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愛大萌
融情於景」者,明寫景,即字面都是景語;但是,必須暗含情,即所有景語皆情語也。
借景抒情」者,抒情的一種方法,即藉助於景物,以達到抒情的目的。
二者的共同點是,以抒情為中心。其區別是,前者表面寫景,實質寫情;後者寫景、抒情都是明寫,只是景為由、情為根而已。
請看杜甫的《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桐碧橘鳥驚心。
烽火慧櫻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這裡的開頭兩句是「借景抒情」,詩人藉故都長安的殘破景象,抒發了無限悲痛的心情:
昔日的繁榮蕩然無存,此乃安史叛軍之罪。這裡體現了「景為由、情為根」的理念。第三四句是「融情於景」,災難中的春花感於時事,露水化眼淚;被戰亂嚇破膽的春鳥,聞聲而心驚。
這裡明寫「花」與「鳥」,但是,乙個「感」、乙個「恨」字,卻道破了句句在表現「人」即作者的情懷:此處的「景語」,都是「情語」。前兩聯詩句,局團重點都在抒情,而所用方法卻明顯不同,可見杜甫的筆法是非常高明的。
2樓:瑞博實凌玄
融情於肆鄭亂景是一種寫作手法,它將人物叢塵的情感融入到景物描寫中,使得景物的描寫能夠裂檔更好地傳達出人物的情感。這種手法讓讀者在欣賞景物的同時,也能夠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從而更好地理解和體驗作品所表達的情感。
融情於景和借景抒情的區別是什麼?
3樓:休閒娛樂助手之星
「借景抒情」與「觸景生情」的區別:
1、意思的不同:
1)借景抒情:是指作者帶著的主觀感情去描寫客觀景物,把自身所要抒發的感情寄寓在此景此物中。
2)寓情於景:通過對景物的描寫來表現作者的感情。把自己的感情抒發到景物裡。
2、用法的不同:
1)「借景抒情」表達感情比較直接,讀完詩歌后的感受是見「情」不見「景」。
2)「寓情於景」表達感情時正面不著一字,讀完詩歌后的感受是見「景」不見「情」,但是仔細分析後卻發現詩人的感情全部寓於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語皆情語。
3)借景抒情的落腳點在情上,景是為抒情服務的。
例如,「窗外的柳枝輕拂著,是我對你溫柔的愛。」這句話的重心在於強調「溫柔的愛」。
4)寓情於景則重在景,寫景中含有情感。
例如,「我們相互依偎在柳樹下,柳枝們在溫柔地相互纏繞。」這句話重心在於寫「柳枝相互纏繞」,抒情倒是其次。
借景抒情運用與作用:
借景抒情法,是指在文學作品中,藉助客觀外界景物的描寫來抒發作者的主觀感情的寫作方法。採用這種方法,能使情和景互相感應,互相交融,互相依託,從而創造一種物我一體的藝術境界,完善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極強的感染力,可以與讀者中有我的感受。
運用借景抒情法,首先,必須對所寫的景物有細緻的觀察和感受,要把景物描寫得逼真傳神,為抒情打好基礎,做好依託。
其次,要把真切的感受融入所寫的景物之中,使景物具有濃厚的思想和感情蘊涵,做到情景交融。再次,要把立足點放在抒情上,因為借景抒情,關鍵在「借」,即寫景是次,抒情是主;寫景是手段,抒情是目的。要為抒情而寫景。
融情於景寫法的好處?
4樓:奔跑吧龍
融情於景,情景交融都是作者把要表達的感情通過景物表達出來。
融情於景」,「情景交融」表達感情時正面不著一字,讀完文章後的感受是見「景」不見「情」,但是仔細品析後卻發現作者的感情全部寓於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語皆情語。
什麼叫融情於景?麻煩大家解釋解釋
5樓:葉家的小可愛啊
融情於景就是指通過描述景緻來抒發你所想表達的感情,讓感情從景物的描寫中自然地流露出來,一方面感染讀者,一方面更能抒發自己的情感。
6樓:匿名使用者
指通過描述景緻來抒發感情,讓感情從景物的描寫中自然地流露出來,感染讀者。
出乎於情,止乎於禮是什麼意思
意思 談談情說說愛是可以的,但是不能逾越禮法的界限。原文 子曰 發乎情,止乎禮。發乎情,止乎禮 也作 發乎情,止乎於禮 是古代形容男女關係的。發乎情,即人的情感在男女之間產生 止乎禮,就是受禮節的約束。此句出自 詩經 傳說由孔子刪定的 詩經 首篇 關雎 描寫一位青年男子因思慕一位女子而睡不著覺的情狀...
情以何堪是什麼意思啊情以何堪是什麼意思?
情以何堪其實是 情何以堪 的錯誤說法,真正的成是情何以堪,並沒有一個成語叫情以何堪。說起來還是歷史原因,以前的老百姓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對於古詩詞當中的內容,略知一二,口口相傳,卻並不知道成語的真正意義上的含義。於是傳者傳者就變樣了,字還是那幾個字,就是順序稍微調換了一下,由於自身文化受限,他們也不...
發之於情,止乎於禮是什麼意思,什麼叫「發乎於情,止乎於禮」?
這句抄話的意思,感情從內心中襲 產生這是不bai可抵抗的du,男女之間的感情產生zhi是很正常的,dao但是要注意一定要符合禮法,在禮法所允許的範圍就要停下。出處 此句出自 詩經 詩經 首篇 關雎 描寫一位男子因思慕一位女子而睡不著覺的情狀。孔子的學生子復作傳曰 發乎情止乎禮義 這也是是孔子主張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