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力思義
第一幅畫是法國畫家比多創作於1806年的《孟特芳丹的公園》,表現的就是「如畫」之美。
畫面是典型的三分式構圖,前景三分之一畫的是士地和河流,中景三分之一主要描繪的是樹木,後景三分之一是天空。整幅畫面構圖工整,一般美術院校中老師教的,就是這種歐洲古典的風景畫法。
第二幅畫是德國畫家良格創作於1866年的《阿爾卑斯山景觀》。良格曾在杜塞道夫著名的美術學院學習,這幅作品是浪漫主義藝術的代表作,主要表現山的雄偉,而在大山腳下的人則就顯得十分渺小。
要了解一幅畫,除了瞭解畫的技巧外,還要了解歷史,比如這幅畫就強調了德國大自然的雄偉,很容易喚起民族自豪感和對德國統一的渴望,因此德國人就很喜歡收藏它。
第三幅畫是英格蘭裔畫家布里徹創作於1882年的《大馬南島》,畫面非常有氣勢,是美國人學習歐洲風景畫後創作的典範型作品,完美地體現了「崇高」的浪漫主義氣質。
畫作前景是驚濤拍岸,右邊是大塊面的巨石,形狀像巍峨的教堂,這是畫家最具創意之處。左邊是海上的漁船,穿紅衣的漁民面向巨石,普通的風景畫被賦予了一種明顯的象徵色彩。
第四幅畫是莫奈畫於1874年的《阿讓特伊的港口》。傳統的風景畫不是現場畫出來的,是畫家根據自己的印象和想象,在畫室裡畫出來的。
他們通常是先打底稿,再用極不明顯的筆觸著色,畫出平整光滑的顏色層。過一段時間再給乾燥的顏色層塗上油彩,使畫面鮮亮照人。一幅畫完成少則十幾天,多則需要幾個月。
相比之下,印象派的畫家則以速寫、即興的方式飛快地作畫。他們不會先打草稿,光與色才是他們的主題。
阿讓特伊的港口》是莫奈在橋上畫的,展示的是乙個港口普通的風景,但印象派的特質表現得很明顯,水天都是明亮的色彩,用短筆觸非常快速地畫出來,陽光充滿了他的畫布。同樣的題材,據說莫奈畫了170多幅。
第五幅畫是萊昂內爾 法寧格創作於1917年的《丹斯戴德》,屬於現代派風景畫。法寧格生於紐約,曾與慕尼黑和柏林的德國表現主義藝術家密切合作。
法寧格的繪畫,融合了法國立體主義和德國表現主義的諸多元素,在法國立體主義繪畫中,物體常以被壓平和打碎的狀態呈現在畫面上,而德國表現主義則強調運用主觀、非自然的色彩和色彩的強烈對比,來表達畫家的情感和精神世界。
2樓:鳳凰
16到18世紀的畫有五幅畫構成,第一幅畫是法國畫家比多創造於1806年的孟特芳丹的公園,第二幅是由德國畫家聯合創作,於1866年的阿爾卑斯山觀景,第三幅是英格蘭裔畫家布里特創造於1882年的大馬南島,第四幅畫是莫奈畫於1874年的阿讓特伊的港口,第五幅畫是萊昂內爾法寧格創造於1917年的丹斯戴德。
3樓:湧東山
此次展覽是2015年7月2號到2015年9月19為時兩個多月的時間。展覽位址是在中國南京博物館,本次展覽的作者包括法國風景畫宗師克勞德·洛蘭,佛蘭德藝術的傑出代表尼古拉斯·範·艾克、卡拉瓦喬派畫家的領軍人物、義大利畫家巴爾託洛梅奧·曼弗雷迪等,還有中國觀眾熟悉的荷蘭藝術大師倫勃朗·範·萊因。
第一單元:宗教題材。
喬凡尼·巴蒂斯塔·迪謝波 《聖母獻耶穌於聖殿》
朱塞佩·切薩里《亞當和夏娃被驅逐出伊甸園》
第二單元:神話與歷史。
皮耶爾·弗朗切斯科·奇塔迪尼《穿衣的維納斯》
洛倫佐·佩舍《穆齊奧·謝沃拉》
第三單元:風景與風俗。
克勞德·洛蘭《黎明》
彼得羅·伯裡曼 《薩盧佐的集市》
第四單元:靜物與動物。
油畫自16世紀形成獨立的畫種嗎
4樓:
油畫的發展經歷了古典、近代和現代幾個時期。古典油畫的寫實傾向是由於15世紀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批判和對現實的關注這種歷史條件決定的。17世紀,歐洲油畫迅速發展,出現歷史畫、宗教故事畫、團體和個人肖像、風景畫、靜物畫、風俗畫等類別。
19世紀油畫有了新的發展,表現為油畫色彩的變革。19世紀,歐洲油畫出現了許多藝術主張明確的流派,雖主要表現在藝術主題與內容上,但油畫技法也相應地有所差異。從19世紀末起,西方油畫因其功能的狹窄和一體化的寫實手法已趨高度飽和,其哲學與藝術觀念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不再以模仿、再現自然為藝術創造原則,而以想象、幻想方法表現自己的精神與情感,v.凡高、p.高更、p.
塞尚這3位畫家畫風成為油畫面貌劇變的標誌。至20世紀,油畫形式語言受到高度重視。中碧前森國油畫則是在歐洲油畫技法傳入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20世紀20年代,一大批出國留學的藝術家紛紛回國,積極從事油畫創作與教育。20~40年代一大批新式藝悔畝術悔喚院校培養了大批油畫人才,劉海粟、林風眠、徐悲鴻是影響較大的油畫藝術家。50年代後期,油畫教學和創作受到蘇聯油畫模式影響。
50年代和60年代上半葉油畫反映普遍社會意識,技法日益豐富,成為富有生機的繪畫形式。60年代後期,則陷入概念化、政治**的狹窄路子中,日趨單一。1979年後,逐漸改變過去吸收單一模式的狀況,而較全面地吸收從古典到現代的各種風格、流派,更多注重油畫藝術的審美功能、油畫形式語言的多樣化和個性化。
十九世紀初哪幅畫被五幅畫統稱為
5樓:綿綿
十九世紀初哪幅畫被五幅畫統稱為古喊御典畫。
因為19世紀法國繪畫在歐洲起著主導性作用。 很多畫家先後到法國學習和居住。像荷蘭的凡高,西班慧歷牙的畢卡索等一些對世界繪畫有影響的畫家都在法國居住鄭碧巖過。
由於社會的變革,文藝思潮的轉變,使得當時法國的繪畫出現了多種畫派,如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寫實主義、印象主義、新印象主義和後印象主義等,它們對西方繪畫的發展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6樓:網友
簪花仕女圖》畫了五個宮廷貴族婦女在庭院中活動的場面。是由五幅畫拼成的。
由於畫物孫察上畫罩茄有執扇凱拆侍女和畫的末尾畫著競發的玉蘭花,所以可以斷定畫家畫的季節是在春夏之交。一群盛裝濃抹的貴族婦人,在空曠幽靜的庭院中,嬉戲遊樂。
哪幾位畫家的作品代表了16世紀法國繪畫的藝術成就?
7樓:漫閱科技
進入16世紀初,活躍在法國畫壇上的畫家大都是富蓋的後繼者。其成就並不很大。16世紀中期,法國的肖像畫在富蓋的肖像畫基礎上有了新的發展,多少代表了16世紀法國繪畫的藝術成就。
重要的代表畫家是讓·克魯埃和他的兒子弗朗索瓦·克魯埃。
讓·克魯埃(1485年—1540年)終身從事肖像畫創作,其代表作品是法國著名的人文主義者《約姆·彼特》以及《法蘭西斯一世像》等,畫面顏色閃閃發亮,顯示了很高的藝術技巧。
弗朗索瓦·克魯埃是讓·克魯埃的兒子,他為後世留下了許多肖像畫作品。代表作有《藥劑師比爾·居特》、《查理九世像》、《亨利二世像》和《奧地利的伊莉莎白像》等。
在這些作品中,畫家經過對生活的仔細觀察,把帝王及其家屬及男女貴族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現在我們面前。克魯埃父子的繪畫以造型準確,嚴謹和優雅為其特色。
17世紀法國繪畫分為哪幾個時期?
8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7世紀法國繪畫和同時期的其他藝術形式幾乎具有同樣的特點,經歷了3個不同的發展階段。
1.第一階段從17世紀初到17世紀30年代,即亨利四世在位的最後10年和馬麗·美帝奇王后攝政時期,此時國家正忙於宗教戰爭的善後工作。在藝術上一方面受到佛蘭德斯和義大利的強烈影響,同時也在外來的藝術中不斷吸取營養,孕育著法國自己的藝術樣式。
亦即古典主義藝術的準備階段。
2.第二階段是從30年代初到60年代末,即主教黎世留獨攬大權的時期。此時的法國已成為歐洲世界的強國。
在藝術上古典主義已完全確立,進入17世紀法國藝術的**時期,一大批傑出的古典主義畫家如普桑、洛蘭等都活躍在這個階段,法國已逐漸成為歐洲的藝術中心。
3.第三個階段是路易十四當權的時期,「太陽王」的光輝已照耀在歐洲大陸上。法國甚至在國際上都取得了一定的地位。
在藝術上,由於路易十四的倡導,學院主義的繪畫已逐漸盛行,與古典主義分庭抗禮。
16世紀末17世紀初現實主義繪畫出現的原因?
9樓:漫閱科技
16世紀末17世紀初,義大利畫壇上出現了光輝燦爛的現實主義繪畫,它是承續了文藝復興大師們的作品中所表現出來的鮮明的世俗化精神,並與矯飾主義和巴洛克藝術的不斷鬥爭中發展起來的。
18世紀歐洲有什麼事,14世紀 18世紀,歐洲歷史上發生的重大事件有哪些
1 法國大革命 法國大革命 法文 la r volution fran aise,英文 the french revolution 又稱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是1789年7月14日在法國爆發的革命,統治法國多個世紀的波旁王朝及其統治下的君主制在三年內土崩瓦解。法國在這段時期經歷了一個史詩式的轉變 過往的...
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標誌世界近代化社會逐步發展,完善
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英 法等國先後進行了工業革命,走上了工業化道路,成為世界強國。尤其是英國,被稱為世界工廠。倫敦成為世界金融中心,擁有世界海上霸權和殖民霸權。這一時期的英國對世界歷史的影響很大,比如,思想方面,啟蒙思想 自由主義思想 空想社會主義思潮最早都發端於英國,英國的君主立憲制政體成為...
17世紀18世紀歐洲處於什麼時期
先來看看當時的國際局勢 18世紀早期以來,歐洲國家間的實力對比發生了重大變化,國際競爭更加激烈。1.老牌殖 家西班牙,葡萄牙已經衰落,荷蘭經過三次英荷戰爭的打擊已將海上霸主的地位拱手讓給了英國。2.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成功和法國路易十四推行的重商主義政策使英法相繼成為了歐洲政治,經濟,軍事強國。3.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