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企業發展戰略意圖會面臨哪些障礙

2022-03-10 17:17:41 字數 5675 閱讀 8195

1樓:兆信防偽技術****

新能源經濟發展存在的障礙 雖然新能源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巨集觀環境和資源優勢,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和充足的專案資金,但從新能源專案的運營現狀看,卻不容樂觀,因為新能源發展面臨著以下不足和障礙:

資訊障礙 新能源人才的不足是制約產業發展的最大障礙。與其他產業發展不同的是,新能源產業人才的不足不僅是尖端科技人才的緊缺,更重要的是複合型人才不足,使得技術、資本、市場三者之間存在資訊障礙。 絕大部分新能源專案的技術關鍵並非是重大技術創新,而是實現科技成果的轉化,即把成熟的技術運用到現實生活中,根據各地資源和環境特點開發出實用的新能源產品與服務。

因此,專案成功的關鍵便是技術、資本、市場三方面的有效溝通。但新能源發展時間短,懂技術者不懂投資、懂投資者不懂市場、懂市場者不懂技術,使得原本需要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技術、資本和市場三者間的關係斷裂,導致專案效率低、盲目投資多。

技術障礙 從長期看,新能源專案發展必須依賴於重大技術突破。目前最大的技術障礙卻並非技術成果少,而是現有技術難以轉化成產品,基本技術的普及程度太低。主要表現在:

(1)專案系統記憶體在技術匹配障礙,降低研發效率、不利於系統優化。新能源專案主要是將成熟的新能源技術轉化為實用新型產品,這一轉化過程涉及到多個領域、需要多門學科知識,只有各項技術緊密結合,才能研發高效實用的新能源產品。而新能源學科領域跨度廣,技術溝通難度大,系統匹配效能差。

(2)新能源專案的基本技術普及程度低,專案的投資、推廣等存在技術障礙。如前幾年各地一哄而上「水變油」、「乳化柴油」等名目繁多的新能源專案**,都能吸引了不少風險資本盲目加盟。這些華而不實的新能源專案的失敗卻使得許多風險資本對新能源抱懷疑態度,甚至於敬而遠之。

技術障礙已經嚴重製約了風險資本進入新能源領域,使得風險資本對新能源專案的態度走向兩種極端:要麼盲目迷信、要麼徹底排斥。

資源障礙 新能源專案所利用的風能、太陽能、潮汐能和生物能資源雖然具有可再生性,但開發這些能源,卻要受到相應的資源和條件限制,如自然氣候條件、礦產資源條件、國土資源條件等。如風力發電專案必須選擇在風力資源豐富的沿海或西部地區,太陽能發電專案投資在日照時間長、晴天多的區域效率更高,潮汐能則必須建立在潮汐落差大的海灣。另外,在目前新能源利用和轉化率低的情況下,規模大的新能源專案都需要大量用地。

如太陽能發電需要大面積場地獲得太陽光能;風力發電場的佔地規模動輒千畝以上;生物能則需要有大面積適應作物生長的土地;核能的選址則更加複雜。

2樓:介燦燦

有亞洲衛視、陝西廣播電視大學、西安工業經濟職業學校等。

新能源開發的目的和意義

3樓:匿名使用者

從大的方面講是使世界可持續發展和使人類向外發展,從小的方面講就是改善或解決現有能源所帶來的各種問題(能耗,資源,環境汙染等)對世界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我國新能源發展有哪些困難?

4樓:稀情塵世

中國之所以還在新能源發展過程中步履蹣跚,主要障礙不是技術上的,而是戰略和體制上的。

我國秦山核電站

從現象上看,以往中國新能源發展緩慢的直接原因是技術造價昂貴,與常規能源相比缺乏優勢;昂貴的直接原因是新能源應用技術還不成熟,達不到規模經濟的效益。進一步深入分析中國新能源發展的歷史,則可發現:不是我們的技術不行,而是主導新能源應用的政策環境不完善、政策體系不完整。

這些障礙的本質,是沒有真正把新能源發展納入國家戰略的考慮和規劃之中。

一般認為,技術成熟度是新能源應用的瓶頸,卻無視了一個被經驗所證明的規律:一國新能源的健康發展是本國新能源技術、產業鏈對接以及政策驅動的結果。遺憾的是,我們在國家層面上並未形成同時考慮所有能源利用和技術發展兩個方面的新能源戰略,幾乎所有影響中國新能源發展過程的重要決策都是從行業的區域性出發。

應該承認,我們從立法層面到技術應用層面都涉及到了新能源,只是缺乏國家戰略層面的法律、行政和全社會之間的協調聯動,導致了新能源全面推廣的遲滯。為此,我們的新能源戰略需要一個系統的解決方案,將各類新能源全部納入,統一考慮;需要**、企業和公眾的全面參與和踐行。

發展新能源的意義

發展新能源產業的經濟意義

5樓:匿名使用者

儘管短期內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傳統能源仍是我國能源

**的主力軍《能源構成》,但從長遠來看,低碳的能源結構才是發展趨勢。2009**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目前中國經濟「保增長」已取得顯著成效,正處於結構調整的關鍵時刻,為了未來長遠發展,要在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上多下工夫。因此,水能、核能、太陽能、風能等新型的低碳能源是我國能源未來的發展方向。

新型能源資源豐富且潛力巨大 從資源量角度來看,我國多種新型能源資源都非常豐富,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根據2023年水力資源複查成果,我國水力資源技術可開發裝機容量為5.42億千瓦,經濟可開發裝機容量約為4億千瓦。

按經濟可開發年發電量重複使用100年計算,水力資源約佔我國能源剩餘可採總儲量的40%,在我國常規能源資源中僅次於煤炭位居第二。 根據《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09》的統計,我國陸地上離地面10米高度處計算的風能資源理論儲量約為43億千瓦。技術可開發量約為3.

8億千瓦,技術可開發面積約為20萬平方公里。我國沿海5米至20米深的海域面積遼闊,10米高度可利用的風能資源約為7億多千瓦。從我國風能資源看,風電完全可能成為火電、水電之後的第三大電源。

我國太陽能資源同樣十分豐富。太陽能總輻射量在120~280瓦/平方米之間,2/3的國土面積年日照小時數在2200小時以上,年太陽輻射總量大於每平方米5000兆焦耳,相當於170千克標準煤。 生物質能在我國也有很大發展潛力。

據《報告》統計,我國每年可作為能源使用的農作物秸稈資源量約為1.5億噸標準煤,林業剩餘物資源量約為2億噸標準煤,小桐子、麻瘋樹、油菜籽、蓖麻等油料植物和能源作物潛在種植面積可滿足年產5000萬噸生物液體燃料的原料要求。工業有機廢水和畜禽養殖場廢水資源量理論上每年可生產沼氣近800億立方米,相當於6000萬噸標準煤。

我國**高度重視新型能源的發展,不但明確了戰略定位,提出了具體發展目標,而且建立了系統的政策和體制框架,使新型能源產業得到快速發展。2023年底,水電累計裝機總容量達到1.72億千瓦,年發電量達到5633億千瓦小時,佔全部發電量的16.

3%。2023年新增風電裝機容量約600萬千瓦,累計風電**機容量達到1217萬千瓦。太陽能光伏電池產品的生產能力顯著提高,已達到年產400萬千瓦光伏電池的能力,成為世界第一大太陽能光伏電池產品生產國。

太陽能熱水器年生產能力已達到4000萬平方米,累計太陽能熱水器使用量超過1.25億平方米,佔世界太陽能熱水器總使用量的60%以上。2023年核能發電量為684億千瓦小時,同比增長11.

6%。生物質能開發利用也有較大發展,其中戶用沼氣池達到約140億立方米。 加快技術研發突破發展瓶頸 水電是目前我國新型能源中最為成熟、最具規模化開發條件的可再生能源。

隨著國民經濟發展對電力需求的日益加大和對供電質量要求的日益提高,水電站在電力系統中的作用將逐步加強,我國下一步必須加快水電的開發和利用程序。據統計,2023年我國新核准水電站9座,裝機容量達到966.8萬千瓦。

風電近幾年在我國飛速發展,已經連續五年裝機容量實現翻番。但從總體上看,我國風電技術研發能力還比較弱,缺乏自主開發新技術和新產品的能力,技術上主要依賴國外。下一步我國應不斷加強風電技術的基礎研究,實現我國風電自主化發展。

同時,要加強風電建設管理,堅持以風電特許權方式建設大型風電場,按照「融入大電網,建設大基地」的要求,力爭用10多年時間在甘肅、內蒙古、河北、江蘇等地形成幾個上千萬千瓦級的風電基地。 我國是世界上少數擁有比較完整核工業體系的國家之一。核電站是與火力發電最為相似的發電方式,不同的是,它是以核反應堆來代替火電站的鍋爐。

長期以來,我國煤電發電量佔總發電量的80%以上,給煤炭生產、交通運輸和環境保護帶來巨大壓力。因此,下一步我國應不斷培育核能國產化能力,力爭儘快形成較大規模批量化建設中國品牌核電站的能力。 太陽能是世界上資源最豐富的能源,我國應把太陽能利用技術作為戰略能源技術,穩步發展,積極推進。

對熱能消耗大、佔地面積大的**建築、商業建築要逐步推廣安裝太陽能熱水器。啟動太陽能發電示範專案建設,開展城市屋頂太陽能光伏發電應用示範專案建設,促進太陽能矽材料技術研發和產業化。 生物質能的利用開發,可以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加快農村實現城鎮化的程序。

我國要開展生物能資源評價,組織制定生物質能開發利用規劃。加速農村生物質能利用技術更新換代,發展高效的直接燃燒技術、發電技術、氣化和液化技術,發展集中養殖廠的沼氣發電,形成並完善生物質能產業服務體系。 快速發展還要謹防產能過剩 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投入的加大,重複建設、產能過剩等問題也隨之出現。

9月26日,***批轉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關於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複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在《意見》列出的6類有重複建設、產能過剩的產業中,多晶矽、風電裝置2項與新型能源有關的產業赫然位列其中。 根據《意見》的統計,2023年我國多晶矽產能2萬噸,產量4000噸左右,在建產能約8萬噸,產能已明顯過剩。

多晶矽屬於高耗能和高汙染產品,從生產工業矽到太陽能電池全過程綜合電耗約220萬千瓦小時/兆瓦。但是我國光伏發電市場發展緩慢,國內太陽能電池98%用於出口,相當於大量輸出國內緊缺的能源。 近年來風電產業快速發展,出現了風電裝置投資一哄而上、重複引進和重複建設現象。

目前,我國風電機組整機制造企業已超過80家,還有許多企業準備進入風電裝備製造業,2023年我國風電裝備產能將超過2000萬千瓦,而每年風電裝機規模為1000萬千瓦左右,若不及時調控和引導,產能過剩將不可避免。 現階段,我國應加大力度擴大國內光伏市場,支援用國內多晶矽原料生產的太陽能電池以滿足國內需求為主。同時,要嚴格控制在能源短缺、電價較高的地區新建多晶矽專案,對缺乏配套綜合利用、環保不達標的多晶矽專案不予核准或備案,鼓勵多晶矽生產企業與下游太陽能電池生產企業加強聯合與合作,延伸產業鏈。

我國還要抓住大力發展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的歷史機遇,把我國的風電裝備製造業培育成具有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新興產業。嚴格控制風電裝備產能盲目擴張,優化產業結構,維護市場秩序。要積極推進風電裝備產業大型化、國際化,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風電裝備製造業。

2023年的「保增長」到明年的「促轉變」,我國經濟的新轉變必然也會對能源行業提出新要求。在這樣的形勢下,新型能源勢必成為未來發展的重點,支撐我國能源實現長足發展。 延伸閱讀 新能源產業結構調整勢在必行 新能源作為新興產業,在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方面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並且對培育經濟新增長點也帶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和巨大的發展空間。

然而,有一個現實問題是,新能源產業的藍海空間似乎正有泛紅的趨勢。比如目前我國風電、多晶矽等新能源產業正面臨著產能過剩的尷尬。2023年8月份,***列出的六個產能過剩行業中,風電赫然位列其中。

一組資料顯示,目前我國風電裝置生產商已近80家,年遞增速度呈現翻倍增長趨勢,而前四家產能均超過1200萬千瓦。去年底我國有1215萬千瓦的風電機組完成吊裝,但實際併入電網的風電裝機容量僅為894萬千瓦。 此外,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也出現了多晶矽產能擴張過快的問題,2023年我國多晶矽生產廠家超過30家,在建或正在上馬的生產線達幾十條,產能已經超過全世界總需求的兩倍以上。

很顯然,對於我國經濟正處於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而言,著力改善能源結構,促進新能源產業健康發展,實現新能源產業經濟的良性迴圈,勢在必行。因為這不僅牽動未來能源產業格局的神經,也牽動國家經濟發展的利益大勢。 無疑,2009**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的「堅決管住產能過剩行業新上專案,開展低碳經濟試點」,為進一步加大對新能源產業的結構調整力度提供了全新而強有力的註腳。

對此,業內專家認為,加強引導和調控,避免低水平重複建設,嚴格新能源產業市場準入標準、強化環境監管、嚴格專案審批管理、實行問責制等都將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與此同時,加快新能源研發和創新支援,依靠科技創新,提高對清潔能源的高效利用,促進關鍵技術突破並推動產業化,將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引領未來新一輪能源浪潮到來的有效路徑。

企業發展戰略規劃有什麼意義,企業發展戰略規劃的意義表現在哪些方面

1 由於企業確定了未來一定時期內的發展戰略規劃目標,可以使企業的各級人員都能夠知曉企業的共同目標,進而可以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 由於企業明確了未來各個階段的工作重點和資源需求,從而使組織結構設計和資源整合更具有目的性和原則性,進而可以保持組織機構與發展戰略規劃的匹配性,可以更好地優化資源,有...

中國需要怎樣的能源轉型發展戰略

化石能源資源貧乏而需求激增,以煤為主和大量排放溫室氣體,以及油氣資源極缺和立足國外,中國的能源病情已經很重了,能源問題像懸在中國頭上的一柄 達摩克利斯劍 近年中國仍處在以煤為主和油氣進口的興頭上,在可再生能源替代上卻著力不多。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 提出了 力爭到2010 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費量達到能...

我國有哪些發展戰略發展戰略的常見型別有哪些?

一。改革開放以來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六大戰略 1縮小區域發展差距戰略 2區域發展總體戰略 3國土開發格局戰略 4 區域一體化戰略 5特殊地區和貧困地區扶持戰略 6中國特色城鎮化戰略 7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政策保障措施 二。可持續發展戰略 指滿足當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孫後代滿足其需要之能力的發展。可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