的法律規定是什麼。

訴訟時效的法律規定如下:

1、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

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2、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自最後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

3、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對其法定**人的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該法定**終止之日起計算;

4、未成年人遭受**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週歲之日起計算。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九十三條人民法院不得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第一百九十四條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後六個月內,因下列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睜早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法定**人,或者法定**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喪失**權;

三)繼承開始後未確定繼承人或者遺產管理人;

四)權利人被義務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導致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的障礙。

自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滿六個月,訴訟時效期間屆滿。

借款的訴訟時效期間是多久,借款到期訴訟時效是多長時期

借款的訴訟時效是三年。依據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規定如下 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

訴訟時效中斷的原因都有哪些呀,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的原因以下選項有哪幾個?

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很多,中國立法和司法解釋以具體列舉的方式進行了明確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一百四十條規定了三種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即提起訴訟 權利人提出要求或者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2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若干問題的意見 試行 下稱 民法通則意見 第17...

宋代有哪些訴訟時效制的規定

民事訴訟時效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 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二 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宣告的 三 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 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