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絲綢之路」,是古代連線亞歐的東、西方商貿通道的總稱。
絲綢之路有數條幹線和支線,有草原絲綢橋戚之路、綠洲絲綢之路、敏指陵海上絲綢之路和西南絲綢之路。通常所說的絲綢之路,是指綠洲絲綢之路。位於絲綢之路要衝的西域,是歷史上世界民族大遷徙的十字路口,是東西方文化交流薈萃之地。
中原文化、古羅馬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中亞文化和印度文化都曾通過絲綢之路在這裡粉墨登場。
古代絲綢之路起點是中國的長安,長安是漢朝和唐朝的國都,當時各地絲綢和其它商品集中在長安以後,再由各國商人組成商隊,浩浩蕩蕩爬上陝甘高原,越過烏鞘嶺,經過甘肅武威,穿過河西走廊,到達當時的中西交通要道敦煌。另外青海也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再往西便是新疆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絲綢之路經河西走廊到達新疆後分為三路:
北道,是經伊吾(今哈密)、北庭(今吉木薩爾)、到烏魯木齊,然後經過石河子、阿里麻裡(今霍城逗旦)、伊犁抵達黑海沿岸;
中道,是經吐魯番、焉耆、輪臺、庫車、溫宿、喀什,翻越帕公尺爾高原抵達地中海;
南道,是經陽光、若羌、且末、于田、莎車,過阿姆河抵達伊斯坦堡。
誰知道絲綢之路課文?
2樓:承吉凌
張騫與絲綢之路。
兩千多年前的一天,古羅馬的皇帝去劇場看戲。他身上那件絢麗奪目的長袍使所有的觀眾目瞪口呆。大家目不轉睛地盯著皇帝的新裝讚不絕口,連看戲都要忘了。
一打聽,才知道這件長袍是用中國絲綢製作的。
從此,華麗的中國絲綢被歐洲人譽為最珍貴的衣料,和**的價錢一樣。羅馬人把中國叫「賽里斯」,就是絲綢的意思。
那時候,交通非常不方便,沒有公路,更沒有鐵路、汽車和飛機。羅馬位於中國西邊七千多公里的地方,中間隔著茫茫無際的沙漠,還有冰雪覆蓋的高山和偏僻的'荒野,自然條件非常惡劣。人們經過那裡,還要躲避強盜和野獸的襲擊。
那麼,中國絲綢究竟是怎樣運到歐洲去的呢?
原來,有一條貫通亞洲的道路,向西延伸到衝信地中海,直達歐洲,這是一條以絲綢**為主的商路。歷史學家把局判迅這條路稱為「絲綢之路」。為了開闢這條道路,漢代偉大的探險家、外交家張騫獻出了畢生的精力。
兩千一百多年前,張騫奉漢朝皇帝的命令,帶著一百多人從都城出發,渡過黃河,進入浩瀚的沙漠。他們依靠太陽和星星辨別方向,日夜兼程,卻不幸被遊牧民族俘虜,忍受了十一年的屈辱後,才找到機會在乙個寒夜裡逃出來。他們翻過帕公尺爾高原,到達了富饒的西域各國。
張騫回來時,隨從人員只剩下了乙個。聽了張騫的介紹,人們才知道,西域既不是人們嚮往的仙境桐此,也不是人們傳說中的恐怖世界。於是到西域做生意的人多起來了。
中國的絲綢、鐵器等源源不斷地運過去,西域的胡蘿蔔、葡萄、良馬等也傳到了中國。張騫打通的「絲綢之路」,成為聯結歐亞大陸的紐帶。
《我心中的絲綢之路》作文600字
3樓:網友
乙個世紀又乙個世紀,一條銀色飄帶,把中國、印度、希臘、古羅馬和波斯文化聯結起來。把古老中國發明的絲綢、火藥、造紙、印刷術傳到西方。又把古代西方的黃瓜、胡蘿蔔、芍藥、石榴、核桃等,沿這條古道傳入我國。
這條主要運送絲綢的路,人們把它稱之為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也是對古代中國與外部及西方往來通道的通稱。它隨著歷史長河流淌而變化萬千。它不是今天公路貫通的概念,實際上,也不是隻有一條固定的道路。
從廣義上講,是指古代中國絲綢輸入西方的通道,也是中西方古代文化交流、物資**互動的一條時間跨度久遠、寬而大的線路。
絲綢之路東起中國西安(古長安),西至地中海的東岸。長安是漢、唐都城,各地絲綢集中於此組成駝隊,用數月甚至數年,經甘肅河西走廊敦煌一帶進入新疆。然後分南、中、北道穿越新疆,共分三條主要線路出境:
一是南道,自敦煌沿崑崙山北麓,經若羌、和田(古代稱于闐)抵莎車,越帕公尺爾高原;二是中道,沿天山南麓經吐魯番(古稱高昌)、焉耆、庫車(古稱龜茲)、喀什(古稱疏勒)翻越帕公尺爾;三是北道,經哈密(古稱伊吾盧)沿天山北麓過吉木薩爾(古稱北庭)、伊犁(古稱阿力麻裡)出境,西抵裡海沿岸。
絲綢之路中道、南道、北道在新疆境內蜿蜒萬餘里,代代相傳。成千上萬的使者、商人、僧侶不畏艱險,奔波於此道;無數將士為保衛它的暢通,灑下斑斑血跡,方使這條路成為連線歐亞大陸的絢麗綵帶,傳送人類古老文明的萬里長橋。歷史上的興衰在沿途留下無數的古城、烽燧、石窟寺廟等,也有無數的寶藏深埋地下或大漠中,一直吸引著世界各地人們的目光。
絲綢之路在歷史上促進西域地區經濟文化發展的作用古今一直被人們肯定。今天,新疆的重要城鎮,幾乎都處在古絲綢之路的交通線上。現代城鎮的建設煥發了絲綢之路的生機,古城與現代城鎮既有空間、時間、距離,又彼此相連相依,這是歷史的必然,客觀規律。
位於最高的帕公尺爾高原上的塔什庫爾幹新城與石頭城相連,最低窪的吐魯番城與高昌、交河故城相伴。昔日美麗牧場的烏魯木齊如今成為現代大都市。當今,不知有多少人慕名而來,在新疆廣闊無垠的土地上旅行,訪古探幽,體味絲路城鎮新貌,博覽濃郁的民族風情。
海上絲綢之路作文四年級800字
4樓:匿名使用者
作文:海上絲綢之路海洋是生命的搖籃。兩千多年前開始逐漸形成的「海上絲綢之路」,跨越浩瀚的大海,將中國與世界各地連線起來。
我的家鄉寧波,取自海定則波寧,具有悠久深厚的海洋文化。它就是中國最主要的「海上絲綢之路」城市之一,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閃耀在中國的海岸線上。一走進寧波博物館一層的名為《跨越海洋》的展廳,就能感受到海洋的氣息。
整個展廳以大海的藍色為主色調,陳列著各種當年的貨物。有絲綢,茶葉,瓷器,香料等等。看到它們,我的眼前就彷彿出現了那一艘艘高大巨集偉的貨船,正拉響汽笛,準備越洋過海,將貨物遠銷他鄉。
展廳裡最多的要數瓷器了,各種形式,各種用途,看得人真是眼花繚亂。在歲月的侵蝕下,有的支離破碎,有的顯得傷痕累累,有的依舊光彩照人。有的色彩絢麗,有的古樸典雅,有的雕刻精美。
我不禁要讚歎我們祖先的技藝之高超。時間飛快的流逝,時代在改變,眨眼就到了科技發達的今天。它們幾千年來默默地注視著這個世界,真是歷盡滄桑。
如今彷彿像我們述說著它們那不平凡的經歷。在乙個展臺裡,靜靜地躺著幾塊瓷片,瓷片上調著精美的花紋,可見它原來是件不錯的藝術品。這不免讓人覺得可惜,也使人無限的聯想。
它是怎麼碎的?它原來將運往**?它是幹什麼用的……可能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猜想,但是這一切我們以無從考證。
海上絲綢之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中外互通有無友好往來,各國商人獲取利益,傳播宗教與信仰……這一切都是大海功勞,海洋是我們人類的寶庫!它還需我們繼續開發和研究!
仿寫絲綢之路的作文
5樓:匿名使用者
仿寫就是仿照例文的樣子寫作文。一般來說,作文由不會寫到會寫,由寫不好到能夠寫好,都要經過由仿寫到創作的過程。
同學們都知道:廣泛地閱讀可以為寫作積累大量的材料,寫起作文來才會得心應手。反之,如果閱讀的基本功不紮實,要寫出高質量、高水平的作文是不可能的。
因此,同學們要十分重視語文課上閱讀分析這一環節,這樣才會從中掌握一定的寫作方法、技巧,才會有的放矢地仿寫作文。
研讀例文:我們在學習每一篇課文時,不僅要弄明白課文裡寫了什麼內容,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更重要的還要知道作者是使用哪些詞句,按什麼順序,採用什麼方法寫出來的?具體地講,在閱讀分析課文時同學們可以從以下七個方面入手:
1)理解課題;2)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3)正確劃分段落層次,概括段意或層意;4)分清文章內容的主次、辨別詳略;5)找出和理解中心句,概括中心思想;6)注意段與段之間的銜接和過渡;7)找出作者觀察記敘事物的順序。
借鑑例文:弄清上述問題之後,同學們還可以結合本單元的導讀提示,選擇適當的題材,運用課本中學過的寫作方法進行作文片段練習,進而對所學課文的選材、寫作方法的理解、運用、鞏固達到熟練的程度。也就是說,同學們在寫作文時,可以聯絡這一單元或以前學過的某些課文,借鑑其表達方式;還可以閱讀與本次作文題材相關的資料,豐富寫作素材,提高認識能力,為自己獨立完成作文奠定基礎。
例如,我們在學完《少年閏土》一課後,準備學習本文的寫法寫一篇有關寫人的作文。為了把這次作文寫好,首先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作者是怎樣描寫少年閏土的特點的?通過閱讀原文同學們不難看出:
作者不但抓住了少年閏土的外貌(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乙個明晃晃的銀項圈。)、行為、語言等外在特點,還選取了典型事件(捕鳥、看瓜刺猹、撿貝殼、看跳魚)揭示少年閏土的內在特點:知識豐富、聰明能幹、活潑可愛。
接著請同學們構思應如何去寫自己想要寫的人?同學們依據《少年閏土》一課的寫法明確了應從:1)要抓住媽媽的外在特點進行一番描述,但不要眉毛、鬍子一把抓,注意體現重點,一定要為突出中心思想服務;2)藉助典型事例揭示媽媽的內在特點:
a、生活小事——吝嗇;b、育人、助人——大方……除此以外,同學們還可以根據生活經驗蒐集一系列的素材,但要根據需要恰當地選擇,要選能突出人物特點的材料去寫。
課文 絲綢之路寫作背景,絲綢之路課文主要內容
中西交流日益密切bai,du 作者寫這篇文章是為了勾zhi起讀者對歷史的遐dao想。作者以獨特的視角內,生動描繪了 容兩千多年前中國與安息古國交流的一幕,再現了西部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說明了絲綢之路不僅僅只是古代亞歐互通有無的商貿大道,更是促進亞歐各國和中國友好往來 溝通東西方文化的友誼之路。文章語...
四年級絲綢之路課文是什麼絲綢之路課文主要內容分為哪三部分
歷史上曾經記載過這樣一件事 有一次,古羅馬的愷撒大帝去劇場看戲。他身上那件絢麗奪目的長袍使所有的觀眾目瞪口呆。大家目不轉睛地盯著皇帝的新裝讚不絕口,連看戲都沒有心思了。一打聽,才知道那件漂亮的長袍是用中國絲綢製作的。從那以後,華麗的中國絲綢在歐洲各國出了名 用中國絲綢製作的衣服,成了最時髦 最講究的...
絲綢之路的,絲綢之路的資料20字
絲綢之路,簡稱絲路 抄。襲是指西漢 公元前202年 公元8年 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 今西安 為起點,經甘肅 新疆,到中亞 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 這條道路也被稱為 西北絲綢之路 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 絲綢之路 名稱的交通路線 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