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小綠芽聊教育
孫中山的《建國方略》
由「孫文學說」——行易知難(心理建設)、實業計劃(物資建設)和民權初步(社會建設。
三部分組成,是孫中山建設國家的總體規劃和設想。
建國方略》是孫中山先生。
最重要的著作之一,這部著作從1917年開始到1919年完老顫吵成,共耗時三年時間,終於完成了國家建設的巨集偉藍圖。包括他設想的革命之後,啟發與喚醒民眾,開創未來社會建設新局面的幾個重要方面:心理建設、實業計劃和民權初步。
三個部分一起構成了一幅完整的國家建設的藍圖,是孫中山政治思想和洞態建國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其中設想的建設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的實踐路線,對中國社會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在中國近代思想史上佔據著不可磨滅的地位。
中山先生題寫的建國方略是什麼?
2樓:愛生活
建國方略》是孫中山於1917年至1920年期間所著的三本書——《孫文學說》、《實業計劃》
民權初步》的合稱。
在《建國方略》中孫念型陸中山對國家建設提出主要四方面的構想。
第一,建設國家鐵路網與公路網。
第二,建立世界級大港。
第三,利用外國技術與資本發展中國。
第四,在民眾中實現天下為公的理念。
實業計劃》由來:
孫中山為建設乙個完整的資產階級。
共和國而仔頃勾畫的藍圖,最初是用英文寫成的,原名「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china」,1919 年2月完稿,發表於1919年6月號《遠東時報》,後編為《建國方略之二:物質建設》。
實業計劃》乙份全面快速進行經濟建設的巨集偉綱領,提出了發展中國經濟。
的遠景規劃,其中包括建設鐵路十萬多公里,建設華北、華中、華南三大世界級港口等專案。第一次把經濟建設放到首位,第一次提出對外開放、引進租好外資的經濟戰略思想。
為紀念辛亥革命100年中山先生題寫的建國方略是什麼?
3樓:桃花心釀
為紀念辛亥革命100年中山先生題寫的建國方略是天下為公。
建國方略》寫於1917年到1919年,從心理建設,物質建設,社會建設。
三個方面對中國的未來或陵做出規劃,構想全面巨集大,具有很強的全域性觀和先見之明。原意是天下是公眾的,天子之位殲納,傳賢而不傳子,後成為一種正確的社會政治理想。
主要內容:氏團沒
全書共分8章,集中討論了認識論。
問題,以大量事例理論化了「 行易知難」的觀點,提出:「此為救中國必由之道。」該書宣揚了「行而後知」的唯物主義。
認識論 ,對「知先行後」和「知行合一」說有所批駁 。在當時對革命起了一定作用。
4樓:網友
建國方略》為孫中山的三大著作之一。它並非是短短幾句話,而是主要包括《孫文學說》、《實業計劃》和《民權初步》三大部分的一部巨集偉作品。
首先看《孫文學說》(屬於心理建設層面)。它是1918年底完稿,次年6月正式出版。是孫中山的哲學代表作。
全書共分8章,集中討論了認識論問題,用大量事例論證了「 行易知難」的觀點,提出:「此為救中國必由之道。」。
該書宣揚了「行而後知」的唯物主義認識論 ,對當時革命起了老和悄一定的教育作用。
其次是《實業計劃》(屬於物質建設層面)。這部洋洋十萬餘言的著作,集中體現了中山先生對中國工農業、交通等實現現代化的巨集大設想,第一次把經濟建設放到首位,第一次提出對外開放的經濟戰略思想,無疑是乙份全面發展中國經濟的巨集偉綱領。全書由六大計劃共33個部分組成。
在這個龐大的總體構思中,發展交通和通訊是孫中山關注的重點。他提出:修建10萬英里的鐵路,以五大鐵路系統把中國的沿海、內地和邊疆連線起來;修建遍佈全國的公路網,修建 100萬英里的公路;開鑿、整修全國的水道和運河,大力發展內河交通和水力、電力事業;在中國北部、中部及南部沿海各修建乙個「如紐約港」那樣的世界水平的大海港。
孫中山在《實業計劃》中還率先提出了修建三峽大壩的理想,「當以水閘堰其水,使舟得以逆流而行,而又可棚明資其水力。」這是中國人首次提出開發三峽侍渣水力的設想。關於發展經濟和實業的所有制問題,孫中山主張個人經營與國家經營並行不悖,相輔相成。
他主張鼓勵發展個體經濟,併為之提供各種便利條件,例如要改革稅制,統一貨幣,排除各級官吏的種種壓制,等等。
最後是《民權初步》(屬於社會建設層面)。該書是1917年完稿。全書分為5卷20章,包括結會、動議、修正案、動議之順序、權宜及秩序問題等內容,敘述了**管理和群眾在社會生活中應掌握的民主原則、程式和方法 ,反映了孫中山倡導民主政治的思想 。
綜合上述來看,整個的《建國方略》是孫中山為當時的中國領導層(中國國民黨)制定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也是孫中山本人構建資產階級共和國的乙個巨集偉藍圖。這是他一生為之追求的理想目標。
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題寫的建國方略是什麼?
5樓:小小綠芽聊教育
天下為公。黨的十八大以李核來,總書記多次談及「天下為公」「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11月11日,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大會上,總書記更對一生追求「天下為公」的孫中山先生給予了高度評價:「我們要學習孫中山先生天下為公、心繫民眾的博大情懷。孫中山先生有著深厚的為民情懷,一生堅持以『天下為公』為最高思想境界,致力於『除去人民的那些憂愁,替人民謀幸福孝好』,對此矢志不移、無比堅定。
>天下為公」的出處。
1924年,孫中山在《三民主義》中提出:「真正的三民主義,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孔子嚮往的「大同」世界,即指《禮記·禮運》中所描敘的理想社會: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有才能的人選出來,(人人)講求誠信,培養和睦氣氛。)
禮運》篇託名孔子撰作,其實是戰國末期或秦漢之際學者所編纂。它反映的是以孔子為創始人的儒家學派的政治理想和對未來社會的憧憬。
孫中山「天下為公」的思想,其源頭便是哪慎掘早在兩千多年以前即已編成的《禮記·禮運》篇。但孫中山的「天下為公」思想與儒家的「天下為公」思想有很大的不同,前者帶有孫中山所處那個時代的印記。
孫中山的《建國方略》包括( )三部分。
6樓:考試資料網
答案】:b孫中山的畝塵《建國方略》包括《孫文學說》《實業計劃》《民權亮旅初步》三部分,從哲學、經濟學、政治學三方面闡述迅鍵禪了建設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理論和計劃。
孫中山遺囑內容是什麼,孫中山遺囑內容是什麼
餘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之經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務須依照餘所著建國方略 建國大綱 三民主義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努力,以求貫徹。最近主張開國民會議及廢除不等條約,尤須於最短...
黨在過度時期的總路線內容是什麼 請結合建國初期的實際情況,分
鼓足幹勁,多快好省建設社會主義。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內容是什麼 過渡時期總路線,是以 一化三改造 為核心內容的總路線,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以發展生產力 實現工業化為主體 二是以解放生產力 實現三大改造為兩翼。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最顯著特點是體現了社會主義建設與社會主義改造同時並舉的方針。實質是在發展...
孫中山提出的革命綱領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驅除韃虜 恢復中華 建立 平均地權 為同盟會綱領。在 民報 發刊詞中,孫中山將它解釋為 民族 民權 民生 三大主義 簡稱 三民主義 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革命思想的核心 孫中山所倡導的民主革命綱領。由民族主義 principles of nationali 民權主義 principles of dem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