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文學常識有用的,元曲的文學常識

2025-04-27 10:40:08 字數 1222 閱讀 2200

元曲的文學常識

1樓:乾萊資訊諮詢

元曲原本來自所謂的「蕃曲」、「胡樂」,首先在民間流傳,被稱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調」。隨著元滅宋入主中原,它先後在大都(今北京)和臨安(今杭州)為中心的南北廣袤地區流傳開來。

元曲有嚴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數、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雖有定格,但並不死板,允許在定格中加襯字,部分曲牌還可增句,押韻上允許平仄通押,與律詩沒卜絕句和宋詞相比,有較大的靈活性。

元曲前後期不同特點。

一、前期為元雜劇的鼎盛時期,作家主要活動活躍在大都、平陽、東平。代表作家有關漢卿、白樸、馬致遠、王實甫。現存的元雜劇有80 種屬前期,著名的悲劇名著都產生在前期。

1、前期劇作帶有強烈的時代特色,真實地反映當時的社會現實,塑造了一系列勇於反抗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2、語言以北方話和中原地區口語為基礎,吸收了民間講唱藝術的營養,具有質樸沒畢、自然、生動、潑辣的特點枯察芹。

3、和舞臺的結合非常緊密,充分顯示出 藝術的生命力,這就是所謂的當行本色。

二、後期的雜劇創作移向杭州,由北方移向南方的作家有鄭光祖、宮天挺、喬光、秦簡夫,重要作家南移是雜劇創作走向滅亡的原因之一。

1、後期作品缺乏前期創作的現實性,愛情劇、文人事蹟劇、神仙道化劇有所發展,同時藝術上追求工麗華美和情節的曲折離奇,失去了前期的渾樸、獷悍、平易、親切的韻味。

2)、作家南移後雜劇創作脫離了賴以產生和發展的土壤。在與南戲的並存中,逐漸產生了變化,雜劇形式不可避免地走向衰微。

元曲基本文學知識

2樓:吃瓜群眾

元曲是中國文學史上與唐詩、宋詞並立的一座藝術豐碑,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是興盛於元代的一種詩歌形式,有小令和套曲兩類雜劇,是在前代戲曲藝術和講唱文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傳統戲曲藝術進入成熟階段,關漢卿的《竇娥冤》和王實甫的《西廂記》是元雜劇的。

代表作品。雜劇的語言包括曲詞、說白和科介。曲詞、說白是臺詞,是劇中人物的語言;科介是舞臺提示,是對劇中人物的主要動作、表情和舞臺效果的簡要說明。與詩、詞相比慶帆掘,戲曲的語言通俗,多用口語;與轎李其他戲劇種類相比,戲曲的語言具有以「曲」為形式的詩劇特點。

超現實的想象,誇張和借景抒情,是戲曲重要的藝術手法,前者以奇異的情節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後者則繼承了我國古代詩歌注重意境美的傳統,是一種形象化和富於詩意的表譽核現人物感情的方法。

我要問幾個文學常識小問題,謝謝,魯迅的文學常識 急用 謝謝

簡單來說吧,一個現在認為是某類詞的詞在古文中用成別的性質的詞,這就是詞類或用。使動,一個動詞翻譯成 使 怎麼樣 就是使動。意動,翻譯成 以 怎麼樣 名詞活用,就是現在多用作名詞的詞在古文中要翻譯成動詞,就管這個詞叫名詞活用。魯迅的文學常識?急用 謝謝 魯迅 1881年9月25日 1936年10月19...

下列文學常識表達有錯誤的一項是,下列文學常識表達有錯誤的一項是2分A《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從記憶中抄出來的散文集,共十

最後一項,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作者是奧斯特洛夫斯基 d,因為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作者是尼古拉 奧斯特洛夫斯基。d,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作者是前蘇聯的尼古拉 奧斯特洛夫斯基。高爾基的代表作是 母親 海燕 d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作者是奧斯特洛夫斯基 下列文學常識表達有錯誤的一項是 2分 a.朝花夕拾 是魯...

有誰知道關於元曲的知識和元曲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首元曲是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繼唐朝詩 宋詞之後蔚為一文學之盛的元曲有著它獨特的魅力 一方面,元曲繼承了詩詞的清麗婉轉 一方面,元代社會使讀書人位於 八娼九儒十丐 的地位,政治專權,社會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極為奪目的戰鬥的光采,透出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