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偏高本來凝固的蜂蜜會變散嗎,固體蜂蜜氣溫高時會變成液體嗎

2022-12-19 13:15:53 字數 3675 閱讀 7173

1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變散,是化晶現象;夏天天氣比較熱,當溫度高於30℃以上時,正常結晶蜜會慢慢的開始融化,如果原來的結晶體不是很多,可能最終能全部融化;如果原來的結晶體非常多,可能整個夏天過完了,也不會完全融化。結晶後的蜂蜜在夏天融化或不融化,都是很正常的現象。結晶後的蜂蜜一旦融化,即便是易結晶蜂蜜,也很難再次結晶;即使結晶了,顏色也可能變深。

2樓:百歲堂蜂蜜

溫度偏高,您說得凝固,學名叫做結晶會融化變成液體的。

蜂蜜的形態有兩種:液態和固態。液態蜂蜜在較低溫度下放置一段時間後,凝結成固體,這就是蜂蜜的自然結晶。

蜂蜜結晶的實質是葡萄糖結晶,是一個物理現象,蜂蜜結晶以後,從液體變成固態,顏色變淺,但其含水量、成分均為改變,在較高溫度下又變為原來的液態。所以不影響食用。

如果您當初購買的是天然成熟蜂蜜,並且放在陰涼處儲存,4-5年甚至10年都不會壞。但如果您當初買的是水蜜就另當別論了。建議開啟蜂蜜蓋子,聞一下,如果有酒的味道,就說明蜂蜜已經發酵了,就不能沖水喝了。

固體蜂蜜氣溫高時會變成液體嗎

3樓:烏娜姬

結晶蜂蜜融化的起始溫度是40攝氏度,溫度達到40度以上才會緩慢融化。

4樓:匿名使用者

會的!嚴格來說會變成濃稀一樣的!

蜂蜜到了氣溫10度就凝固了,這是真蜂蜜嗎?

5樓:

溫度太低,蜂蜜裡的糖就析出來了,這是正常現象

蜂蜜在低溫會凝固嗎?

6樓:農人楊飛

可凝,也可不凝,以前不懂,自己養了蜂才知道,夏天取了封蓋蜜放在冰箱都沒凝固,是我全程自己取的中蜂封蓋蜜,也沒有餵過糖,是我自己養來自己吃的,可能和蜜的品種有關。

7樓:99依依

從蜂巢裡分離出來的新鮮蜂蜜,大都是粘稠的透明或半透明的膠狀液體。在一般條件下貯存,有的蜂蜜就會逐漸混濁,而後凝結成白色的晶體,這是蜂蜜的自然結晶。蜂蜜的結晶是一種物理現象,一般情況下不影響其內在質量。

解釋蜂蜜的這種結晶現象,就必須瞭解影響結晶的有關因素及其原理過程。

影響蜂蜜結晶的因素很多,結晶的快慢與所含的葡萄糖結晶核的數量、溫度高低、含水量和直接形成蜂蜜的化學組分的蜜源花種有著密切的關係。通常條件下,蜂蜜中葡萄糖的含量越高,結晶核的數量也越多,結晶的速度就越快。

1 蜂蜜結晶速度與溫度的關係

蜂蜜在13~14℃時,最容易結晶,若低於此溫度時,雖然葡萄糖的過飽和程度加大,但由於蜂蜜中果糖、麥芽糖、糊精和膠狀體物質等在低溫下的粘滯度和密度卻大大提高,從而降低和阻礙結晶核的運動和擴散作用,結晶反而遲緩。若高於此溫度,蜂蜜的粘滯度雖然降低了,但是葡萄糖的溶解度卻提高了,從而減少了溶液的過飽和程度,也使結晶變慢,甚至使結晶融化。

2 含水量與蜂蜜結晶的速度

不成熟的蜂蜜由於含水量高(一般超過26%),過飽和程度低,結晶的速度變慢,有的不能全部結晶,由於蜂蜜的粘滯度小,結晶的葡萄糖沉到容器底部,其它稀薄的糖液浮在上層,成為液、固兩相、即半結晶狀態。這種增結晶的蜂蜜中結晶的那部分葡萄糖只含9.1%的水分,其它未結晶部分的含水量就相應增高。

同一花種的蜂蜜,其含水量低的結晶快,含水量高的結晶慢。甚至不結晶。

3 不同蜜源的蜂蜜,結晶的速度、程度和形態

一般葡萄糖、蔗糖和鬆三糖含量較高的蜂蜜,容易結晶,如油菜蜜、棉花蜜、葵花蜜、野壩子蜜、鴨腳木蜜以及一些甘露蜜等。而含果糖、麥芽糖、糊精和膠體物質較多的蜂蜜則不易結晶,甚至永遠不會結晶。如純度較高的刺槐蜜、棗花蜜、黨蔘蜜等。

4蜂蜜結晶的形態

蜂蜜結晶的形態有油脂狀、細粒狀、粗粒狀之分。若結晶核的數量多且密集,在形成結晶的過程中很快地全面,就形成了油脂狀;若結晶核稍少,結晶又快,就形成細粒狀;若結晶核的數量少,結晶又慢時,每個結晶核都有足夠的葡萄糖分子使其成分起來,這樣就能形成粗粒狀或塊狀結晶。不同品種的蜂蜜結晶儘管有各種各樣的形態,但都不會影響其內在質量,只是物理性狀不同而已。

5 結晶的形成

引起和形成蜂蜜結晶的主要因素是蜂蜜中的葡萄糖、蔗糖、鬆三糖等,它們是以固體溶解後存在於蜂蜜中。蜂蜜又是由多種糖混合組成的過飽和溶液,當這些固體溶質的糖比量超過其它液態糖的一定比率,以及超過蜂蜜中所含水分的溶解度時,在一定的條件下(溫度),結晶即很快產生。蜂蜜的結晶主要取決於葡萄糖和果糖之間的比量,也可以說是葡萄糖所佔還原糖的百分比例。

一般來說,當葡萄糖含量與果糖含量相等(1:1),結晶緩慢;當比例為1:1.

2時,一般不出現結晶;當比例為1:0.9時,結晶很快出現。

綜上所述,蜂蜜的結晶,實質上是葡萄糖從蜂蜜中析出被分離的一種現象和過程。從分子論的觀點來看,在蜂蜜裡葡萄糖分子本來是毫無秩序地運動著的,但蜂蜜裡葡萄糖超過它的溶解度,成為過飽和溶液時,就有一部分葡萄糖分子在蜂蜜裡開始有規則地運動、排列起來,形成一個微小的結晶核,成為一個結晶的中心,更多的葡萄糖分子有規則地排列在它的各面,逐漸形成較大的晶體,從蜂蜜裡分離出來,這就是蜂蜜結晶的全過程。

蜂蜜在冬天時,凝固變成白色,這樣的蜜是好還是不好??

8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蜂蜜結晶,是正常情況,大多數蜂蜜都結晶,不影響營養價值;

你參考!

9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我想說一個觀點 有些老說什麼春季蜜什麼好啊 但是我想說一個花期都是在冬季 哪來的那麼多別的季節的蜜了?其實市面上大部分都是春季蜜!!!

蜜的結晶現象是從底部上來的 是很細膩的 含嘴激化

請問蜂蜜經過一個冬天,在比較冷的環境下為什麼全變成了固體膏狀?這樣的蜂蜜還能吃嗎?

10樓:匿名使用者

蜂蜜和玻璃一樣,都不是純淨物,沒有固定的熔點和凝固點。

在溫度稍低的情況下蜂蜜的葡萄糖會釋出產生結晶,尤其是濃度較高的蜂蜜!

正常的,蜂蜜的凝固是一種自然現象。

剛取出的蜂蜜,呈濃液狀,儲存過程中氣溫經過13—15℃這一區間後,就會出現結晶,由以前的澄清透亮液狀,逐漸變為混濁,出現沉澱,最後全部或大部分成為白色的粒狀體。這種狀態的改變,絲毫不影響質量。

比如買蜂蜜的時候,溫度是20度,你拿回家放進溫度只有10度的冰箱裡,那麼蜂蜜的溫度就會從20降至10,在這個過程中就經過了13-15度這個溫度,凡是經過了這個溫度的蜂蜜就會出現結晶,但是不會對質量有任何影響的,可以放心。

另外,假如要想蜂蜜不結晶,那麼就要讓蜂蜜「不經歷」13-15這個溫度,買的時候氣溫高於15度,那麼儲存氣溫就要一直在15度以上;買的時候氣溫低於13度,那麼儲存氣溫就要一直保持在13度以下。

已經結晶的蜂蜜,想要融化結晶的話,可以先把蜂蜜放在一容器當中,另外取一更大的容器裝入涼水,將裝蜂蜜的容器放在裝有水的容器中,然後慢慢將水加熱(不能加得太熱了,否則會破壞蜂蜜的質量),結晶就會慢慢融化掉了。融化後的蜂蜜儲存時要注意保持在15度以上,不要讓儲存溫度經過13-15度這個階段,否則蜂蜜又會再次結晶。(另外,我個人建議不是必要的話,最好不要溶解蜂蜜結晶,因為加熱時的溫度是很難控制的,控制得不好的話,溫度過高就會破壞蜂蜜質量了)

11樓:匿名使用者

當它結晶時,就把瓶子(當然有蜜在裡面了)放在冷水裡,然後像煮開水一樣慢慢把水煮開,蜜慢慢也會化了,質量不會變的,蜜完全化後,把瓶子拿出來晒涼就好了,經過這樣處理的蜜以後一般都不會結晶了,好用的話

蜂蜜為什麼會凝固,蜂蜜為什麼會凝固呢?

由於蜂蜜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和果糖,而葡萄糖在一定條件很容易結晶,但果糖則不會結晶。若蜂蜜中葡萄糖含量多則結晶迅速,若蜂蜜中果糖含量高則不易結晶。蜂蜜凝固了,是純天然蜂蜜的結晶現象,不影響食用。蜂蜜為什麼會結晶,首先要了解蜂蜜的基本成份,純正的天然蜂蜜含有多種營養成分,糖份約佔總物質80 其中果糖和葡...

蜂蜜低溫不凝固的原因

蜂蜜結晶與蜜種 儲存條件有關。一般蜂蜜在13攝氏度以下結晶,而油菜蜜 椴樹蜜在13 14攝氏度就會結晶,洋槐蜜則不太容易結晶。棗花蜜雖屬不易結晶的品種,但如有少量結晶,仍屬自然現象,請放心食用。蜂蜜一般存於陰涼的地方,但是溫度不宜過低,蜂蜜一般在10攝氏度時,會發生結晶,不利於食用。蜂蜜儲存宜放在低...

加熱會凝固的東西是什麼

熔點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的化學物質 1 膠體類,加熱能夠使膠體凝固析出,如雞蛋清,這種含蛋白質多的東西屬於膠體,還有矽凝膠,也是加熱凝固的 2 熱固性樹脂,塑料的一種,在不加熱的情況,不流動的,一旦加熱,就會固化,變成硬塑料,但又和常見的塑性塑料不一樣,因為這種硬塑料,一旦加熱過一次,再加熱,它只會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