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才大略,心胸寬廣」,正史中曹操的形象真有這麼好嗎?

2025-05-22 06:28:33 字數 1148 閱讀 4944

1樓:帳號已登出

正史中的曹操確實有這樣好的形象的,不過對於曹操這個人物的爭議確實存在太多了。

2樓:康熙

可能真的有這麼好,因為每個人寫歷史的角度都是不一樣的。

有人說曹操的雄才大志是因為時代背景原因造成,你怎麼看呢?

3樓:敬怨

內因決定外因。曹操的雄才大志不是由時代背景來造成,而是說時代背景給他的雄才大略提供了大展手腳的一次機會。優秀的人往往在**都優秀。

像曹操這種人,即使不生在亂世,也會是響噹噹的人物。《後漢書。許劭傳》曾評價曹操為"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

為什麼說曹操這麼有自信心呢?這和他的家庭出身、成長環境、所受教育關係太大。曹操出身於宦官世家,其祖輩歷代在朝為官。

他本人從小飽讀詩書、熟習兵法。知識底蘊深厚,為人處事幹練。正是有了這麼堅實的個人修養基礎,才會藝高人膽大,臨機處事能力很強。

曹操生活的年代是東漢末年,此時的社會諸侯割據,黃巾起義,民不聊生。大致是在30多歲的時候,曹操審時度勢,招兵買馬,積聚力量,挾天子以令諸侯打敗了北方各路軍閥,統一了北方,直到後來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魏公。這些都和他的個人素養修養有必然聯絡。

不妨拿曹操和陳勝做個比較。曹操的功勳澤被了後面幾代子孫,而陳勝的成就卻是曇花一現。這其中一大部分原因就是由於兩個人的本身素質修養底蘊的差別而引起的。

因為陳勝畢竟出身草莽,其見識閱歷與曹操相比不可同日而語,對事情的結果把握不好。陳勝雖說過"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進步性革命性言語,但遺憾的是並沒有深刻地考慮到王侯將相身上所具備的優勢和打敗其的難度。

因此說,首先個人才能要出類拔萃,然後結合著時代背景,審時度勢,對症下藥,才能鶴立雞群,做出一番偉業進而彪炳史冊。

無論是英雄造時勢,還是時勢造英雄,最關鍵的一點是哪個英雄首先必須自身足夠優秀才行,再加持上別的條件,才會打遍天下無敵手的。

4樓:技術小輝

對的。因為時勢造英雄,如果曹操生活在現在肯定就不會有如此雄才大志,所以我覺得這句話是對的。

5樓:靈魂忍者

的確是時代背景造成的,如果沒有恰逢亂世,曹操根本沒有機會大展雄才。

6樓:風逸安

確實是的,因為時勢造英雄,亂世容易出人才。

介紹一位皇帝!雄才大略的

漢武帝!漢世宗孝武皇帝劉徹 前156年 前87年 漢族,是漢王朝的第7位天子,中國古代偉大的政治家 戰略家 詩人 民族英雄。劉徹是漢景帝劉啟的第十子 漢太宗劉恆的孫子 漢太祖劉邦的重孫子。7歲時被冊立為皇太子,16歲登基,在位五十四年 公元前141年 公元前87年 漢武帝在位期間擊破匈奴 吞併朝鮮 ...

你們遇到過有雄才大略的人都在做什麼?

表姐家殲掘的親戚,聽說從小就很有遠見的的那種孩子,長大後做了生意掙了點小錢,但是前段局豎時間聽說由於詐欺罪給抓起來了,被判了桐改大十五年。四叔家的孩子就是那種不甘平凡的人,從小就努力拼搏,現在在上海開了一家公司,並且把父母接過去住了。鄰居家的孩子成熟穩重,最主要的是學激氏核習還明掘好,但是沒想到大學...

燕王朱棣孤軍深入奪得帝王,是為雄才大略,太平天國孤軍深入失敗,是為兵家大忌

歷史環境,以及他們本身的性質不同 成者王侯敗著寇的道理 既有歷史原因也有人為因素,太平天國失敗是因為清朝的統一圍剿 例如 長征 不能統一戰線 才使得長征成功 共產黨和石達開走的一條路線 但是太平軍失敗了。燕王既佔了天時人和才能成功 戰爭是有機遇的。太平天國從起兵到打下南京,用的時間很短,所以他們就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