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的飲食習慣與其他地方有什麼不同

2022-01-05 05:57:46 字數 6268 閱讀 1494

1樓:開丹溪

下面的這篇文章,主要為山西的飲食習慣,因為晉中也是山西的一個地級市,從這篇文章中可以找到與山西其他地級市的區別,但是要是說和其他的省比較的話,主要還是以山西的飲食習慣比較起來,純手打的,希望可以採納~

山西飲食,以太原,晉中為主,兼收南北之長,選料精細,切配講究,以鹹為主,酸甜為輔,菜餚具有酥爛、香嫩、重油、重味的特點。山西面食最著名,品種多,吃法別緻,風格各異,成品勁道,無不滑利爽口,餘味濃長,山西面食可成宴,從頭到尾不重樣。

山西人喜食雜糧,幹稀飯結合,主糧、雜糧調劑食用,花樣很多,南北各異。晉北寒,喜食熱量高的莜麵、玉米、土豆。副食蘿蔔、豆腐、醃菜。

忻州晉中以高粱、玉米、酸菜。晉南對小米飯、饅頭、餅子有濃厚興趣。

山西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歸」面朝黃土背朝天,辛勤勞作,鹽份損失很大,山西過去吃飯少食蔬菜,全憑鹽、醋相佐口味重,從生理上需要鹽份,山西晉中人喜早上喝湯飯的特點,也是補充身體水份的原因之一。晉南人吃餅,幹食。山西人愛吃鹽,醋習慣來歷久已,同當地的水土特徵、自然氣候和多數人以雜糧為主的生活條件有關。

貧乏的餐桌上,全靠鹽、醋調味,艱苦的勞作之後靠鹽補充身體,如山西林縣地區現在仍然吃麵以:鹽、醋、醬油吃麵。

山西人喜吃醋,醋用量很大,山西水鹼性大,加上以雜糧如莜麵、高粱、玉米、土豆等等高熱、耐消化的食品,醋幫助消化,山西人被稱為「老醯」,山西人無論麵條、包子、餃子、餡餅、炒菜(大部分)都離不開醋。否則,做出的飯不香。山區有的居民以酸湯代替酸菜的習慣,以前山西山區的百姓窮,買不起醋,只能以酸湯做菜。

山西人家家要做醋,醋壺、鹽並不離桌。

山西人喜歡吃鹹菜,大部分自己醃,蘿蔔、豆角、大白菜等等都能醃,在山西吃鹹菜是每個人都喜歡的,口味有酸,有鹹的 ,口感較脆,山西人醃鹹菜要用粗鹽,據說粗鹽醃製的好吃。到目前,山西每到秋季有一段時間專供粗鹽,山西一家人一頓飯吃下一兩個大頭菜是常有的事,鹹菜到了冬季,春季是餐桌上主要的下飯菜。鹹菜喜食口感較脆的,如將白蘿蔔切成條經晒制幾天後,用鹽、蒜籽一同醃,醃好用花椒油熗食,喜食辣椒的放點辣椒。

口感脆有嚼頭,蒜香味濃。

老湯醃菜,有的農家一年四季醃菜,夏不起蟲,冬不結冰,醃出的菜味道可口。還有醃酸菜,醃芥辣絲等等。

還必須一提的是醃西紅柿醬,山西人愛吃麵,吃麵必須有調和,而夏季西紅柿又吃不完,**便宜,於是有人想出醃西紅柿,到了冬季,炒西紅柿醬澆麵條,味道很好。這是家家戶戶必須醃製的。隨著科學技術發展,冬天吃西紅柿已不是新鮮事。

山西人對一些辛辣的蔥、姜、蒜的用量相當可觀,老百姓很喜歡吃,這是炒菜、燉肉必不可少的佐料,晉南人喜食辣椒。

山西境內有名的有:榆次長凝紫皮蒜、巴公大蔥、代縣辣椒、河津韭菜、平順花椒。生薑則主要由外地運入。

山西人早餐喜喝「和子飯」。湯飯口味鹹,只放鹽、香油。外地人對此頗有微詞,但山西人對它也情有獨鍾。

山西人喜歡吃花椒油、冷盤、熱炒、調餡都用花椒油調製。山西五臺山的花椒,大紅袍,質量很好。

山西人吃油喜食豆油、麻油、菜籽油等植物油,食用動物油較少,食用油量較大。

山西人還非常喜歡吃末成熟的玉米、小米、毛豆等,用清水煮熟,叫嘗秋,這其實是日時糧食不濟時的應急辦法。

山西人喜歡吃帶餡的餃子、包子、餡餅、鍋貼等等,口味鹹鮮,少吃甜食。

山西人吃肉是指豬肉,稱「割肉」。炒、燉、蒸為主,要求軟、爛。鮮鹹山西人吃羊肉,各地區又不相同,大同地區,喜食羊肉的本身味道,下料不宜重,而太原地區吃羊肉味道較濃,絕不能有羊羶味。

山西人在炒菜主食上(除甜食外)較少放糖,不喜歡吃大甜的食品,即使吃也只是一少部分。

山西人吃牛肉主要是醬牛肉和燉牛肉兩種,要求肉類肥不能膩,瘦不能柴。

山西人吃魚肉:帶魚、鯉魚紅燒、乾燒、糖醋,這是肉類的幾種常見的吃法,當地人非常喜歡吃。

隨著時代的進步,當地人的飲食習慣,口味在發生變化。蔬菜的比例在加大,要求口感脆嫩,原汁原味,清淡爽口,海鮮類也開始喜歡吃一些味清淡的魚,吃法也從色重、油重、味重的紅燒,糖醋向原汁原味的清蒸、清燉轉變。

在主食上,糕點、點心、大米飯的比例在加大,午餐吃麵的習慣也在不斷改變

2樓:正氣長春

晉中的飲食習慣,與其它地方的不同這處在於基本每頓都是吃麵飯,而菜是以炒為主。一般每日為兩頓,但也有三頓的。

為什麼不同地區,人們的飲食習慣不一樣?

3樓:匿名使用者

在漫長曆史中與自然環境地區稟賦等多因素綜合形成的。

地區不同,作息時間、氣候、物產等因素都會影響。

社會發展,現在人們在飲食方面的選擇餘地較大,不過地區間還是有一定差別的。

4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大家的生活環境不同呀,周圍對自己的影響是不同的哦!而且農作物也會有影響的,就像南方多水稻就以水稻為主,北方對小麥就以麥為主咯。

5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不同地區生活習慣不同

山西人有哪些飲食習慣

6樓:好木木偶

1、山西人喜食雜糧,幹稀飯結合,主糧、雜糧調劑食用,花樣很多,南北各異。晉北寒,喜食熱量高的莜麵、玉米、土豆。副食蘿蔔、豆腐、醃菜。

忻州晉中以高粱、玉米、酸菜。晉南對小米飯、饅頭、餅子有濃厚興趣。

2、山西人喜吃醋,醋用量很大,山西水鹼性大,加上以雜糧如莜麵、高粱、玉米、土豆等等高熱、耐消化的食品,醋幫助消化,山西人被稱為「老醯」,

山西人無論麵條、包子、餃子、餡餅、炒菜(大部分)都離不開醋。否則,做出的飯不香。山區有的居民以酸湯代替酸菜的習慣,

3、山西人喜歡吃鹹菜,大部分自己醃,蘿蔔、豆角、大白菜等等都能醃,在山西吃鹹菜是每個人都喜歡的,口味有酸,有鹹的 ,口感較脆,山西人醃鹹菜要用粗鹽,據說粗鹽醃製的好吃。

山西每到秋季有一段時間專供粗鹽,山西一家人一頓飯吃下一兩個大頭菜是常有的事,鹹菜到了冬季,春季是餐桌上主要的下飯菜。鹹菜喜食口感較脆的,如將白蘿蔔切成條經晒制幾天後,用鹽、蒜籽一同醃,醃好用花椒油熗食,喜食辣椒的放點辣椒。口感脆有嚼頭,蒜香味濃。

7樓:地下水汙

一,嗜好麵食

山西人嗜好吃麵的飲食習慣,誇張地說,每飯幾致無面不足、無饃不飽,相沿成習,由來已久。山西糧食作物應有盡有,品種多達數十種,這些品種繁多的糧食,提供了豐富的食料。通過農家婦女的慧心巧手,可以製作出數以千計的麵食來。

二,喜湯飯

山西人喜喝湯飯的習慣由來已久。除晉南部分地方外,各地居足大多如此。長治一帶居民,至今鄰里相見,開口先問「喝了沒有?

」山西人過去吃飯少有蔬菜,全憑鹽、醋相佐,口味明顯偏重,從生理上需要大量水分,形成了喜湯食的習俗。

在山西居民的日常食譜中,湯飯的種類最多,吃法也最為講究。低檔的可滿足人的口腹之慾,中檔的可款待普通賓客,高檔的則為高階筵席中的佳湯美羹。

三,愛吃鹽醋

山西民間百姓愛吃鹽、醋的習慣,歷史悠久,區域廣泛。這同當地的水土特徵、自然氣候和多數人以雜糧為主的生活條件有著直接關係。

四,喜辛辣

除了鹽醋之外,各地居民對辛辣食物的需求量也是相當可觀的。人們一向將大蔥、韭菜、花椒、大蒜、辣椒乃至生薑等視為必不可少的佐餐小菜和烹調佐料。

五,食制

古人一般是一日兩餐,即朝食(又稱饔)和矓(又稱飧),這是和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勞作制度與當時食源不充足相適應的。山西不少地區保持著這種食制。不過,由於由於地區不一,季節不同,亦有差別。

北部居民一向遵循「夏秋日食三餐,冬春日食兩餐」的傳統食制。

8樓:超級晨霧的光

山西人喜吃醋,醋用量很大,山西水鹼性大,加上以雜糧如莜麵、高粱、玉米、土豆等等高熱、耐消化的食品,醋幫助消化,山西人被稱為「老醯」,山西人無論麵條、包子、餃子、餡餅、炒菜(大部分)都離不開醋。

否則,做出的飯不香。山區有的居民以酸湯代替酸菜的習慣,以前山西山區的百姓窮,買不起醋,只能以酸湯做菜。山西人家家要做醋,醋壺、鹽並不離桌。

山西人喜歡吃鹹菜,大部分自己醃,蘿蔔、豆角、大白菜等等都能醃,在山西吃鹹菜是每個人都喜歡的,口味有酸,有鹹的 ,口感較脆,山西人醃鹹菜要用粗鹽,據說粗鹽醃製的好吃。

擴充套件資料

山西特色美食:

1、剪刀面

山西省的傳統麵食小吃。因制面工具用剪刀而名,又因剪出的麵條呈魚形,亦叫剪魚子,其製法起源於隋末。

2、包皮面

又稱夾心面。相傳古代晉中有位婆婆在家務活上經常給兒媳婦出一些傷腦筋的「難題」。一天,她讓兒媳用白麵和豆麵擀麵條,條件是不能將兩種面事先和勻,而在吃的時候要有均勻感。

這位聰明的媳婦並沒有被婆婆的題目所難倒,做成了兩種麵粉組成的包皮面。

9樓:du評委

總的來說是南甜、北鹹、東辣、西酸。江南人喜清淡、甜鹹、爽口,講究營養,樂於質高量小;西北人愛吃帶有酸口、經濟實惠和牛羊肉品種的菜餚;東北人愛吃肥而不膩、脂肪多的魚肉菜品,一般吃用量大,習慣吃飽吃好。

東北人主食多吃雜糧,除大米、白麵、小米、玉米、高粱外,還喜食雜有豆類的二米飯,喜食魚蝦、野味,嗜肥腥羶,重油偏鹹,並喜用拌、蘸食法。

大醬及醬製品、酸菜、醃菜是東北地區重要的佐餐食品。

河北人的主要飲食習慣:

一日三餐,但農閒季節一日兩餐,主食以麵粉、雜糧為主,副食以豬、牛、羊肉,以及蛋、禽、菜、魚為佳品。

口味偏鹹,重油重色,與京津無大差異。

「雜」是河北飲食習俗的顯著特點,具有五花八門的飲食習慣。

山西人的主要飲食習慣:

一日三餐,基本上是早飯稠,午飯好,晚飯稀。

重主食,輕副食。主食以面和小米為主,素有「一面百樣吃」的美譽。不搞一餐數菜。

一般口味喜鹹中帶酸,醋是山西人慣用的調料。

蘇南人飲食的主要特點是:

蘇南人口味上喜清淡、甜鹹、爽口,計究營養,普遍喜食新鮮、細嫩食物,忌食辛辣之物;少用調料、輔料,特別講究保持食物菜餚的原味,且質高量少。

浙江人的主要飲食習慣:

浙江人的口味以滑嫩爽口、糯而不膩、清淡純鮮為主,酸辣次之。

主食以米為主,輔以玉米、番薯等雜糧,部分地區且有一日四餐的習慣。

飲食習慣具有本地特色且多樣,湖州、嘉興一帶人,喜吃魚、蝦、黃鱔;東陽等地喜食烏龜肉;海鹽一帶喜食「東坡肉」;金華地區喜食火腿和風肉;杭州一帶喜食天目筍和蝦蟆;溫州沿海地區有生食魚鮮的習慣。

湖南人的主要飲食習慣:

湖南人一日三餐多以大米為主食,輔以玉米及薯類,極少食用麵食。

湖南人普遍嗜辣,且喜食苦味食品。

湖南人口味多為辣、苦、酸、鹹適中,對川菜、魯菜也多能接受。

江西人的主要飲食習慣:

江西大部分地區一日三餐,以大米為主,輔以甘薯和米粉,且甘薯的吃法很多,米的食法也很講究。發糕、燈芯糕、煨牛肉月餅等餅糕是江西人最愛吃的主食。

江西人喜食各種水產品、雞、鴨、狗肉和豆製品。習慣食用味濃油重、稠芡厚汁、鮮鹹香辣、主料突出的整雞、整鴨、整魚和整塊的豬前腿肉。

江西人愛飲茶。

廣東人的主要飲食習慣:

以大米為主食,麵食只作調劑。

「一日三餐,先茶後飯」是廣東食俗的一大特色。

喜食雜食,幾乎什麼都敢吃。副食不僅食豬肉、牛肉、羊肉、家禽、海鮮,還吃鼠、蛇、蟲等。

廣東人一般口味喜清鮮,以甜為主,酸辣次之,並講究吃時菜。

我國南方以大米為主食,北方多以麵食為主食。

蒙古族人的主要飲食習慣

蒙古族人一般喜歡油多、肉多,吃稀飯也放肉。一般一日三餐,早餐為奶茶、饃饃和酥油,中餐不定時,晚餐多為吃肉。

烤肉、燒肉、手抓肉均為蒙古族家常食品;蒙古族的傳統食品分為白食和紅食,以白食待客是最高禮遇,而吃全羊則是宴請賓客的最佳食品。

蒙古人喜歡磚茶。飲料有馬奶、牛奶及奶茶,此外還有奶子酒。

牧區的蒙古族人以牛肉、羊肉、乳品為主食,以糧食為輔;農區蒙古族人的主食則一般以糧食為主,肉食為輔。

藏族人的主要飲食習慣 藏族人在飲食上忌食奇蹄五爪類禽獸類動物。

藏族牧區飲食多為一日四餐,午餐以食肉為主,晚餐以稀飯為主;農區農閒時一日三餐,農忙時為四至五餐,飲食以糧為主,蔬菜為輔。

糌粑是藏族的日常食品,酥油茶是藏族時刻不可缺少的飲料佳品,青稞酒是藏族過節必備飲品。

回族人的主要飲食習慣

回族人一日三餐。喜歡吃牛肉、羊肉、雞肉、鴨肉及帶鱗的魚類,愛吃蔬菜,但不吃馬、騾、驢、狗的肉,不食動物的血液,不食自死的禽畜和非穆斯林宰殺的牲畜和牛、羊罐頭,尤其忌食豬肉。

回族人的飲食以大米、麵粉為主,輔以雜糧。

回族人一般不嗜菸酒,喜歡喝茶。

維吾爾族人喜愛和喜歡吃的主食和副食

饢是維吾爾族家常主食之一,抓飯、拉麵也是維吾爾族人喜愛的食品,還喜歡吃包子和玉米粥;副食有牛、羊、雞肉和各種蔬菜,但不吃素菜,做菜須加肉。

朝鮮族人的主要飲食習慣

朝鮮族人主食習慣吃米飯、冷麵和米糕。每餐必喝湯,最講究的是湯濃味重的濃白湯。

朝鮮族人愛吃狗肉、瘦豬肉、鹹菜和各種海鮮,不喜歡吃羊肉、肥豬肉和河魚。

朝鮮族人特別愛吃泡菜,每日都離不開大醬和清醬。

朝鮮族人愛喝燒酒,但不飲茶。

希望採納哦......

法國的飲食習慣是什麼法國人的飲食習慣有哪些?

法國人飯前用一個小時來品嚐開胃酒,就著一些橄欖和小餅乾,當他們真正坐下來吃的時候,就沒有那種強烈的飢餓感了。而且在吃每一口食物的間隙,都要停頓無數次,進餐時那種輕鬆愉悅的氣氛,以及對食品的品味和讚美,幫助他們輕鬆地保持身材,法國女孩子的食物都是小份的。典型的法國烘製的牛角麵包重量都是30克多一點,而...

日本人的飲食習慣是什麼,日本人的飲食習慣有哪些?

1 日本料理味道鮮美,保持原味,清淡不膩,很多菜都是生吃 清淡少油是典型的日本飲食的特徵之一。在中國,烹飪食品時大量使用油,而日本料理則幾乎不怎麼用油。在日式料理中,用油的為隨佛教產生的精進料理,精進料理的用油皆為植物油,如菜籽油 樁油 大豆油等。2 日本料理種類多樣,量少質高 日本人吃飯講求多樣,...

中國飲食習慣的概括中國飲食文化有哪些主要內容

南方和北方,除了食米食麵 食魚食肉的差異。在烹調習慣 口味風格方面亦有巨大不同。比方稀飯,北方就是小米粥 大米粥,最多放幾顆棗。但南方人,不僅粥裡放菜,就連火腿 變蛋,一鼓腦往裡放,甚至粽子都裹香腸 變蛋等。另外南方人喜甜,北方人喜鹹。南方人吃菜喜歡分別炒,北方人偏愛一鍋熬等等。南人的菜餚,多以精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