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行其五怎麼背
1樓:網友
唐·王昌齡。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衫明。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渣塌賣吐谷渾。
註釋如逗】1)前軍:指唐軍的先頭部隊。洮河:河名,源出甘肅臨洮西北的西傾山,最後流入黃河。
2)吐谷渾:中國古代少數民族名稱,晉時鮮卑慕容氏的後裔。據《新唐書·西域傳》記載:
吐谷渾居甘松山之陽,洮水之西,南抵白蘭,地數千裡。」唐高宗時吐谷渾曾經被唐朝與吐蕃的聯軍所擊敗。
2樓:網友
先看一遍後再讀一遍就可以了。
從軍行從軍行從軍行?
3樓:紫雲隨筆
五年級下冊第九課《從軍行》古詩賞析 (1)
4樓:劉朵朵
《從軍行》題目的意思是:
這是一種古代詩體裁叫做樂府古體詩。就是跟著軍隊行軍的意思。
希望能幫到你。
5樓:匿名使用者
當代當兵的寫的從軍行:
從軍行四首。
希望大家喜歡!
6樓:網友
《從軍行》
從軍玉門道,逐虜金微山。笛奏梅花曲,刀開明月環。
7樓:池初夏侯
樂府曲名,內容多寫邊塞情況和戰士的生活。
8樓:網友
從軍行:樂府舊題,屬相和歌辭平調曲,多是反映軍旅辛苦生活的。
盛唐時期,國力強盛,君主銳意進取、衛邊拓土,人們渴望在這個時代嶄露頭角、有所作為。武將把一腔熱血灑向沙場建功立業,詩人則為偉大的時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壯的豪情、譜寫了一曲曲雄渾磅礴、瑰麗壯美的詩篇。
如《從軍行七首》就是王昌齡採用樂府古題寫的此類邊塞詩。
《古從軍行》怎麼背?作者是誰?詳細介紹下
9樓:匿名使用者
古從軍行 】盛唐 【作者】李頎 白日登山望烽火,⑴ 黃昏飲馬傍交河。 行人刁斗風沙暗, 公主琵琶幽怨多。⑵ 野雲萬里無城郭, 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 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 應將性命逐輕車譁轎。⑶ 年年戰骨埋荒外, 空見蒲桃入漢家。
2] [本段]註釋譯文 【註解】 ⑴烽火:古代一種警報。 ⑵公主琵琶:
漢武帝時以江都王劉建女細君嫁烏孫國王昆莫,恐其途中煩悶,故彈琵琶以娛之。 ⑶聞道」兩句:漢武帝曾命李廣利攻大宛,欲至貳師城取良馬,戰不利,廣利上書請罷兵回國,武帝大怒,發使至玉門關,曰:
軍有敢入,斬之!」兩句意謂邊戰還在進行,只得隨著將軍去拼命。 (4)飲馬:
yìnmǎ,給馬喂水 亂旅肆 【譯詩】 白天士卒們登山觀察報警的烽火; 黃昏為了飲馬他們又靠近了交河。 行人在風沙昏暗中聽到刁斗淒厲; 或聽到鎮空細君公主琵琶聲幽怨更多。 野營萬里廣漠荒涼得看不見城郭; 大雪霏霏迷漫了遼闊無邊的沙漠。
胡地的大雁哀鳴著夜夜驚飛不停; 胡人的士兵痛哭著個個淚流滂沱。 聽說玉門關的交通還被關閉阻斷; 大家只得豁出命追隨將軍去拼搏。 年年征戰不知多少屍骨埋於荒野; 徒然見到的是西域葡萄移植漢家。[3]
李白從軍行從軍行李白
從軍行 唐 李白 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譯文 將軍戎馬一生,伴隨他出徵的鐵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這次戰爭在塞外進行,城南是退路。但連城南也被敵人設下了重圍,全軍已陷入可能徹底覆沒的絕境。將軍急中生智,下令突圍,在突圍的關鍵時刻,將軍將敵方大將一擊...
從軍行王昌齡,王昌齡之《從軍行》的全文
邊塞詩 征戍者深沉 複雜的感情 彷彿在軍中置酒飲樂的場面之後,忽然出現一個月照長城的莽莽蒼蒼的景象 古老雄偉的長城綿亙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壯闊而悲涼。對此,你會生出什麼感想?是無限的鄉愁?是立功邊塞的雄心和對於現實的憂怨?也許,還應加上對於祖國山川風物的深沉的愛。王昌齡 從軍行七首其四 青海長雲暗雪...
王昌齡的從軍行其四的意境王昌齡的《從軍行》其四,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從軍行 其四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前兩句寫景,用 青海長雲 孤城遙望 極言塞外荒涼 空曠的景緻,給人以蒼涼之感 用 暗 孤 遙 等字奠定了全詩的感情基調 是悲壯的讚歌,是孤獨的等待,是思鄉的惆悵。後兩句敘事抒情,百戰 穿金甲 寫戰事的頻繁 激烈 殘酷,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