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鄭人逃暑》的意思,鄭人逃暑文言文翻譯

2022-08-02 03:56:37 字數 4232 閱讀 2842

1樓:匿名使用者

鄭人白天將席子移動到樹陰下避暑,晚上由於月光下樹的影子拉長了,鄭人不是將席子鋪在樹下,而是和白天一樣還移動到樹陰裡,離樹幹遠了,其實已經毫無遮攔了,所以被露水溼身了。

這則故事主要細節就是晚上睡在樹陰下,不但不能避暑,反而溼身。三是找好諷刺角度,分析因果關係。

這則寓言告訴人們,外界條件是不斷變化的,我們要隨著事態的發展去解決問題所在,而不能只用老眼光,老辦法去解決新問題,不然就會碰壁、受災;客觀世界在不斷運動、發展、變化,我們也一定要認識並適應這種發展變化,不能墨守成規。鄭人用避暑的辦法去對待夜間的露水,當然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用狹隘的經驗去對待變化著的事物,必然會受到客觀規律的懲罰。

這則寓言告訴人們,外界條件是不斷變化的,我們一定要認識並適應這種發展變化,不能墨守成規。

鄭人逃暑文言文翻譯

2樓:縱橫豎屏

譯文:

鄭國有個人在一棵獨立的樹下乘涼,太陽在空中移動,樹的影子也在地上移動,他也隨著樹的影子挪動自己的臥席。

到了黃昏,他又把臥席放到大樹底下。月亮在空中移動,樹的影子也在地上移動,他又隨著樹影挪動自己的臥席,而苦於露水沾溼了全身。

樹影越移越遠了,他的身上也越沾越溼。(這個方法)在白天使用很巧妙,但晚上用就相當笨拙了。

原文:

鄭人有逃暑於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從陰。及至暮,反席於樹下。及月流影移,復徙衽以從陰,而患露之濡於身。

其陰逾去,而其身逾溼,是巧於用晝而拙於用夕矣。——《太平御覽·人事部》

3樓:遊軼的小站教程

原文:鄭人有逃暑於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從陰。及至暮,反席於樹下。

及月流影移,復徙衽以從陰,而患露之濡於身。其陰逾去,而其身逾溼,是巧於用晝而拙於用夕矣。——《太平御覽·人事部》

翻譯:鄭國有個人在一棵獨立的樹下乘涼,太陽在空中移動,樹的影子也在地上移動,他也隨著樹的影子挪動自己的臥席。到了黃昏,他又把臥席放到大樹底下。

月亮在空中移動,樹的影子也在地上移動,他又隨著樹影挪動自己的臥席,而苦於露水沾溼了全身。樹影越移越遠了,他的身上也越沾越溼。(這個方法)在白天使用很巧妙,但晚上用就相當笨拙了。

註釋:1.逃暑:避暑,乘涼。

2.孤林:獨立的一棵樹。

3.徙(xǐ):遷移,移動。

4.衽(rèn):臥席。

5.以:(用)來。

6.及:等到。

7.至:到了。

8.暮:黃昏。

9.席:睡。

10.於:在。

11.從:跟從。

12.露:露水。

13.濡(rú):沾溼。

14.逾:(通假字,通:「愈」),更加。

15.去:離開。

【啟示】

《鄭人逃暑》講述了鄭人白天將席子移動到樹陰下避暑,晚上由於月光下樹的影子拉長了,鄭人不是將席子鋪在樹下,而是和白天一樣還移動到樹陰裡,離樹幹遠了,其實已經毫無遮攔了,所以被露水溼身了。

這則故事主要細節就是晚上睡在樹陰下,不但不能避暑,反而溼身。二是找好諷刺角度,分析因果關係。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外界條件是不斷變化的,我們要隨著事態的發展去解決問題所在,而不能只用老眼光,老辦法去看待並解決新的問題,不然就會碰壁;客觀世界在不斷運動、發展、變化,我們也一定要認識並適應這種發展變化,不能墨守成規,要懂得融會貫通。鄭人用避暑的辦法去對待夜間的露水,當然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用狹隘的經驗去對待變化著的事物,必然會受到客觀規律的懲罰。

4樓:

鄭國有個人去找一個避暑的地方準備避暑,可是在避暑的期間遇到了一件很麻煩的事情,最後就逃跑啦。

5樓:劉秀恩s閆學峰

鄭國有個在一棵獨立的樹下乘涼的人,太陽在空中移動,樹影也在地上移動,他也隨著樹蔭挪動自己的臥席。到了黃昏,他又把臥席放到大樹底下。月亮在空中移動,樹影也在地上移動,他又隨著樹蔭挪動自己的臥席,而苦於露水沾溼了全身。

樹影越移越遠了,他的身上也越沾越溼了。(這個方法)在白天使用很巧妙,但晚上用就相當笨拙了。

6樓:匿名使用者

①逃暑:避暑,乘涼。

①孤林——孤樹。獨立的一棵樹。

②徙衽(xǐrén)——移動席子。徙,遷移。衽,席子。

③反——同「返」。

④濡(rú)——沾溼。

文言文《鄭人逃暑》的譯文

古文《鄭人逃暑》的譯文是什麼?

鄭人逃暑含義

7樓:滿意請採納喲

短文寓意 《鄭人逃暑》講述了鄭人白天將席子移動到樹陰下避暑,晚上由於月光下樹的影子拉長了,鄭人不是將席子鋪在樹下,而是和白天一樣還移動到樹陰裡,離樹幹遠了,其實已經毫無遮攔了,所以被露水溼身了。

這則故事主要細節就是晚上睡在樹陰下,不但不能避暑,反而溼身。二是找好諷刺角度,分析因果關係。

這則寓言還告訴我們,外界條件是不斷變化的,我們一定要隨機應變,不要墨守成規,太死板了。要懂得變通。

鄭人逃暑 鄭人逃暑全文翻譯

8樓:我這風景獨好

翻譯鄭國有個在一棵獨立的樹下乘涼的人,太陽在空中移動,樹影也在地上移動,他也隨著樹蔭挪動自己的臥席。到了黃昏,他又把臥席放到大樹底下。月亮在空中移動,樹影也在地上移動,他又隨著樹蔭挪動自己的臥席,而苦於露水沾溼了全身。

樹影越移越遠了,他的身上也越沾越溼了。(這個方法)在白天使用很巧妙,但晚上用就相當笨拙了。

9樓:花期不惑

原文鄭人有逃暑①於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③衽④以⑤從陰。及至暮,反⑥席   於樹下。及月流影移,復徙⑦衽以從陰,而患露之濡⑧於身。

其陰⑨逾去,而   其身愈溼,是巧於用晝而拙於用夕矣。——《太平御覽·人事部》具看見

編輯本段註釋

1.逃暑:避暑,乘涼。

2.孤林:獨立的一棵樹

3.衽(rèn):臥席

4.以:為了,目的是。

5.及:等到

6.反:通「返」,返回。

7.徙(xǐ):移動

8.濡(rú):沾溼

9.逾:(通假字,同:愈)同愈,更加

10.去:離開

11.至:到

12.去:距離

13.席:睡

14從:跟從

15.暮:黃昏

16.露:(汗)水

編輯本段翻譯

鄭國有個在一棵獨立的樹下乘涼的人,太陽在空中移動,樹影也在地上移動,他也隨著樹蔭挪動自己的臥席。到了黃昏,他又把臥席放到大樹底下。月亮在空中移動,樹影也在地上移動,他又隨著樹蔭挪動自己的臥席,而苦於露水沾溼了全身。

樹影越移越遠了,他的身上也越沾越溼了。(這個方法)在白天使用很巧妙,但晚上用就相當笨拙了。

短句翻譯

1.及月流影移,復徙衽以從陰,而患露之濡於身:月亮在空中移動,樹影也在地上移動,他又隨著樹蔭挪動自己的臥席,而苦於露水沾溼了全身。

2.是巧於用晝而拙於用夕矣:(這個方法)在白天使用很巧妙,但晚上用就相當笨拙了。

編輯本段短文寓意

《鄭人逃暑》講述了鄭人白天將席子移動到樹陰下避暑,晚上由於月光下樹的影子拉長了,鄭人不是將席子鋪在樹下,而是和白天一樣還移動到樹陰裡,離樹幹遠了,其實已經毫無遮攔了,所以被露水溼身了。   這則故事主要細節就是晚上睡在樹陰下,不但不能避暑,反而溼身。三是找好諷刺角度,分析因果關係。

  這則寓言告訴人們,外界條件是不斷變化的,我們要隨著事態的發展去解決問題所在,而不能只用老眼光,老辦法去解決新問題,不然就會碰壁、受災;客觀世界在不斷運動、發展、變化,我們也一定要認識並適應這種發展變化,不能墨守成規。鄭人用避暑的辦法去對待夜間的露水,當然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用狹隘的經驗去對待變化著的事物,必然會受到客觀規律的懲罰。

《鄭人逃暑》的翻譯

10樓:匿名使用者

二、鄭人逃署

鄭國有個人躺在一棵大樹底下乘涼。太陽在執行,樹影在移動,他也在不斷地挪動涼蓆,免得被太陽晒著。到了晚上,月亮從東邊升起來,慢慢地向西邊執行,樹影也隨著緩緩移動。

這個鄭國人還象白天一樣,不斷地挪動涼蓆,躺到樹影下去。結果,他的衣服全被露水打溼了。

[提示]

客觀世界在不斷運動、發展、變化,我們也一定要認識並適應這種發展變化,不能墨守成規。鄭人用避暑的辦法去對待夜間的露水,當然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用狹隘的經驗去對待變化著的事物,必然會受到客觀規律的懲罰。

翻譯一下古文<鄭人逃暑>

文言文題畫的翻譯不要英語,鄭燮 題畫 翻譯

三間茅屋,十里春風,從窗裡遙望山上幽竹,此是何等雅趣之事,能有如此享受的人,自己卻不懂得,真是令人遺憾.而那些懵懵懂懂,胸無點墨的人,身處如此情景,他們更是不懂樂在何處.只有那些勞苦之人,忽然有10幾天的閒暇時光,才會關上柴門,掃淨小路,面對芬芳的蘭花,品著苦茶,有時微風細雨,滋潤著籬笆和小路。沒有...

怎樣以文言文的方式介紹人?要,怎樣以文言文的方式介紹一個人?要100字

贊曰 代筆之人有言 先天下早飯而早飯,後天下晚飯而晚飯。其言茲若中學生乎?挑燈夜讀,以得其分。初中之學生歟?高中之學生歟?用文言文介紹一個人。急急急 拜託了!高分!彭俊者,吾夷語良師也。其身不甚魁偉,髮長,色黑有亮澤,望之奪目。俊善通人專意,屬 愛生甚焉,餘為俊生年久,既無體責加身之憂,亦無汙言折辱...

三人成虎的文言文閱讀,三人成虎的文言文翻譯

現在邯鄲離大梁 魏國都城,今河南開封 比到市場遠得多。原文翻譯如下 龐恭跟太子到邯鄲去當人質。龐恭對魏王說 如果有一個人說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這話嗎?魏王說 不相信。有兩人說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這話嗎?魏王說 我懷疑這說法了。三個人說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這話嗎?魏王說 我相信它了。龐恭說 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