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什麼沒能統一三國呢,諸葛亮為什麼沒能統一三國?

2022-01-12 16:28:50 字數 5326 閱讀 1561

1樓:郭姚你在那裡

是的,諸葛亮謹小甚微,辦事太小心。在後方,又沒有培養人才。老年的諸葛亮江郎才盡。最終老死荒野。

諸葛亮為什麼沒能統一三國?

2樓:熒火蟲大寶寶

諸葛亮北伐是三國時期蜀漢大臣諸葛亮在228年至234年發動北伐曹魏的戰役,共有五次,但未取得重大勝利;而曹魏也曾發動反擊戰,但不成功。最後以諸葛亮因積勞成疾,病逝五丈原終結。

形勢分析

諸葛亮228年冬天,曹魏將領曹休在石亭被東吳將領陸遜打敗,諸葛亮聽說魏軍大舉東進,於是書白其兄諸葛瑾:「有綏陽小谷,雖山崖絕險,水縱橫,難用行軍,昔邏候往來要道通入。今使前軍斫治此道,以向陳倉,足以攀連賊勢,使不得分兵東行者也。

」出兵散關,包圍陳倉。果然,張郃部隊立刻被魏明帝召回。之前曹真已在派將領郝昭、王生與一千多人屯兵陳倉,加上陳倉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相方激戰二十餘日未有勝負。

蜀軍運送糧食上發生問題,又聞訊魏援軍快到,只好再退回漢中。在退師途中,成功殺死前來追擊的魏將王雙。

229年春天,諸葛亮遣陳戒進攻武都、陰平,曹魏大將郭淮領兵來救,可是聽說諸葛亮出建威,於是撤退,蜀軍順利佔領二郡。諸葛亮安撫了當地的氐人、羌人,然後留兵據守,自己率軍回漢中。而因成功奪取二郡,劉禪再次升回諸葛亮為丞相。

230年6月,曹魏想反客為主,曹真上表伐蜀議案,並派大軍進攻漢中。諸葛亮除加強防守外,又要求李嚴率二萬人趕赴漢中阻擊敵人。不過因蜀地艱險,又遇上下了三十天的大雨,魏軍惟有撤退。

不過夏侯淵之子夏侯霸成功出谷至興勢,不料被早以等候多時的蜀軍伏擊,後援兵到達,方得脫身。與此同時,諸葛亮派魏延、吳壹入南安,魏延破郭淮,吳壹破費瑤。

3樓:匿名使用者

我感覺原因有五個

第一是「大意失荊州」,地盤丟了

第二是「火燒連營七百里」,部隊沒了

第三是「六出祁山」,錢糧沒了

第四是「蜀國無大將,廖化為先鋒」,人才沒了第五是「政事無鉅細鹹於亮」,命沒了

4樓:匿名使用者

1蜀國國力在三國之中最差

2蜀道難

3自身用人錯誤:關公失荊州、馬謖失街亭。如果這兩個地方不失去,蜀國將會國力大增

4手下人的無能:李嚴謊報軍情,否則諸葛亮必會大損魏國5不聽魏延『子午谷奇計』,不然魏國早就被滅了6天意:上方谷

5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他赤壁之戰時派關羽守華容道,放走了曹操。諸葛亮沒能勸住劉備打孫權,以致實力大損。街亭之戰時派馬謖守街亭,以致街亭失守。

在上方谷沒能燒死司馬懿。魏延撲滅主明燈。還有諸葛亮派關羽守荊州,以致關羽大意失荊州。

這些原因導致諸葛亮沒能統一三國。

6樓:匿名使用者

單純按《三國演義》來說,一切無非天意。司馬徽先說龍鳳得一人便可安天下,後又說龍得其主,卻未得其時,引人深思···按此說,司馬徽早知劉備非天下之主···

若按事實來說,諸葛亮卻並非如演義中那麼神機,況三國並立,蜀國也確非強者···

第三十五回 玄德南漳逢隱淪 單福新野遇英主

水鏡曰:「今天下之奇才,盡在於此,公當往求之。」玄德急問曰:「奇才安在?果系何人?」水鏡曰:「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

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計襲樊城 元直走馬薦諸葛

正望間,忽見徐庶拍馬而回。玄德曰:「元直復回,莫非無去意乎?」遂欣然拍馬向前

迎問曰:「先生此回,必有主意。」庶勒馬謂玄德曰:「某因心緒如麻,忘卻一語:此間有

一奇士,只在襄陽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不求之?」玄德曰:「敢煩元直為備請來相

見。」庶曰:「此人不可屈致,使君可親往求之。若得此人,無異周得呂望、漢得張良

也。」玄德曰:「此人比先生才德何如?」庶曰:「以某比之,譬猶駑馬並麒麟、寒鴉配鸞

鳳耳。此人每嘗自比管仲,樂毅;以吾觀之,管、樂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蓋

天下一人也!」玄德喜曰:「願聞此人姓名。」庶曰:「此人乃琅琊陽都人,覆姓諸葛,名

亮,字孔明,乃漢司隸校尉諸葛豐之後。其父名珪,字子貢,為泰山郡丞,早卒;亮從其叔

玄。玄與荊州劉景升有舊,因往依之,遂家於襄陽。後玄卒,亮與弟諸葛均躬耕於南陽。嘗

好為《梁父吟》。所居之地有一岡,名臥龍岡,因自號為臥龍先生。此人乃絕代奇才,使君

急宜枉駕見之。若此人肯相輔佐,何愁天下不定乎!」玄德曰:「昔水鏡先生曾為備言:

『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今所云莫非即伏龍、鳳雛乎?」庶曰:「鳳雛乃襄

陽龐統也。伏龍正是諸葛孔明。」玄德踴躍曰:「今日方知伏龍、鳳雛之語。何期大賢只在

目前!非先生言,備有眼如盲也!」後人有贊徐庶走馬薦諸葛詩曰:「痛恨高賢不再逢,臨

岐泣別兩情濃。片言卻似春雷震,能使南陽起臥龍。」徐庶薦了孔明,再別玄德,策馬而

去。玄德聞徐庶之語,方悟司馬德操之言,似醉方醒,如夢初覺。

第三十七回 司馬徽再薦名士 劉玄德三顧草廬

卻說玄德正安排禮物,欲往隆中謁諸葛亮,忽人報:「門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帶,道貌

非常,特來相探。」玄德曰:「此莫非即孔明否?」遂整衣出迎。視之,乃司馬徽也。玄德

大喜,請入後堂高坐,拜問曰:「備自別仙顏,因軍務倥傯,有失拜訪。今得光降,大慰仰

慕之私。」徽曰:「聞徐元直在此,特來一會。」玄德曰:「近因曹操囚其母,似母遣人馳

書,喚回許昌去矣。」徽曰:「此中曹操之計矣!吾素聞徐母最賢,雖為操所囚,必不肯馳

書召其子;此書必詐也。元直不去,其母尚存;今若去,母必死矣!」玄德驚問其故,徽

曰:「徐母高義,必羞見其子也。」玄德曰:「元直臨行,薦南陽諸葛亮,其人若何?」徽

笑曰:「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來嘔心血也?」玄德曰:「先生何出此言?」徽

曰:「孔明與博陵崔州平、潁川石廣元、汝南孟公威與徐元直四人為密友。此四人務於精

純,惟孔明獨觀其大略。嘗抱膝長吟,而指四人曰:「公等仕進可至刺史、郡守。眾問孔明

之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每常自比管仲、樂毅,其才不可量也。」玄德曰:「何潁川之

多賢乎!」徽曰:「昔有殷馗善觀天文,嘗謂群星聚於潁分,其地必多賢士。」時雲長在側

曰:「某聞管仲、樂毅乃春秋、戰國名人,功蓋寰宇;孔明自比此二人,毋乃太過?」徽笑

曰:「以吾觀之,不當比此二人;我欲另以二人出之。」雲長問:「那二人?」徽曰:「可

比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也。」眾皆愕然。徽下階相辭欲行,玄德留之

不住。徽出門仰天大笑曰:「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

7樓:匿名使用者

蜀國最後決起。實力太菜又經歷荊州之敗夷陵之敗街亭之敗。小豬沒掛時國未滅已經是奇蹟了

且蜀地經濟農業又遠弱於吳魏

小豬設計得很好,龐統守荊州虎視曹魏,自己入巴蜀內修政治。。。沒想到龐統被幹掉了。。

使他的計劃徹底崩盤。。。

8樓:匿名使用者

從四川出兵,進而一統天下,做的最成功的,是劉備的祖宗劉邦。而劉邦是效法秦朝統一天下的進軍路線統一天下的。秦國又是學習周武王伐商紂的進軍路線統一天下的。

三位君主的統一路線都是自西向東。但是三位君主的環境完全不同。難度最大的是周武王,因為商紂以目前來看,並不能完全說是昏庸無能。

而是相反,商紂很厲害,而武王需要藉助部落聯盟甚至戎狄的力量來推翻擁有絕對優勢兵力的商紂。同時遺憾的是即使周武王完成了伐紂大業,但是天下也依然不是以徹底的大一統來劃上句號的。實際上倒是以分封制來了事的。

武王的自有兵力不足,當時的後勤補給水平也達不到真正統一天下的要求,所以無法實現天下郡縣制。但是事實上武王所做的已經是一個兵力不佔絕對優勢的君主能做到的極限了。

秦國一統天下時,實際已經擁有了絕對優勢的兵力和鼓勵耕戰的激勵制度,利用法家的殘酷刑罰,秦國做到了統一天下的一切內在準備,與此同時當時天下7雄,各方力量的相互牽制,為秦國逐個擊破,提供了先決條件。其實倒是最簡單的。

劉備最早任用諸葛亮是因為諸葛提出了最時候當時環境的一統天下的公式,漢末,三國初現的時候,天下的力量分配,比起秦國統一天下時更加平均。想統一天下的一方,不具備絕對的優勢兵力,若仍想統一天下,則必須使守備的一方分散兵力,以實現攻擊方易於擊破守備方死守關隘的局面。所以諸葛最早是以兩路進軍北方而讓劉備感到滿意的。

即在同時一路軍隊出秦川,一路軍隊出荊州。可惜的是設想很好,但是都沒有實際使用。而到關羽死後,由於與同盟國孫權的配合始終有著兩位盟友各自的小算盤,在實際行動上,雙方既不可能傾全國之力去攻打曹魏,又希望自己先是以騷擾的姿態,用最小的代價牽制自己這一路的魏軍,而一俟另一邊取得突破性進展後,再傾盡全力,搶奪最大的勝利果實。

實際上盟友之間,基本都是這樣的思路,這也就決定了即使是天縱英才的陸遜和一代良相的諸葛亮配合,也拿一個老司馬一個小曹睿沒有辦法。因為防守方勢必死守關隘,攻擊方如果不下定決心以殺敵一千自損三百的信念去打,這樣的戰鬥就都是毫無意義的戰鬥。

另一樣無聊的事情就是諸葛實際沒有什麼作戰的本領。主要就在於戰爭其實是需要賭性的,諸葛亮和劉備相比,劉備是一個超級賭王,能從一個賣鞋的變成一個帝王,這就是他的賭術。諸葛亮····其實他根本不喜歡賭博,他只是一個投資高手,那就沒啥說的了,因為戰爭不相信投資,戰爭需要賭性。

而這一點恰是諸葛的軟肋。

諸葛亮為什麼沒有統一全國?

9樓:enjoy蘰踄繧鍴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1,陳壽的三國志是正史,是史實。三國演義是**,是藝術的渲染,不能當真。

學歷史要以三國志為準是正確的。

2.諸葛本身沒那麼多故事,很多故事都是後人為了突出諸葛的能力張冠李戴的。

3.三國演義成書在元末明初,當時老百姓思得明君能臣,帶他們脫離苦海,所以諸葛亮的形象就被誇張的神乎其神了。其實歷史上不管是軍事還是政治,他都不是時代的佼佼者。

4.現在的四川還有說諸葛窮兵黷武沒有造福當地百姓的對聯。

無論是歷史還是演義,他都應該算是比較失敗的。

打字沒有敘述太多,希望以後有機會再好好討論吧。也希望你有機會看看三國志,一定會有不一樣的體會。

望採納~~~~~~~~~~~~~~~~~~~~~~~

10樓:邱祥在婭靜

我覺得,易品三國上講的三個原因是很正確的:諸葛非將帥之才,曹魏非速亡之國,益州非進取之地。

作為國家戰略來講,這三條都是至關重要的,其餘什麼無將才之類的話多是看了《三國演義》的影響。像張翼、廖化、馬忠、王平、張嶷等人都是將才,若真實如演義說,曹魏出兵又有什麼人才呢?不過是徐晃、張郃等等老人,有個王雙又被斬了,郝昭不過是守成良將,古代缺少先進**攻城是非常耗費兵力的。

其餘秦良、孫禮、韓德什麼先鋒的都是無名下將,以前誰有聽說過他一號?作為劉備來說,輕率伐吳是一大敗招,然而對於蜀漢來說只是國力的損耗,真正的憂患來自國內的統治不穩固,如果這時外敵來攻,難保不會出現投降獻城、從中作亂或者消極抵抗的人。丟了荊州,困守益州,曹魏難亡,出兵困難,才是諸葛亮面臨北伐大業的最大難題。

換了司馬懿,難道他就能解決嗎?很多問題都是表面現象,前面這三條是主要原因。也不是什麼天意不天意,大家都看天意做事,曹操也早死過多少次了。

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呢,諸葛亮為什麼要出師北伐

諸葛亮,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 軍事家 外交家 散文家 書法家 發明家 文學家。輔佐劉備建立蜀漢。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更是被塑造成了智慧的化身 忠貞的代表,並將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劉備死後諸葛亮在蜀國國內局面穩定後,把全部精力用在了數次北伐上,最終在公元234年諸葛亮率軍在五丈原,...

如果讓諸葛亮多活十年,蜀國能統一三國嗎 為什麼?

十年不能,太短,蜀國國力遠不如其他兩過,諸葛亮的策略也不對,過多的消耗了國力,而且諸葛亮太謹慎。如果他多活十幾年,等到司馬氏叛亂,曹氏宗親不滿,曹魏政權傾頹的時候,這符合他 隆中對 裡所述的 天下有變 這時候在舉兵北伐也許蜀漢能統一天下。不可能統一,十年太少,最起碼也得司馬懿死了哇,在說了司馬攻打蜀...

為什麼諸葛亮死後蜀國就垮了,為什麼諸葛亮死後蜀國就接近滅亡了?

諸葛亮死後,由蔣琬費禕董允相繼為相,只是他們都比較安分,保境守土直到姜維掌權才再次興兵伐魏。而且蜀國不是在諸葛死後立即崩潰的,而是存在了20幾年,劉禪本人也是三國皇帝中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所以才有劉禪大智若愚的說法 諸葛亮七出祁山伐魏,並沒有取得實際進展,反而勞民傷財,大損蜀國國力,造成年青一代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