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失犯罪會判成結果犯嗎,過失犯罪是結果犯嗎

2025-05-09 12:50:07 字數 3150 閱讀 3463

1樓:法師兄法律諮詢

過失犯罪可以分為過於自信的過失和疏忽的過失。在實踐中,並不是所有的過慎餘顫失犯罪都是結果犯,只能說大多數過失犯罪都是結果犯。過失犯罪的構成要件:

1)毀模行為人主觀上必須有過失心理;(2)寬敗行為必須有危害社會的結果。從刑法分則的規定來看,這些結果一般都是比較嚴重的結果。除刑法第330條和第332條外;(3)必須明確規定處罰此類過失犯罪的分則性。

綜上所述,對於過失犯罪,一般是導致某種危害結果的發生才構成犯罪,但刑法第330條和第332條除外,所以過失犯罪並不都是結果犯。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五條、第二百三十三條、第三百三十條、第三百三十二條。

2樓:在紅塵中修心

過失犯罪不是都是結果犯。好鉛過或亂失犯罪是指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友團好種結果的行為。構成過失犯罪,對於法律有規定的罪名,行為人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3樓:市白楣

有無過失即有無注意義務,要從法律、合同、經驗等方面判斷,最後的標準就是普通人爛沒的注意頃族義務標準,刑法不要求人是神,同時這也要求法官要具備良好的評判雀歷弊修養。

4樓:匿名使用者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失誤或者過失的情況。但是有的過失卻造成了嚴重的後果,那就構成了法拿顫旁律上的過失犯罪。那麼,對於過失犯罪這種犯罪消橡型別是不是結果犯呢?

過失犯罪是結果犯嗎

5樓:律說律答

過失犯罪具體可以分為過於自信的過失和疏忽大意的過失。在實踐中,並非所有的過失犯罪都是結果犯,只能說大部分的過失犯罪屬於結果犯。過失犯罪的構成要件:

1)行為人主觀上必須有過失心理;(2)行為必須發生了危害社會的結果,從刑法分則的規定看,這些結果一般都是較為嚴重的結果。《刑法》第330條和第332條除外;(3)必須有處罰該類過失犯罪的分搏凱好則性明確規定。綜上所述,對於過失犯罪來講,一般是導致某種危害結果的發生孫喊才構成犯罪,但《刑法》第330條和第332條除外,所以說過失犯罪並不都是結果犯。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五條 【過失犯罪】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

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基鉛。

第二百三十三條 【過失致人死亡罪】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過失犯罪是結果犯嗎

6樓:創作者

過失犯罪,大部分是結果犯,但是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其他形式,也應負刑事責任。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枯春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五條。

應當預見自梁鎮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橡敗粗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

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過失犯罪只能是結果犯嗎

7樓:趙術全

法律分析:在實踐中,並非所有的過失犯罪都是結果犯,只能說大部分的過失犯罪屬於結果犯。以妨害傳顫啟悔染病防治罪為例,該罪屬於危險犯,引起甲類傳染病傳播或者有傳旁敗播嚴重危險的為必備構成要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五條 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

過失犯罪,法律有茄正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過失犯罪都是結果犯嗎

8樓:大

1、 過失犯罪 的構成要件: (1)行為人主觀上必須衡空有過失心理; (2)行為必須發生了危害社會的結果,從 刑法 分則的規定看,這些結果一般都是較為嚴重的結果。刑法第330條和第332條除外;3。

必須有處罰該類過失犯罪的分則性明確規定。 2、第三百三十條違反 傳染病防治法 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類傳染病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處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 或者 拘役 ;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1)供水單位**的飲用水不符合國家規定的衛生標準的; (2)拒絕按照衛生防疫機構提出的衛生要求,對傳染病病原體汙染的汙水、汙族喊物、糞便進行消毒處理的; (3)准許或者縱容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從事***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禁止從事的易使該傳染病擴散的工作的; (4)拒絕執行衛生防疫機構依照傳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預防、控制措施的。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 罰金 ,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咐穗瞎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甲類傳染病的範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有關規定確定。 3、違反國境衛生檢疫規定,引起檢疫傳染病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總之,對於過失犯罪來講,一般是導致某種危害結果的發生才構成犯罪,但上述的兩條例外,所以說過失犯罪並不都是結果犯。 在很多人的眼裡,只要行為人有犯罪,那麼就認為是有前科的。但之後再犯罪,是否能構成 累犯 ,這還要看是否符合累犯的構成要件。

也可以說是,有前科的人再次犯罪,並不一定就會成立累犯。當然,在累犯裡面又區分為了 一般累犯 和 特殊累犯 ,具體的構成要件要求不同。

過失犯罪都是結果犯嗎

9樓:陶子潤

需要具體分析,過失犯罪並不都是結果犯。根據過失犯罪的構成要件:行為人主觀上必須有過失心理;行為必須發生了危害社會的結果,從刑法分則的規定來看,這些結果一般都缺散飢較為嚴重的結果掘檔。

但刑法第330條規定妨害傳染病防伏返治罪和第332條規定的妨害國境衛生檢疫罪除外,必須要有處罰該類過失犯罪的分則性明確規定。因此,過失犯罪具體可以分為過於自信的過失和疏忽大意的過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五條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第三百三十二條違反國境衛生檢疫規定,引起檢疫傳染病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過失犯罪嗎,什麼叫過失犯罪?

根據 刑法 第15條的規定,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而構成的犯罪,是過失犯罪。過失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於自信的過失兩種形式。疏忽大意的過失是指行為人本來應該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是因為疏忽大意...

這樣算過失犯罪嗎,屬於過失犯罪嗎?

你舉的都不是過失犯罪。犯罪過失,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的心理態度。犯罪過失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於自信的過失兩種型別。1特徵編輯 1 實際認識和認識能力相分離。2 應為行為和實際所為不一致。3 主觀願望與客觀效果相矛盾。...

過失犯罪是否能構成共同犯罪

過失犯罪 不能構成共同犯罪,按各自所犯罪處罰 共同犯罪只能是故意犯罪 刑法 第二十五條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論處 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按照他們所犯的罪分別處罰。過失犯罪是可以成立共同犯罪的,條件如下 1 各行為人都有防止危害結果發生的共同注意義務 2 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