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教育學堂
毛筆的執筆方法通常是五指執筆法。
右手五指執筆,從筆尖到筆尾手指順序,依次為小指、無名指、中指、食指和大拇指。執筆位置,一般在筆頭3釐公尺以上。手肘自然放在桌子上,寫字時,手腕懸著靈活即可。
講究按、押、鉤、格和抵等「五字要訣」,並做到筆桿垂直、指實掌虛和掌豎腕平等「三個要領」。
毛筆,是一種源於中國的傳統書寫工具,也逐漸成為傳統繪畫工具。毛筆是古代中國人民在生產實踐中發明的。毛筆是中華民族對世界藝術寶庫貢獻的一件珍寶。
是用禽動物的毛製成的筆。被列為中國的文房四寶之一。分硬毫、兼毫、軟毫。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勤勞智慧的中華民族又不斷地總結經驗,存其精華,棄其糟粕,勇於探索,敢於創新。幾千年以來,它為創造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文化,為促進中華民族與世界各族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如今用的毛筆,相傳由秦朝監督修築萬里長城的將軍蒙恬改良而成,所以至今被譽為毛筆之鄉的河北衡水侯店和浙江湖州善璉每逢農曆三月初三,如同過年,家家包餃子,飲酒慶賀,紀念蒙恬創毛筆。毛筆在歷代都有不同的稱呼。春秋戰國,諸侯稱雄。
此時,各國對毛筆的稱呼都不同。
毛筆的使用方法:
1、開筆:用溫水將新筆筆鋒全開或用手指從筆的頂部一點點將毛揉開。在沒能充分掌握好運筆的力度之前或毛筆的質量差強人意時,開筆至多開至筆毫的二分之一,因為寫漢字無需將筆毫到筆毫的三分之二,並且此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運筆的流暢。
2、潤筆:使用過的筆再次使用前需用清水將筆毫浸溼,然後將筆倒掛數十分鐘,使筆鋒恢復韌性。
3、入墨:為使墨汁滲進筆毫,須將清水吸乾,可用吸水紙輕拖筆毫。要注意的是:入墨少,筆不能運**如;入墨多,反而筆的腰部軟漲無力。
2樓:靜觀齋
首先談談書寫時是否需要懸腕的事兒,可能大家也聽過一些相關的說法,比如執筆一定要懸腕才有功夫,其實不一定,是否懸起來和我們所寫的字的大小有關。
古人做過總結,說「寸以內,法在掌指,寸以外,法兼肘腕」,意思就是字的大小在一寸內的,基本上是在用手指和手掌的功夫,字型大小更大的,就要兼顧手腕和手肘的控制了。
關於腕,有枕、提、懸三種方式。枕腕是 把寫字那乙隻手的手腕枕在另乙隻手的手背上;提腕是將整個手腕提起來,胳膊在桌上依然有支撐的著力點;懸腕便是連手腕帶手肘都懸起來,不與桌面發生關聯。
寫大字時,要抬起手腕和整個手肘,讓毛筆穩定垂直向下。這時手活動的空間更大, 可以輕鬆寫出一條一公尺長的線條。如果寫小 楷,則需要將手腕枕在紙上或另乙隻手上,又或是稍稍提起一些,因為這時候我們需要更精細的控制力,把功夫放在筆尖上,不需要太大的空間動作。
執筆高低也是一樣的 道理,字越大,執筆越高;字越小,執筆越低。
剛開始打基礎時,我覺得應從難到易,從 站立懸碗開始,先綜好穩定性,再開始寫小字,練習提腕、枕腕,逐漸提高精度。
執筆也是同樣的,藉由不同的書寫情況, 古人有不同的執筆方式。比如,過去古人席地而坐,有時紙不是平放在桌面上,而是斜置,三指執筆的方式更有助於保證筆尖與紙面垂直,比較適合這種情況。隋唐時期有了桌椅,隨著發展,到宋代日漸普及,人們開始垂足而坐。
紙面平放之時,五指執筆法更易於保持筆尖與紙面垂直,因而便成了這個書寫角度中更為普遍的執筆方式。
最為常用的五指執筆法,要點便是「擫、壓、勾、格、抵」這五個字。
1. 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拿起毛筆;
2. 用無名指抵住筆的後方,小拇指不著力,輕輕需搭住,手腕要放鬆。指實掌虛:手指彎曲執筆,手掌中會自然形成乙個可以騰挪的空間,因此書寫時毛筆可以在手上靈活地運動。
蘇軾說,「執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虛」可以理解為手掌中的空間,「寬〞則是說手腕運轉得開。
從肩、時、腕到手指,形成了乙個靈活的 軸,最後落定在紙上,便表現為我們的 筆力。
自如地執筆,要達到這種默契需要用相當長時間練習。最好的狀態大概就是我們不會感覺到手裡有筆吧,手與筆合為一用的時候,筆就成了我們表達時身體的一種延續了。
毛筆執筆的正確方法
3樓:yszxs天蠍
學習寫毛筆字首先要學會正確的執筆方法。如何正確執筆是能否正確用筆的前提,是能否把字寫好的乙個重要環節。執筆方法也有很多種,比較普遍運用的是「五字執筆法」。
拇指食指捏住筆,中指內鉤四指頂;五指託助幫四指,動作協調來動筆」說的就是這種執筆方式。
五個手指的作用可用掖、押、鉤、格、抵五個字來說明,掖:講大拇指的作用,拇指前端要稍斜而仰,緊貼筆的內御鏈側,作用的方向是由內向外;押:講食指的作用,用食指第一節指彎處從外向內和大指相對提住筆管,作用方向是由外向內;鉤:
講中指的作用。
用這種方法執筆書寫,每個手指各有其位,各盡其能,即有配合,又有鎮羨孫輕、重、主、次的分工,揮筆派拍自如。
毛筆執筆的正確方法
4樓:鳶
毛筆執筆的正確方法:大拇指的第一節內側按住筆桿靠身的一方,大拇指處於略水平的橫向狀態。
食指的第一節或與第二節的肆神渣關節處由外往裡壓住筆桿。中指緊挨著食指,鉤住筆桿。
無名指緊裂悄挨中指,用第一節指甲根部緊貼著筆桿頂住食指、中指往裡壓的力。小指抵住無名指的內下側,幫上一點勁。
這樣形成五個手指力量均勻地圍住筆的三個側面,使筆固定,手心虛空。
這就是所謂的「五指執筆法」,右手五指全派上用場,用「按、壓、鉤、頂、抵」的方法把筆執穩,使手指各司其職瞎啟。
毛筆的正確執筆姿勢是怎樣的
5樓:愛讀書的呂老師
1、大拇迅碼指的主要力量是按壓,按壓的方向在食指和中指之間。
2、食指的主要力量是勾,力的方向是大拇指的方向。
3、中指握筆的位置在筆管的下面,中指,食指首陸和大拇指已經可以將筆穩定住了。
4、無名指和小指者昌頃在下面起到穩定支撐的作用,大家可以經常練習,時間長了就自然熟練了。
毛筆執筆方法 毛筆怎麼執筆
6樓:承吉凌
1、五指執筆法是用右手五個手指全派上用場,用「按、壓、鉤、頂、抵」的方法把筆執穩,使手指各司其職。具體的握筆方法是:大拇指的第一寬檔書內側按住筆桿靠身的一方,大拇指處於略水平的橫向狀態。
食指的第一節或與第二節的關節處由外往裡壓住筆桿。中指緊挨著食指,鉤住筆桿。無名指緊挨中指,用第一節指甲根部緊貼著筆桿頂住食指、中指往裡壓的力。
小指抵住無名指的內下側,幫上一點勁。這樣形成五個手指力量均勻地圍住筆的三個側面,使碼巧乎筆固定,手心虛空。同樣是五指執筆法,又因手格的張開和併攏、筆執在指尖處還是手指第二關節處而形成多種形式,古人稱之為「鳳眼」、「虎口」、「鵝頭」等五指執筆的不同態勢。
2、執筆的高低是指執筆的手指(無名指)與筆頭之間的距離,距離長就是執得高,反之,距離短就是執得低。執得高,手執在筆桿的中部或尾部,書寫時手腕或手遲悉指移動一分,筆毫就會在紙上移動一寸,容易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結體也會奇趣橫生,因此,這種方法有利於寫行書和草書。但由於執筆高,手中之力傳遞到筆尖的距離遠,筆畫容易浮滑。
相反,執筆低,筆力易於到達筆尖,筆圓較沉穩,有利於寫篆書、隸書及楷書。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林散之先生寫草書仍然低執筆,他並不依賴手指的撥動以求得草書結體出於意料之外的奇趣,而是靠手腕、手臂的協調動作追求筆畫的沉著痛快。
西餐的套餐通常是什麼
西餐 種類很多,一般為早餐 午餐 下午茶 晚餐 宵夜 等。1 早餐 美式 歐陸式 2 午餐 海鮮午餐 畜肉類午餐 家禽肉類午餐 三明治快餐午餐 意麵午餐 素食午餐等。3 下午茶 英式下午茶 法 意混合式 自助式下午茶。4 晚餐 海鮮類晚餐 畜肉類晚餐 牛排 等 家禽類晚餐 雞扒 烤鴨胸等 野味類晚餐...
測定脈搏的部位通常是在
如果測定右手的脈搏,用左手的食指和中指放到右手的手腕最右側,與手的分界線大約差3釐米,這時你便摸到脈搏了。左手也是一樣的。主要資料 脈診脈診是以手指按切病人動脈以瞭解病情的內在變化也稱切脈或診脈。脈為血府,貫通周身,五臟六腑的氣血都要通過血脈周流全身,當機體受到內外因素刺激時,必然影響到氣血的周流,...
早期的野西瓜通常是什麼味道
早期的野生西瓜是苦的。西瓜起源於古老的非洲大地,本是一種葫蘆科的野生植物。直到今天,在埃及 蘇丹等國的沙漠裡,依然能找到原始的野生西瓜,它的形態和今天的西瓜非常相似,但果肉發苦。苦味在一定程度上能預防病蟲害,甜味則更容易誘發病蟲害,所以從防禦的角度看,苦味是有利於野生西瓜生存和繁衍的。西瓜的挑選 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