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是如何破斥極微學,佛教的略示修法之破斥二種妄見怎麼理解

2022-05-18 09:25:24 字數 4748 閱讀 3506

1樓:匿名使用者

錯,大乘是承認極微的存在的,但是與《大毗婆沙論》定義的極微不同,大乘所認的極微,也就是佛性,是能獨立存在的,這點在大般涅槃經中說的常樂我淨中說得很清楚,如果不能獨立存在,則非常樂我淨。

至於極微有沒有體性,這也只在大乘經中有,並且只在楞嚴經中有,其他大乘經不敢提,或是恐眾生生迷,而故意不說,如楞伽經中說,我恐眾生執此為我,故於凡夫不開演。

楞嚴經是怎麼定義極微的佛性是有體性的呢?

楞嚴經:

佛告阿難:汝今說言,由法生故,種種心生,隨所合處。

心隨有者,是心無體,則無所合。

若無有體,而能合者,則十九界,因七塵合,是義不然。

阿難,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

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

如來常說,諸法所生,惟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

阿難,若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葉縷結,詰其根元, 鹹有體性!縱令虛空,亦有名貌!

何況清淨妙淨明心,性一切心,而自無體?

若汝執吝,分別覺觀,所了知性,必為心者,此心即應離諸一切,色香味觸,諸塵事業,別有全性!

如汝今者,承聽我法,此則因聲,而有分別,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

我非敕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

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影事,塵非常住,

若變滅時,此心則同龜毛兔角,則汝法身,同於斷滅,其誰修證?無生法忍?

佛告阿難及諸大眾:汝等當知,有漏世界,十二類生,本覺妙明,覺圓【心體】。

世尊,若此妙明真淨妙心,本來遍圓,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蠕動含靈,本元真如,即是如來成佛真體,佛體真實。

(佛性有體,非緣起所生法,若是有所生,即是生滅法,即是有始終,若有始終,不能叫無始。)

大乘經中講的佛性,不生不滅,就是在承認極微之實有,及非是因緣所生法。

極微是因、是緣,但不是因緣結合所生之法!即極微是父母,所生法是子女。

父母不是子女,子女不是父母,這都分不清楚?說極微是所生法的人是傻子!

2樓:宇宙外的三道題

佛說「一切法從緣生」,那麼,這些「極微」的存在方式,到底是『緣起性』抑或是『非緣起性』,便成為了諍論的焦點。到大乘佛教瑜伽行學派興起,以無著、世親為中心的一派的學者,以「萬法唯識、識外無境」的立場,破斥極微非實,不能成立。如世親菩薩所造的《唯識二十論》,陳那菩薩所造的《觀所緣緣論》,都是針對小乘外道——如勝論派、小乘說一切有部、經量部、順正理師等的謬論而加以破斥的。

大乘佛教空、有二宗,都不承認極微有其實體。空宗以「緣起性空」立論,法性不生不滅、不常不斷,皆屬空性,何來實體?有宗以「萬法唯識、識外無境」立論,一切現象都是阿賴耶識種子變現,因緣假合,極微根本不能成立。

3樓:匿名使用者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梵天

佛教的略示修法之破斥二種妄見怎麼理解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區別是什麼?還有密宗又是怎麼一回事?越詳細越好~~~謝謝

4樓:匿名使用者

小乘佛教,公元前500多年出現,主張我空法有,否定自我的存在,但是卻未完全否定客觀世界的存在。將佛陀看作是一個導師,是一個教主,是一個通過修煉達到徹底覺悟的人。修持三學,即戒、定、慧(即通過守持戒律,修習禪定而獲得智慧)、八正道。

側重於自度,修行的最高目標是證得阿羅漢,達到涅槃境界。

大乘佛教,公元1世紀出現,主張人法兩空,既完全否定自我的存在,也否定客觀世界的存在。將佛陀塑造成一個法力無邊、全知全能的佛,認為世間存在十方三世無數的佛。除了修學三學、八正道外,還要修持六般若蜜、四攝的菩薩行。

除了自度而且還要度人,以普度眾生為修行宗旨,以成佛作為最高的目標。

密宗,又稱為真言宗、金剛頂宗、毗盧遮那宗、祕密乘、金剛乘。綜合各國的傳承,統稱為"密教"。八世紀時印度的密教,由善無畏、金剛智、不空等祖師傳入中國,從此修習傳授形成密宗。

此宗依《大日經》、《金剛頂經》建立三密瑜伽,事理觀行,修本尊法。此宗以密法奧祕,不經灌頂,不經傳授不得任意傳習及顯示別人,因此稱為密宗。 密宗,又稱為真言宗、金剛頂宗、毗盧遮那宗、祕密乘、金剛乘。

綜合各國的傳承,統稱為"密教"。

5樓:匿名使用者

大乘度人,小乘度己,密宗持咒唸佛,(密宗持咒唸佛是側重密咒,和禪宗參禪頓悟,淨宗的佛號唸佛一樣,只是側重點不同)個人淺見,如有不對,還望指教。

6樓:匿名使用者

小乘就只能修個阿羅漢果位,只有大乘才能成就菩薩,佛。密宗是修行三密,達到即身成佛

7樓:hhh珍惜

小乘佛法是玄臧取經前在中國宣揚的佛理經典,在佛教中最高目標是涅磐成佛,但在這以前中土的僧人都不知道什莫是涅磐等一系列情況,所以就有了唐僧取經。取的就是大乘佛法,主要就是弄清楚涅磐還有一些情況(我也不知道^_^)密宗是已經消亡了不存在的教派,但是還是唯一部分人所知,所以稱之為密宗,

8樓:**雪藏

1 惠能大師開示過:「一切經書,因人說有」。

佛陀開示過:「我如良醫,知病說藥」

一切教法,都是對治不同根基的眾生。

2 大乘菩薩道,小乘解脫道。

3 佛陀開示過,無論修學哪一乘,都不可毀謗其他乘。

9樓:手機使用者

大乘佛教不殺生,小乘佛教殺生,。密宗就是念咒,掌握了一些科學祕方,。禪宗掌握了武林祕籍,。

藥宗掌握了藥方,。這些佛教的東西都要學,才能全面,。唐朝以前中國只有小乘佛教,戰亂不斷,後來唐僧取回大乘佛教,天下開始太平,。

宋朝弘一法師取回密宗,中國開始強大,成為軍事強國,。明朝一燈法師取回禪宗,中國世界領先,政治第一,四方朝拜,。清朝一了法師取回藥宗,中國中醫開始走向世界,全世界開始學中醫,。

現在天一法師取回外星神教明宗,中國開始稱霸世界,世界開始光明,。

10樓:匿名使用者

實話實說

上座部佛教,大乘佛教和藏傳佛教(密宗)是佛教在不同的發展階段的產物換句話說,可以把上座部佛教,大乘佛教和藏傳佛教視為三種不同的宗教,別混淆了

混淆了你就越來越糊塗了

佛教不是佛陀的教育,這個要搞清

就像道教也不是老子李耳的教育一樣

但是,上座部佛教更接近佛陀的教育,而且非常接近

11樓:匿名使用者

大乘是普渡眾生,沒有自我,小乘是修自己,

請問上座部佛教學人,如何看待大乘佛法?真心求教。。

12樓:匿名使用者

我是由大乘佛法入門,幾年之後已去大向小,更相信能在佛陀的原始教法中尋到解脫之道。我非常讚賞大乘學佛人普度眾生的強烈願望。

13樓:匿名使用者

八萬四千法門針對不同根性,佛說楞嚴經時,五百阿羅漢離場,根基使然,不能回小向大。雖是今古修學形式有所不同,而佛之經典無有改變。大乘佛法不可以全從形式上判定,主要是從究竟實相般若的悟道上印證,首先就是有無『明心見性』,到達這個境界上,小乘、大乘、宗門教下、密宗淨土,就能夠見地圓融了,這個時候,什麼是名為『大乘』,為何『不畏生死』,為何『不住涅槃』才能清楚,才能真正走上名為『大乘』的修行——實之謂:

明心見性,見性起修。一切法門的究竟境界皆為『大乘』。

大乘佛教顯宗是什麼意思

14樓:靜

大乘與小乘的關係,小乘偏於自度,大乘不僅自度而且還要度人,大小乘的持戒的意義上也不一樣,大乘和小乘的區別,表現在許多方面。首先,在對於佛陀釋迦牟尼的看法上,小乘佛教一般把他看做是一個教主、導師,是一個達到徹底覺悟的人。大乘佛教則把釋迦看做是一個威力廣大、法力無邊、全知全能的佛,並且認為除釋迦牟尼佛外,在三世(過去、現在、未來)十方(東南西北,四維上下)有無數的佛。

其次,在修持方法上,小乘佛教主張修戒、定、慧「三學」(通過守持戒律,修習禪定而獲得智慧)、「八正道」(八種正確的思維和行動方法)。大乘佛教則除了「三學」、「八正道」外,還偏重於修習包括「六度」、「四攝」在內的「菩薩行」。

菩薩思想是大乘佛教思想的一大特色。所謂菩薩,即指立下弘大誓願,要救渡一切眾生脫離苦海,從而得到徹底解脫的佛教修行者。大乘佛教徒把釋迦牟尼成佛以前的修持階段,即在修習「菩薩行」的階段作為自己修行的榜樣,因此大乘佛教徒主張可以在家修行,並不強調一定要像小乘佛教徒那樣需要出家修行,這也是大乘和小乘的重要區別之一。

大乘教徒把菩薩的修行發放概括為「六度」、「四攝」。「六度」是指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他們認為這六種方法是能夠脫離生死苦海,達到涅磐彼岸的通道。「四攝」是指大乘佛教徒在日常生活和活動中,在與他人相處時需要遵守的原則,具體是指佈施、愛語、利行、同事,大乘佛教認為這是菩薩救渡眾生時所應遵守的原則和方法。

為了與小乘相區別,大乘教徒把自己的思想學說稱之為「菩薩思想」,把自己的修行實踐稱作「菩薩行」,把自己所尊奉的戒律稱之為「菩薩戒」。

在教義學說上,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之間的重要區別是:小乘佛教一般主張「我空法有」,即否定個人的主觀精神主題,但對客觀世界的否定卻不徹底,部分小乘佛教派別則通過「分析」的方法來否定客觀事物,實際上卻承認事物的基本組成因素「極微」的存在,帶有唯物思想傾向。大乘佛教則通通常主張「人法兩空」,既否定人的主觀精神主題,也否定客觀事物的存在,他們認為關於客觀事物「空」的認識並不是通過「分析」方法得到的,而是「緣起性空」,即一切「法」都是由因緣和合而成,不存在本質實體,因而是「空」。

事物現象的存在只不過是一種虛幻的假象而已。「性空幻有」,這是大乘思想,特別是早期大乘思想的一個重要特點。另外在修行目標上,小乘佛教把證得「阿羅漢」果作為修行的最高目標。

而大乘佛教則以「普渡眾生」為修行宗旨,以成佛作為最高的修行目標。

希望你瞭解拉。阿彌陀佛

佛教大乘讀音,大乘佛教的讀音

過去的讀法是sheng第四聲,個人認為是正確的。大乘小乘本意是佛教中表示能渡己乃至渡人去彼岸的運載工具是大還是小,能渡多少人,古意應該是名詞或量詞,如古語 千乘 sheng 之國 而乘多用於動詞,如乘 cheng 車。因此結合詞的本意,應該讀sheng。然後今人更多讀cheng,起源不明,個人推測可...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中的乘到底讀什麼

區分這兩個讀音很簡單,只要 乘 是作量詞的,都讀 sh ng 如 千乘之國 作動詞的,都念 ch ng 如 乘車 而佛教的 乘 如上樓所言,所指的是載人求得真理的法門。大乘 是 有大慈悲發大巨集願的人所乘坐的大車 而 小乘 就是 只修自身的人所乘坐的小車 至於一樓 不打妄語吧。另,教輔書不可盡信,其...

密宗等於藏傳佛教嗎,請問藏傳佛教是大乘還是小乘,還有密宗就是藏傳佛教嗎

密宗又名密教 祕密教 瑜伽宗 金剛頂宗 真言乘 金剛乘 祕密藏 持明藏 總持藏 陀羅尼藏 密乘 果乘等。有很多分支,有早期的唐密,後來流傳在日本為主的東密 臺密 以及在印度北部和藏蒙地區為主的藏密。他們都屬於密宗,是密宗在各個時期各個地域形成的分支。密宗只是統稱,在內部各派別上各有不同的特色,不能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