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秦始皇。統一六國頒發了統一曆法--「顓頊歷」。此曆法以十月為每年的首月,但不稱為「正月」仍稱「十月」;而第四個月(即正月)因避秦始皇名諱,稱為「端桐腔月」;九月為一年的終止之月。
如有閏月則有所謂「後九月」,一年則相應地終止於「後九月」。查閱《史記�6�4秦漢之際月表》可知,從秦二世。
元年七月起隱備,均有按月的史事記錄,每年都是從冬十月開始,順次為是十一月、十二月、端月、二月……九月(或後九月月)。
秦始皇為甚麼實施這樣的歷法制度呢?據有關史料所載,春秋戰國時代。
五行說」的倡導者頗為活躍,「論著終始五德之運」宣稱周代。
是「火德」,水能勝局攜衫火。因而代周的必然是「火德」 秦始皇信以為真,於是對曆法制度、正朔、服色等作了些改革。對此《史記始皇本紀》有如下的記載:
始皇推終始五德之傳,以周為火德,秦代周德,從所不勝。方令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賀皆十月朔,衣服、旄旌、節旗皆尚黑……更名河曰「德水」。」
2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的歷法與紀年採用陰陽干支三合曆;上古時期,根據不同的農業牧業生產情況需要,分別產生過太陽曆法和太陰曆法。農曆作為中國傳統曆法,最早源自何時無從考究,據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國典籍多有記載,現時陰陽合一的歷法規則一般認為源自殷商時期。從黃帝曆法到清朝末期啟用西曆(公曆)始,中國歷史上一共產生過102部曆法,這些曆法中有的曾經對中國文化與文明產生過重大影響,比如夏曆、商曆、周曆、西漢太初曆、隋唐大衍曆和皇極曆等,有的歷法雖然沒有正式使用過,但對養生、醫學、思想學術、天文、數學等起到過缺磨重大作用,如西漢末期的三統曆和唐朝的皇極曆法等。
漢朝以前的古代中國曆法以366天為一歲,用「閏月」確定四時和確定歲的終始;已經有日、月、旬和時的時間單位,具備了陰陽曆的技術;觀察到了五大行星和日月的運動規律,用「閏月」,「減差法」來調整時差;曆法實施成為重要大事伏轎鬥,主要內容之一是「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和「正閏餘」,即確定閏月位置和如何減去多餘出來的天數(不是加上缺少的天數),由此來確定年歲的終結和開始。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周朝王室衰落,諸侯各行其是,因此出現多軌制曆法,亦即各諸侯和各地部落帆咐還有自己的地方曆法;秦朝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乙個"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的歷法。
秦朝曆法是什麼的呢?
3樓:談歷史
秦朝是由戰國時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乙個大一統王朝。秦孝公繼位,重用商鞅兩次變法,使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諸侯國。
曆法為何秦朝只是15年
4樓:網友
秦朝(西元前221年-西元前207年),是由戰國後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乙個大一統王朝。
因為之前春秋戰國時期的只是秦國不能算是秦朝,所以秦朝從西元前221年-西元前207年,確切的說只有14年。
5樓:younger木青
前221年秦仍是王國,滅齊後才統一中國,結束了戰國時代,秦作為乙個王朝才正式開始。統一天下之後,才是秦朝。
6樓:解然譚鶯
秦朝統一全國是西元前221年,至覆亡於西元前206年,正好是15年。西元前221年之前雖然秦朝也存在,但是當時天下並未統一,應歸屬到春秋戰國時期。
曆法的來歷是什麼,曆法的由來是什麼
世界上最先發明並用加閏月的方法調整陰曆的國家是我國。我國曆法的起源很早,僅史書記載就有99種,好些都已失傳,留存下來最早的成文曆法是周時的古陰陽曆。我國古代大都使用這種傳統的陰陽曆,到了春秋時,我們的祖先首創了用19年七閏的方法,非常精確地來調整陰陽曆,這是一項具有世界意義的偉大貢獻,比希臘人發明這...
秦朝的貨幣叫什麼秦朝統一時用的是什麼樣的貨幣?
秦朝的貨幣是半兩錢,這是中國戰國時期到漢朝前期廣泛採用的一種銅貨幣。圓形方孔,又稱方孔錢。秦朝時期將其作為全國強制推行的統一貨幣,從而確定了中國其後各朝代銅錢式樣。先秦半兩 秦惠文王二年 前336年 秦國 初行錢 將貨幣的鑄造權收歸國家,規定圓形方孔半兩錢為國家法定貨幣,這被視作半兩的起源。這一時期...
秦朝的邊疆範圍,秦朝的疆域是什麼?
在南方,秦國兼併了巴 今四川省東部 湖北省西部 蜀 四川省西部北部 漢中 陝西省南部 宛 湖北省南陽 郢 湖北省江陵 並且還在那裡設定了南郡 在北方,秦國已經擁有上郡 今陝西省北部及鄰近的內蒙古地區 河東 山西省南部 太原 山西省北部 上黨 在山西省南部 等郡 在東方,秦國的領土到達滎陽 在河南省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