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至到期投資 例題求分錄與解釋
1樓:網友
購入債券,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資。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 - 成本 1000
應收利息 40
貸:銀行存款。
持有至到期投資 - 利息調整。
收到06年利息。
借:銀行存款 40 07年攤餘成本=(
貸:應收股利 40
借:應收利息 40
持有至到期投資 - 利息調整。
貸:投資收益。
收到07年利息。
借:銀行存款 40 08年攤餘成本=(
貸:應收股利 40
借:應收利息 40
持有至到期投資 - 利息調整。
貸:投資收益。
收到08年利息。
借:銀行存款 40 09年攤餘成本=(
貸:應收股利 40
借:應收利息 40
持有至到期投資 - 利息調整。
貸:投資收益。
借:銀行存款 40 10年攤餘成本=(
貸:投資收益 40
借:銀行存款 1000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 - 成本 1000
2樓:網友
購入時借:持有至到期投資-面值 1000應收利息 40貸:銀行存款。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借:銀行存款 40
貸:應收利息 40
投資收益:(萬元。
借:應收利息 4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貸:投資收益。
持有至到期投資攤餘成本:萬元。
注會 持有至到期投資
3樓:匿名使用者
**部分:
借:銀行存款 105 30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640(3 200×20%)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100 000投資收益 5940
剩餘部分的票面利息=500 000*80%*5%=20000剩餘部分的利息調整=3200*80%=2560所以剩餘部分的投資收益=20000+2560=22560
關於會計:持有至到期投資
4樓:東奧名師
初始入賬成本950000+6680=956680元,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43320
實際利率為i,當i=4%時,956680=40000×
p/a,4%,5)+1000000×(p/f,4%,5)=40000×>956680
當實際利率為6%時,956680=40000×(p/a,6%,5)+1000000×(p/f,6%,5)=40000×<956680
用內插法i=4%+(999072-956680)/(999072-915496)×(6%-4%)=
20×3年應確認投資收益956680*元。
20×4年應確認投資收益(956680+7930)*元。
20×5年應確認投資收益(964610+8327)*元。
20×6年應確認投資收益(972937+8744)*元。
20×7年應確認投資收益43320-7930-8327-8744-9182=9137元。
誰幫我做一下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會計題目
5樓:倪木辛涵
購入時: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1000
應收利息 40
貸:銀行存款。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2007年期末:
借:應收利息 4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貸:投資收益。
收到利息。借:銀行存款 40
貸:應收利息 40
對於持有至到期投資來說,攤餘成本就是他的賬面價值,購入時支付的對價要扣除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作為他的初始入賬成本(也就是期初攤餘成本)。二級科目「成本」只反映債券的面值,面值和期初攤餘成本之間的差額反映在「利息調整」這個二級科目裡。後續處理中首先要明白實際利率是債券到期收回的(固定或可確定)的金額折現成這筆投資實際佔用的資金的折現率,也就是我們真正的投資收益率,而實際利率計算出來的投資收益和票面利率計算出來的「應收或應計利息」之間的差就是用來攤銷「利息調整」這個二級科目的,「利息調整」在債券到期時要攤到零(沒有餘額)。
溢價購買的債券攤餘成本要一期一期往下調,最後等於面值,折價購買的債券攤餘成本要一期一期往上調,最後也等於面值。
學習中需要注意的內容:
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只反映面值。
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不作為初始入賬成本。
實際利率是怎麼來的?其用途是什麼(用來計算真正的投資收益)?
期末攤餘成本=期初攤餘成本+(投資收益-應收或應計利息)
以上公式是我自己總結的,其中(投資收益-應收或應計利息)就是「利息調整」要攤銷的數字,也是攤餘成本期末要調增或調減的數字,溢價購買是負數,折價購買是正數。
希望對你有幫助。
6樓:網友
一、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取得。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1000
應收利息--b公司 40
貸:銀行存款。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二、2007年1月5號收到2006年利息。
借:銀行存款 40
貸:應收利息-b公司 40
2007年投資收益為:
借:應收利息-b公司 40
持有至到期投資-b公司債券-利息調整。
貸:投資收益-b公司債券。
注:實際收益與應收利息的差額就是利息調整的數值。借記或貸記「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科目。
根據約定,第一年應收的利息為1000*4%=40(萬元),但是按照攤餘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投資收益為(,所以差額計入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科目。
2007年底的攤餘成本為。
2008年1月5號收到利息:
借:銀行存款 40
貸:應收利息-b公司 40
2008年投資收益為:
借:應收利息-b公司 40
持有至到期投資-b公司債券-利息調整。
貸:投資收益-b公司債券。
2008年底的攤餘成本為。
2009年1月5號收到利息:
借:銀行存款 40
貸:應收利息-b公司 40
2009年投資收益為:
借:應收利息-b公司 40
持有至到期投資-b公司債券-利息調整。
貸:投資收益-b公司債券。
2009年底的攤餘成本為。
2010年收回利息和本金。
借:銀行存款 40
貸:應收利息-b公司 40
借:銀行存款 1000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 - 成本 1000
7樓:網友
2007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 -成本 1000應收利息 40
貸: 銀行存款 =
持有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實際購買的價款是 實際是花了買到了1000的債券 攤銷的成本是。
2008 借:應收利息 40
持有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貸:投資收益。
同時 借:銀行存款 40 貸 :應收利息 402009
借:應收利息 40
持有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貸:投資收益 (
借:應收利息 40
持有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貸:投資收益 (
這樣就把要攤銷的攤銷完了。
後面處置 借 銀行存款 貸 :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投資收益 可能還有資產減值 看情況做。
8樓:遼闊的天空
按題目要求,用「直線法」(一般是要求用「實際利率法」)。
溢價:203000+600-200000=3600元每年應攤銷的溢價:3600/3=1200元1、購入時: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20000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3600
貸:銀行存款 203600
2、年末收到利息: .
會計關於持有至到期投資乙個題的疑問
9樓:網友
你好,這實質是計算持有至到期投資未來淨現金流量的現值問題,這裡是知道了現值,而是要求利率的問題,那麼這個利率就是內含報酬率,也就是實際利率。
利息並不複利的原因 :
由於各期的利率不是複利,這才會使得各期的利息收入是乙個相等的固定的數,那麼這個相等數額,相等期限收到 的利息,就會形成年金,那麼你所看到的那個計算過程或式子,正是年金現值的計算方法。
即每年收到的利息(年金)的現值+期滿後收到的本金的複利現值,這就是持有至到期投資的現值,題目中告訴你了是1000
你明白了嗎?
如果還有疑問,可通過「hi」繼續向我提問!!!
10樓:那時花開鬱悶
題目所說的不以複利計算指的是一次還本付息時,利息按票面利率計算單利。計算實際利率時還是應該算複利的。
11樓:網友
這個題目你看掉了。
其實書上本身的意思是通過複利現值算出實際利率啊,
cpa會計教材例題 持有至到期投資那一節的。
12樓:匿名使用者
2、你現在是站在企業主體當然和債券本身的計息方式無關,但是不同的付息方式折現方法不同,比如利息按年付你就要一年年的折現,本題是第五年底一起支付,所以折現是在第五年底一起折現,(答:是)
3、你把-5次寫成5次了吧(呵呵,這個贈送)
13樓:財務資料
是的你的理解正確,和債券本身的計息方式無關,但是票面利率要用到啊,要不用什麼利率折現啊,不過會計裡面實際利率的計算不是重點,看完財管那本你就完全明白了,比這個折現複雜多的計算多的是,這個在財管裡面只是基礎。
會計 持有至到期投資
14樓:網友
題目中有一句話,乙公司於4月1日對外**該持有至到期債券投資10%,這樣需要將剩餘持有至到期重新分類為可供**資產。剩餘的是90%,成本和公允價值都佔90%,所以借:可供**金融資產1 200 000/10%*90%=10 800 000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1 000 000/10%*90%=9 000 000
中考理化知識點總結
不知道你是 的,我是本屆上海中考生,希望我的資料能幫你。物理首先,要多看看書啊什麼的瞭解一些物理常識,像奧斯特 托裡拆利之類的,那種邊緣知識如果在考場上碰到不會那就只能蒙了,無法通過別的公式推出。然後,針對計算題做一點系統複習,記一些公式來用,像壓強一類的知識一般都會考到,然後就是電學也要重視,然後...
幾何知識點總結歸納
1 過兩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 2 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補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餘角相等 5 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和已知直線垂直 6 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連線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 8 如果兩條直線都和第三條直線平行,這...
壓強和浮力知識點,壓強和浮力知識點總結
第一節壓強 壓力概念 方向單位和符號 例項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壓強壓強是反映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概念公式 單位和符號 增大壓強和減小壓強的方法 增大壓強的方法 減小壓強的方法 第二節液體壓強 液體的壓強 產生的原因 1 2 2 測量工具 液體壓強的特點 三 連通器 1 概念 原理應用 第三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