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內蒙古恆學教育
秋伏,漢語詞語,拼音是qiūfú,意思是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乙個庚日為末伏。[
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_第四旦拆輪個庚日為中伏_立秋後第乙個庚日為末伏_末伏亦稱秋伏。
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個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從夏至開始,依照幹、支紀日的排列,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
第四個庚日起為中伏,立秋起第乙個庚日為末伏的首日,末伏十天。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模信中的第七個字,庚日每十天重複一次。御虧。
2樓:薩覓桓心思
三伏(dog day)」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每年出現在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氣候特點是氣溫高、帆遊氣壓低、溼度大、風速小。
伏」表示態衡銷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按我國陰曆(農曆)氣候規律,前人早有規定:「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開始為頭攔戚伏(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二伏),立秋後第乙個庚日為末伏(三伏),頭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三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
秋後一伏應是末伏,即三伏。
選自網路】
三伏加一秋什麼意思
3樓:好好啊
秋後加一伏,也叫秋老虎,俗語說,立秋還熱45天。立秋只能算熱天過半了,真正涼快到仲秋了。
秋後加一伏與頭伏、中伏的本質區別就在於:頭伏和中伏晝夜皆熱,尤其是悶熱、溼熱的天氣最讓人苦不堪言,待在空調屋裡精神上雖稍好些。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每年出現在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
三伏氣候特點是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風速小。「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按我國陰曆氣候規律,前人早有規定:
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開始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乙個庚日為末伏,頭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三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
每年立秋日及其後兩天如果出現庚日,中伏就為十天,否則為二十天,所以,大多數年份中伏都為二十天,相應地,大多數年份三伏都是四十天。
飲食文化。俗言道:"寒有三九,熱有三伏。"每逢三伏,古人一方面以清涼飲料避暑,另一方面又舉行相應的風俗活動,如"飲酒避惡"等。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獨特的三伏食俗文化。
我國幅員遼闊,不同朝代、各個地區風俗不盡相同。諸如北宋夏日節食是"伏日綠荷包子","綠荷"即荷葉,用荷葉裹包子有清暑的作用。浙江台州三伏日,老年人有食雞粥的風俗,名為"補陽"。
概而言之,我國三伏食俗的由來與漢代作"伏臘節"有關,最初是一種慶農活動。這也從乙個側面體現出了我國食俗文化的豐富多彩。
三伏加一秋是什麼意思
4樓:娛樂心裡美哦
三伏加一秋,也叫秋老虎,俗語說,立秋還熱45天。立秋只能算熱天過半了,真正涼快到仲秋了。
秋後加一伏與罩罩頭伏、中伏的本質區別就在於:頭伏和中伏晝夜皆熱,尤其是悶熱、溼熱的天氣最讓人苦不堪言,待在空調屋裡精神上雖稍好行悶虧些,但待久了就會少氣無力,說不清楚是哪個地方不對勁,從空調屋出來後還會由於室內室外的溫差大更覺不舒服。
而三伏即末伏則是白天熱檔神晚上涼,說熱那也只是早上的九點至下午的四點之間,其餘時間應該都是涼爽的。
在民間有「秋後延天」的說法,就是指立秋和末伏之間相差的天數,今年是相差7天。農村老人常說「一日延天熱死人,十日延天熱不成」,在農村還有「秋後不落雨,24只秋老虎」,意思就是說,如果立秋期間乾旱少雨,那麼立秋之後還會出現秋老虎,即使到了末伏天氣依然很炎熱,秋老虎天氣的氣溫是不亞於三伏天,只是早晚的溫度會低一點。
秋後加一伏是什麼意思
5樓:859在遠方
都說秋後一伏,可今年立秋8月7日,2伏就到8月14日,這又怎麼說?
6樓:水鳥
一般三伏都在立秋之後,所以稱為秋後一伏。
7樓:濛濛小問
是說立秋後還有火老虎的意思!相當於夏天的乙個伏天!
8樓:中蘆薈
秋後加一伏,也叫秋老虎,俗語說,立秋還熱45天。立秋只能算熱天過半了,真正涼快到仲秋了。
秋後加一伏與頭伏、中伏的本質區別就在於:頭伏和中伏晝夜皆熱,尤其是悶熱、溼熱的天氣最讓人苦不堪言,待在空調屋裡精神上雖稍好些,但待久了就會少氣無力,說不清楚是那個地方不對勁,從空調屋出來後還會由於室內室外的溫差大更覺不舒服。
而三伏即末伏則是白天熱晚上涼,說熱那也只是早上的九點至下午的四點之間,其餘時間應該都是涼爽的。
立秋與三伏的關係
9樓:藝吧頂貼組小奮
立秋後的第乙個庚日是三伏中的末伏,俗語「三伏不盡秋來到」的意思是三伏天沒有完結立秋節氣就到了。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第13個節氣,秋季的第乙個節氣。三伏信仿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段。
立秋有滑前纖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立秋的傳統習俗有曬秋節、秋忙會、貼秋膘。
三伏天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風速小,三伏的悔啟日期是由節氣日期和干支紀日日期相配合決定的。
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的開始,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的開始,立秋後第乙個庚日為末伏的開始。
三伏天什麼解釋,三伏天是什麼意思
三伏 是初伏 中伏和末伏的統稱,三伏天是全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 悶熱的時段。漢代學者劉熙在 釋名 中記載 三伏者,庚金伏於夏火之下。金畏火,故曰伏。東漢史學家班固在 漢書 中也說 伏者,謂陰氣將起,迫於殘陽而未得升。故為藏伏,因名伏日。三伏天是什麼意思?綜述 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
二伏是什麼時候,一伏,二伏,三伏是什麼時候????
今年一伏 頭伏 初伏 數伏 是什麼時候?從7月18日入伏,到7月27日結束,共10天時間,具體是 第一天 2014年7月18日 農曆六月廿二 第二天 2014年7月19日 農曆六月廿三 第三天 2014年7月20日 農曆六月廿四 第四天 2014年7月21日 農曆六月廿五 第五天 2014年7月22...
電壓是什麼意思?一伏特的物理意義是什麼?不要用一大堆看不懂的
電壓 電壓的本質是電動勢出現了變化,所謂的電壓就是電勢差。考慮到你還在初中,那麼我簡單解釋一下 由於各種原因 具體原因略 一物體中出現了電荷的定向移動,這就是電壓的表現。電壓就像心臟一樣,把電荷從一端擠到另一端。一伏特 電壓單位。在一根均勻的 溫度和寬度恆定的導線上假如有一安培電流流動,那麼導線的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