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臟病能閉合嗎?著急

2022-11-21 03:06:07 字數 4625 閱讀 1110

1樓:俏絕

呵呵 樓上的兩位回答 我都看暈了。我就簡單說說吧。

依超聲提示

1 你孩子的室間隔缺損位嵴下型。缺損口為6mm(缺損都是不規則的,沒有絕對的園型),分流壓差為87mmhg,可以判斷肺動脈壓力不高。

2 房間隔缺損為4mm,卵圓孔未閉。

首先說,孩子的病在先心病中不算嚴重的。至於,您考慮的卵圓孔能否閉合,沒有太大的影響,因為,室間隔的缺損是不可能癒合的,手術**是避免不了的,而且在這種情況下,卵圓孔未閉癒合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鑑於孩子目前年齡偏低,你可以半年到一年複查超聲,瞭解肺動脈壓力的情況,如果孩子肺動脈壓力增高,且反覆感冒等,可以考慮早期手術。如果,孩子情況尚好,可以考慮在三歲左右擇期手術。到時候,如果卵圓孔閉合的話,甚至可以有介入**的機會。

即使不能癒合,手術也不復雜。且為**術,術後生活質量與正常人基本無異。

平時生活要防止呼吸道感染,防止餵食嗆咳。適當減少活動量。

2樓:匿名使用者

問題不是特別嚴重,

一,胎兒迴圈:簡而言之,胎兒在母體內的迴圈模式和他們出生後的迴圈模式有很大區別。幾點重要的區別在於:

1,胎兒的卵圓孔是開放的,卵圓孔是左右心房之間的一個視窗,胎兒迴圈中卵圓孔是必須要保持開放的,出生後寶寶在啼哭和換氣之後,左心房壓力高於右心房,卵圓孔就會很快關閉;2,胎兒的動脈導管是保持開放的,出生後由於體內激素水平的改變,也會迅速關閉;3,胎兒的肺是沒有張開的,它不承擔換氣功能,胎兒血液的氧合由母體的臍動靜脈(即臍帶)來完成;4,因為胎兒的肺沒有張開,因此它的壓力很高,即肺動脈阻力很高,右心室射出的血液不是進入肺動脈,而是通過動脈導管分流到主動脈內。

二,肺動脈高壓:胎兒出生後肺血管阻力下降,肺動脈壓力在出生後2~3天下降最快,隨後緩慢降低,約在生後2周左右可達正常水平。但如果心臟記憶體在異常左向右分流存在,如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等,可以使肺動脈壓力的下降過程減緩,甚至使肺動脈高壓持續存在。

後者一般依分流的大小而定。通常而言,在出生後的2周記憶體在肺動脈高壓是正常的生理反應,而以後持續出現肺動脈高壓則應引起重視。在「小兒先天性心臟病論壇」中常常遇到寶寶家屬提問,「我們的寶寶目前7天,超聲顯示肺動脈高壓,是不是應該儘快手術?

」其實這種情況下應結合心臟疾病的具體情況,在出生後1到3個月內再次複查,明確是否存在真正的病理性肺動脈高壓。

然後回到我們討論的主題,房缺、室缺和動脈導管未閉雖然是小兒先心病中的簡單病種,但是它們也有詳細的分類,房缺一般可分為五種型別:卵圓孔型、繼發孔型、冠狀竇型、靜脈竇型和共同心房型;室缺則可分為膜周型(又稱室上嵴下型)、漏斗部型(又稱室上嵴上型、幹下型、肺動脈瓣下型等)、肌部型、房室通道型(又稱隔瓣後型)、混合型等五類;動脈導管未閉也有五種型別:管型、窗型、漏斗型、啞鈴型和動脈瘤型。

這些分類對於寶寶家屬而言很難理解,但是他們可以據此對寶寶的先心病有些粗淺的瞭解。

有可能自愈的房間隔缺損:卵圓孔型、繼發孔型(直徑小於5mm)。

有可能自愈的室間隔缺損:膜周型(直徑小於5mm)、肌部型(直徑小於5mm)。

有可能自愈的動脈導管未閉:管型(直徑小於4mm)、漏斗型(直徑小於4mm)、啞鈴型(直徑小於4mm) 對於剛剛出生1個月內的寶寶,如果超聲檢查發現存在房間隔缺損(直徑小於4mm)或/和動脈導管未閉(直徑小於3mm),這通常都是胎兒迴圈沒有及時關閉的表現,很有可能在隨後的一段時間內就會關閉,此類情況自愈的機率最大。如果存在室間隔缺損,則肯定為異常情況,若缺損較小且位置符合上述自愈指標,可在三個月及半歲時複查心臟超聲,不能排除其自愈可能。

若缺損較大,寶寶則在今後一段時間容易出現肺炎、心衰、生長髮育遲緩等情況,應及早到專業醫院進行就診隨訪。

三個月以後複查一次把,平時正常餵養就可以,注意不要感冒.

3樓:愛情狗頭擺

兒童先天性心臟病的自愈問題?

在我國,嬰幼兒先天性心臟病(後簡稱先心病)的發病率為6-8‰,每年約有10萬例左右的先心病患兒出生。在這些病例中,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法樂氏四聯症等四類疾病佔有絕大比例,據上海兒童醫學中心 心臟中心2023年的資料統計,在所有的2012例先心病患兒中,室間隔缺損佔43%,房間隔缺損佔7%(可能與室間隔缺損同時存在而歸入室間隔缺損分類),動脈導管未閉佔2%(可能與室間隔缺損同時存在而歸入室間隔缺損分類),法樂氏四聯症佔11%。前三類疾病屬於比較簡單的先心病,手術(或介入)療效良好,糾治後小孩一般跟常人無異。

除去法樂氏四聯症不可能自愈之外,其他三類疾病中還有一定比例的患兒具有自愈可能,不需要任何藥物及手術的干預**。能夠看到自己的先心病寶寶能夠自愈,這恐怕是寶寶父母最高興的事情了,不過我們也要客觀、科學地看待這些簡單先心病的自愈問題。

要能讓先心病寶寶家屬充分理解這個問題,我想有必要先介紹一些常識:一,胎兒迴圈:簡而言之,胎兒在母體內的迴圈模式和他們出生後的迴圈模式有很大區別。幾點重要的區別在於:

1,胎兒的卵圓孔是開放的,卵圓孔是左右心房之間的一個視窗,胎兒迴圈中卵圓孔是必須要保持開放的,出生後寶寶在啼哭和換氣之後,左心房壓力高於右心房,卵圓孔就會很快關閉;

2,胎兒的動脈導管是保持開放的,出生後由於體內激素水平的改變,也會迅速關閉;

3,胎兒的肺是沒有張開的,它不承擔換氣功能,胎兒血液的氧合由母體的臍動靜脈(即臍帶)來完成;

4,因為胎兒的肺沒有張開,因此它的壓力很高,即肺動脈阻力很高,右心室射出的血液不是進入肺動脈,而是通過動脈導管分流到主動脈內。

二,肺動脈高壓:胎兒出生後肺血管阻力下降,肺動脈壓力在出生後2~3天下降最快,隨後緩慢降低,約在生後2周左右可達正常水平。但如果心臟記憶體在異常左向右分流存在,如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等,可以使肺動脈壓力的下降過程減緩,甚至使肺動脈高壓持續存在。

後者一般依分流的大小而定。通常而言,在出生後的2周記憶體在肺動脈高壓是正常的生理反應,而以後持續出現肺動脈高壓則應引起重視。在「小兒先天性心臟病論壇」中常常遇到寶寶家屬提問,「我們的寶寶目前7天,超聲顯示肺動脈高壓,是不是應該儘快手術?

」其實這種情況下應結合心臟疾病的具體情況,在出生後1到3個月內再次複查,明確是否存在真正的病理性肺動脈高壓。

然後回到我們討論的主題,房缺、室缺和動脈導管未閉雖然是小兒先心病中的簡單病種,但是它們也有詳細的分類,房缺一般可分為五種型別:卵圓孔型、繼發孔型、冠狀竇型、靜脈竇型和共同心房型;室缺則可分為膜周型(又稱室上嵴下型)、漏斗部型(又稱室上嵴上型、幹下型、肺動脈瓣下型等)、肌部型、房室通道型(又稱隔瓣後型)、混合型等五類;動脈導管未閉也有五種型別:管型、窗型、漏斗型、啞鈴型和動脈瘤型。

這些分類對於寶寶家屬而言很難理解,但是他們可以據此對寶寶的先心病有些粗淺的瞭解。

有可能自愈的房間隔缺損:卵圓孔型、繼發孔型(直徑小於5mm)。

有可能自愈的室間隔缺損:膜周型(直徑小於5mm)、肌部型(直徑小於5mm)。

有可能自愈的動脈導管未閉:管型(直徑小於4mm)、漏斗型(直徑小於4mm)、啞鈴型(直徑小於4mm)。 對於剛剛出生1個月內的寶寶,如果超聲檢查發現存在房間隔缺損(直徑小於4mm)或/和動脈導管未閉(直徑小於3mm),這通常都是胎兒迴圈沒有及時關閉的表現,很有可能在隨後的一段時間內就會關閉,此類情況自愈的機率最大。

如果存在室間隔缺損,則肯定為異常情況,若缺損較小且位置符合上述自愈指標,可在三個月及半歲時複查心臟超聲,不能排除其自愈可能。若缺損較大,寶寶則在今後一段時間容易出現肺炎、心衰、生長髮育遲緩等情況,應及早到專業醫院進行就診隨訪。

需要說明的是,對於不在能夠自愈型別之列的其他簡單先心病,寶寶家屬不應心存僥倖心理,一味拖延,期望有奇蹟發生。以肺動脈瓣下型室間隔缺損為例,此種先心自愈的機率非常小,且長期存在會波及附近的主動脈瓣,主動脈無冠瓣會脫嵌到室間隔缺損之中,時間如果再久些的話,甚至會進一步引發主動脈關閉不全等嚴重併發症,因此此類室缺應該一旦發現,就要及早手術**。在構思這篇文章的同時,作者所在的病區出現一例室缺肺動脈高壓出現心衰和心內膜炎的患兒,已經緊急送往重症監護病區進行搶救。

這位患兒已經10歲,心臟內左向右分流長期存在,使肺部血液不斷增多,肺動脈阻力不斷升高,出現肺動脈高壓,繼而引發心衰;同時由於分流衝擊心臟瓣膜,出現瓣膜細菌感染的情況(即心內膜炎),我在監護室內已經看望了這位患者,情況不容樂觀,手術的指證也非常勉強。總而言之,不論是因為父母的原因、經濟的原因等等,他明顯已經錯過了最佳手術時機,甚至就要失去手術機會。

對於能夠自愈的簡單先心病,我們也應該有區別的看待,房間隔缺損和動脈導管未閉一旦自愈,重新開放的機率就非常低,這與它們自身的解剖結構有密切關係。而室間隔缺損的自愈就不一定了,對於有自愈可能的膜周部室缺而言,如果室缺直徑較大,其周圍常附著火山口樣纖維增生,或三尖瓣副瓣遮擋,這種情況我們叫做假性室隔瘤形成。在心臟超聲檢查報告中,我們常會看到:

「室缺基底部直徑8mm,假性室隔瘤形成,分流口3mm」之類的專業術語,這句話的意義可以理解為:室缺本身的直徑是8mm,由於纖維組織和三尖瓣的阻擋,使得左向右分流的血液只有3mm寬。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假性室隔瘤形成是室缺自愈的一個重要標誌,但這並不是一個非常可靠的指標。

因為即使假性室隔瘤完全覆蓋了室缺,沒有分流存在,也不能排除今後在某種特殊情況下室隔瘤破裂,室缺重新開放的可能。另一方面,假性室隔瘤的形成有賴於三尖瓣的參與,如果有過多的三尖瓣組織參與形成室隔瘤,則有可能引起三尖瓣返流等不良併發症。在作者看到的一篇介入**室間隔缺損的文獻中,有5例患兒形成假性室隔瘤,均伴有明顯三尖瓣返流。

總而言之,如果發現寶寶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應該及早到專業醫院諮詢相關醫師,以免錯過最佳**機會。我們應該科學地看待簡單先心病自愈的問題,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使我們的寶寶更加健康茁壯的成長。

具體可見專家文章

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能治好嗎

1 心衰 新生兒心衰被視為一種急症,通常大多數是由於患兒有較嚴重的心臟缺損。其臨床表現是由於肺迴圈 體迴圈充血,心輸出量減少所致。患兒面色蒼白,憋氣,呼吸困難和心動過速,心率每分鐘可達160次 190次,血壓常偏低。可聽到奔馬律。肝大,但外周水腫較少見。2 紫紺 其產生是由於右向左分流而使動靜脈血混...

先天性心臟病會死人嗎,先天性心臟病會死麼?

一般先天性心臟病通過手術 後,就得到痊癒了。她現在21歲,而且成了你女朋友,就說明已經沒事了,不可能隨時死掉 至於你和她結婚後,會不會造成很大的經濟負擔,這個是要看你女朋友的性格脾氣了,而不是身體。一般的得先天性心臟病的,最主要的是因為在懷孕期間,沒注意身體,感冒,吃藥都會有讓胎兒患先天性心臟病的機...

先天性心臟病封堵

你好,先天性心臟病 室缺7毫米,2歲,建議外科手術 建議右腋下美容小切口手術。農村參加農合的孩子手術只需要2千2。在美國,室間隔缺損是禁止做介入的。希望以上答覆對你有所幫助,祝孩子健康。你好,室間隔缺損做介入要求是很多的,位置,大小都要考慮的 我家寶寶0.6缺損,醫生就不建議介入最後做的開胸手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