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95後都選擇不婚不育?

2025-06-16 05:00:21 字數 4144 閱讀 9850

1樓:強強的強仔

在中國這個國家,不婚不育始終是屬於非主流後可能會晚婚晚育,大規模用腳投票,做到不婚不育就不好說。

但是,不婚不育的觀念會成為主流。

一二線城市年輕人大致標籤無非以下幾種,仔細分析會發現每一種似乎都沒有結婚生育的必要性:

要麼是經濟壓力大,連在一二線城市立足目前都做裂野不到,這樣的人基本不會生育;要麼經濟方面尚可,但這樣的人往往不想結婚生子,因為很可能會嚴重影響自己現有生活水平;要麼經濟不是問題,但是很在意自己的精神需求,這樣的人對世俗的東西不以為意;要麼經濟上很強,但這樣的人很怕婚姻引起的經濟糾紛。

在生活中我們往往對很多事物很憧憬,但嘗試這件事情可能有一些風險和***,當這種風險和***足夠大時,我們寧願不嘗試新東西,而縮在自己狹小但溫暖的小世界。

愛情與婚姻就是如此。

現在其實有兩種很主流的價值觀,一是高嫁高娶,這體現出我們都不願意吃虧。現實中你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例子:150的女生喜歡175以上的男生,表示175以下虛彎概不考慮;但你去問175的男生人家又喜歡160以上的女生;而你去問160以上的女生人家又喜歡180的男生。

但是180男生畢竟是極少數。所以你會發現在婚戀領域馬太效應極其明顯,無論男女,大家其實只對那少數的人感興趣,如果不能找到少數優質的人,寧願不找。

二是警惕性都很重,大家的互信度很低。有人擔心對方家暴、有人擔心對方脾氣不好、有人擔心對方財力不行、有人擔心對方過度美顏、有人擔心遇差源悶到惡婆婆、有人擔心天價彩禮、有人擔心婚後財產。而現在的一二線城市本就是陌生人模式,你對對方知之甚少,這種資訊嚴重不對稱的開盲盒模式很大程度影響了大家對婚姻的嚮往。

所以結婚的人往往要麼是同學,有感情基礎且有一定了解,要麼是有靠譜中間人在小範圍內撮合,這也導致相親的市場化很弱。

所以現在一二線城市的整體環境,決定了大家結婚率低離婚率高。如果再扯上孩子,那帶孩子、補習班等一系列破事更是接踵而至,對於在意個人感受的新時代年輕人,更是退避三舍。

為什麼現在很多95後都選擇不婚不育?

2樓:樹下葉尾帆

但是,這並不等於說這會成為主流。……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結婚生子始終是年輕人的主流選擇、晚婚晚育不等於不婚不育,以及現實生活會促使年輕人做出結婚生子的選擇這三方面原因。

一、雖然我們也不能夠否認在95後和00後這類群體中會有很多年輕人選擇單身過一輩子,會保持一種不婚不育的生活方式,但是這畢竟是少數,在銀舉臘現在的90後80後甚至70後中也有很多這樣選擇乙個人生活的,但是在整個同齡人群眾這樣的人佔比確實很少的,其實對於這件事情,我個人認為我們也沒有必要過於的憂慮,畢竟每一代年輕人有每一代年輕人的困惑,也有每一代年輕人解決問題的方式,我們還是應該以一顆平常心來看待,或許我們的內心會更加的答改從容一些。

二、快樂成長的代價就是不想那麼早結婚,不想那麼早被束縛,比如一位90後大學生,畢業後進入一家企業工作,自己掙自己花,父母有養老退休,用不著他養家,所以他是典型的月光族,一分存款也沒有用,他自己的話來說,能顧好自己就行了,不想因為壓力太大讓自己的生活品質有所降低。

三、現實生活會促使95後、00後做出結婚生子的選擇。在95後和00後當中,確實有一些人在一開始就存在不婚不育的想法。……但是隨著生活閱歷的逐漸豐富,這些人的想法會產生改變的。

在家人、親友以及身鋒滑邊人的影響之下,這些95後與00後們會逐漸認識到結婚生子的必要性,以及給自己帶來的諸多好處,從而促使他們改變想法,轉而想去結婚生子。

四、可以盡情的享受大城市的繁華。假如自己可以做到經濟,精神或人格,自己便可以讓自己過上好日子,要是還有多餘的積蓄,還可以補貼孝順父母,想下這些又何樂而不為呢?

有很多年輕人感覺,自己還是專心工作吧。養好自己靠譜,靠誰都不如靠自己,只有自己的經濟實力達到了,才會讓自己有足夠的底氣和安全感,才會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95後不婚不育會成主流嗎?

3樓:s7mma格鬥搏擊桑搏馬伽術教練

應該說是,90後,以及00後,現在不婚主義人群,是越來越多了。

如何看待95後不婚不育?

4樓:將軍本色

我個人並不覺得95後和00後會將不婚不育這件事情當做一種主流。

首先,相比曾經的70後而言,我們這一代80後也是有很多人都是到了30歲才結婚的,而在當時20多歲的時候,很多長輩就為我們這些80後著急,害怕我們會選擇不婚不育,但是相比我們之前的70後而言,雖然我們沒有向他們很多人20多歲就結婚生子,但是我們這代人絕大多數到了三十而立的年紀還是選擇結婚組成了自己的家庭,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認為很多95後和00後也會如此的,只不過他們現在還比較年輕,認為結婚和生孩子對自己來說是一件比較遠的事情。

雖然我們也不能夠否認在95後和00後這類群體中會有很多年輕人選擇單身過一輩子,會保持一種不婚不育的生活方式,但是這畢竟是少數渣早迅,在現在的90後80後甚至70後中也有很多這樣選擇乙個人生活的,但是在整個同齡人群眾這樣的人佔如此比確實很少的,其實對於這件事情,我個人認為我們也沒有必要過於的憂慮,畢竟每一代年輕人有每一代年輕人的困惑,也有每一代年輕人解決問題的方睜配式,我們還是應該以一顆平常心來看待,或許我們的內心會更加的從容一些。

90後都不婚不育嗎?

5樓:

自從2013年起結婚率連續六年下差仔降,在民政局舉行的2020年第一季度例行新聞釋出會中,2019年全國婚姻登記機關共辦理結婚登記僅有萬對,而結婚登記的公民年齡段由20-24歲為主變為25-29歲居多。

由此資料可知:「適婚」年輕人結婚對數下降,推遲結婚年齡增高。除此之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即便沒有步入婚姻的殿堂,也不願意和老人住在一起,而選擇獨居。

根據民政局的資料調查發現,2021年,目前中國有超過2億單身成年人,其中單身獨居的人數已經達到了9200萬,正呈現迅速正向發展,已達到1億人口。

而與此相反的是,近幾年來,離婚率卻陡然公升高。根據中國統計局2016年到2021年的資料,中國的一人戶佔比例持續增加,2018年的全國一人戶比例達到了,相當於每6戶人家裡,就有1戶是獨居家庭。

那麼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逐漸不再畏懼孤獨,甚至享受孤獨呢?而由此造成的90後不婚不育的根源究竟是什麼?

一、社會現狀之婚姻制度。

婚姻制度對於絕大多數的中國人來說主要功能在於保障財產繼承和養育子女,在一夫一妻制的社會中,保障了家庭的穩定,能夠促進社會和諧。

而隨著女性地位的提公升,傳統中婚姻制度對女性的剝削逐漸被排斥,為了經濟原因結婚的適齡青年逐漸減少。婚姻不再是保護牆,甚至對於諸多抱有「不婚不育」思想現狀的年輕人來說,是人生的墳墓。

精神的痛苦,生活的畏懼,財產的損失,使得諸多人對婚姻望而卻步,選擇獨居。談及婚姻,自然而然要談及「功能性婚姻」,而此也必然造成眾多年輕人談婚色變的現狀。

根據心理學家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社會經濟越發達,拍慶磨人的需求就會更加集中於心理,精神,價值實現等金字塔頂端。

可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接觸諸多文化的時候,也越來越形成「自我」,產生自我個性,更加享受孤獨,認同自我價值,從而排斥承擔責任與他人共存的婚姻狀態。

二、群體心理擴散襲鬥。

由個體人生逐漸轉變為社會人生,個體的價值逐漸擴散為群體價值。從心理層面來看,選擇獨居是現代生活壓力增大的無奈之舉,諸多年輕人存在的牴觸、抗拒心理。

而對於大多數人實際上存在於「交際疲憊心理」,而延伸為「社恐交際」,人際關係的錯綜複雜,人心距離的疏遠,使得交際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逐漸模糊。

6樓:帳號已登出

他們為什麼都不想結婚,不想生孩子了呢?

如果連自己都照顧不好,他也不願意自己的孩子來和自己一起哪帶受罪。所以,養不起也是很多年輕人不願意生孩子的主要原因。原因二:

思想上並不具備做父母的準備,確實是這樣,許多年輕人的感情、婚姻不夠穩定,就是因為心智還不夠不扮粗成熟,他們沒有信心可以撫養、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所以選擇暫時不生小孩。原因三:90後是比較自我的一代,不想自己受委屈。

90後的年輕人,他們嚮往自由,很大一部分人都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不願意讓李缺蘆婚姻和孩子成為束縛自己的枷鎖,也不願意降低自己的生活質量。所以,不婚不育,過好自己的生活是他們的想法。但是,現在社會的包容性越來越強,人們對於別人的生活不願意過多關注,更不會干涉,任何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

時代的不同,造就了不同追求的人,90後的時代,還是他們自己的想法最重要。所以說95後,00。後不婚不育會成為主流的。

7樓:奔波的勞碌

任何事情都沒有那麼絕對的,現在的90後只能說不婚不育的人相比前些年多了很多。

95後,00後是不是會不婚不育?

你好!很高興為你喚臘旦解答 不婚不育始終是少數人的選擇,絕大多數人還是會遵從主流遵從傳統,正常的結婚生育。雖說 後可能會晚婚晚育,但不婚不育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這不符合人類和社會的發展需要。不過不婚不育的觀念會被很多人接受。接受但不代表他們自己會去踐行。一二線城市年輕人大致標籤無和擾非以下幾種,仔細...

為什麼一些年輕人選擇不婚不育?

只針對一二線城市。在中國這個國家,不婚不育始終是屬於非主流 後可能會晚婚晚育,大規模用腳投票,做到不婚不育就不好說。但是,不婚不育的觀念會成為主流。一二線城市年輕人大致標籤無非以下幾種,仔細分析會發現每一種似乎都沒有結婚生育的必要性 要麼是經濟壓力大,連在一二線城市立足目前都做不到,這樣的人基本不會...

為什麼說95後和00後不戀愛不結婚?

造成不婚化現象的原因。一方面在於婚育觀念的改變。與父母輩相比,現在的年輕人不再把結婚生育作為必然選擇,單身主義觀念被更多人接受。據相關資料顯示,不婚人群在單身群體中的佔比約為 其中堅定不婚主義人群佔比約 此外,女性意識的覺醒和受教育水平的提公升,薯歲激使得結婚生子的觀念被減弱。另一方面數襪住房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