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滿18週歲的孩子犯了錯,該怎麼賠償

2025-06-14 01:55:06 字數 1455 閱讀 8714

1樓:網友

監護人盡到監護職責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也就是說,未滿18週歲的熊孩子對他人造成損害的,不管監護人有沒有盡到監護的職責,都應該承擔侵權責任,對受害人進行賠償!

同時,《民法典》也對「熊孩子」的類別進行了細化。

即民輪液咐事行為責任年齡的分類:

一、8週歲以下的未成年人。

民法典》規定8週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也就埋帶是說8歲以下的孩子,不管自己做出任何決定,都是可以被監護人主張為無效的,即不具有法律效益,如果熊孩子亂花父母的錢,其父母可以主張無效並要求商家全額退款。

二、8週歲以上18週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人**或者經其法定**人同意、追認。

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也就是說8歲以上,18歲以下的熊孩子,只有單純獲利的民事行為能力,如他人的贈予,其他民事行為還是需要由監護人同意才能生效!

三、18週歲以上的成年人,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或者十六週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也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就是說年滿18週歲或年滿16週歲並且已經有合法收入的熊孩子,如果做出損害他人行為,他們應該自己承擔責任,父母無需為其負責!

總而臘純言之,未滿18週歲的孩子闖禍了,通常都是由父母等監護人來負責買單。

熊孩子」闖禍的背後可能是父母的縱容和溺愛,讓父母擔責只是形式,讓父母重視管教才是《民法典》規定監護人責任的目的。

監護人除了要照顧、保護未成年孩子,更要對其合理管教,教導他們正確的禮儀和價值觀念。

熊孩子」犯錯後,父母應主動承擔相關責任,這不僅是對社會、對他人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

今天,我們對「熊孩子」的寬容,或許就是明天對「熊孩子」走上不歸路途的縱容。

2樓:孫春雪學姐

具體還是要看犯了什麼錯誤啊。

孩子未滿18歲的父母犯罪怎麼判

3樓:盛超說法律

未滿18歲故意傷害罪如果是已滿十六週歲的,一般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週歲的,致人重傷,一般判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如果未滿十二週歲的,不需要承擔任何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五條 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分子,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後,在五年以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是累犯,應當從重處罰,但是過失巨集氏犯罪和不滿十八週歲的人犯罪的除外。 前款規沒絕沒定的期限,對於被假釋的犯罪分子,枯納從假釋期滿之日起計算。

對未滿18週歲,已滿16週歲的,違反刑法293條,有

已滿16週歲,未滿18週歲犯任何罪,都必須負刑事責任。但會減輕處罰,具體怎麼減輕,需法官來判決。對於一般公民來說,只要達到一定的年齡,生理和智力發育正常,就具有了相應的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從而具有刑事責任能力。但是,在出現疾病的情況下,辨認自己行為的性質 後果的能力與自我控制的能力也可能分離。...

急急急 我的朋友滿17週歲,未滿18週歲,去見工,沒有看合同就簽了

如果朋友有勞動能力,能以自己的勞動所得為主要生活 的,勞動合同有效,建議讓其父母,到公司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即可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十六週歲以上不滿十八週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 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六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

未滿18週歲的孩家人欠款,父親去世,債務如何解決被法院起訴怎麼辦

父親作為債務人死亡的,其遺產繼承人沒有放棄繼承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變更被執行人,由該繼承人在遺產的範圍內償還債務。繼承人放棄繼承的,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執行父親的遺產。法律分析 根據相關法律法條規定,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