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從小到大有被 恐嚇式育兒 的經歷嗎?

2025-04-28 21:15:03 字數 2966 閱讀 1298

1樓:帳號已登出

有。我想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適當的恐嚇能使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接觸危險的事物或情景。在教育孩子上面的確是有效果的,但是弊大於利。

很多家長也明白這種方式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傷害,但是為什麼仍舊熱衷於「恐嚇式育兒」呢?

原因:1.沒有其他正確有效的方法。

家長明知道通過恐嚇來讓孩子安靜或達到某種目的不是最適宜的方法,但是每次遇到事情仍會採取恐嚇的手段。因為沒有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所以恐嚇這個簡單有效的方式才會被家長普遍應用。

2.缺乏耐心。

工作的壓力、生活的壓力已經把家長壓得喘不過氣來,各方各面已經佔據了家長很多的精力。導致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足夠的精力,在家庭教育。

方面缺乏耐心。

遇到孩子哭鬧不止,行為不當:打架罵人、不聽話、不好好吃飯睡覺、撒謊這些情況。家長一旦屢勸無用,耐心耗盡,行為上就會不受控制,不由自主的就會用恐嚇的方式來阻止孩子不當的言行。

3.效果明顯、立竿見影。

很多家長表示恐嚇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有用的好悄鎮,能讓哭鬧不停的孩子瞬間安靜下來,能及時阻止孩子不當的行為。友粗。

很多時候哄勸、講道理等都不能使孩子安靜下來,都不及恐嚇的方式有效果。而且家長不夠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

總感覺嚇一嚇沒什麼。

建議儘量不要打罵或恐嚇孩子,不運李要總是一副「我都是為你好,你必須聽的樣子。」恐嚇不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家長要去認真瞭解自己的孩子,因材施教。

前幾天,在江蘇南通,乙個10歲男孩,為了去同學家玩,偷偷拿了家裡的100元錢,被父母扭送到派出所。

結果是警察對男孩進行了耐心教育,男孩知錯,並歸還父母剩餘錢數。

但同樣也對男孩父母進行了教育:

父母應該先採取合理合法的方式對小朋友進行教育,不要總是說犯了錯就叫警察叔叔抓你,要讓小朋友知道,以後遇到什麼危險的事要找警察叔叔幫忙,不要讓孩子一想到警察叔叔就很害怕。」

這就是「再不聽話,就讓警察把你抓走的」的公升級版呀!

那麼「恐嚇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呢?

艾爾菲·科恩的《無條件養育》

說:家長喜歡用恐嚇式教育,其實是「愛的撤回」,也就是暫時性的情感拋棄,雖然這種做法不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損害,但是卻比打罵要來的更加的冰冷。

2樓:射手灬神龜

是的,從小到大大多數人有過被恐嚇式的育兒經歷,因為那個時候的大環境都是這樣子的,父母都會這樣教育孩子的。

但是這種教育會形成很多孩子的叛逆和膽小懦弱。

恐嚇幼兒教育是不可取的,對孩子的害處多多。

一、會出現叛逆。

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家長不是用說服教育耐心的與他交談,而是採用暴力的方式去解決,這會給孩子造成心理上的陰影,時間長了他在心裡面會產生逆反的心理。

會排斥父母的教育而不願意和父母溝通,反正換來的就是一頓打。所以他們會隱藏自己的內心,時間長了他們在面對問題時有可能會出現傷害自己的現象。

有些孩子在解不開一道題的時候,就會用力捶打自己的頭,其實這都是和父母平時對他們的教育方式是有關係的。更有甚者孩子會把這種暴力傾向加註到別人身上。

再出現問題的時候,不會用和平的方式解決,而是用武力的方式去面對問題,甚至會傷害別人。

第。二、願意討好別人。

在父母嚇唬下長大的孩子,就容易願意看別人的臉色討好別人,別人說什麼他都會遵從不確定自己內心的想法,小心翼翼的說話,他們會放低自己的姿態。

因為害怕別人會不喜歡她,害怕稿汪檔不和他一起玩耍,處處想著討好別人,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沒有自己獨立的性格,容易人云亦云,遇到困難之後本能的向後退縮,所以他們是很難取得成功的。

第三,孩子會變得非常膽小。

長期生活在父母嚇唬大的孩子,他們的性格會變得非常懦弱和膽小,因為在面對**的父母的時候,他們不敢表露自己的內心,只會躲在背後偷偷的觀察父母的臉色,討好父母。

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也會變得不勇於承擔問題和責任,逃避和推卸鍵亂責任認為一切都和他無關,因為他在印象中只要承擔了這樣的錯誤,那麼接受的就會是一頓暴力的毒打。

第。四、孩子會喪失對家長的信任。

如果在家庭裡家長經常進行威脅恐嚇的教育,當孩子年齡還小的時候,他們並不知道家長說的這些話都是假的,都是嚇唬他們的。

但是等到孩子大的時候,他們開始有自己的意識和判斷力,他們就會知道父母在欺騙自己,那麼他們會越來越不信任父母,當他們真正遇到困難和危險的時陵團候,他們也不會想對父母說。

3樓:心理小技巧

當然有啦!說晚上黑的地方有鬼,去到黑的地方,心都要跳出來;生病了不好好吃藥,用醫生嚇唬,會害怕去醫院,害怕醫生,害怕打針;

用老師嚇唬,容易抗拒入學,遇到問題也不敢主動求助。

其實,這些問題有更好的方法:全身心的接納孩子。

你不怎麼樣我就不愛你了」這種常見的恐嚇句式,其實就是一種「有條件的愛」——它把我們對孩子的愛當成一種條件,去要求孩子成為我們想要的樣子。

但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無條件的愛」。

他需要擁有乙個穩定的安全感,那就是「我的爸爸媽媽會一直愛我」。有了這樣內在的安全感,孩子才有精力去發展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無條件的愛不等察旦於孩子做任何事情我們都接納,哪怕孩子傷害到他人,傷害到自己。

我們可以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教育他,但前提是讓孩子明白:我依然愛你,但是我不喜歡你這個行為。而不是因為你做了這個行薯衡為,我就不愛你了。

#耐心點敗手擾、再耐心一點跟孩子溝通。

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靜靜地待在他身邊。等他平復下來之後,再耐心地溝通:為什麼我不允許你做這件事、我們可以尋求什麼樣的解決方法。

面對一些不涉及到人身安全的問題,比如孩子睡懶覺、遲到等等,不妨讓孩子自己承擔這些行為的後果。

當孩子親身去體驗,真的知道了自己的行為有問題,才願意自發的去調整,去改正。

正面管教教育體系的創始人簡·尼爾森曾說:

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

寶寶經常被父母恐嚇式教育好嗎?

4樓:網友

你好!孩子還小不能用恐嚇的方式教育孩子,你這樣教育會後悔的。

從小到大,有哪些東西是你非常喜歡吃的

香蕉 土豆 萵筍 青菜 蘋果 紅薯 牛肉。我比較喜歡吃臘腸,我覺得這種食物很美味,還有牛肉乾。蝦條,也是我最愛吃的。口感酥脆 鮮香,小時候裡面還會附贈一個果凍,每次吃完都要嗦嗦手指。方便麵,哈爾濱紅腸,北京烤鴨,東北鍋包肉 很多啊,例如說辣條,可樂,葡萄,西瓜等等。那一定是巧克力了,小時候因為家長擔...

有什麼的經歷是讓你成長的,你從小到大經歷過的讓你對你成長最有幫助的事情是什麼?

07年因為婚姻的選擇,讓我失去了七個月的寶寶,宮外孕又被公司炒掉,家裡人不管不問,被朋友出賣,老公也說對我失望透頂,我曾經懷疑過人生,還好我現在站起來了,變得強大了,這世界我不在依靠任何人。只靠我自己。我先說說我的吧!讓我成長的是她的離開。她離開了我,我才知道幻想是敵不過現實的。之所以說那不是理想是...

從小到大情感冷漠的人是怎樣的經歷?

在這個世界上有熱情的人自然也就會有情的冷漠的人,但是不能單從外表就判斷別人是好是壞。有的也是因為背地裡經歷了很多的事情才會這樣的,可能大多數人都會覺得有什麼情緒立馬的顯露出來才是最真實的,又或者冷漠只是隱藏在外表之下,但心裡還是比較火熱的,事實上這樣的人長期以往下去基本上不會表達情感了,可基本上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