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從南
1、受害人有權向所在的居民委員會等基層組織及所在單位申請調解。
2、可向公安機關提出請求,公安機關應當予以制止;對於情節惡劣的,公安機關應當對其給予拘留或罰款的行政處罰。對於構成輕傷以上的,可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3、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並可以要求損害賠償。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條第三項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三)實施家庭暴鍵正棗力。
第一千零七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當准予離婚:
三)實施家庭暴力;
第一千零四十二條第三款規定,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清棚的虐待和遺棄。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稿拆一條第三項。
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三)實施家庭暴力。
第一千零七十九條第三項。
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當准予離婚:
三)實施家庭暴力;
第一千零四十二條第三款。
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
家暴受害者如何尋求法律援助?
2樓:包靜丹丁
當遭遇家時可採取以下辦法保護自己:
向公安、法院、社群居委會等基層組織反映甚至起訴或報案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人、近親屬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單位、居委會、村委會、婦聯等單位投訴、反映或者求助。也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若家庭暴力情節較輕無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的,公安機關可對加害人給予批評教育或者出具告誡書。
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當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的現實危險,可向法院申請包括禁森段止被申請人實施家庭暴力,禁止被申請人騷擾、跟蹤、接觸申請人及其相關近親屬,責令被申請人遷出申請人住所等保護孝族申請人人身安全的措施的人身安全保護令。如果當事人因受到強制、威嚇等原因無法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其近親屬、公安機關、婦聯、居委會、村委會、救助管理機構可以代為申請。
起訴離婚
家庭暴力的受害方以家暴為由起訴離婚的,法院經審理認定一方確實存在家暴行為導致感情確已巧春弊破裂的,經調解無效,一般會支援無過錯方的訴訟請求。同時,如果因實施家庭暴力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過錯方給付損害賠償金。反對家庭暴力是國家、社會和每個家庭及家庭成員的共同責任,家庭成員應相互關心關愛,尊重對方人格,維護對方家庭權益,共建和樂安康家庭,共享幸福美好生活。
婦女或者家庭成員任何一方遭受家庭暴力時,要勇敢拿起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向一切形式的家庭暴力違法犯罪行為說不。
家暴受害者應怎樣求助?
3樓:阿奎那星
遭遇家暴時,需要立即採取以下措施來保護自己:
儘快離開危險現場,避免與施暴者繼續接觸。
尋找安全的地方躲避,例如朋友、家人或婦女庇護所等。
撥打當地的緊急救援**,例如警察局或醫院,告知他們你正在遭受家庭暴力,並請求幫助。
尋求法律援助,例如請律師提供法律幫助,申請保護令等。
重要的是,不要試圖自行解決問題,因為這會使情況更加複雜和危險。尋求專業幫助並孫隱儘快採取行動是保護自己的最佳方式。
家暴的救助有哪些
4樓:林佳楠
法律分析:家暴的救助:
1、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搏遲雹以及所在單位應當予以調解。
2、對正在實施的家庭暴力,受害者有權提出請求,公安機關應當予以制止,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予以勸阻。
3、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提出請求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治安管理處罰的法律規定對加害者予以行政處罰。
4、家庭暴力旦賣的受害者也可將對方實施家庭暴力作為確認雙方感情確已破裂的法定依據,要求離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十三條 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所在單位應當予以勸阻、調解。
對正在實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予以勸阻;公安機關應當予以制止。
實施基帆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提出請求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治安管理處罰的法律規定予以行政處罰。
遭受家暴有哪些救濟途徑
5樓:匿名使用者
由於家庭暴力發生於家庭內部,通常比較隱蔽,女人在傳統意識的影響下認為「家醜不可外揚」,並且為了孩子、家庭往往選擇忍氣吞聲,這無疑會助長施暴者的氣焰。
抵抗家暴,這裡我們一定要明確乙個概念:家庭暴力的關鍵在於「暴力」二字,嚴重的家暴即是犯罪!在家庭暴力中,如果施暴者對受害者造成嚴重的身體傷害,甚至剝奪了受害者的生命,根據《刑法》的相關規定,該行為即可構成故意傷害罪,甚至故意殺人罪,施暴者將面臨最高刑為死刑的刑事處罰。
但在生活中存在這種情況,丈夫頻繁毆打妻子,可每次下手都達不到故意傷害的認定標準,這種情況法律怎樣處理?對此,《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司法解釋(一)》明確規定,持敗伍散續性、經常性的家庭暴力,可以認定為「虐待」。
而《刑法》第260條規定,虐待家庭成員,情節惡劣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由此可見,法律將持續性、經常性的家庭暴力上公升至犯罪的高度,以達到震懾、打擊家庭暴力的目的。
此外,如果只是偶爾幾次的家橘畢庭暴力,無法構成刑事犯罪的,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對實施家庭暴力但尚未構成犯罪的,可以拘留、罰款或者警告。
二、遭遇家暴怎樣保護自己?
一)儘可能脫離對方的控制,及時報警。
當遭遇家暴時,尤其對於女性來講,身體力量相對比較柔弱,此時應當儘量護住自己的要害部位,避免用言語進一步激怒對方。
找機會遠離對方後,第一時間報警處理。
根據《反家庭暴力法》第15條的規定,公安機關接到家庭暴力報案後應當及時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關規定調查取證,協助受害人就醫、鑑定傷情。
二)注意蒐集自己被家暴的證據。
具體包括:**的詢問筆錄;醫院出具的察氏診斷證明;婦聯、居委會等單位出具的書證;對方寫下的家暴保證書、懺悔書;記錄家暴過程的錄音錄影證據等。
三)提起離婚訴訟,徹底遠離施暴者。
人們常說,夫妻走到一起不容易,生活中有點爭吵矛盾也正常,互相體諒一下就過去了。
但是家庭暴力並非夫妻間的矛盾這麼簡單,其本質上是一方對另一方的控制,不是寬容體諒就能過去的事。
家暴只有0次和無數次」,面對這種控制以及隨之而來的傷害,最徹底的辦法就是與對方切斷聯絡,解除婚姻關係。
因此對於上述案件,建議妻子在掌握足以證實丈夫存在家暴的行為的證據之後,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要求由自己撫養女兒、多分夫妻共同財產,並且還要爭取離婚損害賠償,以從根本上杜絕再次遭受家暴的可能。
家暴可以得到法律援助嗎
6樓:網友
受害方可以追究施暴方的法律責任,構成輕鬆以上的,可以追究其行事責任。
很多家暴受害者不離開,這是為什麼?
因為這些家暴受害者覺得對方會改正,她們離不開現在的家庭,不捨得放棄自己的家人,所以她們就一直選擇不離開,可是她們這樣的選擇只會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傷害,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真正愛你的人跟寶寶會去打你,只有不愛你的人才會通過暴力方式去解決問題,所以我希望人們在遇到家暴的時候,一定要選擇離開,千萬不要有任...
原諒家暴等同於縱容,受害者如何安全有效地反抗?
受害者在遭受家暴時應當拿起法律 合法捍衛自己的權益。家庭暴力是不合法的行為,受害者首先要懂得保護自己,遠離一些有利器的地方,可以躲在房間裡更加安全,然後打 給進行報警,或者可以給婦女維權 打 尋求幫助。對於家暴者,到底該不該被原諒?不能!堅決不能!這不是原不原諒的問題,個人認為這個很嚴重,而且是絕對...
家長如何引導有「受害者心理」的孩子?
家長引導有受害者心理孩子的個步驟。第個步驟 一次定位一種行為 家長可以找出平時生活中讓你很難兼顧的事情或是能夠改變的事情,讓孩子幫你去做。比如說家長可以從給孩子制定乙個起床時間,給孩子制定乙個早上例行的程式開始,要求孩子幫你做家務或是要求孩子文明的吃飯,不允許出現尖叫的行為。家長一次定位孩子的乙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