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的《移居》,陶淵明的《移居二首(其二)》的原文

2022-11-03 19:26:25 字數 5432 閱讀 1398

1樓:西窗細語

移 居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

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

懷此頗有年,今日從茲役。

敝廬何必廣,取足蔽床蓆。

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陶淵明的《移居二首(其二)》的原文

2樓:匿名使用者

移居二首

其一∶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 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

懷此頗有年,今日從茲役。 敝廬何必廣,取足蔽床蓆。

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其二∶

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 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農務各自歸,閒暇輒相思。 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

此理將不勝,無為忽去茲 。衣食當須紀,力耕不吾欺。

晉代著名的作家和詩人陶淵明,不願意做官,四十一歲那年,,隱居務農,過著田園生活。(參看「耕前鋤後」)

四十六歲,他搬到南村去住。南村又名南里,在九江市郊,搬家之初,他曾寫了兩首《移居》詩,第一首的原文是:

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

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

懷此頗有年,今日從茲役。

敝廬何必廣,取足蔽床蓆。

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詩的大意是:早想住到南村來,不是為了要挑什麼好宅院;這是作者寫搬家以後和知心朋友朝夕歡敘的情景。

詩的末後兩句「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3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 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農務各自歸,閒暇輒相思。 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 此理將不勝?無為忽去茲。 衣食當須紀,力耕不吾欺。

4樓:匿名使用者

移居二首

1.∶ 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 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 懷此頗有年,今日從茲役。 敝廬何必廣,取足蔽床蓆。 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2.∶ 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 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農務各自歸,閒暇輒相思。 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 此理將不勝,無為忽去茲 。

衣食當須紀,力耕不吾欺。

陶淵明《移居》

5樓:自古美人均是妖

其二·春秋多佳日

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

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農務各自歸,閒暇輒相思。

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

此理將不勝,無為忽去茲。

衣食當須紀,力耕不吾欺。

註釋:【此理,這種生活方式。將,豈。勝,高、好。無為句,意謂何必舍而他去。紀,料理、經營.】

這看似平淡無奇的詩句,卻描繪了一幅詩人移居南村後,和村居文士們經營耕作,時時相聚,「樂數晨夕」的圖畫。

一開頭,作者就勾畫出了登高賦詩,不虛佳日的場面:「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春秋兩季有很多好日子,我經常同友人一起登高賦詩。

能「賦新詩」,可以看出這些人自然不是一般的農民,而是同作者志趣比較相投的士人。這登高賦詩,也自是文人騷客特有的生活情趣。登高之時,一有良辰美景為之助興,二有「素心人」相伴,他們自由地敞開心扉,賦詩言志。

在賦詩中忘卻塵網之苦,獲得精神上的莫大安慰。這是一個生活場面。

「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這兩句詩的意思是:朋友過門,互相招呼,相聚在起,如果有酒,大家一起斟酌品嚐。我們彷彿聽到了那親切的招呼聲,彷彿看到了他們喝酒時那悠然自得的樣子。

這裡,人與人之間率真融洽的關係表現出來了。這又是一個生活場面。他們「農務各自歸」,但「閒暇輒相思」,「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這裡緊接上兩句,寫閒暇時的情景:

思念的時候,大家就披衣相訪,聚集在一起談談笑笑沒有厭足的時候。「此理將不勝,無為忽去茲」,意思是說,這種登高賦詩、飲酒言笑的生活的確很美好,不能輕易地拋棄它。「將」,即「豈」的意思。

「勝」,美好。這兩句詩是詩人對南村生活的感慨。表面上平平淡淡,而實際上卻蘊含著深深的慨嘆:

登高賦詩、斟酒品嚐、躬耕田野、披衣相訪,這種生活是多麼愜意,而官場上有的卻是明爭暗鬥、爾虞我詐。有此對比,所以詩人才說:「無為忽去茲」。

這裡表達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對官場的厭惡,和自己永遠躬耕田畝的決心。「衣食當須紀,力耕不吾欺」,這兩句詩是這首詩的又一個層次,是詩人對勞動生活的認識。就是這兩句詩,使全詩的內容更加豐富深刻。

詩的意思是:穿的吃的需要自己親自去經營,只要努力耕作,就不會徒勞無所得。可以看出雖然詩人在南村的生活中有時也過著登高賦詩、飲酒言笑的生活,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放棄躬耕,實際上他不僅沒放棄躬耕自資的生活,而且認識到了「衣食固其端」。

他知道登高賦詩、飲酒言笑的生活,是要有衣食作保證的。這兩句詩可說是《移居二首》的靈魂,沒有它,什麼「素心」、高趣也就不存在了。共同的「躬耕自資」的生活,正是維繫他們感情的紐帶,是他們歡樂的根源啊。

這首詩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詩人注意選取農村生活中有典型意義的場面進行描寫,比如:登高賦詩、斟酒品嚐、躬耕農田、披衣相訪。既寫了室內生活,也寫了室外的生活;既寫了躬耕的辛勞,又寫了賦詩言笑的暢快。

這些不同地點的生活場面,構成一個完整的統一體,充分地表現了農村的那種自由自在的生活氣氛。另外,典型細節恰到好處的運用,也是這首詩的一個明顯的特點。「過門更相呼」,活脫脫地寫出了朋友之間興趣盎然、無拘無束的生活情景;「相思則披衣」,寫出了鄰里之間相思的迫切情狀。

詩人在最後強調「衣食當須紀」,使全詩的蘊含更加豐富。如果詩人僅寫前面的內容,這首詩就單薄得多,強調了衣食的重要性,說明了他所希望的農村生活,除了登高賦詩以外,也還有躬耕隴畝的一面。同時也說明了他對農村生活的認識加深了,對農村生活比原來有了更深刻的體驗。

6樓:

《移居》有兩首

一: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

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

懷此頗有年,今日從茲役。

敝廬何必廣,取足蔽床蓆。

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二: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

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農務各自歸,閒暇輒相思。

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

此理將不勝?無為忽去茲。

衣食當須紀,力耕不吾欺。

陶淵明的移居(其二)的譯文

7樓:睡影望空

譯文:春秋兩季有很多好日子,我經常同友人一起登高吟誦新詩篇。經過門前互相招呼,聚在一起,有美酒,大家同飲共歡。

要幹農活便各自歸去,閒暇時則又互相思念。思念的時候,大家就披衣相訪,談談笑笑永不厭煩。

原文: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農務各自歸,閒暇輒相思。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

出處:出自東晉陶淵明的《移居二首》(其二)。

8樓:匿名使用者

其二·春秋多佳日

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

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農務各自歸,閒暇輒相思。

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

此理將不勝,無為忽去茲。

衣食當須紀,力耕不吾欺。

註釋:【此理,這種生活方式。將,豈。勝,高、好。無為句,意謂何必舍而他去。紀,料理、經營.】

這看似平淡無奇的詩句,卻描繪了一幅詩人移居南村後,和村居文士們經營耕作,時時相聚,「樂數晨夕」的圖畫。

一開頭,作者就勾畫出了登高賦詩,不虛佳日的場面:「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春秋兩季有很多好日子,我經常同友人一起登高賦詩。

能「賦新詩」,可以看出這些人自然不是一般的農民,而是同作者志趣比較相投的士人。這登高賦詩,也自是文人騷客特有的生活情趣。登高之時,一有良辰美景為之助興,二有「素心人」相伴,他們自由地敞開心 扉,賦詩言志。

在賦詩中忘卻塵網之苦,獲得精神上的莫大安慰。這是一個生活場面。

「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這兩句詩的意思是:朋友過門,互相招呼,相聚在起,如果有酒,大家一起斟酌品嚐。我們彷彿聽到了那親切的招呼聲,彷彿看到了他們喝酒時那悠然自得的樣子。

這裡,人與人之間率真融洽的關係表現出來了。這又是一個生活場面。他們「農務各自歸」,但「閒暇輒相思」,「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這裡緊接上兩句,寫閒暇時的情景:

思念的時候,大家就披衣相訪,聚集在一起談談笑笑沒有厭足的時候。「此理將不勝,無為忽去茲」,意思是說,這種登高賦詩、飲酒言笑的生活的確很美好,不能輕易地拋棄它。「將」,即「豈」的意思。

「勝」,美好。這兩句詩是詩人對南村生活的感慨。表面上平平淡淡,而實際上卻蘊含著深深的慨嘆:

登高賦詩、斟酒品嚐、躬耕田野、披衣相訪,這種生活是多麼愜意,而官場上有的卻是明爭暗鬥、爾虞我詐。有此對比,所以詩人才說:「無為忽去茲」。

這裡表達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對官場的厭惡,和自己永遠躬耕田畝的決心。「衣食當須紀,力耕不吾欺」,這兩句詩是這首詩的又一個層次,是詩人對勞動生活的認識。就是這兩句詩,使全詩的內容更加豐富深刻。

詩的意思是:穿的吃的需要自己親自去經營,只要努力耕作,就不會徒勞無所得。可以看出雖然詩人在南村的生活中有時也過著登高賦詩、飲酒言笑的生活,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放棄躬耕,實際上他不僅沒放棄躬耕自資的生活,而且認識到了「衣食固其端」。

他知道登高賦詩、飲酒言笑的生活,是要有衣食作保證的。這兩句詩可說是《移居二首》的靈魂,沒有它,什麼「素心」、高趣也就不存在了。共同的「躬耕自資 」的生活,正是維繫他們感情的紐帶,是他們歡樂的根源啊。

這首詩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詩人注意選取農村生活中有典型意義的場面進行描寫,比如:登高賦詩、斟酒品嚐、躬耕農田、披衣相訪。既寫了室內生活,也寫了室外的生活;既寫了躬耕的辛勞,又寫了賦詩言笑的暢快。

這些不同地點的生活場面,構成一個完整的統一體,充分地表現了農村的那種自由自在的生活氣氛。另外,典型細節恰到好處的運用,也是這首詩的一個明顯的特點。「過門更相呼」,活脫脫地寫出了朋友之間興趣盎然、無拘無束的生活情景;「相思則披衣」,寫出了鄰里之間相思的迫切情狀。

詩人在最後強調「衣食當須紀」,使全詩的蘊含更加豐富。如果詩人僅寫前面的內容,這首詩就單薄得多,強調了衣食的重要性,說明了他所希望的農村生活,除了登高賦詩以外,也還有躬耕隴畝的一面。同時也說明了他對農村生活的認識加深了,對農村生活比原來有了更深刻的體驗。

9樓:你若成糞

【譯文】

春秋兩季有很多好日子,我經常同友人一起登高賦詩。

朋友過門,互相招呼,相聚在起,如果有酒,大家一起斟酌品嚐。

農忙時節,大家各自歸去,每當有空的時候,就會相互思念對方。

思念的時候,大家就披衣相訪,聚集在一起談談笑笑沒有厭足的時候。

這種登高賦詩、飲酒言笑的生活的確很美好,不能輕易地拋棄它。

穿的吃的需要自己親自去經營,只要努力耕作,就不會徒勞無所得。

【原文】

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

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務農各自歸,閒暇輒相思。

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

此理將不勝,無為忽去茲。

衣食當須紀,力耕不吾欺。

《移居二首》其二為東晉詩人陶淵明所作,描繪了一幅詩人移居南村後,和村居文士們經營耕作,時時相聚,「樂數晨夕」的圖畫。表達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對官場的厭惡,和自己永遠躬耕田畝的決心。

飲酒其七陶淵明表達的思想感情,陶淵明在飲酒中表達了自己怎樣的思想感情?

主旨本篇是 飲酒 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詩歌的主旨是展示詩人運用魏晉玄學 得意忘象 之說領悟 真意 的思維過程,富於理趣。然而,它不是枯燥乏味的哲理演繹。詩中寫了悠然自得的情,也寫了幽美淡遠的景,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含蓄著萬物各得其所 委運任化的哲理 這哲理又被詩人提煉 濃縮到 心遠地自偏 此中有真意 等...

求阮籍的《詠懷八十二首》其一陶淵明《雜詩十二首》其二

阮籍 詠懷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薄帷鑑明月,清風吹我襟。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賞析 又是一個輾轉反側難以成眠者,傲然於物的後的明顯寫滿了孤獨。清冷的月光透過薄薄的窗紗射進室中,清風徐拂,孤雁嘶鳴,只有自己那幽憤的琴聲偉傳進耳膜。一切都是那麼的寂靜,月下獨自躑躅著,品味著...

陶淵明的飲酒一詩有什麼風格特徵,結合《飲酒(其五)》一詩分析陶淵明的思想藝術特點。

陶淵明 飲酒 賞析 飲酒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淵明的 飲酒 組詩共有20首,這組詩並不是酒後遣興之作,而是詩人借酒為題,寫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田園生活的喜愛,是為了在當時十分險惡的環境下借醉酒來逃避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