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為什麼要吃芋頭呢,中秋節為什麼吃芋頭 中秋節吃芋頭的由來傳說

2021-05-29 00:57:04 字數 4756 閱讀 8410

1樓:shine雪瑞

?中秋節吃芋頭也是源遠流長的。雖然祖國各地吃芋頭的含義各有不同,但都有祈福求神保佑、辟邪消災的意思。

北方農村在八月十五祭神時,有一款貢品就是芋頭。整個芋頭煮熟裝在碟上,或是米粉芋(加入芋頭煮成的米粉湯)裝在大碗裡擺在供桌上,以此來祭謝土地神。現在這種謝神儀式已經不存在了,但是吃芋頭的習俗卻留傳了下來。

南方人在中秋節祭月時使用芋頭,據說是紀念元末為推翻元朝蒙古人暴虐的統治,在八月十五夜晚的漢人起義。流傳至今還有很多地方在中秋節吃芋頭。

中秋節吃芋頭是源遠流長的一項習俗,但各地人們在中秋節吃芋頭的含義卻各有不同。

古時,中秋節對農民來說是個重大的節日。北方農村每年只有秋季收穫一次稻黍。一到秋收季節,看著一年艱苦勞動的收穫,以為是土地神和自己的祖先暗中保佑自己。

而且八月十五是土地神的生日,要好好的熱鬧一番,在八月十五祭神時,有一款貢品是芋頭。將整個芋頭煮熟裝在碟上,或是米粉芋(加入芋頭煮成的米粉湯)裝在大碗裡擺在供桌上,以此來祭謝土地神。

現在這種謝神儀式已不復存在了,但是中秋節吃芋頭的習俗卻保留了下來。 南方人在中秋節祭月時使用芋頭,據說是紀念元末漢人殺韃子(指元朝統治者韃靼人)的歷史故事,當初漢人起義,推翻元朝蒙古人暴虐的統治,是在八月十五夜晚,漢人在殺韃子起義後,便以其頭祭月。後來當然不可能在每年中秋節用人頭祭月,便用芋頭來代替,至今還有些地方在中秋節吃芋頭時把剝芋皮叫做「剝鬼皮」 。

另 潮汕人家,中秋佳節賞月、拜月的習俗由來已久,有種種傳說:一是明朝年間,敵寇侵犯我東南沿海,百姓深受其害,朝廷派戚繼光帶兵抗擊敵寇取得豐功偉績。中秋佳節便在營地歡慶勝利。

深夜,敵寇乘機偷襲,戚繼光等圍困在山上,斷絕糧草,士兵們只挖野草充飢,並且挖得了很多野芋食著很好吃,但卻不懂其名,戚繼光就說:「為了紀念遇難的士兵就稱它為『遇難』吧。」有一天夜晚,戚家軍飽餐「遇難」之後,如天兵而降,英勇突圍,將敵寇全殲在睡夢裡,又取得了突圍勝利,此後,東南海一帶百姓每逢中秋佳節就必要吃糖燒「遇難」,以此深表戚繼光的抗敵寇功績和世代銘記民族危難的不朽情懷。

因「遇難」與「芋艿」諧音,故而世人就把它稱為「芋艿」了。

還有,相傳宋末元初,胡人滅了南宋,建立了元朝,並對居住東南沿海一帶的漢族實行殘酷的統治,為了提防漢人反抗,規定每三戶人家只能用一把菜刀,漢對胡人亦稱之為「胡頭」,而「芋頭」與「胡頭」諧音,故以胡人之頭比擬為芋頭,將其當成祭品,對胡人統治者懷著刻骨仇恨,咬牙切齒吃芋頭(胡頭)。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載:「芋艿,別名:

蹲鴟。史記,卓文君雲;岷山之下,野有蹲鴟,至死不餓。」吃芋有「寬腸胃,充肌膚,療煩熱,破宿血,和魚煮食甚下氣,調中補虛」之功。

故此,潮家相傳有:「鱅魚頭煮芋頭」的美食習俗,迄今時尚。

2樓:純潔瀟瀟9噐

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

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 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

當時有人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

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南宋吳自牧的《夢樑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嘗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遊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

到了清代,關於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製作越來越精細。 月餅發展到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其中京式、蘇式、廣式、潮式等月餅廣為我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食。

月餅象徵著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水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 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

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 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 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蹟。

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中秋月亮升起,於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於桌案 上,拜月後,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遊樂活動所替代。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著團圓。月餅的製作從唐代以後越來越考究。蘇東坡有詩寫道: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 。看來當時的月餅和現在已頗為相近了.

中秋吃月餅,和端午吃粽子、元宵節吃湯圓一樣,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習俗。古往今來,人們把月餅當作吉祥、團圓的象徵。每逢中秋,皓月當空,闔家團聚,品餅賞月,談天說地,盡享天倫之樂。

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 月餅,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此乃我國月餅的「始祖」。

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唐代,民間已有從事生產的餅師,京城長安也開始出現糕餅鋪。據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太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

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 宋代的文學家周密,在記敘南宋都城臨安見聞的《武林舊事》中首次提到「月餅」之名稱。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餅才在民間逐漸流傳。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把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作為食品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使月餅成為更受人民青睞的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

3樓:經濯

因全國各地的飲食習俗不同,中秋除了吃月餅還有其它美食,如江南一帶的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

「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桂漿,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後採摘,用糖及酸梅醃製而成。 玉樹臨風 回答採納率:

55.6% 2008-09-08 21:51 檢舉 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大家都知道吃月餅的習俗,但你知道還有吃芋頭一說嗎?

中秋節吃芋頭也是源遠流長的。雖然祖國各地吃芋頭的含義各有不同,但都有祈福求神保佑、辟邪消災的意思。北方農村在八月十五祭神時,有一款貢品就是芋頭。

整個芋頭煮熟裝在碟上,或是米粉芋(加入芋頭煮成的米粉湯)裝在大碗裡擺在供桌上,以此來祭謝土地神。現在這種謝神儀式已經不存在了,但是吃芋頭的習俗卻留傳了下來。南方人在中秋節祭月時使用芋頭,據說是紀念元末為推翻元朝蒙古人暴虐的統治,在八月十五夜晚的漢人起義。

流傳至今還有很多地方在中秋節吃芋頭。您也不妨一試,擋不住福氣就會衝過來。

4樓:東方綜娛社

中秋佳節,吃芋艿必不可少,瞭解下芋艿有什麼美好寓意

5樓:情愫

中秋節吃芋頭盛行於南方,據說是紀念元末漢人殺韃子(指元朝統治者韃靼人)的歷史故事。當初漢人起義,推翻元朝蒙古人暴虐的統治,是在八月十五夜晚,漢人在殺韃子起義後,便以其頭祭月,後來當然不可能在每年中秋節用人頭祭月,便用芋頭來代替,至今還有些地方在中秋節吃芋頭時把剝芋皮叫做「剝鬼皮」,據說中秋節吃芋頭的習俗就由此保留下來。 中秋節吃毛豆,眼睛會變亮的

中秋節為什麼吃芋頭 中秋節吃芋頭的由來傳說

6樓:譚工

中秋節吃芋頭是源遠流長的一項習俗,但各地人們在中秋節吃芋頭的由來傳說卻不盡相同。

傳說一古時,中秋節對農民來說是個重大的節日。北方農村每年只有秋季收穫一次稻黍。一到秋收季節,看著一年艱苦勞動的收穫,以為是土地神和自己的祖先暗中保佑自己。

而且八月十五是土地神的生日,要好好的熱鬧一番,在八月十五祭神時,有一款貢品是芋頭。將整個芋頭煮熟裝在碟上,或是米粉芋(加入芋頭煮成的米粉湯)裝在大碗裡擺在供桌上,以此來祭謝土地神。

傳說二傳說在中國漢朝的時候,有一個皇帝被反對他的兵士追殺。他和一些保護他的衛士逃到一座山上。山上沒有糧食,皇帝和衛士們餓得頭暈眼花,全身無力。

這時,追兵在山腳下到處放火,想把山上的皇帝活活燒死。忽然,天上烏雲密佈,不久就下起一場傾盆大雨,結果把火給滅了。

皇帝和衛士們都慶幸自己沒被燒死。這時,大家嗅到一陣陣的香味,連忙張望檢視,發現原來山地裡種了許多小芋頭。它們被大火烤熟了,發出了陣陣的香味。衛士們趕緊把它們挖出來,填飽了肚子。

衛士們吃飽後,勇敢地保護著皇帝,把追到山上來的敵人打得落花流水,皇帝終於平安地回到皇宮去。這天正巧是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皇帝為了紀念這個重要的日子,就在每年的中秋節大事慶祝,還特別請所有的人吃小芋頭。

傳說三南方人在中秋節祭月時使用芋頭,據說是紀念元末漢人殺韃子(指元朝統治者韃靼人)的歷史故事,當初漢人起義,推翻元朝蒙古人暴虐的統治,是在八月十五夜晚,漢人在殺韃子起義後,便以其頭祭月。

後來當然不可能在每年中秋節用人頭祭月,便用芋頭來代替,至今還有些地方在中秋節吃芋頭時,把剝芋皮叫做「剝鬼皮」。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

中秋節的傳統食品是月餅,月餅是圓形的,象徵團圓,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中秋節吃月餅據說始於元代,當時,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 約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以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遞訊息,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因此便在民間傳播開來。中秋節,又稱月夕 秋節 仲秋節 八月節 八月會 追...

中秋節簡介,中秋節簡介40字

中秋節,又稱祭復月節 月光誕 制月夕 秋節 仲秋節 拜月節 月娘節 月亮節 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最初 祭月節 的節期是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 秋分 這天,後來才調至夏曆 農曆 八月十五日,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夏曆八月十六日。擴充套件資料 中秋...

中秋節民俗,中秋節的習俗

你在5什麼啊?你是要中秋節的習俗嗎?中秋節快到的時候,人們都會去送月餅,表示一種尊敬和祝福.中秋節還是小朋友的節日呢 每人提著心愛的燈籠.中秋節的那天,家人都會聚集到一起.吃大餐,到了晚上的時候還會一邊品嚐月餅一邊欣賞月光.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又稱月夕 秋節 祭月節 仲秋節 拜月節 團圓節等,是中...