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小兒辯日意思,兩小兒辯日的意思

2022-12-07 09:16:14 字數 5730 閱讀 2312

1樓:老吳

文章講述了春秋時期,孔子游歷途中,遇到兩個小孩子為太陽離地球(地面)遠近問題而爭論,不能判斷是否的故事。文章說明了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會有不同的結果,世事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孔子面對兩小兒的爭辯而不妄加決斷,體現了他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1] 以及謙虛謹慎的教育與學習態度。

還表明了就連孔子也有不知道的事,所以人們要學無止境。

孔子到東方遊學,途中遇見兩個小孩在爭辯,便問他們爭辯的原因。

有一個小孩子說:“我認為太陽剛升起時距離人近,而到中午的時候距離人遠。”

另一個小孩子則認為太陽剛升起的時候距離人遠,而到中午的時候距離人近。

一個小孩子說:“太陽剛升起的時候大得像一個車蓋,等到正午就小得像一個盤盂,這不是遠

的顯得小而近的顯得大的道理嗎?”

另一個小孩子說:“太陽剛升起的時候清清涼涼,等到中午的時候像手伸進熱水裡一樣熱,這不是近的顯熱,而遠的顯涼的道理嗎?”

孔子不能判定(是否)。

兩個孩子笑著說:“誰說你見多識廣呢?”

2樓:悠然見南山

文章說明了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會有不同的結果,世事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3樓:

兩個小孩辯論太陽,的問題

兩小兒辯日的意思

4樓:惜惜玖

意思是:兩個小孩爭辯太陽在早晨和中午距離人們遠近。

兩小兒辯日原文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譯文:一天,孔子向東遊歷,看到兩個小孩在爭辯,便問是什麼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剛升起時離人近一些,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

另一個小孩認為太陽剛剛升起時離人遠些,而中午時離人近些。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像車蓋一樣大,到了中午卻像個盤子,這不是遠時看起來小而近時看起來大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有清涼的感覺,到了中午卻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是近時熱而遠時涼嗎?”

孔子也無法判斷誰是誰非。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您十分有智慧呢?”

5樓:淳德

兩小兒辯日 / 兩小兒辯鬥

先秦:列禦寇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日,問其故。(辯日 一作:辯鬥)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4495

初中文言文,兒童,對話,哲理,寓言

譯文及註釋

譯文孔子向東遊歷,見到兩個小孩在爭辯,就問他們在爭辯的原因。

一個小孩子說:“我認為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距離人近,而正午的時候距離人遠。”

另一個小孩子認為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距離人比較遠,而正午的時候距離人比較近。

一個小孩兒說:“太陽剛出時像車的車蓋一樣大,到了中午時就如同盤子一般小了,這不是遠小近大的道理嗎?”

另一個小孩兒說:“太陽剛出來時涼爽,到了中午的時候熱得如同把手伸進熱水中,這不是近的就感覺熱,而遠就覺得涼的道理嗎?”

孔子聽了之後不能判斷他們倆誰對誰錯。

兩個小孩子笑著對孔子說:“是誰說你智慧多呢?”

6樓:小潔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一兒曰:

“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蘇教版為:

一兒以日初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yú),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   一兒曰:“日初出滄(cāng)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shú)為汝(rǔ)多知(zhì)乎?”

譯文孔子到東方遊學,途中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論,就問他們爭辯的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距離人近,而正午(中午)的時候距離人遠。

”   另一個小孩卻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距離人遠,而正午(中午)的時候距離人近。”   一個小孩說:

“太陽剛出來時大得像車蓋一樣,到了正午(中午)時太陽就像盤子碗口那樣小,這不是離人近的大,而遠的小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讓人感覺清涼而略帶寒意,到了正午(中午)時就感覺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熱而略帶汗珠,這不是距離人近時熱,而距離人遠時涼嗎?

”   孔子聽了不能判斷他們誰對誰錯。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的博學多識呢?”

7樓:

知道就是知道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要實事求是。偉大的人也有不知道的。這並不丟人。

專家只能是一方面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成為全面的專家兩個小孩子,是從不同角度來看這個問題的,一個是根據太陽的大小,另一個是根據太陽離地面的高度。

兩個小孩子,是從不同角度來看這個問題的,一個是根據太陽的大小,另一個是根據太陽離地面的冷熱溫度。

8樓:手機使用者

孔子到東方遊學,途中遇見兩個小孩兒在爭辯,便問他們爭辯的原因。   有一個小孩兒說:“我認為太陽剛升起來時離人近,而到中午時離人遠。

”   另一個小孩兒則認為太陽剛升起時離人遠,而到中午時離人近。   有一個小孩兒說:“太陽剛升起時看上去大得像一個車蓋,到了中午時小得像一個盤盂,這不是遠小近大的道理嗎?

”   另一個小孩兒說:“太陽剛出來時讓人感覺清涼而略帶寒意,到了中午時就感覺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熱,這不是近熱遠涼的道理嗎?”   孔子聽了不能判定他們誰對誰錯,   兩個小孩笑著說:

“誰說你知識淵博呢?”

9樓:手機使用者

你是羅源縣的吧 ?孔子到東方遊學,途中遇見兩個小孩兒在爭辯,便問他們爭辯的原因。   有一個小孩兒說:

“我認為太陽剛升起來時離人近,而到中午時離人遠。”   另一個小孩兒則認為太陽剛升起時離人遠,而到中午時離人近。   有一個小孩兒說:

“太陽剛升起時看上去大得像一個車蓋,到了中午時小得像一個盤盂,這不是遠小近大的道理嗎?”   另一個小孩兒說:“太陽剛出來時讓人感覺清涼而略帶寒意,到了中午時就感覺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熱,這不是近熱遠涼的道理嗎?

”   孔子聽了不能判定他們誰對誰錯,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知識淵博呢?”

10樓:懂啦

一分鐘讀懂兩小兒辯日

11樓:fly歲月如金

刂刂刂刂刂舊鳭彡須^_^彡彡彡彡彡得

12樓:匿名使用者

譯文:有一天,孔子到東方遊學,看到兩個小孩為什麼事情爭辯不已,便問是什麼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近一些,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

另一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遠些,而中午時要近些。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像車蓋一樣大,到了中午卻像個盤子,這不是遠的時候看起來小而近的時候看起來大的道理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有清涼的感覺,到了中午卻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是近的時候感覺熱而遠的時候感覺涼的道理嗎?

孔子也不能判斷是怎麼回事。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的知識淵博呢?”

《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湯問》。講述了孔子路遇兩個小孩在爭論,一個認為太陽在早晨離人近,一個認為太陽在中午離人近,為此,雙方各持一端,爭執不下,就連孔子這樣博學的人也無法裁決,被兩個小孩笑話。故事體現了兩小兒善於觀察、說話有理有據和孔子實事求是的態度。

兩小兒辯日的寓意

13樓:手機使用者

1、古人對認識大自然所**的可貴精神,追求真理。2、做人謙虛謹慎,對待科學實事求是。3、從各種不同的角度觀察事物,可以得到不同的結論。

14樓:匿名使用者

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二、 要學習古人為認識自然,探求真理而善於動腦,大膽質疑的精神及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明白了宇宙無限,知識無窮,學無止境的道理。   三 、觀察事物的角度不同,結論就不同。

  四、認識自然,探求客觀事理,要敢於獨立思考,大膽質疑。

15樓:匿名使用者

要從不同的方面去看待一個事物,從不同的方面看一個事情會有不同的結果,即使是一個人也是一樣的

16樓:雯華

1.兩小兒:做事時要善於動腦,自己不懂的問題大膽質疑,勇於爭辯。

2,孔子:做事時實事求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7樓:法國紅酒奧斯丁

宇宙無窮,知識也無窮,孔子也有他不知道的東西。

18樓:

要勇於挑戰權威的精神!

19樓:土豆撒嘛

事物不能只看表面 也可以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誰知道古文《兩小兒辯日》的意思?

20樓:米曉西小米

兩小兒辯日參考譯文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1),問其故(2)。

一兒曰:“我以(3)日始出時去(4)人近,而日中(5)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6),及(7)日中,則(8)如盤盂(9),此不為(10)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11),及其日中如探湯(12),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13)也。兩小兒笑曰:“孰(14)為汝(15)多知乎?”

(1)辯鬥:辯論,爭論。

(2)故:原因,緣故。

(3)以:以為,認為。

(4)去:離。

(5)日中:中午。

(6)車蓋:古時車上的篷蓋,像雨傘一樣,呈圓形。

(7)及:到了。

(8)則:就。

(9)盂:一種裝酒食的敞口器具。

(10)為:是。

(11)滄滄涼涼:陰陰冷冷,天氣涼爽的樣子。

(12)探湯:把手伸到熱水裡去。意思是天氣很熱。

(13)決:裁決,判斷。

(14)孰:誰,哪個。

(15)汝:你。

《兩小兒辯日》寫作特點:

1、語言簡潔,事中見理。

2、善於運用比喻。如寫兩小兒論辯“太陽遠近”這一現象的時候,一方從視覺出發,用兩個比喻“如車蓋”、“如盤盂”,具體說明太陽形狀的大小,結合“日初”和“日中”,就把結論的理由說清了;一方從感覺出發,以“如探湯”作比,結合“日初”和“日中”來說,也把理由說清了。由於作者善於用比喻,語言生動形象,頗有說服力,極易被人們理解和接受。

《兩小兒辯日》參考譯文:

孔子到東方遊歷,途中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論。就問他們在辯論什麼。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另一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遠,而正午時離人近。

前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大得像車上的篷蓋,等到正午時就像盤子碗口那樣小, 這不正是遠的顯得小而近的顯得大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清涼涼,等到正午時就熱得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正是近的就覺得熱,遠的就覺得涼嗎?”

孔子聽了,不能判斷誰是誰非。兩個小孩嘲笑說:“誰說你多智慧呢?”

兩小兒辯日的譯文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一兒曰 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 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 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 孰為汝多知乎?翻譯 孔子向東遊歷,見到兩個...

兩小兒辯日的啟示,從兩小兒辯日中可以得到哪些啟示至少寫3條

1.片面地看待問題,是得不出結論的,也告訴我們要用全面的眼光來看待事物。2.要學習古人為認識自然,探求真理而善於動腦,大膽質疑的精神及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明白了學無止境的道理。要實事求是,從不同角度看待事物要善於觀察,勤于思考,有探索精神。1 宇宙復無限,知識無窮,即使是制博學多bai...

兩小辮兒日怎麼停頓,兩小兒辯日停頓節奏

孔子東遊,見 兩小兒 辯鬥,問其故.一兒曰 我以 日始出時 去人近,而 日中時 遠也.一兒以 日初出遠,而 日中時 近也.一兒曰 日初出 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 遠者小 而 近者大乎?一兒曰 日初出 滄滄涼涼,及 我覺得這個兩小辮兒這個如果想要停頓的話,只需要在這個而後面停頓一下,然後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