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情商問題

2021-06-13 20:59:01 字數 5031 閱讀 7637

1樓:小鈴鐺

情感心理學(psychology of emotion)是心理學中研究人的情感的一個分支,主要研究如何消除人類在有外界或自然產生的情緒的緊張和壓力的情緒和各種負面情緒的影響,恢復人們健康健全的人格。

2樓:匿名使用者

情商有高低之分的. eo是“情緒智商”的簡稱,由美國哈佛大學心理系教授丹尼爾·戈爾曼在2023年出版的書中提出。

戈爾曼認為,eq包括抑制衝動、延遲滿足的剋制力,包含了如何調適自己的情緒如何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感受別人的 感受的能力,以及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培養自動自發的心靈動力……簡單說來,eq是一種為人的涵養,是一種性格的素質。

以下例子,都屬於eq所涵蓋的層面:

自動自發

一個eo高的孩子,懂得自動自發,自動做事、自動讀書、自動做功課…因此,就算他們的iq(intelligence quotient)智商不比別人高,但成績也可以比別人好。在工作上,自發性地提升自己也是很重要的。舉例而言,如果我們的心態是要和人競爭。

我們會想:“我要努力,因為我要比老王好,為什麼他在各個方面都比我好?”如此,你是在跟老王競爭,你在以他為目標,就算就能做到,最多是和他一樣好,而不會比他好。

反之,如果是自發性的,你想:“是,他不錯,我要向他學習,我要看自己能做到什麼地步。”反而,你會無限量地發揮,就算你不可以,你也不會對老王存在歧見,不會因此討厭他;老王不會覺得你在跟他競爭,心態上完全不一樣。

也就是說,你的人際關係,也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控制情緒

你會發脾氣嗎,你曉得什麼時候應該發脾氣,什麼時候不應該發脾氣嗎?如果你在走路時,碰到別人開車從你身邊一擦而過,使你大吃一驚,你是否會破口大罵呢?很多人會因此發脾氣,甚至為此不高興一天。

反之,忍住不發脾氣一定是好的嗎?比如,當你的孩子在念書時,隔壁的音響開得很大,你只管忍耐,不伸張權益,這等於在縱容別人做不該做的事情。兩種情況對照,說明eq的另一特徵,是懂得在適當的時候,對適當的人,適度地發脾氣。

眼光放遠

eq的提出者戈爾曼在書裡舉了一個很有趣的例子:研究者請來了一批小孩,把他們一個個帶進房間,告訴他們:“這裡有棉花糖,你們可以馬上吃,但如果你們等我出去辦完事,回來才吃,你們可以得到雙份棉花糖。

”他說完走了。有些孩子看他一走,便急不可待,拿起棉花糖,往口裡塞;另一些孩子/等了幾分鐘,便不再等,也把棉花糖吃了。剩下的孩子,決心等研究者回來。

這項實驗的結果是,那些有耐心等的孩子,長大後,比較能適應環境、比較討人歡心。比較敢冒險、比較有信心、比較可靠;那些要滿足眼前慾望的孩子,他們沒有辦法剋制自己,他們的eq比較低,長大後,各方面的成就,都比能剋制自己的孩子低。

自我認識

很多時候,我們發現,身邊的朋友和親人,他們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情感。和他出門,你說什麼,他都說:“隨你啊!

”日子久了,你會覺得內疚:“我是不是剝奪了這個朋友的自由權?我是不是有點虧待他,他什麼都依我,只有我高興/慢慢地,內疚感演變成厭惡感,你不再覺得和他在一起是有趣的事。

事實證明,這種感情表達有障礙的人,對別人的感情也比較冷模。原因是他沒有能力瞭解自己的感情,又如何瞭解別人的感情呢?這個例子告訴我們,提升自己的eq,也包括了學習但然表露自己的情感。

比如,你今天趕著回家,不能夠答應同事的要求送他一程,就應該坦誠相告:“我有要事,沒辦法送你,很抱戳/通常,對方不會因此生氣,反而,他和你做朋友,會覺得自在。

人際技巧

提升eq,包括搞好人際關係。要搞好人際關係,應培養所謂的同理心——感覺別人的感受。很多嚴而不慈的父母,都缺乏同理心。

他們關心孩子有沒有吃飯、沖涼、讀書,他們會監督孩子,但孩子不會感受父母的關愛,只感受到家庭的壓力。反之,嚴而慈的父母,通常會參與孩子的活動,不只問孩子到底讀書了沒有,也會用時間和孩子溝通、說話。只要你每個星期肯定有一段時間和孩子溝通,孩子在感情和情緒上發生問題時,他會想:

“下星期,當我和爸爸媽媽一起時,我一定要告訴他們。”反之,如果你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你什麼時候跟他在一起,他根本沒有準備好要跟你提,即使你突然出現,他也不會告訴你。

此外,我們跟人說話,吵架,都是一種人際關係的交流。我們在跟人溝通時,沒有辦法控制別人怎麼想、怎麼感覺,沒有辦法預知別人的行為。但是,我們卻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用這種自制力影響和感染別人的行為和情緒。

例如,當一個顧客生氣地投訴公司的服務時,如果你忙著辯護,他會越講越生氣,但是,如果你表現出有同理心,讓他知道你在聽他說話,他生氣是有道理的,他的口氣將會逐漸放軟的。

所以,我們要提升自己的eq,也應該培養同情心,進而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改變別人的情緒。 "eq到底是什麼?"

"怎樣才能知道我的eq高不高?"

這是我最常被問到的兩個問題。尤其在企業界做訓練時,每當談及了eq對工作成就的重要影響:"職位愈高,eq對於成功就愈重要",話剛說完,總是會有學員不解地舉手:

"不會吧!?我們老總脾氣超爛,動不動就發火,eq這麼差,還不是做到了總經理?!"

好問題,這個看似"低eq,高成就"的現象,其實是因為我們還沒完全瞭解eq的真正內涵之故。因為一個人的eq高不高,不光只是看他會不會發脾氣而已。

那,eq到底是什麼呢?

eq(emotional quotient)是"情緒商數"的英文簡稱,它代表的是一個人的情緒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之能力。簡單的來說,eq是一個人自我情緒管理以及管理他人情緒的能力指數。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eq誕生的過程。

早在一九二零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索戴克(e.l. thorndike)就首先提出了社會智力(social intelligence)的概念,認為擁有高社會智力的人「具有了解及管理他人的能力,而能在人際關係上採取明智的行動」。

一九二六年推出了第一份社會智力測驗(george washington social intelligence test),問卷的題目包括了指認**中人物的情緒狀態,以及判斷人際關係中的問題等等。

然而接下來的幾十年,心理學界在這方面的努力停頓了下來,主要因為大家都忙著發展及研究iq測驗,當時認為iq(亦即一個的數學、邏輯、語文、以及空間能力)會決定每個人的學習及受教的能力,因而會影響將來的工作發展及表現。

一直到一九八三年,美國心理學家嘉納教授(howard gardner)提出了影響現今教育體系甚鉅的"多元智力"理論。他認為原先只重數理語文能力等的傳統定義"智力"的方式(亦即iq)需要大幅修改,因為一個人的iq除了對學校學習的成績有很高的正相關(iq愈高,功課愈好),對於其它方面,例如工作表現,感情及生活滿意度等並無太大的關係。

嘉納教授在他的多元智力理論中,多加了幾項智力,包括了**,體育以及瞭解自我和了解他人之能力。而這後兩項,讓"社會智力"的概念再一次地受到教育界及心理學界的重視。

第一個使用"eq"這個名詞的人是心理學家巴昂(reuven bar-on),他在一九八八年編制了一份專門測驗eq的問卷(eq-i),根據他的定義,eq包括了那些能影響我們去適應環境的情緒及社交能力。其中有五大項:(1)自我eq(2)人際eq(3)適應力(4)壓力管理能力(5)一般情緒狀態(樂觀度,快樂感)。

接著又有心理學家沙洛維及梅耶(salovey&mayor)在一九九0年提出情緒智力的定義。他們認為情緒智力應和樂觀等人格特質區分開來,所以他們對eq的定義強調在瞭解並運用情緒之方面。

目前另一個在各國受到廣泛使用的eq測驗(msceit),即為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中的問題有幾大項(1)察覺及表達情緒之能力(2)在腦中想象情緒狀態之能力(3)瞭解情緒的能力(4)控管情緒的能力。

真正讓「eq」一詞走出心理學的學術圈,而成為人人朗朗上口的日常生活用語的心理學家是哈佛大學的高曼教授(daniel goleman)。他在2023年出版的《eq》一書(emotional intelligence),登上了世界各國的暢銷書排行榜,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eq熱潮。

高曼發現一個人的eq對他在職場的表現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舉例而言,一個針對全美國前500大企業員工所做的調查發現,不論產業別為何,一個人的iq和eq對他在工作上成功的貢獻比例為iq:eq=1:

2,也就是說,對於工作成就而言,eq的影響是iq的兩倍,而且職位愈高,eq對工作表現的影響就愈大。此外對於某些工作類別,例如行銷,業務以及客戶服務等等,eq的影響就更為明顯。

因此高曼針對職場的工作表現,提出了他的工作eq架構。經過不斷的測試和修正,目前高曼的工作eq內容共有4大項,以及18小項。

想知道你的工作eq高不高嗎?請一起來檢查一下你的各項工作eq能力。

<十八項重要的工作eq>自我情緒管理能力:一、自我察覺(1)意識到自己情緒的變化:解讀自己的情緒,體認到情緒的影響。

(2)精確的自我評估:瞭解自己的優點以及不足之處。

(3)自信:掌控自身的價值及能力。

3樓:匿名使用者

真正的愛是包容而不是放縱,愛是關懷而不是寵愛,愛是相互交融而不是單相思,愛是百味而不全是甜蜜,愛是一輩子的事真愛是一種從內心發出的關心和照顧,沒有華麗的言語,沒有譁眾取寵的行動,只有在點點滴滴一言一行中你能感受得到,愛就是那樣平實那樣堅定。反之發誓、許諾說明了它的不確定,永遠不要相信甜蜜的話語.用心去感受吧.

4樓:匿名使用者

愛是找一個能一起吃苦的,而不是一起享受的,找一個能一起承擔的,而不是一起逃避的.找一個能對你負責的,而不是對愛情負責的。愛情是盲目的,生活是現實的。

因為愛情只不過是人類為了逃避現實,而衍生的產品。 為了逃避現實,我們尋找愛情,為了尋找愛情,我們失去真情。 失去了真情,才發現早已身陷虛情…… 愛,絕不是缺了就找,更不是累了就換。

愛情是什麼…… 一點點的動心,一點點的衝動,一個擁抱一個吻?天真的人,韓劇看多了,把童話太當真了。這也許是愛情的一部分,但絕對不是大部分。

愛情的主體是生活,一起生活。 你能陪她/他一時的難過,但你能陪她/他承受所有的壓力嗎? 你能給她/他身體的溫度,但你能給她/他生活的方向嗎?

你可曾想象當熱情褪去,擁抱對你已經沒有任何吸引力。你們如何走下去?距離是真愛的考驗,由時間作為答案。

為了你深愛的人,請做出點犧牲,守住你們的愛情。 否則怎麼能談得上真正的愛情? 你可以忘記以前的誓言,但要記住自己的真心。

捫心自問,你們是否愛的那麼深?你願意讓兩個人都受傷嗎? 愛,絕不是缺了就找,更不是累了就換。

生活不是一個人好好的活,是兩個人如何一起好好過。 但是一些客觀的原因,現實中你們目前還不能在一起難道你就這樣輕易放棄,而委曲求全了嗎?難道你就不能為愛守侯嗎?

你允許自己的目光如此短淺,而只看見眼前的快樂嗎?一生就這樣的走完嗎? 是真愛,就永不言棄!

關於心理學考研的問題 有關心理學考研問題

你對產品經理的認識有偏差,產品經理就是表示產品。m表示管理。是一個再產品崗位上的管理者,一個產品的設計,開發,上線,運營都與產品經理相關。這其中的各個環節與心理學上相關,但是不至於要用到心理學研究生。除非你做使用者體驗,就是ue,要求會高一點。產品經理最重要的一點我認為是對產品的熱愛和對行業的深刻了...

有關心理學專業的問題有關心理學專業的問題

心理學是個很不錯的專業,在國內發展前景很好的,你若能去北師大讀本科,出國公費的幾乎就很大,但是還要取決於你的本科成績和水平,你現在高三,等研究生畢業了還是回國發展的機會多,因為中國缺,為美國已經很成熟了,當然是去美國讀更專業些,但是你才高三,先好好考大學吧,想這些真的還太早 首先真的很負責任地告訴你...

關於心理學的問題,一個關於心理學的問題

你好,這種現象叫做群體效應中的社會墮化。社會惰化 social loafing 也稱為社會惰化作用或社會逍遙,是指個人與群體其他成員一起完成某種事情時,或個人活動時有他人在場,往往個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單獨時偏少,不如單幹時出力多,個人的活動積極性與效率下降的現象,也稱之為社會惰化作用,另也叫社會干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