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為什麼說是「苦」的,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究竟「苦」在哪裡?

2021-07-27 00:20:22 字數 3384 閱讀 7087

1樓:匿名使用者

開篇《道士塔》,作者對莫高窟文物丟失的遺憾悵恨,世人對王圓籙那種恨之入骨又無奈的心情,餘先生寫到「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閒人何必喧譁?」一句便堵住了世人想要對這個民族悲劇承載者的憤怒之洪的傾瀉,是啊,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傾洩也只是對牛彈琴,換得一個漠然的表情。

讓他這具無知的軀體全然肩負起這筆文化重債,連我們自己額會覺得無聊。留下眾多後人唏噓。我們好恨!

可我們又能很些什麼,我想,作者在這篇文章的最後已經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們,比我恨得還狠。他們不願意抒發感情,只是鐵板著臉,一鑽幾十年,研究敦煌文獻。文章的膠捲可以從國外買來,越是屈辱越是加緊鑽研。

」此段未直接描述後人的長恨,但卻句句沉重,直抵心底。看到這裡,一向只會被兒女小情感動的我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內心情感,在靜靜的夜晚看得哽咽。一篇《道士塔》,說盡無限苦。

這如同陳埋的酒糟,晒乾的茶葉,風乾的臘肉...味道怪怪的,但是怪怪的味道才是真正的味道。文化被風塵侵蝕,再被挖掘,傳承,那個過程一定是苦的,不是甜的。

如同一切甜的東西,總是短暫的,經不起時間的磨滅,就苦就是在經歷了時間之後長出來的草,這個草就是苦的。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的第一部散文合集,它主要通過山水風物探求文化靈魂、人生真諦、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既表現了歷史的深邃荒涼,又展現了江南文化的清新婉約;既展示中國文人的艱難心路,又不忘揭露世態人情。另一部分是回憶散文。

作者經歷

餘秋雨,2023年8月23日出生於浙江省寧波市慈溪市,2023年畢業於培進中學,2023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期間,餘秋雨的父親被同事誣陷錯劃為「右派」,叔父遭到紅衛兵及造反派的殘酷**而含冤自盡。2023年—2023年,餘秋雨赴江蘇吳江縣太湖農場勞動(即下放五七幹校)。

2023年—2023年在恩師盛鍾健先生的幫助下,到浙江奉化縣一所半山老樓裡苦讀中國古代文獻,研習中國古代歷史文化。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陸續出版了《戲劇理論史稿》、《中國戲劇文化史述》、《戲劇審美心理學》、《藝術創造工程》以及《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aesthetics of primitive theatre》等一系列學術著作。先後榮獲全國戲劇理論著作獎、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著作獎、全國優秀教材一等獎。

2樓:紫蔭牧含

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引發出人生滄桑感

3樓:卓軒弘銘

它不甘甜,因為裡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為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

4樓:旅泉典南風

一,文化苦旅的苦首先苦在旅途上,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餘秋雨的文化苦旅便是起行萬里路的結晶,不消分說,萬里的行程,總是艱苦的,作為一個文人,在旅途中看到的一些或許令人揪心的東西,那些失去的文明,那些不在的遺產,作者的心,總是苦的.

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究竟「苦」在**?

5樓:社會圈裡遊

《文化苦旅》是一本很好的作品,而文章中的「苦」也是餘秋雨想要重點表達的內容。這個「苦」

一、「苦」流露於尋山問水間

二、「苦」在於對文化流逝的憂患

三、「苦」在於人生的本位

從古至今許多的文人受到以民為本思想的影響,就算是不理世事,但是仍然心繫百姓。那些人就讓自己處在艱難困苦中不被人理解,但是仍然保留著文人最珍貴的品格。文人本身就是灑脫不羈的,雖然被封建思想影響,但是仍然擁有超脫凡俗的精神,影響著如今的眾人。

6樓:王萌

這裡的苦不是指身體上的勞累,而是感受上的累,會有沉重的文化底蘊和充滿了對歷史的無奈,很多美好的事情被摧殘,自己卻只能袖手旁觀的無奈。

7樓:毒說娛界

餘秋雨的《文化苦旅》這部作品取名為苦旅的原因,「苦」在這位才華橫溢的學者,看到中國的傳統文化正在一點點的被摧殘卻沒有辦法挽救,這對任何一個學者來說都是最痛苦的事情。

8樓:月月月島雯

這本書是一本講文化的,正因為是寫文化,餘秋雨看到了中國傳統文化在一點一點的被破壞,心裡苦澀,文化未來路難走。

為什麼餘秋生把這本書命名為《文化苦旅》??「苦」在**??

9樓:april木梓

苦旅,應該理解為心靈的苦,你看,他寫的每一篇都包含了對中國傳統文化丟失的惋惜,也為自己對此無能為力而無奈,這不是一種苦嗎?

10樓:天的過客

餘秋雨……因為裡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

11樓:愛叼棒棒糖

個人意見啊,杜拉斯說,寫作是一場暗無天日的廝殺,可能他寫的時候,心裡很苦

12樓:匿名使用者

我也是覺得這個名字取得不對。

書裡面他所到的地方基本都有人接待,吃得好,住得好,交通也好。咋個「 苦」發呢?

但他用這個「苦」字,也不是隨隨便便用的,一定有其深意。

我猜是他寫作的時的過程蠻「苦」的。

《文化苦旅》,苦在**?

13樓:匿名使用者

這裡的來苦並非是指身體上的勞累(當自

然旅遊多少是有點的),而是在感受博大,沉重的文化底蘊,以及歷史時的無奈。如同美好事物被摧殘,自己卻只能旁觀,看歷史不外乎如此的感覺。苦就來自於精神上的折磨和無盡的惋惜。

14樓:子書墨痕

苦在親眼看著美的東西在自己面前摔碎,卻無法挽回,只能無奈悵恨

15樓:佯狂強醉意孤行

3樓說的很好 最直觀的說 認真讀完了 作者筆下的人和事 大多令人義憤心酸無奈(哥們感覺以酒公為最甚)

文中悲劇的主人翁苦 作者寫這些文字時精神上也苦 讀者也跟著苦 阿門

16樓:穎泰西

苦在面對古物,古遺蹟的殘敗無可奈何只能慨嘆

17樓:ゞ愛de拋物線

讀著讀著嘆口氣就對了

這隻能意會。

18樓:念扣

中華文化的沉重與痛。

19樓:深雪小鄉

ku zai nan dong

《文化苦旅》中的精彩片段,餘秋雨的《文化苦旅》中的精彩摘錄。求速度!

色流猛地一下渦漩卷湧,當然是到了唐代。人世間能有的色彩都噴射出來,但 又噴得一點兒也不野,舒舒展展地納入細密流利的線條,幻化為壯麗無比的交響樂 章。這裡不再僅僅是初春的氣溫,而已是春風浩蕩,萬物甦醒,人們的每一縷筋肉 都想跳騰。這裡連禽鳥都在歌舞,連繁花都裹捲成圖案,為這個天地歡呼。這裡的 雕塑都有...

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寫作背景是什麼

文化苦旅 是筆者的一部文化散文集。此中有些文章曾在各種文學評比獎勵中獲得首獎,全書的正題是依附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魂靈和人的生活真諦,探索神州文化的汗青命運和神州文人的人格組成。此中 羽士塔 選入人教版中學教材 陽關雪 等,是通過1個個古老的物像,描寫了大漠荒荒的黃河文明的盛衰,汗青的深邃蒼涼之感見於...

文化苦旅寺廟讀後感餘秋雨《文化苦旅》中的寺廟到底什麼內涵,誰有讀後感四百字左右

餘秋雨所寫的 文化苦旅 中,有一篇名字叫做 廟宇 的文章。講述的是餘秋雨小時候家近處的廟宇很小,有兩個和尚,一胖一瘦,還有一個年老的廟祝。胖和尚和藹可親,孩子們很喜歡他。當孩子們追逐到殿前院子裡,胖和尚會洗乾淨手,給他們幾個供果。孩子們到胖和尚的禪房裡去,胖和尚將他們的名字寫在他們手上。老師見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