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勤奮的
有不少人認為國學就是儒學,這種認識其實是不嚴謹的。「國學」一說,產生於西學東漸、文化轉型告敗的歷史時期。而關於國學的定義,跡鏈嚴格意義上,到目前為止,學術界還沒有給我們做出統一明確的界定。
名家眾說紛矣雲,莫衷一是。《史地學報》闡釋國學國學之為名,本難確定其義。在世界地位言之,即中國學。
分析為言,則中國原有學術,本可分隸各種學科。」一般來說,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國學既然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學術,那麼無疑也包括了醫學、戲劇、書畫、星相、數術等等,這些當然是屬於國學範疇,但也可以說是國學的外延了。
國學以學科分,應分為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版本學等,其中以儒家哲學為主流;以思想分,應分為先秦諸子、儒道釋三家等,儒家貫穿並主導中國思想史,其他列從屬地位;國學以《四庫全書》分,應分為經、史、子、集四部,但以經、子部為重,尤傾向於經部。姿友孫。
2樓:網友
國學非儒學,儒學亦國學。
近年來,談國學的人漸多,似乎不談國學不能稱為國人。可是,近些年談國學的人,一談國學就說儒家之學(簡稱儒學),以為除了儒學,就沒有國學;或是認為,只有儒學才是真正的國學。
其實不然,一般來說「國學」又稱「漢學」或「中國學」,泛指傳統的中華文化與學術。國學包括中國古代的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以鬥局及中醫學、農學、術數、地理、政治、經濟及書畫、**、建築等諸多方面。現「國學」概念產生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當時 「西學東漸」改良之風正值熾熱,張之洞、魏源等人為了與西學相對,提出「中學」(中國之學)這一概念,並主張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一方面學習西方文明,同時又恢復兩漢經學。
國學是以先秦的經典及諸子百家為根基,涵蓋了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道學、宋明理學、明清實學和同時期的先秦詩賦、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並歷代史學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先秦諸子百家學說是共存共鳴的,沒有主從關係,如果棗悄按時期所起作用而論,各家學說在各個時期都發揮著或顯性或隱性作用,只是作用在的領域不同而已;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空巖讓後在思想教化領域起主流作用的是儒家,但其它各家學說也在不同的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比如政治領域的道家與法家、軍事領域的道家、兵家、醫學領域的道家、醫家、還有其它各領域的各家(名家、墨家、農家……)等等,某一領域起主流作用並不代表全部。所以,國學的各個學派學說並沒有主從之分,並不存在以哪一家學派學說為主體。
國學和儒學的區別是什麼
3樓:愛讀書的呂老師
儒學並不等於國學,國學包括儒釋道等百家學說,國學的內容涵蓋了儒學的思想學說。
國學的概念以及與儒學的區別:
1、研究物件的區別。儒學研究是儒家學說,而國學是以先秦經典及諸子百家學說為根基,它涵蓋了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道鬥滾友學、宋明理學、明清實學和同時期的先秦詩賦、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並歷代史學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空槐系。
2、研究中國之學,即國學。國學一詞源自上世紀二十年代,現在國學已成專門之學問。
3、儒學因為在古代時佔據統治地位,因而在當今社會成了國學中的主要研究物件。
4、不可將中國傳統文化全部或是主要看作是儒家文化,否則將否定備派中國傳統文化的優良傳統,而且也將儒家文化中積極的因素給否定了。這顯然不符合中國傳統文化的本來面目,更不是當代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旨所在。
什麼是儒家君子之學
4樓:哲哥聊歷史
儒家學說即為君子之學。儒學的社會價值就是先培育儘可能多的君子,再通過君子的言行與修為引領社會風尚。
孔子作為偉大的思想家與教育家,開創了以文化教養引領社會風尚的文明之路。這種文明之路的核心是歲攜納以仁愛為基礎的和平之路。孔子認為,社會秩序的好壞取決於人們的文化教養程度。
文化教養的表現就是內心之德與外在之行的統一,具有這種文化教養的人即為文質彬彬的君子。
儒家思想,是先秦諸子百家學說之一。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創立,最初指的是司儀,後來以此為基礎逐漸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隱老主流,影響深遠。它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乎沒識。
國學和儒學的區別是什麼?
5樓:狂人橫刀向天笑
1、儒學是狹義的國學,廣義的國學就是儒釋道等百家學說。
2、國學,是以先秦經典及諸子百家學說為根基,並涵蓋各歷史時期文化精髓的學術。中國歷史上「國學」是指以「國子監。
為首的國立學校,自 「西學東漸」後相對西學而言泛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學術」。
儒家思想。是先秦諸子百家學說之一。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
創立,最初指的是司儀,後來逐步發展為以尊卑等級的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6樓:網友
研究中國之學,即是國學。國學一詞源自上世紀二十年代,目前國學已成專門之學問,國學研究物件主要是儒學,先秦時代的諸子百家思想也屬國學的研究物件,凡舉經史子集,都是國學的範疇。經過近100年的發展,國學的方向和研究方法得以拓展, 對中國的語言文化、文學、歷史和風俗習慣的研究都涵蓋其中。
近年來,國學也成為弘揚民族精神,保護傳統文化精髓的思想**,受到社會各階層的普遍關注。
儒家學說,亦稱儒學,起源於東周春秋時期,和「道家」、「墨家」「法家」「陰陽家」等諸子百家之一,漢朝漢武帝時期起,成為中國社會的正統思想,從孔子算起,綿延至今已有兩千五百餘年的歷史了。隨著社會的變化與發展,儒家學說從內容、形式到社會功能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與發展。如果對儒家學說的內容、形式和社會功能等進行綜合的巨集觀考察,有些人認為中國儒學有四個比較明顯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
可以說儒學是國學的代表,國學涵蓋了儒學。
7樓:江蘇揚州石原
國學是道家政治主張,無為而治,道法自然,就是現代自由主義君主立憲的含義,小**大國民。
儒家是什麼?國學是什麼?儒學和國學有什麼區別? 這是個很幼稚的問題?
8樓:隨風人傳媒
提取碼: 8sjy在今天,「十三經」作為反映先秦歷史狀況的古籍還有很大價值。分別是《詩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周易》、《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爾雅》、《孝經》、《孟子》。
9樓:蒼璧玄璜
這個話題如果發散來答,那能說很多,畢竟不管哪乙個都是足以讓人研究一輩子的主題。簡單說說一些淺顯的例子吧。
儒學:以孔子為創始人的思想流派,代表人物包括傳承孔子思想的孟子,曾參、進行修改以使之符合當時社會情形的朱熹等。換句話說,儒學是一門學說,一門思想流派。
國學:對我國傳統文化進行研究的學術,都是國學。其中包括醫學(中醫等)、戲曲(京劇越劇各種劇,雜耍曲藝等等)、文學(詩詞歌賦)、史學、哲學等等等。
區別在於:這兩者並不是可以做對比的「同類項」。
儒學的同類項包括道家學說、法家學說、陰陽五行學說等等諸子百家的流派。春秋的時候許多學術流派都紛紛試圖傳播自己的學說,但是儒學最終在漢朝時被確立為主要思想,並一直延續了兩千年。這也就造成了中國文化和古代知識分子們往往已經將儒學刻進了骨子裡,整個民族的性格特點都被儒家文化深深影響,而人們一提起國學,先想到的也是儒家典籍《論語》之類的。
國學的同類項,舉個例子,則是其他國家的傳統文化。比如中國有茶文化,德國有啤酒文化;中國有水墨畫,歐洲有油畫。當然,啤酒和油畫對外國人來說未必就叫「國學」,可是傳承的文化含義是一樣的。
10樓:匿名使用者
國學 包羅永珍 儒學只是其中之一 只要是中國自己的文化,有相當價值的都可以叫國學,如經學 詩歌 國畫 等等 儒學就不用說 在古代它一直是佔統治地位 可謂一學獨大 現在也是國學的重要內容。
國學和傳統文化有什麼區別嗎國學文化跟傳統文化的區別
國學與傳統文化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傳統文化的內涵要寬泛得多,整個傳統社會的文化都可以叫作傳統文化。一般把周秦以降直至清朝最後一個皇帝退位,也就是1911年辛亥革命之前,稱作傳統社會。而文化應該指一個民族的整體生活方式及其價值系統,因此廣義地說,中國傳統文化就是指中國傳統社會中華民族的整體生活方式和價值...
中國之聲國學堂樑冬主持和徐文兵講的《國學堂》總共有幾部?現在講到哪了
也可到國學堂官方部落格http blog.sina.com.cn ldgxt 或厚朴中醫學堂 又或者可以到中國廣播網上去重複收聽哦。http media.如果以目前的速度,中國之聲的 國學堂 講完 黃帝內經 估計需要幾十年的時間。節目是錄播的,可以講的很長很長。不過講得很好!建議有時間再研究研究 易...
美國學校和中國學校有什麼不同,美國的學校教育和中國的學校教育有什麼不同?
美國學校和中國學校各自都是有利有弊。比較文化不一樣。不能相比的。美國的學校相對寬鬆。制度完善。學生的權利相對較大。美國專注的是學生的實踐能力而不是應試教育。如 中國的學生考試是不可以用計算器的 而美國就可以。美國學校與中國學校的最大不同就是授課的方式。美國實行選課制,沒有所謂統一的教材,教師在選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