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臺歌是由誰創作的?

2025-06-15 10:35:22 字數 1276 閱讀 3702

《登幽州臺歌》是誰創作的?

1樓:靜雨

登幽州臺歌》是唐代詩人陳子昂創作的詩歌。

陳子昂(659年—700年,有爭議),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唐代文學家、詩人,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遺,後世稱陳拾遺。

陳子昂存詩共100多首,其液物神詩風骨崢嶸,寓意深遠,蒼勁螞辯有力。其中最有代表鬧虧性的有《登幽州臺歌》《登澤州城北樓宴》和組詩《感遇詩三十八首》《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等。1960年中華書局出版《陳子昂集校注》。

登幽州臺歌是誰寫的?

2樓:網友

登幽州臺歌》是唐代詩人陳子昂的作品。

背景:這首詩寫於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年)。陳子昂是乙個具有政治見識和政治才能的文人。

詩人接連受到挫折,眼看報國巨集願成為泡影,因此登上薊北樓,慷慨悲吟,寫下了《登幽州臺歌》以及《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等詩篇。

陳巖轎纖子昂(西元659~西元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寧市射洪縣)人,唐代詩人,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遺,後世稱陳拾遺。

其存詩共100多首,其詩風骨崢嶸,寓意深遠,蒼勁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組詩《感遇》38首,《薊丘覽古》7首和《登幽州臺歌》、《登澤州城北樓宴》等。

3樓:大愚若智

《登幽州臺歌》是唐代詩人陳子昂寫的。

全詩如下:前注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全詩的字面意思:往前不見古代禮賢下士的聖君,向後不見後世求才的讓脊明君。想到只有那蒼茫天地悠悠無限,自己止不住滿懷悲傷熱淚紛紛。

全詩賞析: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知中這是一聲人生短暫的感喟。詩人縱觀古往今來,放眼於歷史的長河,不能不感到人生的短促。

天地悠悠,人生匆匆,短短的幾十年真如白駒之過隙,轉瞬之間就消失了。這種感嘆既可以引出及時行樂的頹坦猛滲廢思想,也可以引發加倍努力奮鬥的志氣。自古以來有多少仁人志士並不因感到人生短暫而消沉頹唐,反而更加振作精神,使自己有限的一生取得接近無限的意義。

正因為陳子昂抱著這種積極態度,所以他才「愴然涕下」。也正因為在悲愴的深層,蘊蓄著一股積極奮發欲有所作為的豪氣,所以才能引起我們的共鳴。詩人俯仰古今,深感人生短暫,宇宙無限,不覺中流下熱淚。

這是詩人空懷報國為民之心不得施展的吶喊。細細讀來,悲壯蒼涼之氣油然而生,而長短不齊的句法,抑揚變化的音節,更增添了藝術感染力。

誰有《登幽州臺歌》的賞析,登幽州臺歌賞析

登幽州臺抄歌 唐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前不見聖賢之君,後不見賢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無限,不覺悲傷地流下眼淚。幽州臺 又稱燕臺,史傳為燕昭王為招攬人才所築的 臺,故址在今北京市大興縣。悠悠 無窮無盡的意思。愴然 悲痛傷感的樣子。涕 眼淚。作者簡介 陳子昂 6...

古人的寫詩格式例登幽州臺歌

近體詩 與古體詩相對的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是唐代形成的一種格律體詩,分為兩種,其字數 句數 平仄 用韻等都有嚴格規定。一種稱 絕句 每首四句,五言的簡稱五絕,七言的簡稱七絕。一種稱 律詩 每首八句,五言的簡稱五律,七言的簡稱七律,超過八句的稱為排律 或長律 律詩格律極嚴,篇有定句 除排律外 句有定字,...

登幽州臺歌蘊含了怎樣的哲理

唐人陳子昂的名篇 登幽州臺歌 蘊含的哲理十分深刻 這是一首弔古傷今的生命悲歌,從中可以看出詩人孤獨遺世 獨立蒼茫的落寞情懷。此詩通過描寫登樓遠眺,憑今弔古所引起的無限感慨,抒發了詩人抑鬱已久的悲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會中那些懷才不遇的知識分子遭受壓抑的境遇,表達了他們在理想破滅時孤寂鬱棚陪模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